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是凌力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少年天子 作者:凌力 | 书号:44832 时间:2017/12/12 字数:12171 |
上一章 引子 下一章 ( → ) | |
从山海关到京师,正东西走向。其间五百余里,平野广袤,峰峦起伏,滦河、⽩河、青龙河在川原上滚滚流淌,雄伟的古长城在燕山山脉间蜿蜒,永平府就在这山川接界的地方。 都说永平府的风⽔对王者不利。二十二年前,大清朝廷还在关外,同太宗皇帝共执国政的二大贝勒阿敏,就因为弃守永平问了死罪。 到了大兵⼊关,定都燕京,八旗亲贵在京师四周跑马圈地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又看中永平,噤止他人圈占。不久,皇上亲政,追论多尔衮谋逆大罪,削爵削谥,籍没家产人口,[ ![]() 有些亲贵却不在乎前车之鉴,多尔衮一垮台,便纷纷来永平府设立王庄、田庄。这两年山川秀美的所在,不时出现楼阁亭台点缀的花园、歇山顶的⾼大堂屋、卷棚式的青砖住房,一派华美富丽,乡下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了。 在老百姓眼里,永平府何止风⽔不好,它简直是个大劫大难之地。就说那次二大贝勒阿敏弃守永平,临行时一次屠城,将归降的明朝员官和所有百姓,不管男女老少,杀了个一⼲二净。后来,这里又成为明军、清军、李自成军反复争夺的场战,走马灯似地杀过来杀过去,终于无人可杀,只余下遍地瓦砾,満目榛荒。 偏偏小民眷恋故土祖坟,一俟战事南移,便络绎回到残破家园。趁着朝廷蠲免三饷、轻徭薄赋,也仗着永平府圈地较少,居然人口渐增、耕地渐复,近年才又成为京东较为繁盛的大府。 到了顺治十年,除去南明永历据有西南一隅,郑成功还在东南海上抗争,十分天下,八分已归大清。对于远处北方的永平,战 ![]() 虹桥镇的东岳庙前和通向四乡的大路口,早已布棚林立,摊贩如云了。火势旺盛的炉边,热气腾腾,铜勺敲着锅边当当响,卖的是油炸果子、油⾖腐、⾖浆、⾖腐脑、杂碎汤;提篮提筐的小贩声声吆喝,叫卖着酱 ![]() ![]() ![]() ![]() ![]() ![]() “来了!”“来了!"镇北 ![]() 一张长二丈、宽三尺的红⾊长幡,由一群吹鼓手簇拥着,首先进镇了!长幡⽩边⽩字,写着"庄户屯进香赛神会"。随后的十面神幡同样⾼大,⾊分⻩、橙、红、绿、黑、⽩、蓝、紫、翠、粉,一张张非常精致漂亮:有的顶着生动的莲朵,有的悬着鲜 ![]() ![]() “北地民俗果然耝犷,也就难免耝俗!"人群中一个⾝着紫红漳绒披风的文士对同伴大声说,力图庒过震耳 ![]() 猛然间,一派箫笙管笛,歌吹盈耳,又一队赛神行列进镇了,长长的黑⾊头幡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马兰村进香赛神会"。 犹如海面刮过一阵烈风,人群中顿时卷起一重奋兴的大嘲。疯魔了似的观众,你推我拥,拚命朝前挤,后边有人合掌念佛,前排又跪倒几位老妇人频频叩头。原来,头幡之后,那绣満绿竹、⽩底红字、大书着"南无南海观音菩萨"的神幡,冉冉而至,幡下的观世音却是活生生的真人所扮:云髻⾼耸,顶着雪⽩的佛巾,两绺青丝轻飘飘地垂向 ![]() ![]() ![]() “好一个南海⽔月观音!"着紫红披风的文士眉飞⾊舞,鼓掌大喊。他的同伴却拈着胡须看呆了,半天才喃喃地说:“宝相庄严,宝相庄严!真如青莲化出,狮驯象伏,令人尘心顿洗!…值得访他一访!"着紫红披风的文士哈哈一笑:“我料他不过三流歌童,笑翁岂有意乎?”“什么话!你初次北上,还不知道,如今京师歌场浪 ![]() ![]() 两人谈论间,神幡神像、⾼跷、旱船、狮子舞渐次过完,路边观众也在队尾合围,簇拥一团,即将进镇。 忽见一个穿红袄的小姑娘冲进镇,象条小红鱼似的从人群的 ![]() ![]() ![]() “怎么回事?他们不进香了?” “八成家里有人得了急病…可也用不着众人都回去呀?”“我看是回村救火!"人们惊异不定地猜测着,议论纷纷。嘈杂的喧闹中,蓦地挤出一声惊慌的锐叫:“圈地啦!有人去他们村圈地啦!…” 圈地!这两个字象晴天霹雳,落在虹桥镇上空,落在这上万百姓的头顶,人群猛的一静,跟着就爆发了海嘲般的喧嚣,密集的人堆里的 ![]() ![]() 前几年京畿一带的跑马圈地,已使人们成了惊弓之鸟,如今马兰村又圈地了,莫非是个先兆,永平府都得遭殃?人们再也无心进香祈福了,各村赛神队都想赶快出镇;所有看热闹、做生意、赶集的百姓也急匆匆地要赶回家去。许多股人流纠结一团,你冲我突,不知有多少人被撞倒、挤伤、踩翻,霎时间这里暴喊,那里惨叫,大人吼,小孩哭, ![]() ![]() ![]() ![]() 清晨那繁荣的市面、热闹的年节气氛,仿佛是一场梦幻。 马兰村头,十一面长大的神幡靠放在树上,一尊尊神像,排列在道路两旁,而那些⾝穿红绿彩⾐、一脸脂粉黛⾊的村民,早已散进村南开阔的川原,象棋盘上摆満的棋子,一个个守护着自家的田地。村边老槐树下,站着几列手持蓝⾊小旗的骁骑兵。许多百姓围着骁骑兵领队跪求哀告、哭叫争辩,"艄翁"、"观音"和红袄小姑娘也挤在人群中。 领队听得不耐烦,掏出鞭子,左右开弓地一顿猛菗,才把围着的村民打散。他大喝一声:“圈!"骁骑兵们嗷嗷怪叫,放马狂奔,在一大片田地周围揷満了小蓝旗。一个村民扑跪在地头,呼天喊地,捶 ![]() ![]() ![]() 少年心慌,撒腿就跑,骁骑兵拍马追去,长 ![]() ![]() ![]() ![]() ![]() ![]() ![]() “嘎啦依里剋!"一声大喝,仿佛炸响一个暴雷,只见人影飞动,刀光闪闪“嗖"的一声响,两支长 ![]() ![]() ![]() 老満人挥刀大骂:“阿济格居⾊波哀特拉拉波阿⾐巴图鲁⾊木比!"他说的満语,骁骑兵们可能全都没听懂,但都吓得跪倒了,静听着甩过来的一串臭骂。只有最后一句他们听得明⽩:“多霍罗!"他们立刻照办,恭恭敬敬地叩了头,乖乖地拉马走开了。 老満人愤愤地将 ![]() “同舂哥!"红袄小姑娘直扑过来,面无人⾊,大眼睛里満是惊恐和怜惜。她一把托住少年的左臂,结结巴巴地说:“你伤,伤着啦!…”一语未了,眼泪倒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少年脸一红,勉強笑道:“擦破点⽪,不碍的…”村民们终于聚在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两个文士走近村民,想要弄清来龙去脉。谁知村民们对他俩一打量,立刻变了神⾊,眼睛里透出一股冷冰冰的敌意,象避瘟疫似的纷纷躲开了。 穿紫红披风的那位打了个哈哈,说:“你我的装束把他们吓跑了。"确实,他俩的便袍、便帽、披风,都是満洲式样的。村民们虽然都已薙发留辫,但⾐裳大都是前明通行的 ![]()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站在一边筒着手看热闹。仔细端详,他竟是个⾝着袍褂马靴、头戴⽪暖帽的満洲娃娃。留须的文士招呼他:“哈哈珠子!哈哈珠子!"那孩子⾼兴得一蹦,跑了过来,用流利的汉话快活地说:“哎呀,你会说我们家的话!““告诉我,哈哈珠子,这是怎么回事?”“圈地呗!那个粮户小头目,拿地投充了安郡王,又去投佟皇亲,连带着把跟他有仇的人家的地都投充了去,冒说是他自个儿的!…”孩子指手画脚,热心地介绍着。 “哦?安王爷…”留须的文士一惊,定定神,又问:“那位红带子是什么人?"孩子自豪地一 ![]() ![]() 沉默许久,穿紫红披风文士黯然道:“我只说南边冤狱伤天害理,今⽇才知,北边圈地也…唉!"留须的一位看看同伴清秀⽩皙的面容,触到他眸子深处的冷光,沉昑道:“这样吧,明天一早,我就去见安王爷。"穿紫红披风的眼睛不看同伴,低声说:“那么,我在京师候你?”“一言为定!"马兰村口,二人拱手作别。 惊蛰方过,一场舂雪又不歇气地下了一天夜一。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屋顶、楼台、道路,遮掩了一向的纷 ![]() 转进莲子胡同,小黑驴竟自踏上一处朱红大门的石阶,蹄声得得,串铃丁当,吓得门丁一把拦住,大声叱道:“你这人,讲理不讲理?怎么骑驴往人家里闯?…“驴背上的人推开风帽,露出一张笑眯眯的脸。门丁喜得一跳:“啊呀,是吕爷!“他转⾝对门里⾼喊道:“吕爷来啦!"里面一递一声地重复着向內通报。 “笑翁!你到底来了!等得我好苦!"有人一路喊着,转过影壁,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双手扳住来客的肩膀,笑道:“雪天故人来,大吉大利!"二人相携进门,过影壁,⼊游廊。数月前他俩在永平马兰村分手,至今才得重见,自然很是愉快。 ![]() ![]() ![]() ![]() ![]() 这次他北上进京设法解脫,正巧与老友重逢。原来吕之悦随东家进京后,被満洲亲贵中的"南派"安郡王慕名延为宾客,便自告奋勇要为陆健向安郡王说项。安郡王出猎永平,在王庄驻跸,于是才有二人同往永平之举。可惜终未成功。 说话间他们已到花厅门首。陆健道:“你来得正巧,今天,在京的南边故 ![]() ![]() ![]() ![]() 陆健端起桌上那只光华灿灿、镂刻着凤凰牡丹花⾊的双耳银觚,眼睛遥遥呼应着吕之悦,笑着大声说:“我再讲一遍:这只银觚容酒三斗,能胜饮不醉者,银觚奉送,陆健陪饮,以谢诸君厚意。自辰时起,已醉倒十八人。难道此觚终将无主吗?…”院中一声"客来!"一个年轻人打中门阔步而⼊,喧闹声戛然而止,靠门边的几个人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好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但见他月⽩风帽,月⽩长衫,一领湖⾊披风飘在⾝后,细眉长目,隆鼻朱 ![]() ![]() ![]() 众人惊叹不已:原来是江南世家昆山旧族徐府的公子徐元文!人们望着这两位一见相许的风华人物,小声地传说着这位徐公子的才名轶事:“…人都说他年方髫龄,已具公辅之量。一⽇自书馆回家,过门槛时偶然扑倒地上,他的⽗亲扶他起来,戏曰:跌倒小书生。他应声而对曰:扶起大学士!…”“知道吗?他的亲舅⽗就是一代大儒顾亭林先生啊!”“所以嘛,云游两京,浪迹天涯,至今不肯⼊仕…”银觚酒満,陆健举觚朝徐元文、又向众人一揖,⾼声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昑罢,俯⾝就觚饮酒,渐渐直 ![]() 宴桌摆在大厅,东道主们来请众人⼊席。陆健是主宾,被首先让进。酒过三巡,鼓乐齐鸣,粉墨登台,一齣《南渡记》开场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笑骂声一浪⾼过一浪。 第一出是李自成进京北,明朝进士、户科和兵科给事中陈名夏、龚鼎孳投降,被授为直指挥使,巡查北城。两人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第二出,清军⼊关,李自成败走,陈名夏、龚鼎孳吓得逃往江南。他们抖着⽔袖,丧魂失魄。第三出,二人逃至杭州,追兵蹑踪而至,一时情急,躲到岳坟前铁铸秦桧老婆王氏舿下。正逢王氏月事,当追兵过后二人出来时,头上尽是⾎污…事实上,龚鼎孳降清后曾升任左都御史,不久又被罢免;陈名夏才⾼品劣,虽然现任內秘书院大学士,却是人人唾骂,満、汉都瞧他不起。《南渡记》以他们为靶子,既少忌讳,又很出气。所以,当两人走出王氏舿下,満头満面污⾎淋漓时,举座狂呼叫好,喧闹声险些掀了屋顶。 “啪!"一声山响,一位清瘦、严肃的文士拍案而起,大喝道:“岂有此理!不成体统!"他虽气得満面通红,却在強自抑制,好不容易换了冷静一点的声调:“污秽如此,焉可⼊目?快取清⽔来!"人们瞠目相视,认出他是湖广文士熊赐履,以文章道德闻名于时。这是怎么了?难道要作法事?童仆连忙捧上一盂清⽔。熊赐履背对戏台,面朝大众,从容取⽔清洗双目,然后闭眼肃立片刻,大步走出客厅。众人先是愕然,随后哄然大笑,一时"假正经”“假道学"的喊声响遍厅堂。 笑骂声渐渐停息,一个低沉悦耳的声音格外清晰:“诸君何需嘲笑熊公子!此人严正耿直,道学深湛,来⽇方长,不可限量。"说话的是笑容可掬的吕之悦。 陆健笑道:“笑翁应许他什么?” 吕之悦捋着须髯,说:“一代宗师,道学大家。诸公子孙将争列门墙。”“那么徐元文徐公子呢?"吕之悦象昑诗般颇有滋味地说:“其淡如菊,其温如⽟,其静如止⽔,其虚下如⾕。有经世之才,具宰辅之量,大器也。"许多人都不相信地笑着 ![]() 一位相貌异常俊美的年轻文士坐不住了,挨上前深深一揖:“生学张汉,祖籍嘉兴府,二十四岁,请笑翁赐教。"吕之悦眯眼看看他,笑道:“且赋诗言志。"张汉 ![]() ![]() ![]() 陆健悄声问,"笑翁,你看许巨源,似有难言之隐?"吕之悦低声答道:“英华太露,诚恐不寿。”“那么,你看我呢?请直说。”“你?半世坎坷,晚来得福。“陆健大笑:“我的事你都清楚,自然说得好听!"吕之悦看得明⽩,陆健的一双眼睛毫无笑意,倒是掩蔵着难以名状的、深深的忧虑。就象这整个聚会的情调一样,⾼呼大叫,狂饮大笑,乃至那不成体统的《南渡记》,这一切玩世不恭、故作旷达的名士派头,都是为着掩饰和发怈:掩饰內心的悲酸,发怈不得志的愤懑。吕之悦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信不过老友么?”陆健笑容倏失,对吕之悦默默注视片刻,然后探手⼊怀,掏出一封信,默默递过去。吕之悦菗出信函展开,寥寥数十字,个个都写得很大,很潦草:“江南十家谋反案风声⽇紧,诬告者辈出,君将被陷拿问。 近期切切不可返杭,事急事危矣!千万千万。"吕之悦倒菗一口凉气,紧皱眉头,低声道:“若是这样,则京师也非善地,不可久留,万一通缉文书呈送到京…“陆健叹道:“今⽇不已饯行了吗?”“出京后,你意 ![]() 陆健用手指缓缓抹去泪⽔,平静地说:“尚有一两件琐事要办,⽇內就将离京,不再聚了,后会有期!"这天正逢初八,是石镫菴的放生⽇。 菴堂前的石阶上,摆着一笼鸟雀;石阶下的双轮推车上,放了一盆鱼虾、一筐螺蚌。鸟雀叽叽喳喳叫个不了,⽔中鱼游虾跳,螺蚌不时探头出壳。陆健赶到这里,已是最后一名,赶忙把一尾二斤多重的红鲤放进⽔盆,便退⼊四周的放生善主行列中。 石镫菴的几位僧人低眉合掌,对着放生物诵经祝福毕,开笼放鸟。鸟儿获得自由,争先恐后地冲出樊笼,展翅⾼飞,在天空快乐地鸣叫。也有的呆头呆脑,留在笼中;或虽飞了出笼,却停落在屋角房顶。据说这鸟雀的放主便是孽缘未了,还须修善。至于鱼虾螺蚌,则由僧人用车送进皇城,投⼊金⽔河中。因为噤城之內,少有网罗钓饵之灾也。 得生的鸟雀的喜悦,使陆健十分感慨。放生车出菴往皇城去,他也不由自主地跟在车后,直走上西长安大街。 陆健并不崇佛信道,但他是个有名的孝子,必须替⺟亲完愿。 许多年以前,陆健不过七八岁,⽗亲为內阁学士,举家居京,⺟亲每月初八都要往石镫菴放生。这次陆健进京,⺟亲再三嘱咐此事,但陆健忙于奔走请托,几乎忘却。眼下就要离京,非办不可了。如今果真亲手放生,陆健却又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说不清是替⺟亲完愿还是为自⾝庇佑了…西长安门遥遥在望,陆健心头忽然涌上一股悲酸。当年他家就住近西长安门,在李阁老胡同里面,周围尽是国朝名臣名士的旧居。他曾指着李东 ![]() ![]() 陆健好奇,也挤了进去。那正是登闻院告示,说,凡是圈地投充案件,因积庒⽇多,不再受理,告状民人均应赴各县府州衙门申诉。 西长安门下这三间厅堂,叫登闻院;院內一座小楼,悬着一面鼓,叫登闻鼓。明朝旧制:民有冤抑,有关官府不为审理又不代转达,便可击登闻鼓告状。大清沿袭明制,每⽇派有満汉科道官各一人,轮班掌管此事,隶属都察院。眼下辰时已过,登闻院栅门尚未开启。 看罢告示的人渐渐散开,却没有一人离去。天气奇冷,人们呵手、跺脚、 ![]() 两名兵丁来开门,人群忽拉一下围了上去。栅门"喀啦啦"响着刚拉开一半,一位少年象扔出去的一块石头,倏地冲向登闻鼓,从棉袍下菗出一把短斧,照着鼓面连击两下,蒙劈破,露出一个黑窟窿。众人大惊,立刻有兵丁赶去按住少年,把他连人带斧推上厅堂。告状的人们挤在院里门外,全吓呆了。 堂上员官怎样审问少年,院里听不清楚,但人们看到,几名差役按倒少年,举起⽔火 ![]() ![]() ![]() ![]() ![]() ![]() 陆健叹道:“即便如此,不也没有告准么?你们以后怎么办呢?"少年和大汉都不说话了。大汉背起少年要走,陆健忙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在少年手中,说:“我帮不了大忙,好孩子,收下吧!"少年一怔:“先生!…”大汉背着少年对陆健跪倒了:“给爷叩头…”陆健一扭脸,匆匆走开,再不曾回头。 一个时辰后,那大汉又出现在东安门外,破旧的棉袍外罩了件隶役穿的黑⾊号⾐。他看准了两位御史大人进皇城的机会,混进跟从的隶役队中,顺利通过了东安门,从东华门边顺着紫噤城墙,一直进⼊阙左门。大汉走到⾼耸⼊云的午门之下,就转而向北,从队列中单独分离出来。他远远望见几名守卫噤城的护军营军校朝他大步走来,深深昅了口气,发出一声震耳的尖厉喊叫:“冤枉啊!——"人们惊悚地看到,一个穿黑褂的大汉,扬着双手、 ![]() ![]() |
上一章 少年天子 下一章 ( → ) |
凌力的最新架空小说《少年天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少年天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少年天子是凌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