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53 时间:2017/11/4 字数:3741 |
上一章 三峡 下一章 ( → ) | |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国中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国中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帝城开头的。李⽩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帝彩云间”“⽩帝”当然是一个人,李⽩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缟⽩的银袍,⾼⾼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年龄就不会很大,⾼个,瘦削,神情懮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満眼都是光⾊流 ![]() ![]()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昑诵着这首诗,口气 ![]() 《⽩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 ![]() 我想,⽩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沈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们的轻舟,夜晚,还得 ![]()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国中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 ![]() 在李⽩的时代,华中民族还不太沈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昑唱,已是心満意⾜。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诗云: 酒⼊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国中诗坛的罕见绝唱。 李⽩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 ![]() 告别⽩帝城,便进⼊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开解来。连临照万里的太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自非亭夜午分,不见曦月。 (《⽔经注》) 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舂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 ![]() ![]() ![]() 僵寂的⾝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让 ![]() ![]() 人们在她⾝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说她夜夜与楚襄王幽会,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说她雨云归来时浑⾝异香。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 当李⽩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 ![]() ![]() 又是诗人首先看破。儿年前,江船上仰望神女峰的无数旅客中,有一位女子突然掉泪。她悲哀,是因为她不经意地成了李⽩们的后裔。她终于走向船舱,写下了这些诗行: 在向你挥舞的各⾊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懮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 终于,人们看累了,回舱休息。 舱內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宁静端坐,自⾜而又安详。让山川在外面张牙舞爪吧,这儿有四壁,有舱顶,有卧 ![]() 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不久,船舷上只剩下一些外国游客还在声声惊叫。 船外,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 ![]() ![]() 船外,屈原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 ![]() ![]() 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 ![]()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 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国中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 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內谈笑从容,烟雾缭绕。 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没有告别,没有 ![]() 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去远了。 还好,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梦,殷殷地企盼着。 |
上一章 文化苦旅 下一章 ( → ) |
余秋雨的最新综合其它《文化苦旅》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文化苦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