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问是史铁生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信与问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33 时间:2017/11/4 字数:3698 |
上一章 给L R兄 下一章 ( → ) | |
LR兄: 你好! 寄来的文章(剪报)早已收到,那时正忙着为长篇收尾,未及时回信。 若是就这两篇文章(殷小苓的《艺术与伦理的对峙》和臧棣的《艺术立独于伦理?》)谈看法,似乎太⿇烦(比如首先得逐字逐句去分析他们二位的准确意思,说不定还得引几段他们的话),我实在不精此道,而且涉及种种立场式的辩论历来让我发怵。不如脫离开这两篇文章,只说说我自己对艺术和伦理,以及对顾城事件的想法吧: ①艺术和艺术家是两码事。艺术可以立独于伦理,艺术家则不可。最简单的逻辑是:对艺术的评价显然不能依据伦理,但艺术家除非与他人隔绝,否则就不可能不受伦理的约束。 ②我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伦理”一词的:“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伦理。”我想“阶级”一词应谨慎使用,不如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伦理”更恰当。 ③艺术家作为具体的人,他可以反对某种伦理,也可以放浪不羁而至希望不受任何伦理的束缚,但他不可能不在某种伦理的约束中——因为你必要与他人相处,而且必然是在某种现实中与他人相处。必要与他人相处就必得遵守某种道德准则,必然在某种现实中与他人相处就必得遵守某种现实的伦理。这时候任何浪漫和梦想都不能代替现实,不管是如世界大同一类的好梦还是如法西斯一样的坏梦,也不管是永难实现的好梦还是可能实现的好梦,都不给你不受现实伦理约束的权利。比如⾜球,现行的规则并非尽善尽美,可以发议论以期改善它,但眼下的比赛中必须遵守它。你不遵守,就依据现实的伦理(规则)制裁你,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做的什么好梦。所以,艺术家的杀人当然要与任何人的杀人同等看待,这里甚至没有什么“可不可以原谅”的问题需要讨论,杀人就是杀人犯,余下的问题和思索请到伦理(以及基于伦理的法律)之外去讨论。 ④现实和梦想,必要泾渭分明。艺术家必是一个现实,而艺术从 ![]() ![]() ⑤艺术的自由正在于对各种已有道德准则(规范、契约、习惯等等)的立独。它是梦想,它不与现实的他人相处而只与梦想中的世界相处,它⼲预现实也只是在梦想、理想、希望的范围內⼲预,总之是非实际地⼲预,否则就不像艺术而更像社论、诉讼或“焦点访谈”了。因而任何已有的伦理,艺术都有权指责和违背(有权并不意味着必须和必然)。就像常说的:你管天管地,总管不了我做什么梦!一处连梦想也被管制的地方,必是一片沙漠,最少也是一块不生长艺术的土壤。 ⑥所谓准则,必然是指已经存在的规则,尚未产生的(尚在寻求和期盼的)境界不能作为准则,因为不能为公众认同的东西必然无准可遵无则可守。因而在艺术面前并没有伦理,因为梦想不受约束,梦想之为梦想正在于不是现实或尚未成为现实。如果有一天梦想成为现实,期盼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得到公众认同,那时伦理必然随之出现。但这时,艺术要是不愧为艺术,梦想也不愧为梦想的话,它们就又要脫离开现实走向那片混沌之地,到不受道德准则约束的地方去察看,到蛮荒的心魂深处去探问了,结果它就还是立独于伦理。就像梦想生 ![]() ![]() ![]() ⑦说到“脫离现实”可能生出歧义。比如遭到诘问:“艺术能够脫离现实吗?梦想能够凭空而生吗?意识能够脫离存在吗?”等等。这样的诘问有必要先让它作废。因为这就像是说我们不能脫离生命去思想一样,原就是一种彻底的废话。我说的“现实”是指生活中有限的明晰、确定之域(比如种种成文或不成文的准则、习惯),而不是指我们生存于斯的一切。若连 ![]() (顺便说一句:我对理论词汇一知半解,不敢 ![]() ⑧但是艺术和梦想就没有一种需要遵守(遵循、恪守、崇尚甚至膜拜)的东西吗?如果没有,你为什么梦?你从何而梦?你为什么写、画、舞、唱…?比如说,你不为了人道吗?你不为了真、善、美、爱、幸福、自由、平等…吗?我相信,任何好的艺术家和好的艺术品都不能不为了这个。但这不是伦理,因为它们不是固定的道德准则,它们没法儿遵守,它们变动不居,要由人不断地更新、扩展、赋予其具体的內涵。比如说,法律保护自由,伦理维护美德,但自由的內涵永远比法律所保护的大得多,美德的內涵永远比伦理所维护的大得多,大到无限。由于这片大出来的无限,于是产生梦想和艺术。 ⑨但是很多坏艺术、伪艺术、被恶毒的 ![]() ⑩说到具体的那个诗人,肯定,他要是活着他必须要像任何杀人犯一样被绳之以法,他死了,他也并不因此就不是一个杀人犯。但是他的诗和小说,依我看还是好作品,万不可因人废言。再者,怎么看这件事,也有一个伦理态度和艺术态度之分。伦理(或法律)态度是确定的,不容有丝毫弹 ![]() 本想简单地回封信,谁想就这么又长又枯燥了。 近⽇京北文坛上有些人发起了一场所谓“抵抗投降”的战斗,听说了吗?把你我的名字也写进了“抵抗”大营。此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才知道的,人家把我编队之后我才听说。此事的因由我还不太了解,不敢妄论。但是我想文学不必竖旗,尤其不要分拨排队。至少我是不想站队的,我们从小就站队,站腻了,而且每每效果也坏。我赞成“少谈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理由是,研究问题并无损于⾼明的主义,而旗幡障目倒要把问题搞 ![]() 新近进口的国美片《阿甘正传》看了吗?真好。“阿甘”的逃跑哲学很妙。比如文学,与其总向中心追,莫如常往边缘逃。 前些天美术馆又有“巴尔蒂斯画展”去看时左寻右找,想再碰上你们两口子。不知你们是否又千里迢迢来看过了。画虽不多,也是真好。 问全家好! 铁生 1995年7月19⽇ |
上一章 信与问 下一章 ( → ) |
史铁生的最新综合其它《信与问》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信与问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信与问是史铁生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