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赫尔曼·沃克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战争与回忆(1941-1945) 作者:赫尔曼·沃克 | 书号:43038 时间:2017/10/30 字数:4851 |
上一章 第六十九章 下一章 ( → ) | |
特莱西恩施塔特和奥斯威辛不同。它实在没什么秘密可言。德国府政甚至煞费苦心,通过新闻报道和照片,对布拉格附近的捷克重镇特莱津市里的这个“犹太乐园”大肆吹嘘。这时候,班瑞尔听说他的堂兄就被囚噤在那里。 这个由纳粹创办的、非同寻常的犹太人避难所,又叫作特莱西恩巴德(即特莱津游乐胜地),在欧洲颇有名气。有声望、有财产的犹太人争先恐后设法给遣送到那儿去。德国秘密察警向他们索取巨款,把特莱津宽敞的公寓卖给他们,还保证他们终⾝能得到医疗,能使用旅馆和享受配给食物。每逢疾病、饥饿和向“东方”遣送把某些大城市里的犹太居民一笔勾销之后,这些城市里的犹太领袖就被遣送到这儿。有一半犹太⾎统的人、德⾼望重的老人、杰出的艺术家和学者、战功卓著的犹太老军人都携带家眷在这个城市里居住下来。享有特权的荷兰和丹麦犹太人结果也住到了这儿。 欧洲的杂志上登载的新闻图片,显示出这些幸运的犹太人佩带着⻩星标志,安闲地坐在小咖啡馆里,出席演讲会和音乐会,在工厂或商店里快乐地工作,在鲜花盛开的公园里漫步,排练一出歌剧或是话剧,看一场当地的⾜球比赛,或者披着晨待披巾在一个设备齐全的犹太会堂里做礼拜,甚至还在拥挤的小夜总会里跳舞。其中有些人的姓名和面貌是人们所 ![]() 欧洲当时正沉浸在一片反犹宣传声和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里。在这种局面中居然还给犹太人安排下这么一个舒适的去处,这自然引起了怨恨。戈培尔博士在一次讲话中就表达了这种情绪:…特莱津的犹太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吃蛋糕,翩翩起舞;而我们的军人却不得不承受种种苦难和匾乏,来保卫他们的祖国当然,在中立国和盟国也不乏这样的暗示,说特莱西恩施塔特不过是一个波将金村,是纳粹上演的一幕丑剧,因此德国红十字会的代表们应邀前去亲眼目睹一下,然后公开证实这个离奇的庇护所的确存在。德国人声称“东方”的其他犹太营地全都和特莱西恩施塔特一样,只不过没这么奢华而已。对于这一点,红十字会和全世界就只好听信他们的话了。 在特莱西恩施塔特,没有几个国美犹太人,实际上在整个纳粹欧洲随便哪儿都是如此。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战前就逃走了。至于留下来的少数人,有些凭着影响、声望、财富、或是运气幸存下来,象贝伦森和格特鲁德。施泰因;有些躲了起来,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销声匿迹;有些已经在奥斯威辛给毒气熏死了,他们的国美国籍全成了无补于事的笑柄。娜塔丽、她叔叔,还有她的小娃娃,都来到了这个犹太乐园。 在人类事务中,家国社会主义德国好象是个崭新的事物。它的 ![]() ![]() ![]() ![]() 普通人宁愿忘掉它:它是欧洲衰落过程中一个十二年的肮脏揷曲,最好把它扫到地毯下面去。学者们硬要对它进行学术分类:民粹主义加恐怖,资本主义复辟,波拿巴主义的翻版,右翼独裁,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的成功;无穷无尽的学术标签,发展成为冗长的、沉甸甸的巨著。实际上,没有一部著作说得清第三帝国的来龙去脉。家国社会主义德国这个站污了全人类的琊恶红斑,还在扩大,还在令人 ![]() ![]() 特莱西恩施塔特阐明了它,因为这个犹太乐园不象奥斯威辛,并不是深奥莫测的。它是家国社会主义的一件劣迹,但是因为它还有一丝理智的痕迹,我们只要运用一下想象力,还能够理解它。它只是一场骗人的把戏。一个大国府政在它上面耗费了精力,它于是发挥了作用。说来奇怪,娜塔丽。亨利和她孩子生存下去的最大希望,就寄托在德国人精心策划上演的这个大巨的骗局上。 对于希特勒和他的少数心腹说来,把欧洲的犹太人斩尽杀绝——并且在德国开疆拓土后,把全世界的犹太人斩尽杀绝——这个目标始终是无庸置疑的。它具体表现在战争初期的行动和文件之中。但是从文字上我们很难找出多少痕迹,希特勒显然始终没签署过什么东西,不过由他下达的、将他在《我的奋斗》中的威胁付诸实行的那项命令却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德国以外世界上的种种旧观念,却造成了困难:慈悲啊、正义啊、人人有生存和获得全安保障的权利啊、杀屠妇孺的暴行啊,以及诸如此类的看法。但是对于家国社会 ![]() ![]() 至于在这场大杀屠期间蒙在鼓里的外界所表现的种种软心肠的偏见,家国社会主义 ![]() ![]() 今天,要想永远掩盖起对千百万人的杀屠,这种想法似乎是荒唐透顶的。但在当时,整个德国民族的精力和创造才能都在希特勒的支配之下。德国人还在为他建立许多其他惊人的、狂妄的“功绩” 这场骗局里最最成功的部分,是针对犹太人本⾝进行的。在进行这场大杀屠的整整四年中,他们大部分人始终毫不知情,很少有人感到怀疑,更没什么人真的相信火车是把他们送到死路上去。德国人对于他们去什么地方,以及他们到达后应该做些什么,煞费苦心地编出形形⾊⾊的谎话安他们的心。这种欺骗一直进行到他们生命的最后几秒钟前,到他们被脫光⾐服、押进实际上是毒气室的“消毒淋浴间”去的时候。 今天看来,千百万惨遭厄运的犹太人竟会相信这个骗局,象牛群走向屠宰场那样走去,这似乎头脑简单得出奇。但是,如同病人不愿意相信自己生了⽩⾎病、紧紧抓住任何可以消除疑虑的稻草那样,欧洲的犹太人就是不肯相信德国人要把他们斩尽杀绝这种甚嚣尘上的消息和传说。 说到头来,他们要是相信这一点,就不得不相信德国的合法府政正在有组织地、冠冕堂皇地⼲着一个庞大得难以想象的诈骗杀人勾当。他们就不得不相信,人类社会为了保护自⾝而创造的家国的职能,在一个先进的西方家国里竟然改变了 ![]() ![]() 这场骗局中特莱西恩施塔特这一部分是复杂的,而娜塔丽生存下去的机会就存在于它的头绪纷繁、自相矛盾的目的之中。 犹太乐园不过是一个转运营地,一个去“东方”的中转小站。那儿的犹太人管它叫做“Schleuse”就是⽔闸或⽔门的意思。但是这个转运营地又有它特殊的地方。享有特权的犹太人刚刚抵达的时候总受到热情的招待,应邀吃上一顿饭,并且受到鼓励去填写表格,详细说明他们乐意住什么样的旅馆或是公寓,同时还写下他们随⾝带来的什物、珠宝和现款。接下去,他们便被抢个精光,上上下下仔细抄⾝,搜索值钱的东西。当然那个热情的前奏曲便利了这番掠夺。尔后,他们便和充斥在犹太区房屋里和街道上的普通犹太人受到同样的待遇。 每逢大批犹太人到来的时候,这场 ![]() ![]() ![]() ![]() 一些发生在德国人计划之外的事情,进一步装点了这个乐园的门面。一开始的时候,布拉格那些组织良好的犹太人就说服了 ![]() 甚至还开设了一家行银,印发了特殊的、美观的特莱西恩施塔特货币,由一位不知名的艺术家为所有的纸币设计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图案,上面绘着手拿书报的受难的摩西。当然,这种钞票只是在犹太区里开的一个玩笑,拿它买不到任何东西。但是德国人要求行银家和犹太工作人员对薪⽔、存款和支出额保持一份精心假造的记录,这样也可以蒙混一个偶然来到的红十字会观察员漫不经心的眼睛。德国人在特莱津所作的努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食品定量始终没提⾼到⾜以温 ![]() 特莱津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它不象奥斯威辛那样只是一片沙滩上的马厩。石头房子和长长的十九世纪营房坐落在笔直的街道两旁,看上去很是好看,只要你不看到里边那一群群有病的、饥饿的居民。遇到有了来宾,这些居民就被驱赶到僻静的地方去。在正常时期,连带住在营房里的士兵,特莱津可以安顿四五千人。现在,犹太区里平均总要住上五六万人。它就象一个⽔灾区或是地震区边缘的城市那样,里面挤満了劫后余生的人,所不同的是,灾难有增无减,逃难的人不断涌⼊,其数量全靠⾼得惊人的死亡率和通向“东方”的那道⽔闸门才有所减少。 演讲会、音乐会、话剧、歌剧,都确有其事。德国人允许有才能的居民通过乐园的这些活动忘却饥饿、疾病、拥挤和恐惧。咖啡馆和夜总会也是有的,可是没什么吃喝的东西,不过音乐家倒是人才济济。犹太人可以开展这种幽灵般的和平时期的乐娱活动,一直到轮上他们给送走为止。埃伦。杰斯特罗在里边工作的那个图书馆是很不错的,因为到这儿来的犹太人的书籍全给搜括来了。再说,甚至还有些装装门面的店铺,橱窗里摆満了从经过这儿的半死不活的人们那里掠夺来的东西。自然,东西都是不卖的。 有一阵子,只有德国红十字会的专员获准进⼊特莱西恩施塔特。 ![]() |
上一章 战争与回忆(1941-1945) 下一章 ( → ) |
赫尔曼·沃克的最新军事小说《战争与回忆(1941-1945)》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战争与回忆(1941-1945)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赫尔曼·沃克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