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2828 |
上一章 后记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后记 后记 1999年4月29⽇,是我一生中最悲痛的⽇子:我敬爱的⽗亲走完了他89个岁月的人生旅程,因病溘然辞世。华新社和央中电视台当⽇向国內外发出专讯后,《李自成》的许多热心读者纷纷来电来信,除对老人不幸病逝表示悼念外,无不关切地询问:《李自成》第四、五卷是否已经完成?何时出版?当时我曾通过报界告诉大家:我⽗亲在病逝前已基本完成了四、五卷,并 ![]() 我之所以说“基本完成”是因为⽗亲早在8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四、五卷口述录音书稿,之后经不断修改,部分单元在《小说》上连载,受到读者和专家好评,但是他总感到离他的艺术追求尚有距离,而视为“未定稿”不愿拿出来出版。即使已经出版的第一、二、三卷,也同样视之,计划待四、五卷经修订出版后,连同前三卷再仔细修订一遍,全书才算最终定稿。 有的读者询问:第三卷出版于1981年,为什么四、五卷拖了这么多年?对于这个问题,我⽗亲的前助手、现为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的俞汝捷同志在他的悼念文章中已做出很好回答:因为姚老“太认真”“太苛求自己”的确如此。譬如⽗亲为了写好决定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朝命运,改变国中近三百年历史的“成败存亡关头”等四、五卷中的重要单元,除了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和研究明末清初史料,不顾年迈去山海关、通山等处实地考察外,对耗费数年心⾎写成的二三十万字书稿,很不満意,毫不惋惜地用红铅笔写上“作废”二字,弃之文件柜一角。然后重头再写,以致光 ![]() ![]() 诚然,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人人都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亲到了晚年,尤其是进人80⾼龄以后,虽依然壮志満怀,雄心不减,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 ![]() ![]() ![]() ![]() 还令人难忘的是,今年舂节前夕,⽗亲病情⽇趋加重,陈昌本等国中作协导领来家慰问,他在 ![]()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亲因为《李自成》与国中青年出版社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作家与出版社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担任《李自成》第一卷责编的江晓天同志,第二、三卷责编的王维玲同志,在昔非今比的政治风暴不时骤起的年代里,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与“右派”⽗亲通力合作,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而使《李自成》第一卷在1963年得以出版;在“四人帮”粉碎后的1976年冬和80年代初,通过艰辛劳动,又先后出版了第二、三卷。⽗亲患病后,李向晨和吴晓梅两位同志继而担任了第四、五卷的责任编辑,经过三四百个⽇⽇夜夜,确保了四、五两卷的如期和较⾼质量出版。在四、五卷的编辑过程中,俞汝捷、陈浩增。王维玲、周 ![]() ![]() 在这篇短短的后记里,我不能不提到与⽗亲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近70载的⺟亲。⺟亲无愧是⽗亲的忠诚伴侣和贤內助。早在1957年的那场政治风暴中,⽗亲因敢于说真话而被错划为“极右派”⺟亲忍辱负重,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亲将来一定要写出《李自成》,重新点燃了⽗亲对未来的希望之光;60年代初,即在⽗亲摘掉“右派”帽子后,为保证⽗亲安心创作,解除后顾之忧,毅然辞去她所热爱的职业教育工作,来到⽗亲⾝边,成为家庭主妇;在她花甲之年,学习打字,用已迟钝的双手,起早贪黑,用老式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为⽗亲敲打出了二百多万字的书稿;在“文⾰”初期抄家风正盛时,是⺟亲与姜弘、周 ![]() ![]() ![]() ![]() ![]() ![]() ⽗亲生前虽然没有能够看到他为之呕心沥⾎17年的《李自成》四、五卷的出版,没有看到他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70载的成果--《姚雪垠书系》20卷的同时问世,并带着未能实现的《天京悲剧》、《大江流⽇夜》等创作宏愿,无限遗憾地匆匆远行。但一位満头银发、双目炯炯有神、率直坦 ![]() ![]() ![]() 姚海天 1999.6.27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没有了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