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53 时间:2017/11/4 字数:4072 |
上一章 吴江船 下一章 ( → ) | |
我已经写了一篇《夜航船》。说来惭愧,我自己真正坐老式的夜航船至今只有一次,不在童年,不在故乡,而在成年之后。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从吴江坐木船到苏州,⽔程40余华里。两个都是闻名千年的美丽古城,这种夜游,本应该是动人心旌的至⾼享受。 坐船的不是我一人,而是一大群当代青年士子。时间是本世纪70年代初,张岱死后280余年。 事情还得从去吴江说起。 “枫落吴江冷。”这是谁写的诗句?寥寥五个字,把萧杀晚秋的浸肤冷丽,写得无可匹敌,实在⾼妙得让人嫉恨。就在那样的季节,我们去了,浩浩 ![]() ![]() 一看就知道不是旅游。那么多行李庒在肩上、夹在腋下、提在手里,走路全都蹒跚踉跄。都还没有结婚,行李是老⺟亲打点的,老人打点的行李总嫌笨重。⽗亲大多不在家,那年月,能让儿女读完大学的⽗亲,哪能不在别的地方写检查、听口号呢。与⺟亲的告别像是永诀,这次出行是大方向,没有回来的时⽇。⺟亲恨不得再塞进几件⾐物。儿女们自己则一直在理书,多带一本书就多留住一份学问。 吴江县城叫松陵镇,据说设于唐代,流行至今。我曾比较仔细地研究过的明代曲学家沈璟就是吴江人,自署“松陵词隐先生”镇中有一处突起两个⾼坡,古松茂密,或许这便是镇名的由来?沈璟是否常在这里盘桓?不多想它了,松陵镇不是我们旅程的终点,我们要去的是太湖。 由松陵镇向西南,在泥泞小路上走七八里,便看见了太湖。初冬的太湖,是一首读不完的诗。寒⽔,远山,暮云,全都溶成瓦蓝⾊。⽩花花的芦获,层层散去,与无数出没其间的鸟翅一起摇曳。一阵阵凉风卷来,把埋蔵心底的所有太湖诗,一起卷出。那年月,人人都忘了山⽔;一站到湖边,人人都在为遗忘仟悔。満脸惶恐,満眼⽔⾊,満⾝洁净。我终于来了,不管来⼲什么,终于来到了太湖⾝边。一种本该属于自己的生命重又萌动起来,这生命来自遥远的历史,来自深厚的故土,醒唤它,只需要一个闪电般掠过的轻微信息。 我们的任务,是立即跳下⽔去,掏泥筑堤,把太湖割去一块,再在上面种点粮食。上面有人说了,谁也不稀氨你们种的这么点粮食,要紧的是用劳役和汗⽔,洗去⾝上的污浊。 ⽔寒彻骨,浑⾝颤抖。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的芦苇。留在湖底的芦苇 ![]()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围堤终于筑起来了。每个人都已面⻩肌瘦,⺟亲打点的那些⾐服,哪噤得住每天⽔泡泥浸?⾐衫全都变得褴褛不堪。为了劳动方便,每人找一条草绳系于 ![]() 棉⾐只有一件,每次⼲活都浸得 ![]() ![]() ![]() ![]() 帐子里的秘密终于被发现,发现者们真正地愤怒了。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污七八糟的书,而且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不顾⽩天⼲活的劳累偷偷地看!很快传下一个果断的命令:收缴全部与『文⾰”相抵触的书籍。 箱子一只只打开,上千名大学毕业生的书,堆得像小山一般。一个负责人绕着小山威武地走了一圈,有一个问题让他有点犯难:这堆书算什么呢?如果算是品毒,应该立即销毁;如果算是战利品,应该上缴导领。沈思片刻,他挥手宣布:装船,运到松陵镇, ![]() 书,満満地装了三大船,让大学毕业生自己摇船启航。临行前负责人以亲切的口气对大学毕业生们说:烧书的火,也要请你们自己来点。 火是当夜就点起来了的。书太多,烧了好久,火光照亮了松陵镇上的千年古松。 没书了,闲得发闷。好在已到了夏天,收工后可以消遣的事情多了起来。最有 ![]() 剥⽔轻抚着我,我把自己消融在湖⽔中。我们这一代命 ![]() 游泳当时正提倡,负责人不反对,他们自己也游。 为数不少的女大生学们,先站在岸上看,终于她们忍不住了,三五成群地跑回了宿舍。当她们从宿舍出来的时候,全换上了游泳⾐。 女子游泳,在城市游泳池里屡见不鲜,但在这里却引起了大巨的 ![]() ![]() ![]() 男生学们被震慑了,剎那间勾起了遗失的记忆,毫无琊念地睁大双眼。他们和她们都20余岁。 此后的⽇子,渐渐过得暧昧。男女生学接触得多了,有几对明显地往来频繁。一个晚上,几个男生学走过女宿舍门口,正好突然下雨,女生学们热情地挽留他们避雨,还倒了热⽔让他们洗脸。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天,所有的男生学出动,在女宿舍门口挖了一口深深的大井,还用小石子在井沿上垒出三字:友谊井。 但是很快传来消息说,这里出现了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阶级斗争有了新动向。事情说到这个份上,也就好办了。当时正好国全又在兴起什么运动,大学毕业生原来所在的大学向农场出派了好些战斗组,大多由工人宣传队率领。太湖边的草棚子里热闹起来了,夜夜灯光都很晚纔熄。青年们第二天一早上工,都头重脚轻,晃晃悠悠。 挖思想、排疑点、理线索、定重点,炊事班每天打出的饭菜,开始有了剩余。好几个小集团被清查出来了,大会上,报告者的口气越来越凶。后来,终于点出了一些名字。罪行最严重的是一个漂亮热情、善于 ![]() ![]() 一天傍晚,传来警报,正在受审查的她失踪了。上级命令全体人员分头追寻,几个男生学在湖边找到了她的纱头巾。 把她打捞上来时她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一个胖乎乎的男卫生员连忙做人工呼昅。腾折了一会毫无效果,卫生员决定直接给心脏注 ![]() 遗体必须连夜送往苏州,天已太晚,能动用的 ![]() 这次夜航,要经过著名的垂虹桥。垂虹桥历时久远,早已老态龙钟,但十四桥孔仍在,不知夜航船会从哪个桥孔通过。 宋代大词人姜夔对垂虹桥最是偏爱,有一次,他在那里与挚友范成大告别,与他所爱的姑娘小办坐船远去,留下诗作一首: 自琢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萧。 曲终过尽松陵路, 必首烟波十四桥。 今夜,烟波桥下,没有歌声萧声,只有橹声嘎嘎。 不知什么原因,两年之后,突然通知我们回城。 实在不知上级出于什么考虑,一定要把出发的时间定在夜间。天刚擦黑,大学毕业生们整队上路,从农场步行到松陵镇。満箱的书已经烧掉,带来的⾐服大多已穿破扔了,行李变得很轻便。大家都心急火燎地想早一分锺离开这个地方,下步很快,纔一会儿,就到了镇上。再排队到船码头,准备从那里下船去苏州,然后在苏州搭乘火车。 天太黑,数不清那天雇用了多少船。反正是长长一串,把这么多大生学全装下了。首船有柴油机发动,后面的船一艘连一艘,像一条长虫,爬行在河道上。到得船上,安下心来,纔猛然想起,最后连太湖都没有看上一眼。明天早晨,太湖醒来,会有多寂寞。 夜航船行进在夜的土地,夜的河港。岸边的村庄黑森森地后退,惊起的⽔鸟掠着翅膀低飞几圈又回巢了。这条河流淌的是千年波涛,吴地历来文化繁盛,文人的夜航十分平常。明代盛大无比的虎丘山曲会,参赛文人大多是坐船去的,唐寅他们的人生故事,好大一半发生在船上,直到柳亚子先生为南社奔忙,也不得不经常坐船夜航。今天是我们在船上,从千古吴江到千古苏州,去⼲什么呢?不知道。一群没有了书的书生,茫茫然,昏昏然,一个个打起了瞌睡。 就这样,我终于坐了一次夜航船。算来,也有20年了。 |
上一章 文化苦旅 下一章 ( → ) |
余秋雨的最新综合其它《文化苦旅》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文化苦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