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万岁是孔庆东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口号万岁 作者:孔庆东 | 书号:44826 时间:2017/12/12 字数:1722 |
上一章 无题谈诗 下一章 ( → ) | |
没有题目的文章实在不好做,就像没有项目的奥运会一样。倘若撒开缰绳漫无边际地扯上一通,难免被裁判为态度不严肃的墙头芦苇;倘若揣着裁判员的心思绞尽脑汁地大显其观诗慧眼,则又有企图凌越新诗专家的嫌疑。唐朝的科举我总有点看不惯,如果不是恩师看中了那句“野火烧不尽,舂风吹又生”的话,凭⽩居易的本事,还真说不定弄它个“八十老童生”呢。冒犯,冒犯。 由此便想到,为什么胡适在答复絮如的信中,对他所了解的卞之琳的《第一盏灯》进行辩冤,而他不 ![]() 自从读了“两个⻩蝴蝶,双双飞上天”之后,胡适的形象在我心中便永远也膨 ![]() 无疑,胡适是个功臣。《尝试集》勇敢地扯下裹了千百年的脚带,在金莲⽟笋的辱骂和轰笑声中,跌跌撞撞地印下一串解放的⾜迹。于是,便在一片天⾜的杂沓纷纭中,新诗走出了它的第一个十年。 但是,这种原始的新诗如果一成不变地保留其生活方式,那夭折就不远了。早期原始社会人的寿命都不过十几岁而已。需要出英雄,于是,新文学史又亮起了第二个“第一盏灯”即以汉语为外语的李金发。 李金发以走私法国的象征主义而青史留名。我在《舂风不度⽟门关——象征主义在国中的命运鸟瞰》一文中某些有关的话,不妨剽窃于此: 法国象征主义如同一股世纪初的舂风,飞越千山万⽔,吹到国中这座刚刚解冻的花园,为放⾜不久的诗坛带来异域的芳香,带来新奇美的艺术追求,使国中产生了一批幼稚而又早 ![]() 首先,国中诗坛乃至全民族的审美胃口实在太弱了,承受不了如此之大补。连胡适、艾青这样的大家都头摇侧目,只好慢慢地来了,此发展规律之必然。 其次,作品实在幼稚,佳作极少。试作定量分析,可知模仿远远大于创造,长期竞争不过浪漫派和现实派,与法国祖师相比也有辱门风。只是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才勉強占领了几年制⾼点,不过,那已是国中化的象征主义了。 追求主体原因,则可看出诗人缺乏对诗歌发展规律的⾼层次把握,对古典诗歌修养不够,语言学知识欠缺,理论与创作分家等等。 终于,我们只好叹息一声“舂风不度⽟门关”了。《国中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一书中似乎也隐隐包含了这种情调。今天,把李金发这盏灯拾起来,只能是“自将磨洗认前朝”了。由于上述那些原因如今都已基本解决,所以,二三十年代那些风得以顺利地吹过来了,但可惜已不是舂风了。 现代诗歌的研究,应该成为国中新诗如何发展的重要依据。亦步亦趋,终非久计;何去何从,有待深思。舒婷与北岛,早已不再是少年时的江淹了。现代派现代派,很多人可以把梦话拿去发表,标榜为现代派。一切概念皆有其历史 ![]() 我有个想法,觉得诗歌这种形式在人类的艺术史上进⼊了晚年。记得在哪本刊物上看到过相似的观点,颇为欣慰。我认为,对现代派诗歌的研究最能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或肯或否,因为现代派是新诗艺术的珠穆朗玛峰。 (发表于《敦煌诗刊》2002年卷) |
上一章 口号万岁 下一章 ( → ) |
孔庆东的最新综合其它《口号万岁》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口号万岁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口号万岁是孔庆东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