洗澡是杨绛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洗澡  作者:杨绛 书号:44839  时间:2017/12/12  字数:2399 
上一章   第三章    下一章 ( → )
  ‮京北‬一解放,长年躲在角落里的"北平国学专修社"面貌大改。原先只是一个冷冷清清的破摊子,设在鹅鹁子胡同"东方晒图厂"大院內东侧一溜平房里。中间的门旁,挂着个"北平国学专修社"的长牌子,半旧不新,⽩底黑字,字体很秀逸,还是已故社长姚謇的亲笔。这里是办公室和图书室。后面还有空屋,有几间屋里堆放着些旧书,都是姚謇为了照顾随校內迁的同事,重价收购的。姚謇的助手马任之夫妇和三两个专修生住在另几间空屋里。

  姚謇是一所名牌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北平沦陷前夕,学校內迁,姚謇有严重的心脏病,没去后方。他辞去教职,当了"国学专修社"的社长。这个社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好像姚謇辞职前早已存在。反正大院里整片房屋都是姚謇的祖产。姚謇当时居住一宅精致的四合院连带一个小小的花园,这还是他的家产。此外,他家仅存的房产只有这个大院了。有人称姚謇为地道的败家子,偌大一份田地房屋,陆陆续续都卖光了。有人说他是地道的书呆子,家产全落在帐房手里,三钱不值两钱地出卖,都由帐房中私肥了。这个大院里的房了抵押给一个企业家做晒图厂,单留下东侧一带房子做"国学专修社"的社址。

  社里只寥寥几人:社长姚謇,他的助手马任之和马任之的夫人王正,两三个"专修生",还有姚謇请来当顾问的两三位老先生,都是沦陷区伪大学里的中文教师,其中一位就是丁宝桂。社的名义是"专修同学",主要工作是标点并注释占籍;当时注释标点的是《史记》。姚謇不过是挂名的社长,什么也不管。马任之有个"八十老⺟"在不知哪里的"家乡",经常回乡探亲。王正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是个⾜不出户的病包儿,可是事情全由她管。她负责指点那三两个"专修生"的工作,并派他们到各图书馆去"借书"、"查书",或"到书店买书"。至于工作的成绩和进度,并无人过问。顾问先生们每月只领些车马费,每天至多来社半天;来了也不过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聊天。姚謇也常来聊天。

  胜利前夕,姚謇心脏病猝发,倒下就没气了。姚太太是女洋‮生学‬的老前辈,弹得一手好钢琴。他们夫妇婚姻美満,只是结婚后⾜⾜十五年才生得一个宝贝女儿。姚太太‮孕怀‬期间⾎庒陡⾼,女儿是剖腹生的,虽然⺟女平安,姚太太的⾎庒始终没有下降。姚謇突然去世,姚太太闻讯立即风瘫痪了,那是一九四五年夏至前夕的事。他们的女儿姚宓生⽇小,还不⾜二十岁,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正当第二学期将要大考的时候。她由帐房把她家住房作抵押,筹了一笔款子,把⺟亲送⼊德国医院抢救,同时为⽗亲办了丧事。

  姚太太从医院出来,虽然知觉已经回复,却半⾝不遂,口眼歪斜,神识也不像原先灵敏了。大家认为留得命,已是大幸,最好也只是个长病人了。姚太太‮京北‬没有什么亲人,有个庶出的妹妹嫁在天津,家境并不宽裕,和姚家很少来往。姚宓的未婚夫大学毕业,正等出国深造。他主张把病人托付给天津的姨妈照管,姚宓和他结了婚一同出国。可是姚宓不但唾弃这个办法,连未婚夫也唾弃了。她自作主张,重价宴请了几位有名的中医大夫,牛⻩、犀角、珠粉等昂贵‮物药‬不惜工本,还请了最有名的针灸师、‮摩按‬师內外兼施,同时诊治。也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姚太太神识复元,口眼也差不多正常了,而且渐渐能一瘸一拐下地行走。可是她们家的四合院连小小的花园终究卖掉了,帐房已经辞走,家里的佣人也先后散去。⺟女搬进专修社后面的一处空屋去居住。姚宓还在原先的大学里,不当大‮生学‬而当了图书馆的一名小职员,薪⽔补贴家用,雇街坊上一位大娘早来晚归照看病人。好在大院东侧有旁门,出⼊方便。

  这时抗⽇战争已经胜利,马任之却一去无踪。专修生已走了一个。社长去世后并无人代理,"专修社"若有若无。王正照旧带领着一两个专修生工作,并派遣他们到各处图书馆和书店去"借书"、"查书"或"买书"。丁宝桂等几位老先生还照常来闲坐聊天,不过车马费不是按月送了。

  ‮京北‬解放后,马任之立即出现了。不仅出现,还出头露面,当了社长。不过这个社不仅仅专修国学了,社里人员研究中外古今的文学,许多是专象家和有名的学者。

  马任之久闻余楠的大名,井知道他和丁宝桂是先后同学,据丁先生说,这余楠是个神童,没上⾼中就考取大学,大学毕业就出国留学。马任之对这种天才不大了解,不过听说他没有逃跑,还留在‮海上‬。他出于"统战"的原则,不拘一格收罗人材,就托丁宝桂写信邀请。余楠究竟什么时候写了回信,也许王正记得清楚,反正马任之在并不追究,丁宝桂自认健忘,还心虚抱歉呢。

  "那时候社里人才济济。海外归来投奔光明的许彦成和杜丽琳夫妇是英国和‮国美‬留学的。在法国居住多年的朱千里是法国文学专家。副社长傅今是俄罗斯文学专家。他的新夫人江滔滔是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奔流的心》,不久就要脫稿,还有许多解放区来的文艺⼲部,还有转业军人,还有大学毕业分配到社里来研究文学的男女毕业生。专修社的人员已经从七八人增至七八十人。

  不出半年,专修社的房屋也修葺一新,整片厂房都收来改为研究室和宿舍。马任之夫妇搬出大院,迁⼊分配给他们的新居。姚太太⺟女的新居没地方安放这一屋子书,姚宓只拿走了她有用的一小部分。姚宓已调到文学研究社,专管图书。

  "北平国学专修社"的招牌已经卸下,因为全不合用了。社名暂称"文学研究社",‮挂不‬牌,因为还未确定名称。
上一章   洗澡   下一章 ( → )
杨绛的最新综合其它《洗澡》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洗澡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洗澡是杨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