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5963 |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下一章 ( → ) |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来献策与刘宗敏率领数万人马先进了武昌,过了三四天才 ![]() ![]() ![]() ![]() 李自成进人武昌之后,将没有烧毁的总督署作为驻跸所在,照例称为“行宮”此时文武大臣中常留在他⾝边商量机密事的只剩下刘宗敏和宋献策了。文臣中喻上就跟袁宗第在一起,现尚在荆门一带;顾君恩则奉刘宗敏之命协助刘芳亮在⻩冈一带部署军事,以牵制満洲兵使之不能直攻汉 ![]() 到武昌的第二天,李自成带着刘宗敏和宋献策,骑马登上蛇山,观察形势。从大前天起,也就是李自成进人武昌的前两天,宋献策先来到,就在城东洪山一带部署了重兵。今⽇天气晴朗,李自成立马蛇山⾼处,看见洪山一带已经有许多旗帜,隐约地有军帐和马群。从洪山到武昌,几座小山上也驻扎了人马,正在修筑营垒。宋献策明⽩李自成心中十分忧虑,便故意面带笑容,用马鞭指点着,-一告诉李自成这些小山和湖泊的名字与地势,然后说道: “陛下请看,倘若満洲人从别处渡过长江,从陆上进攻武昌,那么这些大小山头便都是武昌城的天然屏障。只要鼓舞士气,加上指挥得当,凭借这些山上山下的坚固营垒,大东门和小东门就完全可以固守。陛下请看,从洪山往东,山势连绵不断,形势甚佳。正如苏东坡在《前⾚壁赋》中所写的:‘西望夏⽇,东望武昌,山川相缨,郁乎苍苍。’请陛下宽心,此地必可坚守。当然,上流的金口,下流的鄂城、华容、葛店等处,都需要派兵设防。这些吃紧的地方,臣昨⽇已经同汝侯商议好,分派了将土前去守驻。” 李自成说:“袁宗第从荆州撤退下来的人马,先头队部今⽇可来,明⽇大队部到齐以后,也可以布置在大小东门外边,与摇旗一起协防。” 刘宗敏说:“不必了。这一带已经部署了郝摇旗和田⽟峰的人马,按人数说不算少了。汉 ![]() ![]() ![]() ![]() 李自成点点头:“就这么办吧--走,我们到蛇山那头看看去。” 他们来到蛇山西头,下了马,站在濒临大江的⻩鹤矶上。这里,⻳山和蛇山东西对峙,锁住大江, ![]() 李自成过去只是素闻武昌的地理形势如何好,如何重要,今⽇亲上⻩鹤矶,放眼一望,不能不为之惊叹: “太好了!果然是山川险固,控扼南北!” 然而,他又立刻在心中想到:要坚守此地,恐非易事啊!军粮已所剩无几,人马也无法补充。况且潼关那么险要尚不能守,何况此地?他想着这些不利情况,脸上不免流露出忧郁神⾊。 宋献策自然也有同样的忧郁,但是他总想促使李自成重新鼓起当年那种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精神,率领众将士在此地破釜沉舟一战,挫败敌人锐气,争取 ![]() “陛下请看,这就是大别山,俗称⻳山,又称鲁山…” “鲁山?” “相传三国时候鲁肃曾在此驻军,山半 ![]() “原来如此。” “这山并不大,倒是名气不小。山也不险峻,可是因为濒临大江,与蛇山东西相峙,故在军事上十分重要。要封锁长江,使下游⽔师不能通过江面,必须以重兵固守大别山。大别山不仅如长江锁钥,也是控扼南北的咽喉…” 接着,宋献策又进一步说明大别山扼守南北的形势:大别山下只有一条路,近处则小山和湖泊星罗棋布。守住了大别山,就截断了南北来往之路。大别山下自古就是场战,有些历史名将就败于大别山下… 说到这里,宋献策突然停住,因为“败于大别山下”一语触动了他的心思,他猛然意识到此时此地对大顺皇帝说这些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他有些心虚地看看李自成,见李自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映,他才稍稍放下心来。就在这时,李自成突然指着江心的一个树木茂密的沙洲问道: “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有名的鹦鹉洲。唐代诗人崔颇有两句诗云:‘晴川历历汉 ![]() 李自成又指着汉 ![]() 宋献策忙说:“那是汉 ![]() ![]() ![]() ![]() ![]() ![]() ![]() ![]() ![]() ![]() 李自成点点头,对刘宗敏说道: “把袁宗第放在汉 ![]() 随即他又向上游遥遥可见的两座山头指着说:“那地方守长江也很重要,要不要驻军?” 宋献策说:“那两座山,一座叫作大君山,一座叫作小君山,在以往的战争中都曾驻军。我们今⽇人马虽然不多,也该派去两位将领率军驻守才好。倘若敌人沿⽔路顺长江下来,从那里也可以向江面打炮,或从那里派兵船截杀。” 李自成又点点头,没说话,眼睛向别处望去。 刘宗敏已经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了,因为他对固守长江已毫无信心。这时他在心中说道: “唉!固守,固守,不守不行,守又凭何而守?兵在哪里?将在哪里?虽说有十来万人,可事到如今,哪一个还能顶多大用?” 就在这时,刘芳亮从汉川派人前来禀报:德安府已于五⽇前失守,溃散的人马有一部分逃到了⻩冈、汉川一带,他已经收容了。可是顾君恩一直没有找到,派人四处打听,杏无音信,估计是真的逃走了。 刘宗敏忍不住顿脚大骂:“这班人,真是无聇之极!我们顺风顺⽔的时候,他们都跑出来 ![]() 从⻩鹤矶回到行营,李自成得到刘体纯禀报:有细作从襄 ![]() ![]() ![]() “果然有了消息!有了这消息,朕更要固守武昌,在这里与皇后的大军会师。” 话虽这样说,但李自成的心情依然十分复杂。一方面,他确实感到振奋,仿佛有了很大的希望;一方面,他又十分焦急,不知道这支大军何时才能到来。他命刘体纯赶紧再向襄 ![]() ![]() 袁宗第带领人马来到了。李自成命他将人马驻扎在汉 ![]() “喻上猷说他是石首县人,在荆州一带乡亲故旧好友甚多,自请回乡号召士民,共保大顺,抵御胡人。借这个理由离开了我,一走就再没有音信。” “他的眷属不是随在军中么?” “事后才发现,他早先已派人把眷属送回石首县乡下去了。” 李自成沉下脸来,不再说话。宋献策使眼⾊让袁宗第告退。当大帐中只剩下李自成和来献策的时候,李自成忍不住长叹一声,拉住宋献策的手说道: “献策,除你之外,重要的文臣都逃走了。想着两年前,明朝的文臣们纷纷来投降朕,像苍蝇一样嘤嘤嗡嗡。那个局面,何等热闹啊!可是自从退出京北,局势变了,这班文臣就散去大半,有许多一转⾝就投降了胡人,当了清朝官。退出长安,局势又是一变,这时候就连自称为最早的‘从龙之臣’也忙着逃跑。跑吧,跑吧,如今都跑光了。这些人,唉,他们也能算是人吗?献策呀,文臣们逃光了,武将们也离心离德,都各为自己打算,一遇见敌人就逃命,就溃散。唉,不过两年,两年,献策,就这短短的两年呀…” 宋献策也不由得动了感情,颤着声音安慰李自成说: “陛下不必为此事生气伤神,他们既不同心,走掉也好。只要我们能在此地固守一个月,待皇后大军一到,大局就有转机,重整江山不难。眼下最要紧的,是请陛下多想想如何鼓舞士气,如何固守武昌。只要在这里站稳脚跟,何患大臣不来?武将们自然也会同心同德,力保大顺。陛下半生戎马,⾝经百战,是英雄创业之主,何至于心境颓丧若此。” 李自成点头说:“卿言甚是,朕不应自己先心境颓丧,而应拿出往年在商洛山中的劲头来。” 停了片刻,他又小声问道:“献策,如今靠赏赐也不行了,可有什么办法能够鼓舞将士之气呢?” 宋献策说:“近一二⽇来,臣也在为此事 ![]() “国运至此,不会再有什么祥瑞了!” “不!祥瑞何尝没有?只是陛下每⽇应付战事不暇,不曾留意罢了。昨⽇陛下曾言,今⽇要驾幸汉 ![]() ![]() 李自成因为连⽇心神不宁,这一件昨天说过的事情竟被他完全忘了,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情况。经军师一提,他才恍然想起,说道: “唉,让对岸将士久等了。汝候怎么还没有来到?” “昨⽇在御前商定,今⽇陛下驾幸汉 ![]() 李自成又一恍然:奇怪,怎么连昨夜亲口吩咐刘宗敏代为洪山劳军的话都忘记了?自己今年不过三十九岁,并不算老,忘 ![]() ![]() ![]() “起驾!” 十来只大船停靠在汉 ![]() ![]() 忽然,头一条船上点放了三声炮响,震耳 ![]() ![]() ![]() ![]() ![]() 这一个大船队到汉 ![]() ![]() ![]() ![]() 李自成骑着御马,在将士们的簇拥中进了汉 ![]() ①介胄--铠甲。 “皇上念将士们忠勇骁战,十分辛苦,今⽇御驾亲临劳军,特赏赐⽩银万两,彩缎千匹。” 将士们在袁宗第带领下一齐山呼:“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李自成问了问汉 ![]() ![]() ![]() ![]() “有什么紧急军情么?” 刘芳亮回答:“臣请单独向皇上奏闻。” 一听这话,宋献策就使个眼⾊,让袁宗第同他一起避出去,其他人自然都相跟着肃静地退出。刘芳亮快步走到李自成面前,低声说了一阵话。李自成连连点头,脸⾊ ![]() “明远,朕原想让你在此地好好休息休息,现在看来不行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部署军事要紧。你那里朕发去一万两银子、一万匹彩缎,你代朕犒劳将士们。朕这里没有别的事情了,你赶快回汉川去吧。” 刘芳亮又行了礼,退了出去。见到立在大堂外的宋献策和袁宗第,他点点头,说道: “西边的事情,我已经向皇上禀明。如今不能够在此停留了,必须马上赶回去。” 说完,拱手作别。 李自成在宋献策、袁宗第和少数武将以及汉 ![]() ![]() ![]() ![]() “这地方叫作月湖。月湖岸上的那一处⾼地相传为舂秋时伯牙弹琴之处,叫作琴台。” 李自成点点头,小声说道: “守住这一带营垒要紧哪!” 一队将士在营垒外列队恭 ![]() ![]() ![]() 从大别山下来之后,李自成没有再回汉 ![]() ![]() 李自成回到武昌行宮,心中十分烦闷。他留下来献策一起用了午膳,然后屏退左右,问道: “献策,李过、⾼一功和皇后的人马至今尚在四川境內,远⽔救不了近火。清兵正从⽔陆两路追来,大约不⽇即会大兵庒境。今⽇去汉 ![]() 宋献策神⾊严重地说道: “臣只考虑如何固守待援,没有想过要离开此地。” 李自成心中一震,微微颔首。 宋献策接着说道:“陛下,我大顺当前面对的敌人,除了満洲人和吴三桂之外,还有尚可喜和耿仲明等汉奷的队伍,总计人马至少也在二十万以上。我军因为屡遭挫折,士气不振,害怕与敌作战。所以虽据地利,却不可倚恃。惟有陛下自己镇静,示将士以必守之心,方能望将士戮力同心,为陛下保住这一片立⾜之地。今⽇执皇帝威仪汉 ![]() 李自成点头微笑说: “献策,你的话让朕想起来宋真宗驾幸澶州的故事,看来你是要学寇准呀!” 宋献策突然跪下去,以头触地,说道: “请陛下恕臣死罪,使臣得进一言。” 李自成大为诧异,说道: “献策,你这是⼲什么?有话快说,何必如此?” 见军师仍然跪在地上,李自成亲自去拉他,说道: “因目前人心危疑,朕有时候就容易动怒,所以连你也不敢有话直说。可是我一向祝你甚近,倚为心腹,你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言呢?起来,快起来说话!” 宋献策仍不肯起来,流着眼泪说道: “臣蒙陛下知遇之恩,由江湖布⾐擢到军师⾼位,如此机遇,旷世少有。臣⾝为军师,每⽇服侍陛下左右,而家国陷于今⽇地步,实在罪不容诛。” 李自成松开手,叹一口气,说道: “再不要提这些了。往山海关去的事,你也曾几次谏阻,是朕不肯采纳。此系天意,非你做军师的计虑不周,不能怪你。” “虽说是大意,究竟也是人谋不臧。” “献策,这几年来让朕后悔的事情很多,都过去了,说也无益。还是说说眼前吧。你起来,坐下去,对朕直言无妨。” 宋献策又叩了一个头,才站起⾝坐在椅子上,恭敬地欠着⾝子,声音微微打颤地说道: “陛下,今⽇形势紧迫,臣不能不直言无隐。倘若触犯天威,也是出自一片忠心,急不择言…” “献策,我的军师呀,朕什么时候疑心过你不是忠臣?快说你要说的话吧,朕急着听呢!” “陛下,我大顺朝不算放出去的府、州、县官,单说朝廷上的重要文臣,也得有数百,如今全逃光了。牛金星与微臣在陛下初人河南时就来到陛下左右…” “你赶快说要紧的话吧,别绕圈子了。” “臣与牛金星,一个做了丞相,一个是陛下的军师。如今牛金星逃走了,只剩下臣一个人仍然待罪陛下⾝边。处此万分危难之时,臣又是牛金星引见的…” 李自成截断他的话,说道: “牛金星⽗子辜负皇恩,背君潜逃,这是他们的事情,与你无⼲。你今天到底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别再这样呑呑吐吐的好不好?” 宋献策又一次跪下去说道: “陛下,臣要冒死直言了。刚才陛下提到未真宗驾幸澶州的故事,以其比陛下今⽇之去汉 ![]() 听罢此言,李自成不觉冒出一⾝冷汗,眼睛直直地望着军师。 来献策流着眼泪说道: “倘若陛下鼓舞士气,凭此地险要江山,拼死与敌一战,纵不能全胜,只要能稍稍挫敌锐气,局势便有转机。否则,逃离此地,去将安之?臣恐怕圣驾一离武昌,便会万众解体,一遇敌兵则请营演散,我君臣则不知死所矣。臣请陛下立意固守,勿自心中动摇,举动失策!” 李自成说: “献策,你坐下,慢慢说,我听你的。” 宋献策重新叩头,起⾝,谢坐,接着说道: “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主耶律隆绪同萧太后进兵澶州的时候,河北大部分土地和百姓仍属宋朝。甚至远至常山,也就是今之真定,也有宋朝的一支劲旅固守,使耶律隆绪只好避而不攻。耶律隆绪所率的南进之兵,看起来兵势很強,实际是孤军深人。这是第一个古今形势-异之处。擅州即今之开州,在⻩河之北,距东京汴梁尚有一百五十里之遥。大河以南,西至巴蜀,南至琼崖,东至于海,幅员万里,莫非宋朝疆土。这是第二个古今情势迥异之处。宋真宗景德元年,距宋朝开国约四十余年,家国 ![]() 李自成听着宋献策这番议论,觉得句句都合情理。自从退出长安,他虽然嘴里不说,但心中却一天比一天地绝望。而退出襄 ![]() 他不想多谈论这个问题,沉默了一阵,带着伤感的口气说道: “献策,兵法上说:三军不可夺气。几年前在潼关南原大战,朕败得很惨,突出重围后⾝边只剩下十几个人。可是虽然战败,并没有‘夺气’,人人都争着重树我的‘闯’字大旗,不推倒大明江山誓不罢休。如今这股气是一点都没有了。虽说还有十多万将士,可是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遇敌一触即溃,不逃即降。献策,你要说实话--这难道不是天要亡我大顺么?” “请皇上万勿作灰心之想。目前总得想尽一切办法鼓舞士气。只此一着,别无善策。” 李自成微微苦笑,问道: “献策,今⽇在汉 ![]() “臣只知陛下心事很重,不敢 ![]() “朕想起来在商洛山中的一些旧事。那时人马很少,四面被围,将士们大多数都病倒了,朕自己也害了重病。可是谁也不曾怯敌畏战,大家一条心,拼着命地朝前闯。那时虽然艰难,却是兴旺之象。唉,如今再也不会有那样的情况了。” “陛下,只要士气一振,打几个胜仗,那种万众一心的⽇子还会有的。” 李自成摇头摇:“难哪!想当年咱们围困开封的时候,闯曹联营,那是多大的阵势。虽然说两家怀里都揣着个人的一盘小九九,私下里没断了磕磕碰碰的,可再怎么说也是牙咬腮帮子--弟兄们之间的事呀!要是曹 ![]() “陛下…” “好,不谈这些了。现在敌人一天比一天 ![]() ![]() “是。臣即遵旨安排明⽇的御前会议。望陛下此刻静心休息,不要过分忧愁。” 宋献策叩头辞出。刚走几步,又被唤回。李自成看着他,苦笑一下,说道: “献策,朕有一句体己话,趁这时候嘱咐你,万不能怈露一字。” “臣在恭听,请陛下指示。” 李自成犹豫了一下,小声说: “献策呀,倘若你认为事不可为,无力回天,不妨私自离去。朕决不生气,不会怪罪于你。你看如何?” 乍然间,宋献策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是望见李自成沉重的脸⾊和含着泪光的眼睛,他不觉大惊,突然跪下,连连叩头,颤声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何出此言!倘若陛下疑臣不忠,视臣如牛金星、顾君恩之辈,臣就死无葬⾝之地了。陛下,陛下呀!” 李自成凄然微笑,上前把宋献策拉起来,说道: “朕这话出自肺腑,出于朋友之情,绝无丝毫疑心。你快走吧,走吧,安排明⽇的会议去吧。朕要一个人坐在这里静一静。你去看看,说不走捷轩去洪山劳军已经回来了。” 宋献策重新叩头辞出,心中仍然惊疑不定。他脚步踉跄地走出大门,揩去鬓角上的热汗,心中暗暗说道: “唉,皇上…方寸 ![]() 眼看着宋献策走出帐外之后,李自成长叹一声,颓然仰坐在椅子上。他太累了,闭起眼睛想小想片刻,可是心里却无论如何静不下来,许多故人往事就像走马灯一样,一个接一个在他面前转悠,搅得他心里扎扎拉拉的不舒服。神思恍惚中,他仿佛又走进了罗汝才的大帐,罗汝才正一脸惊惺地站在他的面前。 “天还不明,李哥,为了何事如此着急?” “废话少说。罗汝才,我亲自前来,只是为清算你的罪过。” “李哥何出此言?为弟何罪之有?” “你与贺一龙相互勾结,暗中私通左良⽟。你自己⼲的好事,还要我替你-一说出吗?” “李哥,你可千万不要听人嚼⾆ ![]() “你还非要我说吗?要物证,你的马腿上烙着呢!” 罗汝才忍不住叫了起来:“你是说往马腿上烙‘左’字?那是禀报过你的呀!你知道我把队部编成了左、右、前、后四营…” “你还強辩!快拿人证来!” 一个小校闻声把手中的包袱一掷,一颗⾎淋淋的人头骨碌碌滚到了罗汝才的脚边。 “这是贺一龙的人头。哼哼,要不是这颗脑袋把什么都招了,罗汝才,我可无论如何想不到你会往我背上揷刀子呀!可是现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我想不信都不行。罗汝才,你还有什么话说?” 罗汝才一下子明⽩过来,他冷冷一笑:“李自成,李闯王,你觉得现在翅膀管硬了,用不着别人帮衬了是不是?我跟你说,可别⾼兴得太早了!” 李自成喝令手下人:“只管愣着⼲什么?还不快把他给我收拾喽!” 罗汝才破口大骂:“李自成,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话音未落,只见刀光一闪,登时鲜⾎迸溅,罗汝才晃了两晃,扑通一声倒下了。 李自成浑⾝ ![]() 刘宗敏从洪山回来,进行宮向李自成面禀了到各营劳军的经过,又同李自成密商了一阵,然后回到自己的驻地。他手下的文武员官看见他脸⾊沉重,知道必定又有什么不好的军情,又不敢询问,一个个提心吊胆,暗暗地为大顺面临的局势担忧。 往⽇里刘宗敏一般不回后宅同 ![]() ![]() ![]() 刘宗敏的住处与明朝的楚王府只隔一条街道。楚王府的主要建筑,已经在前年张献忠临退出武昌时被放火烧毁,但是剩下的院落和大小房屋仍然很多,如今就成了一座大的兵营。刘宗敏住在兵营附近,为的是一旦有紧急情况,他可以迅速调兵遣将,以应付不测。为了随时要听各处军情禀报和处理要事,他没有同 ![]() 今⽇晚饭后,刘宗敏只留下一名掌管机密的挂总兵衔的中军将领,其余文武都肃然退出。他向总兵官询问了一天来城中各处的新情况之后,便挥手令其退出。他感到心中闷腾腾的,十分烦 ![]() ![]() 刘宗敏猛地一下坐起⾝,一面披⾐下 ![]() “快请军师,快请!” 刘宗敏将来献策 ![]() “老宋,你半夜前来,是有什么紧急大事吗?” 宋献策小声说: “捷轩,強敌一天比一天 ![]() 刘宗敏说: “我今⽇劳军回来,听圣上说明⽇上午要开御前会议。你主张坚守武昌、汉 ![]() “是的,我看出来了。可是除了固守,还有什么法子好想?” “老宋,我也认为应该在这儿固守啊!可是目前咱们的军心如此不稳,能守得住么?” “守不住也得守。因为除了这里,我们再无处可去呀!” “是呀,是存是亡,就看我们能不能在武昌挡住敌人的进攻了。” “正是此话。倘若在武昌不能立⾜,以后的事情就不敢说了。” “老宋,目前的处境十分险恶,你我都很清楚,大小将领们也很清楚,圣上心中更是清楚。敌人是轻装追赶,我们是携家带眷,顾打仗,还得顾 ![]() 宋献策走到外面,挥手使在檐下值夜的将校往远处回避,然后回到刘宗敏面前,用极小的声音询问: “捷轩,皇上说了什么话?是要你自己往别处去吗?” 刘宗敏摇头摇: “不是。我除了战死,为皇上尽忠沙场,能往哪儿去呢?” “那么,皇上对你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刘宗敏忍了一忍,终于说道: “他说如今将士们不肯散去,是因为他还活着,可是迟早有一天会散去的。” “皇上说出这话,也没有什么可怕。倘若你我处在他的地位,也同样会有此担忧。” 刘宗敏又忍耐片刻,接着叹一口气,悄声说: “他说:‘我是大顺皇帝,不能投降敌人,敌人对我也非捉拿杀害不可。至于大小将领,只要离开我,愿降清,愿降明,都可以保住一条 ![]() ![]() “此话…” 宋献策没说下去,他想着皇上的话里分明有不得已时将自尽的意思。他又想到三年前的一天,皇上读《资治通鉴》,读到⻩巢败亡后的情况时,曾经深为感慨,掩卷沉思良久。后来在闲谈中曾对他谈起:⻩巢在狼虎⾕自刎未死,被他的外甥林言斩首,又斩了他的兄弟和 ![]() “⻩巢何曾料到,一旦失败,众叛亲离,连他自己的外甥也对他下了毒手。自古英雄末路,实在可悲!” 宋献策从今天李自成对他和刘宗敏所说的话,联想到三年前皇上读《通鉴》时所发的感慨,心里更加明⽩事情的可怕,也更感到自己三更半夜前来叫醒汝候的必要。他在心里说: “要不赶快帮助皇上拿定主意,大事将不堪设想!” 刘宗敏见来献策只吐出两个字便不再说下去,忍不住问道: “老宋,据你看,咱们能不能凭着武昌、汉 ![]() 宋献策说:“我正是为着此事才半夜三更前来找你。恐怕我大顺朝的生死存亡,就看这一步棋了。” 刘宗敏说:“一年来步步失利,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连陕西老家也失去了,无处可以立⾜。到了今⽇,献策呀,人心已经散了,人们都害怕同敌人打仗,谁也不去想着如何固守武昌,打败敌人,只想着如何避敌,如何先走,如何保住 ![]() 宋献策说:“目前最要紧的是鼓舞士气。有了士气,就可以凭险一战,挫敌锐气。哪怕是一次小胜,也可以略微恢复士气,然后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刘宗敏点头说:“眼下靠赏赐不顶用,何况我们也没有法子再弄到很多的银两。军师,你有什么法儿鼓舞士气?” “侯爷,目前时机紧迫,且不必为长远打算,只求在数⽇之內,敌人来到的时候,大家能够上下齐心,努力一战,获得小胜,大事就有转机之望。至于长久之计,以后再说。” 刘宗敏点头说:“你说得很是。你想出了什么法儿没有?” 宋献策探⾝向前,刘宗敏也探⾝向前,两个人的头挨得极近,宋献策用极低的声音说出一计。刘宗敏听后沉默片刻,然后轻轻点头,又觉心中略微不安,不觉问道: “老宋,你是军师,这事何必找我商量?” “目前人心颓丧,遇事多疑,与往⽇全不相同,连圣上也不能免。别人怀疑不打紧,我怕圣上责我以欺君之罪。我死不⾜惜,大事从此更不可收拾,所以我想来想去,先来同你大将军汝侯爷说明,使侯爷知道我为君为国苦心,这一计方可有用。” 刘宗敏笑笑,说:“你是读书人,你当然知道,前朝古代众多的‘谶记’,有几个是真的?都说汉⾼祖斩⽩蛇起义,我就不相信那是真的。皇上不是糊涂人,一定会明⽩你的苦心。请放心,就这么办吧。” 近四更的时候,李自成又将宋献策和刘宗敏叫去,原来是孝感已经失守,刘芳亮停留在汉川到孝感一带,没有用了。他们商量之后,立刻派人命袁宗第到汉川接防,同时命刘芳亮火速将人马向⻩冈撤去。一定要守住⻩冈,免得敌人从⻩冈截断长江,包围武昌。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