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问是史铁生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信与问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33 时间:2017/11/4 字数:2382 |
上一章 给李健鸣Ⅰ 下一章 ( → ) | |
李健鸣: 您好! 我正读刘小枫的一篇文章,谈卡夫卡的《一片秋天枯叶上的 ![]() ![]() ![]() ![]() ![]() ![]() 最近我总想起《去年在马里昂巴》,那真是独一无二的神来之笔。 人是步⼊歧途了,生来就像是走错了地方。这地方怎么一切都好像中了魔法?狂热的叫卖声中,进行的是一场骗术比赛,人们的快意多半系于骗术的胜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竟是千姿百态的木偶)中走,定一定神,隐隐地甚至可以听见魔法师的窃笑。 我想起《去年在马里昂巴》,正像似剧中人想起(和希望别人也想起)去年在马里昂巴那样,仿佛是想起了一个亘古的神约。这神约无法证实,这神约存在于你不断地想起它,不断地魂牵梦萦。但是中了魔法的人有几个还能再相信那神约呢? “马里昂巴”与“戈多”大有关联,前者是神约是希望,后者是魔法是绝境。 我经常觉得,我与文学并不相⼲,我只是写作(有时甚至不能写,只是想)。我不知道写作可以归到怎样的“学”里去。写作就像自语,就像冥思、梦想、祈祷、忏悔…是人的现实之外的一份自由和期盼,是面对 ![]() ![]() 当然,写作与写作不同,有些只是为了卖,有些主要是为了写。就像说书盲人,嘴里说着的一部是为了⾐食,心里如果还有一部,就未必是大家都能听懂的。 我曾经写过: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人与猪的差别是一个定数,人与人的差别却是无穷大。所以,人与人的 ![]() ![]() ![]() ![]() 现在的媒体是为了求取大众的快慰,能指望它什么? ![]() 造罪的其实是上帝。他把一个浑然的消息分割进亿万个⾁体和亿万种残缺的境况,寂寞的宇宙于是有了热火朝天的“人间戏剧”但是在戏剧的后面(在后台,在散了戏回家的路上,在角⾊放弃了角⾊的时候)才有真相。我怀疑上帝更想看的也许是深夜的“戏剧”——梦境中的期盼。深夜是另一个世界,那时地球的这一面弥漫着与⽩天完全不同的消息,那是角⾊们卸装之后的心情,那时候如果魔法中得不深,他们可能就会想起类似“马里昂巴”那样的地方,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那浑然消息的一部分,而磨折,全在于分割,分割之后的隔离。⾁体是一个囚笼,是一种符咒,是一份残缺,细想一切困苦都是由于它,但后果却要由精神去担负。那大约就是上帝的意图——锤炼精神。就像是漂流⻩河,人生即是漂流,在漂流中体会上帝的意图。 爱,就是重新走向那浑然消息的愿望,所以要沟通,所以要敞开。那是唯一符合上帝期待的行动吧,是上帝想看到的成果。 还有死。怕死真是人类最愚蠢的一种品质。不过也可能,就像多年的囚徒对自由的担心吧,毕竟是一种新的处境。 病得厉害的时候,我写了一首小诗(自以为诗): 最后的练习是沿悬崖行走 在梦里我听见,灵魂像一只飞虻 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 在颤动的 ![]() 眺望即是回想。 谁说我没有死过? 在出生以前,太 ![]() 已无数次起落 无限的光 ![]() 又以我生⽇的名义 卷土重来。 午后,如果 ![]() 你是否能听出 往⽇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 生死同一。 至于这个乌烟瘴气的“现代”和“城市”我真有点相信气功师们的说法,是末世的征兆。不可遏制的贪婪,对于一个有限的地球,迟早是灭顶之灾。只是不知道人们能否及时地从那魔法中跳出来? 您的通信建议非常好,可以随意地聊,不拘规则。确实有很多念头,只是现在总是疲劳,有时候就不往下想了。随意地聊聊和听听,可以刺 ![]() 问候钱老师。 祝好! 史铁生 1998年11月14⽇ |
上一章 信与问 下一章 ( → ) |
史铁生的最新综合其它《信与问》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信与问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信与问是史铁生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