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是齐邦媛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 书号:43646 时间:2017/11/9 字数:2485 |
上一章 第2节 忆恩师 下一章 ( → ) | |
南开教育最令我感谢的当然是学业,那六年奠定我一生进修的基础。除了原有的学业⽔平,南开中学昅引了许多由平津来到重庆的优秀师资,他们受张校长号召,住进沙坪坝校园的津南村,直到抗战胜利,八年间很少有人离开。 津南村是我所见过最早的眷村。那一排排⽔泥单栋小房,住着许多令南开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如:数十年来令我追忆难忘的国文科孟志荪老师,最让生学害怕的冷 ![]() 南开向来注重际国 ![]() 化学科的郑老憨则是个奇人。全校似乎很少人用他的本名郑新亭称他,他未教女中部,但我们每次听男生学他用山东腔背化学公式,又说他在宿舍里喝点酒给男生讲《三国》,都羡慕得要死。此外,他还说了许多鼓励“男子汉”的壮语。 地理科的吴振芝老师教初中的国中史,提到湾台时叫我们记得“ ![]() ![]() 一九四八年初,我在台大文学院楼梯上遇见她去看沈刚伯院长,直到她从成功大学文学院长退休,我们都保持联系,在她生命末程,我也去医院见她最后一面。 我记得有一位数学老师姓伉,是创校元老伉乃如的儿子。他教得很好,在我们女生部十分有名。他的名字我忘了,只记得大家叫他“伉二老”长得很⾼,未婚,同学们都觉得他很英俊,我不觉得怎么样。抗战时期大家都穿棉袄、草鞋,他却独树一格,穿着⽩西装。 那时,他对我们班上一位女生颇有好感,她是南开的校花,就坐在我隔一个位置上。我们经常有小考,伉老师就在我们座位之间走动,往来巡查,有时低头看生学会不会写、有没有问题。每次,当他伏⾝到那位女同学位置去看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怪相百出,挤眉弄眼、推来推丢。我们那时用⽑笔写字,都有砚台。有一位同学非常生气,觉得他太讨厌了,怎么光是看她,就磨了一盘墨在砚台里,放在桌角上,让它突出桌沿一点,伉老师走过时就撞上了,墨汁淋到⽩西装,大约有半个⾝子。他用天津话生气地说:“这叫么?这叫么?”意思是:“这叫什么?这叫什么?”女孩子这样整男老师,有时候好可恶。 影响我最深的是国文老师孟志荪先生。南开中学的国文教科书,初一到⾼三, 六年十二册是著名的,主编者就是孟老师。初中时选文由浅⼊深,⽩话文言并重“五四”以来的作家佳作启发了我们的新文学创作。⾼中课本简直就是国中文学史的选文读本,从《诗经》到民国,讲述各时期文学发展,选文都是文学精华。 孟老师教我⾼二国文那一年,更开创了中学课程少见的选修课,有⾼二全校的诗选(男女合班)、⾼三的词选。那两年我已长大成人,除了必须应付别的课程,准备国全大专联合试考之外,⽇⽇夜夜背诵诗词。今⽇静静回首,国中文学史中重要佳作我多已在那两年背了下来。 除了课堂讲授,孟老师对我也像个⽗亲一样,把认为我能看的书都借给我看,有时候他还会说:“今天我们家做炸酱面,你来吃吧。”那也是我记忆中好吃的东西。 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 ![]() 二00四年,我们四十三班的五十周年纪念集里,受最多人追忆的是孟老师和郑老师(男生说当年有百份之四十的毕业生因为郑老憨而去投考化学和相关科系)。另有一篇传国涌同学《呼唤人的教育》,写物理名师魏荣爵的故事:有一位孟老师国文课的得意弟子——四十一班的学长谢邦敏,毕业考物理科缴了⽩卷,但在上面写了一首词述志,自思是毕不了业啦。魏老师评阅考卷也写了四句:“卷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谢学长考上西南联大法律系,后来在京北大学教书。校园里流传着不少这样的故事,不难理解为何南开的老师们这么令人怀念了。 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国全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 ![]() 最初,我以为垒球(当年甚少 ![]() ![]() 我⽗⺟对我的体育表现实在不能相信。那一天,⺟亲终于鼓起勇气去看我比赛,大约是一百公尺赛跑吧,她忧心忡忡,随时准备在我倒地时把我拎回家。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 其实,体育课还有一个噩梦,就是踢踏舞。 有位⾼老师教了我好几年体育,她长得很 ![]() ![]() ![]() |
上一章 巨流河 下一章 ( → ) |
齐邦媛的最新综合其它《巨流河》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巨流河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巨流河是齐邦媛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