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赫尔曼·沃克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战争与回忆(1941-1945) 作者:赫尔曼·沃克 | 书号:43038 时间:2017/10/30 字数:3843 |
上一章 第四十三章 下一章 ( → ) | |
全球滑铁卢二“火炬行动” (摘自阿尔明。冯。隆的《世界大杀屠》) 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是英美方面安抚斯大林的一个姿态。从我们进攻苏联的一天起,他便喋喋不休地要英国人“立即开辟欧洲第二场战”这个要求不过是空喊一气,斯大林自己也明⽩。英国人衰弱到如此地步,哪里还谈得到什么第二场战。 但是一旦⽇本不甘受人捉弄而袭击了珍珠港,使罗斯福兴⾼采烈地投⼊世界大战,斯大林的要求也就变得咄咄 ![]() ![]() 然而那个爱好战争博赌的总统只有一支训练得半生不 ![]() 罗斯福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加以彻底剖析。国美要赢得世界帝国的公式有两个方面;一、德国第一。 二、利用他人的流⾎来使德国流⾎。罗斯福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这将是政治历史家和军事历史家长期研究的课题。 罗斯福的困境罗斯福的子民们并不赞同他的“德国第一”的目标。他们所要求的是为珍珠港报仇雪恨。由于威克岛和菲律宾群岛已落⼊⻩⽪肤的进犯者之手,国美人的种族暴行也越演越烈。数以万计的⽇本⾎统的国美人被关⼊集中营,跟德国防线上的犹太人完全一样,并且也是为了完全一样的原因:他们是战时全安的隐患。罗斯福对我们就犹太人所采取的全安措施表示议抗时的那种涕泅纵横的义愤之情在⽇本人⾝上就完全不见了。 英译者按:⽇本移民所受的苛待是战争歇斯底里所致。他们没受到集体谋杀,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也全都活着,并且领回了他们的财产。这件事情本⾝固然不容辩解,但是它有别于犹太人之处则为冯。隆将军所不见。 然而这位总统很快就发觉,战争并不全然是象饮酒嬉乐一样的快活事情。就在他的大西洋海岸一带和加勒比海地区,沿海城市⼊夜后灯火大放光明,正好给我们的潜艇提供了瞄准目标,闹得他们深夜里 ![]() 虽然如此,英美两国的计划人员还是得着手制订一份第二场战的作战计划。国美总参谋部的军官们都还没闻到过场战上的硝烟,他们都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条条思考的:尽早在海峡沿岸发动強攻,然后穿越北部的平原地带直捣柏林。但是英国人反对这个主张。他们提出在挪威、在北非、在中东的作战方案;事实上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行,就是不要在我们能够集结大量兵力的地方。让红军去摧毁德国的武装力量;如果那样一来会使战后有一个小弱的俄国,那就更好! 如同后来人们所知道的,两国参谋部之间打了一场“横跨大西洋的笔墨官司”你来我去争执不休。罗斯福也听任一封封信件、一份份备忘录、一次次访问、一轮轮会议无休无止地继续下去。他从未对马歇尔将军的下述国美方案给予有力的支持:一、在英国大量集结人员和补给;二、如果俄国显出有溃败的迹象,作为一项紧急措施,一九四二年就在法国紧急登陆;三、否则,一九四三年发动横渡海峡的全面进攻。罗斯福丝毫不曾为之出力,因为他自有完全不同的打算。 罗斯福的基本作战计划中途岛之战使他得以放手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摧毁德国。 在那以前,有一个所向无敌的⽇本在他背后虎视眈眈,他还不敢针对我们放手大⼲。要是山本五十六在中途岛得手的话——他也完全应该可以——舆论就会迫使罗斯福在太平洋上投⼊全部力量。但是在尼米兹一斯普鲁恩斯大捷之后,他就可以把他的“草深林密的头脑”用之于利用他人的流⾎去赢得自己对全世界的统治。实际上这也就是不惜任何代价要使苏联一直打下去。 弗兰克林。罗斯福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计划就是要以蛮横凶悍人多势众的俄国大军从背后进攻德国。别的一切都是次要的。他无情而坚决地看准了这个最有利的机会。从军事上说,这是一个7清二楚的绝妙计划;可悲的是这个计划奏效如神。 这就说明了何以会如此狠心地分配国美的作战物资。他无情地克扣太平洋队部,几乎使他们在瓜达卡纳尔的殊死 ![]() ![]() ![]() 罗斯福的诡计他还巧妙地把没在法国开辟第二场战的违约的责任推给英国人。 他听任“横跨大西洋的笔墨官司”拖延下去,直到马歇尔从伦敦向他报告,两国的参谋人员相持不下,形成了僵局。海军上将欧內斯特。金向来力主转向太平洋;遭受挫折,恼怒的马歇尔本来就是跟乔治。华盛顿一模一样的一个不知圆通、独断专行的人,也向总统建议,对付英国人的冥顽不化的唯一办法就是全面转向太平洋。 这正是罗斯福盘算好会来到的时机。他不失雍容大度的本⾊,通过他的心腹人物哈利。霍普金斯告知参谋长联席会议“收拾起自己的杯盆一走了之”是不对的。罗斯福喜爱说上几句家常话来掩饰他的深沉心计。西方盟国总得在一九四二年找个地方跟德国人 ![]() 马歇尔提出警告,开辟一个地中海场战就等于取消在一九四三年举行横渡海峡的进攻;不过他还是克尽军人的天职,听从罗斯福的决策。所以从表面上看“火炬行动”是罗斯福对英国人的一个让步,而实际上却是正中他的下怀。 英译者按:冯。隆将军在这里以能够洞悉别人的肺腑自命。据我亲眼所见——有时是近在⾝边——罗斯福先生是一位精明练达、随手解决问题的能手,他 ![]() ![]() 丘吉尔承担了去向斯大林通报这个坏消息的责任,因为罗斯福是在故作姿态向他“屈服”之后,才把美军国队投⼊一次万无一失的行动。法属北非是最最省力的接触。⼊侵队部碰不到一个德军国人。它又不在德国机飞航程之內。他所要担心的只不过是法国的“荣誉”(这一点已经因为他和头号妥协人物达尔朗的 ![]() ![]() 斯大林在莫斯科向丘吉尔大发雷霆;不过他当然不是真的动怒。这纯粹是一幕政治表演。斯大林对罗斯福一向显得乐于遵命;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为世界上的头号屠夫,对于这位善于差遣别人去替他执行杀屠的政客大老板也甘心俯首帖耳。 丘吉尔的回忆录里有一段引人⼊胜的文章,详细叙述了在克里姆林宮举行的那次长时间会谈中,斯大林对他是多么耝野无礼,然后又把他延⼊私邸,摆上葡萄酒和伏特加,把莫洛托夫也请来担任供人椰榆取笑的陪客,快快活活地享用一顿整只烤啂猪的夜午点心;丘吉尔因为头痛 ![]() 英国人当时顶住了要在法国登陆的计划,这是一次聪明之举*月间的迪埃普之役,大部分加拿大⼊侵队部不是在我们手中送命就是当了俘虏,这一点可以用来作证。如果在一九四二年或者即使是在一九四三年试图要在法国登陆的话,英美联军,特别是初出茅庐的国美兵,会受到何等热烈的 ![]() ![]() 英译者按:冯。隆故意贬低有史以来就其规模、困难,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而言都是无与伦比的一次远渡重洋的进攻作战。如果说这次作战显得轻而易举,那是因为它计划得周密,执行得完美。要不然的话,它也未始不会是象加利波利登陆战那样的一场惨败,而失败的规模可就大得无法比拟了。 |
上一章 战争与回忆(1941-1945) 下一章 ( → ) |
赫尔曼·沃克的最新军事小说《战争与回忆(1941-1945)》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战争与回忆(1941-1945)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赫尔曼·沃克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