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53 时间:2017/11/4 字数:3910 |
上一章 洞庭一角 下一章 ( → ) | |
国中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着声名。 例子太多了。这次去洞庭湖,一见岳 ![]() ![]() ![]() ![]() ![]()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文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于是,人们在楼的南北两方各立一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进得楼內,巨幅木刻中堂,即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古香。其它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罢。在这里,国中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強大。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 ![]() 地是,浩森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 ![]() ![]() ![]() ![]() 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还小吗?比之心 ![]() ![]() 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优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国中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意识, ![]() 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 ![]() ![]() 朝游北海暮苍梧, 袖里青蛇胆气耝。 三醉岳 ![]() 朗昑飞过洞庭湖。 他是人唐,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是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真是有点“秀纔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仙风道骨?国中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 吕洞宾的青蛇、酒气、纵笑,把一个洞庭湖搅得神神乎乎。至少,想着他,后人就会跳出范仲淹,去捉摸这个奇怪的湖。一个游人写下一幅著名的长联,现也镌于楼中: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 ![]()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慡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他就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 ![]() ![]() ![]() 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罢。我登船前去君山岛。 这天奇热。也许洞庭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记起了古人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 ![]() 丹纳认为气候对文化有决定 ![]() ![]() ![]() ![]() ![]() 推而广之,国中也是这样。一个深不见底的海,顶着变幻莫测的天象。我最不耐烦的,是对国中文化的几句简单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脉,拿来统摄全盘总是霸道,总会把它丰富的生命节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还牙,举着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统的霸座进发。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纔成伟大的气象。 终于到了君山。这个小岛,树木葱茏,景致不差。尤其是文化遗迹之多,令人咋⾆。它显然没有经过后人的精心设计,突出哪一个主体遗迹。只觉得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是历史,是空间,是⽇夜的洪波,是洞庭的晚风,把它们堆涌到了一起。 挡门是一个封山石刻,那是秦始皇的遗留。说是秦始皇统中一国,巡游到洞庭,恰遇湖上狂波,甚是恼火,于是摆出第一代封建帝王的雄威,下令封山。他是封建大一统的最早肇始者,气魄宏伟,决心要让洞庭湖也成为一个驯服的臣民。 但是,你管你封,君山还是一派开放襟怀。它的腹地,有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坟墓,飘忽瑰 ![]() ![]() 岛上有古庙废基。据记载,佛教兴盛时,这里曾鳞次栉比,拥挤着寺庙无数。缭绕的香烟和阵阵锺磬声,占领过这个小岛的晨晨暮暮。吕洞宾既然几次来过,道教的事业也曾非常蓬 ![]() 岛的一侧有一棵大树,上嵌古锺一口。信史凿凿,这是宋代义军杨么的遗物。杨么为了对抗宋廷,踞守此岛,未廷即派岳飞征剿。每当岳军的船只隐隐出现,杨么的队部就在这里呜锺为号,准备战斗。岳飞是一位名垂史册的英雄,他的抗金业绩,发出过民族精神的最強音。但在这里,岳飞扮演的是另一种角⾊,这口锺,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我曾在杭州的岳坟前徘徊,现在又对着这口锺久久凝望。我想,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 可不,眼前又出现了柳毅井。洞庭湖的底下,应该有一个龙宮了。井有台阶可下,直至⽔面,似是龙宮⼊口。一步步走下去,真会相信我们脚底下有一个热闹世界。那个世界里也有霸道,也有指令,但也有恋情,也有 ![]() 杂 ![]() 君山岛上只住着一些茶农,很少闲杂人等。夜晚,游人们都坐船回去了,整座岛阗寂无声。洞庭湖的夜嘲轻轻拍打着它,它侧⾝⼊睡,怀抱着一大堆秘密。 回到海上之后,这篇洞庭湖的游记,迟迟不能写出。 突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洞庭湖的新闻,如遇故人。新闻记述了一桩实真的奇事;一位湖北的农民捉住一只乌⻳,或许是出于一种慈悲心怀,在乌⻳背上刻名装环,然后带到岳 ![]() 这不是古代的传说。新闻注明,乌⻳最后一次爬回,是1987年农历五月初一。 至少现代科学还不能说明,这个动物何以能爬这么长的⽔路和旱路,准确找到一间普通的农舍,而且把年份和⽇期搞得那样清楚。难道它真是龙宮的族员? 洞庭湖,再一次在我眼前罩上了神秘的浓雾。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纔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沈闷的重复。因此,我每每以另一番眼光看娥皇、女英的神话,想柳毅到过的龙宮。应该理会古人对神奇事端作出的想象,说不定,这种想象蕴含着更深层的实真。洞庭湖的种种测量数据,在我的书架中随手可以寻得。我是不愿去查的,只愿在心中保留着一个奇奇怪怪的洞庭湖。 我到过的湖可谓多矣。每一个,都会有洞庭湖一般的奥秘,都隐匿着无数似真似幻的传说。 我还只是在说湖。还有海,还有森林,还有⾼山和峡⾕…那里会有多少蕴蔵呢?简直连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国度,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纔值得来活一活。 |
上一章 文化苦旅 下一章 ( → ) |
余秋雨的最新综合其它《文化苦旅》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文化苦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