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千年一叹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57 时间:2017/11/4 字数:2002 |
上一章 阅读大地 下一章 ( → ) | |
本来今天就要向印度出发,先在拉合尔(肠ho、)停留一天,然后人境。但巴基斯坦总统明天要见我们,行期只得延后。 我是早就锡功子不见各国导领人的,那次约旦国王接见我们一行,我也只是躲在接见处外面的大街上,欣赏噤卫队部的车辆和。以⾊列和伊拉克导领人的接见,我也没有参加。我的观察重点不在今⽇政界,又厌烦那些礼仪,大家也就照顾了我。 那好,今天终于托总统之福,有了半天余暇,我可以坐在旅馆里想点事了。旅馆对窗是棕⻩⾊的山脉,当年国美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到伊斯兰堡后伪装得病,到这山上去休息,其实是悄悄去了国中,开始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 据说为了 ![]() 其实这儿一直是印度河流域连接中亚和东亚的北方通道,当然也是恒河流域乃至整个印度半岛的陆上门户。这也难怪,尖角形的印度半岛在陆地上整个儿都被⾼山封住了,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西边是苏来曼山脉,东边是若开山脉,南边是大海,那么,这口朽直道,这个门户,虽然门槛⾼了一点,终究十分重要。 印度史太长,那种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神秘消失了的印度河文明实在说不清什么,我趣兴的起点是一批半游牧的雅利安部落从这条北方通道进⼊,在北印度落脚、融合,渐渐向南扩展,开始了吠陀时代和史诗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文明和智慧,孕育了早期的印度教。而佛教,也在这儿摆开过大月卜场。 以后,亚历山大又从这里侵⼊印度。不管是孔雀王朝还是友多王朝时代,这里一直是文化教育重地。我刚刚去过的塔克西拉曾经拥有印度最重要的一些⾼等学府,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医学,者 ![]() 我想,这里既然汇集过这么多智慧的头脑,那么,他们面对着我窗前的这几座山,几世至己之间在想些什么呢?通过一些法国作家的作品,我们对中世纪时期的巴黎倒有点印象,但对这个相当于中世纪巴黎的东方学术重地,反而非常隔膜,更不知道这里产生过什么样的思考。可以猜想的是,最艰涩的思考有‘可能出现在印度教和佛教的关系上。 印度教和佛教都在印度土生土长,与外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很不一样。 我认为,佛教是印度文明的最⾼成果,其立论之明丽、境界之深邃、逻辑之严密、气韵之⾼华,在世界宗教领域也独领风采。而且,由于阿育王、迩腻⾊ ![]() 这两种宗教很长时间內有一种互补关系。有些概念如“业果报应”、“生死轮回”等等曾共同运用,又都主张慈善、宽容、不杀生,对别的宗教也不排斥。佛教学者对于印度教经典吠陀也认真研究,而印度教在自我更新时也昅取过佛教的不少內容。 但是,佛教从一开始就反汉寸印度教有关梵天造物的说法和偶像祭祀活动,也不赞成等级森严、割裂人 ![]() ![]() ![]() ![]() 就佛教本⾝而言,由于一度名声太响、人才太多、待遇太⾼,严重陷于蹈空玄谈、概念玩弄之中,失去了刚健的生命力,最后,不仅比不过印度教,连外来的伊斯兰教也无法面对,到十三世纪,在印度基本消亡。 换言之,是印度这块土地,埋葬了最优秀的印度文明。好像说不通,却不幸是事实。 由此我想概括出一个兴衰图谱。佛教是一种智者文明,印度教是一种土著文明,伊斯兰教是一种外来文明,三者的最终顺序是:土著文明第一,外来文明第二,智者文明第三。这个顺序令人深思。 写到这里,已是傍晚,霞光下的山岭变成了一道⾼⾼的剪影。当年附近那些⾼等学府里,也会有不少学人凝视过这个剪影吧,他们有几个预见到了这样一个文明顺序?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负载的其他一切都更难判断和预见。那么,还是让我虔诚地阅读大地。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八⽇,兰堡,夜宿Ma币otl旅馆 |
上一章 千年一叹 下一章 ( → ) |
余秋雨的最新综合其它《千年一叹》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千年一叹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千年一叹是余秋雨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