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集拾遗补编是鲁迅创作的经典经典名著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集外集拾遗补编 作者:鲁迅 | 书号:43294 时间:2017/11/5 字数:1633 |
上一章 备考:来信(魏猛克) 下一章 ( → ) | |
你肯回信,已经值得我们青年人感![]() 你虽然不是美术家,但你对于美术的理论和今⽇世界美术之趋势,是知道得很清楚的,也不必谦让的。不过,你因见了我那篇谈萧伯纳的东西,就不“再来开口”了,却使我十分抱歉。 萧,在幼稚的我,总疑心他有些虚伪,至今,我也还是这样想。讽刺或所谓幽默,是对付敌人的武器吧?劳动者和产无青年的热情的 ![]() ![]() ![]() 你是国中文坛的老前辈,能够一直跟着时代前进,使我们想起了俄国的⾼尔基。我们其所以敢冒昧的写信请你写文章指导我们,也就是曾想起⾼尔基极⾼兴给青年们通信,写文章,改文稿。在识字运动尚未普及的国中,美术的力量也许较文字来得大些吧,而今⽇国中的艺坛,是如此之堕落,凡学美术的和懂得美术的人,可以不负起纠正错误的责任么?自然,以先生的地位,是不便参加一个幼稚的团体的战斗的,不过,我们希望你于“谈谈文学”之外,不要忘记了美术的重要才好。 《论语》第十八期上有一张猛克的《鲁迅与⾼尔基》的揷图,这张揷图原想放进《大众艺术》〔10〕的,后来,被一位与《论语》有关系的人拿去发表,却无端加上“俨然”两字,这与作者的原意是相反的,为了责任,只好在这儿来一个声明。 又要使你在百忙中菗出一两分钟的时间来读这封信,不觉得“讨厌”吗? 祝你著安! 一个你不认识的青年魏猛克上。六月三⽇。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六⽇海上《论语》半月刊第十九期,在魏猛克的“来信”之后,总题为《两封通信》。魏猛克,湖南长沙人,美术工作者。当时是海上美术专门学校生学。 〔2〕萧即萧伯纳(B.Shaw,1856—1950),英国剧作家、批评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早年参加过英国改良主义的政治组织费边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谴责帝国主义战争,同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命。一九三三年他来国中游历,于二月十二⽇抵港香,十七⽇到达海上。 〔3〕我的为萧辩护指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申报·自由谈》上发表的《萧伯纳颂》一文。该文后改题《颂萧》,收⼊《伪自由书》。 〔4〕港香大学英国殖民当局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在港香创办的综合大学。萧伯纳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三⽇在该校发表演说。〔5〕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宋主张降金的內奷,杀害岳飞的主谋。 〔6〕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 ![]() 〔7〕⾼尔基(M.A.YLT[XcP,1868—1936)苏联产无阶甲骷摇V谐て*小说《⺟亲》、《福玛·⾼尔杰耶夫》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8〕指魏猛克的漫画《鲁迅与⾼尔基》,画中鲁迅形象矮小,站在⾼大的⾼尔基⾝旁。这幅画后被李青崖标上“俨然”二字,发表在《论语》半月刊第十八期(一九三三年六月)上。〔9〕“再来开口”鲁迅的《萧伯纳颂》一文发表后,魏猛克曾在他编辑的美术小报《曼陀罗》上发表文章,嘲笑鲁迅是从“坟”里爬出来撰文 ![]() ![]() |
上一章 集外集拾遗补编 下一章 ( → ) |
鲁迅的最新经典名著《集外集拾遗补编》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集外集拾遗补编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集外集拾遗补编是鲁迅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