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是齐邦媛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 书号:43646 时间:2017/11/9 字数:2888 |
上一章 第9节 战火逼近时——初 下一章 ( → ) | |
回到学校最企盼的是重回英诗课。 寒假中我曾向孙晋三先生请教英国文学浪漫时期的诗,主要是雪莱(那时我尚不知济慈),由他借给我的书上也抄了一些深层次的数据。这样的事使我全神贯注,忘了战争的威胁。 太平洋的英美盟军已渐占上风,转守为攻,美军收复菲律宾(麦克阿瑟当年撤退时,曾有豪语:“我会回来…”)登陆硫磺岛后,逐岛⾎战开始。但是国內战线令人忧虑,已无路可回的⽇本人打通了我们的粤汉铁路,国全知识青年呼应蒋委员长“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征召,有二十万生学从军,我在武大工学院的南开校友王世瑞已在放寒假前投考空军官校去了。在那陆军战事失利,渐渐由贵州向四川进 ![]() 我已许久没有收到张大飞的信了,我无法告诉任何人,那寄自奇怪地名的浅蓝信纸的信,像神迹一样消失了。三江之外的世界只有旧报上的战讯了。 回到英诗课,朱老师先讲英国浪漫诗的特⾊,教我们抄八首雪莱的诗。所有初读雪莱诗的年轻人都会被他奔放的热情所“冲 ![]() ![]() 来的郁闷。我所掂念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死,而是感觉他的生死与世界、人生、⽇夜 运转的时间都息息相关。我们这么年轻,却被深深卷人这么广大且似乎没有止境的战 争里!朱老师说这诗不算太好的诗,但有雪莱本⾊。青年人为情所困,想突破牢笼而如喊叫。纯宣怈 ![]() ![]() ![]() ![]() 英国哲人罗素七十五岁时写完他的《事实与虚构》,讲述十五到二十一岁,心智成长过程中,影响他最大的书。其中有一篇是(雪莱的重要),说他少年时读到雪莱诗中如真似幻的情境,深感着 ![]() ![]() ![]() 朱老师坚信好文章要背诵,我们跟他念的每首诗都得背。英诗班上不到二十人,背书和私垫一样,无人能逃。“教”和“背”之际,每首诗由生变 ![]() 一九四五年,极寒冷的二月早上,我们四个同班同学由宿舍出来,走下⽩塔街,经过 ![]() 四个人喃喃背诵,有时互相接续,从县城转⼊文庙广场。由宽阔的石阶进了庙门, ![]() 二月二十五⽇早晨,国美巨型机飞一千八百架轰炸柬京,市区成为火海,⽇本相惶恐,⼊宮谢罪。 站在这布告前的数百个国中大生学,经历战争八年之后,大多数的人全靠府政公费生存;⾐衫槛褛,面⻩肌瘦,在大石板铺的文庙正庭,无声无言地站着,读到这样的复仇消息,內心涌出复杂的欣喜。 终于,这些狂炸我们八年的⽇本人,他尝到自己家园被别人毁灭的痛苦,也知道空中灾祸降临的恐怖了。自侵占东北以来,他们以服征别人为荣,洋洋自得地自信着,他们家乡的樱花秋叶永远灿烂,却驱赶别的民族辗转沟垦,长年流离… 我也无言无语,沉痛而 ![]() 那些因花菊与剑而狂妄自信的男人,怎样保护那些梳着整齐⾼髻,脸上涂了厚厚⽩粉,大朵大朵花和服上栓着更花的 ![]() 上课钟把我们带回现实人生,从石柱走向右排配殿第二间教室,又接续着背雪莱那首和我们完全不同的太平世界里优美的《沮丧》。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若能像他那样在往复的海浪声里死亡,是多么美丽。 朱老师上课相当准时,他站在小小的讲台前面,距我们第一排不过两尺。他进来之后,这一间石砌的配殿小室即不再是一间教室,而是我和蓝天之间的一座密室。无漆的木桌椅之外,只有一块小黑板,四壁空 ![]() ![]() 这也是一种缘份,曾在生命某个飘浮的年月,听到一些声音,看到它的意象,把心栓系其上,自此之后终生不能拔除。 当然,最強烈的原因是我先读了雪莱《云雀之歌),再读到济慈《夜莺颂》,忘记了朱老师英文中的安徽腔,只看到人生万万千千的不同。多年之內一再重读,自己上讲台授课,读遍了能读到的反响,深深感到人生所有“不同”都可由(云雀之歌)的 ![]() ![]() ![]() |
上一章 巨流河 下一章 ( → ) |
齐邦媛的最新综合其它《巨流河》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巨流河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巨流河是齐邦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