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20077 |
上一章 第七章 下一章 ( → ) | |
第七章 第七章 崇祯自从接到杨嗣昌从云 ![]() ![]() 在召对群臣的第五天,崇祯忽然接到从开封来的一封没有贴⻩的十万火急的军情密奏。他登时面⾊如土,手指打颤,不愿拆封。一些可怕的猜想同时涌现心头,甚至将平⽇要作中兴英主的念头登时化为绝望,望着空中,在心中自言自语说: “天呀!天呀!叫我如何受得了啊!”过了片刻,他慢慢地恢复了镇静,仗着胆子先拆开河南巡按⾼名衡的密奏,匆匆看了“事由”二句,不敢相信,重看一遍,嘴角闪出笑意,将全文看完,脸上恢复了⾎⾊。由于突然的 ![]() “好啊!开封无恙!” 忽然想起来周王奏疏中有几句还没看清,他将费珍娥猛地推开,重看奏疏,然后提起朱笔在纸上写了上谕:“著①将河南巡抚李仙风立即逮京问罪,巡按御史⾼名衡守城有功,擢升巡抚,副将陈永福升为总兵,其子守备陈德升为游击,祥符知县王燮升为御史,其余立功人员分别查明,叙功升赏。”他又俯下头去,用朱笔圈着⾼名衡奏疏中的重要字句,特别在奏疏中写到李自成如何猛攻开封七⽇夜,人马损失惨重,又如何将李自成 ![]() ①著--从前公文中的命令语。这以下几句话是撮述崇祯对有关衙门下的命令。 崇祯时代,全部宮女大约有几千人,能够挑选到皇上、皇后、太子、长平公主、皇贵妃和贵妃这几处宮中服侍的,大约有三四百人。这三四百人中,多数是耝使的宮女,能够有幸运被皇帝看见的是极少数。这很少数比较幸运的宮女无不希望偶然意外地得到皇上的垂青,会有个“出头之⽇”但费珍娥的年纪还小,⼊宮只有两年,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事情毫无思想准备。她被皇上搂到怀中时,十分惊慌,害羞,心头狂跳,但是不敢挣扎,心情紧张得几乎连呼昅也停止了。当她被皇上推开以后,踉跄两步才站稳⾝子,一时茫然失措,不知道是否应该走开。她还不懂得如何获得宠幸,只是害怕不得“圣旨”便擅自跑掉会惹皇上生气,祸事临头。过了片刻,她明⽩皇上专心处理军国大事,不再要她,才想着应该离开。但她刚走两三步,忽然转回⾝来,扑通跪下,向没有注意她的皇上叩了个头,然后站起,不敢抬头,胆怯地揭起帘子,匆匆走掉。 费珍娥低着头回到乾清宮背后的小房中,仍然腿软,心跳,脸颊通红,眼睛浸満泪⽔,倒在榻上,侧⾝面向墙壁,不好意思见人说话。窗外传过来三四个宮女的笑语声。她害怕她们进来,赶快将发烧的脸孔埋在枕上。笑语渐渐远了,却有人掀帘进来,到她的榻边坐下,并且用手轻轻扳她的肩膀,要扳转她的⾝子。她只好转过来⾝子,但不肯睁开眼睛。一个十分 ![]() “珍娥,我都知道了。” 费珍娥的脸又红了,一直红到耳后。因为已经知道是乾清宮管家婆魏清慧坐在⾝边,便睁开泪眼,小声哽咽问: “大姐,您看见了?” 魏宮人点头说:“我正要去问皇爷要不要吃燕窝汤,隔帘子 ![]() 费珍娥颤声说:“大姐,我害怕。我怎么办?” “你等着。皇爷既然看上了你,你就有出头之⽇了。不像我,做一个永远不见天⽇的老都人,老死宮中。” “可是大姐,您才二十一岁呀,还年轻呢。皇爷平⽇也很看重您,他发脾气的时候只有您敢去劝他。” “唉,二十一岁,在皇爷的眼中就算老了。我生的不算丑,可是在都人中并不十分出⾊。皇爷看重我,只是因为我能为他管好乾清宮这个家。另外,我小心不得罪人,又不受宠,别人没谁嫉妒我。你生成一副好人品,年纪又嫰,正是稚年⽟貌,像一个刚要绽开的花骨朵。但愿你的八字好,有个好命。” “我怕,大姐。宮中的事儿很可怕,祸福全没准儿。” “今天的事,你千万莫让别的都人知道。万一招人嫉妒,或者都人们将风儿吹进皇后、皇贵妃的耳朵里…” 话未说完,后角门外有太监⾼声传呼:“皇后娘娘驾到!”魏清慧立刻跳起,率领现在乾清宮正殿背后的全体宮女前去跪 ![]() 皇后听乾清宮的太监告她说开封已经解围,特来向皇帝贺喜。坐下以后,崇祯很⾼兴地将开封的战事经过以及李自成被“ ![]() ![]() “皇上,开封获此大捷,看来天心已回,国运要转好了。” “我正要往奉先殿告慰二祖列宗在天之灵,你来得好,就陪我一起去吧。” 他们乘龙、凤辇到奉先殿上了香,叩了头,告慰了祖宗,然后到 ![]() ①——--音meichuo。这是长平公主的小名,意为美好,修整。 崇祯没有再问公主读书的事,自己回到乾清宮去。将近⻩昏时候,曹化淳进来奏事。崇祯带着很难得的笑容,向他问道: “曹伴伴,开封来的捷音,京师士民们都知道了么?” 曹化淳赶快回答:“回皇爷,这好消息已经传遍了五城。皇爷住在深宮,自然听不到皇城外的鞭炮之声。” “什么鞭炮之声?” “在京城有许多河南的官宦、巨商,也有平民之家。今⽇一听说汴梁城打败流贼的好消息,都放鞭炮祝贺。听说很多人到正 ![]() 崇祯笑着点头,但是在心中叹道:“要是洛 ![]() 今⽇晚膳,崇祯觉得胃口稍好。皇后差宮女送来几样小菜,使他更觉満意。他要了宮中所酿的陈年长舂露酒,⾊如朝霞,味醇而香,用⽩玛瑙杯连饮几杯。慈宁宮两位太妃因听说开封告捷,也差宮女送来几样小菜,并劝皇上努力加餐,莫多为国事忧愁。崇祯命管家婆魏清慧去慈宁宮代他叩谢,并启禀太妃们他今晚吃得很好,请两位娘老娘不必挂念。过了一阵,魏宮人回来复命。崇祯仍在饮酒,侧头向她问道: “两位太妃还有什么话说?” 魏宮人跪下回奏:“两位太妃娘老娘听奴婢启禀皇爷今晚饮了长舂露酒,越发⾼兴。刘太妃娘娘说:‘皇上平⽇很少饮酒,今晚饮几杯长舂露酒是个吉兆:国运从此逢舂了。’” 崇祯笑着说:“惠康昭太妃说得好,再斟一杯。” 晚膳后,崇祯靠在东暖阁的御榻上,想着李自成经此挫折,河南局面可以缓和一时,四川战事虽有⻩陵城之挫,但未闻张献忠出川后有何警报,看来湖广尚无大险,目前必须菗出手来,挽救关外危局。他明⽩祖大寿守锦州,事关辽东大局。如今锦州被围⽇久,粮草极度困难。万一祖大寿献出锦州投降,关外就不堪设想了。想到这里,他从榻上下来,到御案前坐下,猜想关外方面今⽇会有何奏报。他刚吃一口茶,一个太监因知他晚膳时心情喜悦,就趁着这时候捧着一个放有各宮妃嫔牙牌的⻩锦长方盒跪到他的面前,虽未言语,却是宮中祖传规矩,意思是请他选定一位娘娘,好赶快传知她浴沐梳妆,等候宣召前来养德斋或皇上“临幸”她的宮中。崇祯望一眼那两行牙牌,竟没有一个称心的。田妃有病,回避房事,使他心中觉得惘然。忽然想到费珍娥,他的心中不免一动,随即眼前浮出一个快要长成的苗条⾝影,细嫰的颈后⽪肤,⽩里透红的脸颊,还有那明亮的眸子,朱 ![]() ①露布以闻--意思是公开告捷,不用密奏。古时有一种向朝廷告捷的办法是将捷书写在帛上或木板上,用竿子挑着,故意使沿路的人们都能看见,叫做“露布”“布”是布告的意思。 “你等一等,莫急。” 崇祯拆开⾼名衡的急奏一看,突然像当头顶打个炸雷,浑⾝一震,面⾊如土,大声叫道:“竟有此事!竟有此事!”随即放声大哭,声达殿外。乾清宮中所有较有头脸的太监和宮女都奔了来,在他的面前跪了一片。大家都不知皇上如此痛哭为了何事,只是劝他不要哭伤⾝体。崇祯痛哭不止,连晚膳时所吃的佳肴美酒都呕吐出来。魏清慧看皇上今晚哭得特别,无人能够劝止,便偷偷离开众人,往坤宁宮启奏皇后。当走出暖阁时,她听见皇帝忽然哭着说: “我做梦也不曾想到!不曾想到!”接着又连声问道:“杨嗣昌,杨嗣昌,你在哪里?” 一连几天,崇祯总在流泪,叹气,有时站在⺟亲的画像前菗泣。虽然他每⽇仍是黎明即起,在乾清宮院中虔敬拜天,然后上朝,但上朝的时间都很短,在上朝时常显得精神恍惚,心情急躁。他一直感到奇怪:张献忠怎么会神出鬼没地回到湖广,袭破襄 ![]() 有一天正在午膳,他忽然痛心,推案而起,将口中吃的东西吐出,走回暖阁,拍着御案,在心中悲痛地说: “襄、洛据天下形胜之地,而襄 ![]() ![]() ①宪王--襄藩第一代国王,明仁宗的第五子,名瞻善,谥为宪王。被张献忠杀死的是第七代襄王。 ②徙封于襄--第一代襄王先封在长沙,改封襄 ![]() ③陪京--指南京。 到了三月上旬,他仍得不到杨嗣昌的奏报,而锦州的危机更加紧迫。偏偏在这种內外 ![]() “这个小都人名叫费珍娥,认识字,也还聪明。我将她赐给你,服侍你读书。她近来服侍我吃药也很细心。等过几天我不再吃药,就命她去你⾝边。” 长平公主回头看费珍娥一眼,赶快在⽗亲面前跪下叩头,说道: “谢⽗皇恩赏!” 费珍娥一时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是好。魏清慧轻轻地推她一下,使眼⾊叫她赶快谢恩。她像个木头人儿似的跪下向皇上叩头,又向公主叩头,却说不出感恩的话。长平公主临走时候,望着她说: “等过几天以后,你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收拾,到我的宮里去吧。” 到了三月二十⽇,崇祯的病已经痊愈几天了。他后悔说出将费珍娥赐给长平公主的话,所以暂时装作忘了此事。他正在焦急地盼望杨嗣昌的消息,忽然接到万元吉的飞奏,说杨嗣昌于三月丙子朔天明之前在沙市病故,敕书、印、剑均已妥封,暂存荆州府库中。第二天,崇祯又接到新任河南巡抚⾼名衡的飞奏,说杨嗣昌在沙市“服毒自尽,或云自缢”崇祯对杨嗣昌又恨又可怜,对于以后的“剿贼”军事,更觉束手无策。同陈新甲商量之后,他下旨命丁启睿接任督师。他心中明⽩,丁启睿是个庸才,不能同杨嗣昌相比。但是他遍观朝中大臣,再也找不出可以代他督师的人。 在杨嗣昌的死讯到达京北之前,已经有一些朝臣上本弹劾他的罪款,多不实事求是,崇祯都不理会。杨嗣昌死的消息传到京北以后,朝臣中攻击杨嗣昌的人更多了,弹劾的奏本不断地递进宮中。 崇祯想着杨嗣昌是他力排众议,视为心膂的人,竟然糜饷数百万,剿“贼”无功,失守襄 ![]() ![]() “你还不去长平公主那里么?” 费珍娥一惊,躬⾝问道:“皇爷叫奴婢哪一天去?” 宗祯再没有看她,心不在焉地说:“现在就去好啦。” 费珍娥回到乾清宮背后的小房中,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东西,含着汪汪眼泪,连自己也说不清心中的怅惘滋味。管家婆走到她的⾝边,轻声问道: “你现在就走么?” 珍娥点点头,没有做声,因为她怕一说话就会止不住哽咽。清慧搂住她的脖子说: “别难过,以后我们会常见面的。这里的姐妹们对你都很好,你得空儿可以来我们这儿玩。” 珍娥只觉伤心,思路很 ![]() ![]() ![]() ![]() ![]() ![]() ![]() ![]() “真是国事如焚!” 她独自在养德斋整理御榻上的凌 ![]() ![]() ![]() ![]() ![]() 当崇祯在病中对长平公主说要将她赐给公主时,她虽然暗中失望,但仍然希望皇上会再一次对她“垂爱”改变主意。如今一切都完了,再莫想会有出头之⽇了。但是这种心事,这种伤感,她只能锁在心里,沉⼊海底,连一个字也不能让别人知道! 魏清慧似乎明⽩了她深蔵的心事,趁房中没人,小声说道: “珍妹,你还小,这深宮里的事儿你没有看透。若是你的命不好,纵然被皇上看重,也是⽩搭。虽然我们的皇上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上,不似前朝常有的荒 ![]() ①将嘉靖皇爷勒死--嘉靖二十一年,明世宗有一晚宿在曹妃的宮中,宮女杨金莲等,等他睡 ![]() 珍娥听得出神,忽然问:“为什么?” “为什么?…这不用问!就为着她们曾经近过皇上的御体,蒙过‘恩幸’,不许她们再近别的男人。所以,我对你说过,倘若一个都人生就的命不好,纵然一时蒙恩侍寝,也不一定有出头之⽇,说不定会有祸事落到头上。”她用沉痛的悄声说:“我们不幸生成女儿⾝,又不幸选进宮中。我是两年前就把宮里的诸事看透了。我只求活一天对皇上尽一天忠心,别的都不去想。倘若命不好,蒙皇上喜 ![]() ①给人毒死--明宪宗时万贵妃专宠,后宮有娠者迫使堕胎。有纪姓宮女本是广西贺县土官女,在战争中被俘,没⼊后宮,看管库房,偶被宪宗遇见,加以奷污。孕怀后伪装有病,谪居安乐堂。生子,潜养西宛。六年之后,宪宗一⽇梳头,见⽩发,感叹年老无子。太监趁机说出这个孩子。宪宗命人取来,立为太子,纪氏移居永寿宮,不久暴死。 ②殉葬--明朝行殉葬制,至英宗临死时遗诏废除,从此终止了这一野蛮制度。明成祖死后,殉葬的妃子和宮女达十六人之多。 魏清慧说了这一番话,就催促费珍娥快去叩辞皇上。她带着珍娥绕到乾清宮正殿前边,看见崇祯已经坐在正殿央中的宝座上,殿里殿外站了许多太监,分明要召见群臣,正在等候,而朝臣们也快到了。 崇祯平⽇在乾清宮召见群臣,常在东暖阁或西暖阁,倘若离开正殿,不在暖阁,便去偏殿,即文德殿或昭仁殿。像今⽇这样坐在正殿央中宝座上召见群臣却是少见,显然增加了召见的严重气氛。魏清慧不敢贸然进去。在门槛外向里跪下,说道: “启奏皇爷,费珍娥前来叩辞!”说毕,起⾝退立一旁。 随即,费珍娥跪下叩了三个头,颤声说:“奴婢费珍娥叩辞皇爷。愿陛下国事顺心,圣躬康泰。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正在看文书,向外瞟一眼,没有做声,又继续看文书。这时一大群朝臣已经进了乾清门,躬⾝往里走来。费珍娥赶快起⾝,又向皇帝躬⾝一拜,随魏宮人转往乾清宮正殿背后,向众姐妹辞行。 崇祯从文书上抬起头来,冷眼看着六部、九卿、科、道等官分批在宝座前三尺外行了常朝礼,分班站定以后,才慢慢地说: “朕今⽇召你们来,是要说一说故辅臣杨嗣昌的事。在他生前,有许多朝臣攻击他,可是没有一个人能为朕出一良谋,献一善策,更无人能代朕出京督师。杨嗣昌死后,攻击更烈,都不能设⾝处地为杨嗣昌想想。”他忍不住用鼻孔冷笑一声,怒气冲冲地接着说“杨嗣昌系朕特简,用兵不效,朕自鉴裁。何况杨嗣昌尚有才可取,朕所素知。你们各官见朕有议罪之旨,大肆排击,纷坛不已,殊少平心之论。姑不深究,各疏留中,谕尔等知之!下去吧!” 众官见皇帝震怒,个个股栗,没人敢说二话,只好叩头辞出。他们刚刚走下丹墀,崇祯又命太监将几位阁臣叫回。阁臣们心中七上八下,重新行礼,俯伏地上,等候斥责。崇祯说道: “先生们起来!” 阁臣们叩头起⾝,偷看崇祯,但见他神情愁惨,目有泪光。默然片刻,崇祯叹口气说: “朕昨夜梦见了故辅臣杨嗣昌在这里向朕跪下叩头,说了许多话,朕醒后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朝中诸臣不公不平,连章见诋,故臣今⽇归诉皇上。’朕问他:‘所有的奏疏都不公平么?某人的奏疏似乎也有些道理吧?’嗣昌头摇说:‘亦未然。诸臣住在京城,全凭意气,徒逞笔⾆,捕风捉影,议论戎机。他们并未亲历其境,亲历其事,如何能说到实处!’朕问他:‘眼下不惟中原堪忧,辽东亦岌岌危甚,卿有何善策?’嗣昌头摇不答。朕又问话,忽来一阵狂风,窗棂震动,将朕惊醒。”说毕,连声叹气。 众阁臣说一些劝慰的话,因皇上并无别事,也就退出。 转眼到了四月上旬,河南和湖广方面的战事没有重大变化。李自成在伏牛山中 ![]() ![]() ![]() 自从洛 ![]() ![]() “刘公,圣驾还没来到?” 刘太监向里边一努嘴,说:“皇上处分事儿 ![]() “你可知陛下为着何事召见?” “尚不得知。我想横竖不过是为着剿贼御虏的事。” “皇上的心情如何?” “他总是脸⾊忧愁,不过还好,并无怒容。” 陈新甲顿觉放心,向刘太监略一拱手,继续向北走去。刘太监向陈新甲的长班⾼福使个眼⾊。⾼福暂留一步,等候吩咐,看刘太监的和善笑容,心中已猜到八九。刘太监小声说: “你回去后告你们老爷说,里边的事儿不必担忧。如有什么动静,我会随时派人告你们老爷知道。还有,去年中秋节借你们老爷的两千银子,总说归还,一直银子不凑手,尚未奉还。昨⽇舍侄传进话来,说替我在西城又买了一处宅子,已经写下文约,尚缺少八百两银子。你回去向陈老爷说一声,再借给我八百两,以后打总归还。是急事儿,可莫忘了。” ⾼福连说:“不敢忘,不敢忘。” “明⽇我差人到府上去取。”刘太监又说了一句,微微一笑,匆匆而去。 ⾼福在心中骂了一句,赶快追上主人。陈新甲被一个太监引往武英殿去,将⾼福和小厮留在武英门等候。 崇祯坐在武英殿的东暖阁中,看见陈新甲躬⾝进来,才放下手中文书。等陈新甲跪下叩头以后,他忧虑地说道: “丁启睿升任督师,遗缺尚无人补。朕想了数⽇,苦于朝中缺少知兵大臣。傅宗龙虽有罪下在狱中,似乎尚可一用。卿看如何?” 陈新甲正想救傅宗龙出狱,趁机说道:“宗龙有带兵阅历,前蒙陛下识拔,授任本兵。偶团小过,蒙谴下狱,颇知悔罪。今值朝廷急需用人之际,宗龙倘荷圣眷,重被简用,必能竭力尽心,上报皇恩。宗龙为人朴实忠诚,素为同僚所知,亦为陛下所洞鉴。” 崇祯点头说:“朕就是要用他的朴忠。” 陈新甲跪在地上略等片刻,见皇帝没有别事“垂问”便叩头辞去。崇祯就在武英殿暖阁中立即下了一道手谕,释放傅宗龙即⽇出狱,等候召见,随即又下旨为杨嗣昌死后所受的攻击昭雪,称赞他“临戎二载,屡著捷功;尽瘁殒⾝,勤劳难泯。”在手谕中命湖广巡抚宋一鹤派员护送杨嗣昌的灵柩回籍,赐祭一坛。他又命礼部代他拟祭文一道,明⽇呈阅。 第二天,崇祯在文华殿召见陈新甲和傅宗龙。当他们奉召来到时候,崇祯正在用朱笔修改礼部代拟的祭文。将祭文改完放下,他对⾝边的太监说: “叫他们进来吧。” 等陈新甲和傅宗龙叩头以后,崇祯命他们起来,仔细向傅宗龙打量一眼,看见他⼊狱后虽然两鬓和胡须⽩了许多,但精神还很健旺,对他说道: “朕前者因你有罪,将你下狱,以示薄惩。目今家国多故,将你放出,要你任陕西、三边总督。这是朕的特恩,你应该知道感 ![]() 傅宗龙重新跪下叩头,含着热泪说:“严霜雨露,莫非皇恩。臣到军中,誓必鼓励将士,剿灭闯贼,上慰宸衷,下安百姓;甘愿粉⾝碎骨,不负皇上知遇!” 崇祯点头说:“很好。很好。你到西安之后,估量何时可以带兵⼊豫,剿灭闯贼?” “俟臣到西安以后,斟酌实情,条奏方略。” 崇祯心中急躁,下意识地将两手 ![]() ![]() 傅宗龙怕皇帝突然震怒,将他重新下狱,但又切知两月內决难出兵,只得仗着胆子说: “恐怕士卒也得 ![]() 崇祯严厉地看他一眼,说:“陕西有现成的兵马。各镇兵马,难道平时就不 ![]() 傅宗龙明知各镇练兵多是有名无实,数额也都不⾜,但看见皇上大有不耐烦神⾊,只好跪地上低着头不再说话。崇祯也沉默片刻,想着傅宗龙已被他说服,转用温和的口气说: “汝系知兵大臣,朕所素知。目前东虏围困锦州很久,朕不得不将重兵出派关外。是否能早⽇解锦州之危,尚不得知。河南、湖广、山东等省局势都很不好,尤以河南、湖广为甚,连失名城,亲藩殉国。卿有何善策,为朕纾忧?” 傅宗龙叩头说:“微臣在狱中时也常常为家国深忧。虽然也有一得愚见,但不敢说出。” 崇祯的眼珠转动一下,说:“苟利于国,不妨对朕直说。” 傅宗龙说:“目前內剿流贼,外御強虏,两面用兵,实非家国之福。朝中文臣多逞空言⾼论,不务实效,致有今⽇內外 ![]() 崇祯心动,已经猜中,赶快说:“卿只管说出,勿庸避讳。” “陛下为千古英主,请鉴臣一腔愚忠,臣方敢说出来救国愚见。” “卿今⽇已出狱任事,便是朕股肱大臣。倘有善策,朕当虚怀以听。倘若说错,朕亦决不罪汝。” 傅宗龙又叩了头,低声说:“以臣愚见,对东虏倘能暂时议抚,抚为上策。只有东事稍缓,方可集家国之兵力财力痛剿流贼。” 崇祯轻轻地啊了一声,仿佛这意见并不投合他的心意。他疑惑是陈新甲向傅宗龙怈露了消息或暗嘱他作此建议,不由得向站在旁边的陈新甲望了一眼。沉默片刻,崇祯问道: “你怎么说对东虏抚为上策?不妨详陈所见,由朕斟酌。” 傅宗龙说:“十余年来,內外用兵,家国精疲力竭,苦于支撑,几乎成为不治之症。目今 ![]() 崇祯说:“朕已命洪承畴率大军出关,驰援锦州。目前对东虏行款,示弱于敌,殊非朕衷。你出去后,这‘议抚’二字体对人提起。下去吧!” 等傅宗龙叩头退出以后,崇祯向陈新甲问道:“傅宗龙也建议对东虏以暂抚为上策,他事前同卿商量过么?” 陈新甲跪下说:“傅宗龙今⽇才从狱中蒙恩释放,臣并未同他谈及关外之事。” 崇祯点点头,说:“可见凡略明军事的人均知两面作战,內外 ![]() 陈新甲说:“陛下所见极是。倘能使锦州解围,纵然行款,话也好说。臣所虑者,迁延⽇久,劳师糜饷,锦州不能解围,反受挫折,行款更不容易。何况家国人力物力有限,今后朝廷再想向关外调集那么多人马,那么多粮饷,不可得矣。” 崇祯脸⾊沉重地说:“朕也是颇为此忧。眼下料理关外军事,看来比豫、楚还要紧迫。” “是,十分紧迫。” 崇祯想了想,说:“对闯、献如何进剿,卿下去与博宗龙仔细商议,务要他今夜出京。” “是,遵旨!” 陈新甲退出后,崇祯觉得对关內外军事前途,两无把握,不噤长叹一声。他随即将礼部代拟而经他略加修改的祭文拿起来,小声读道: 维大明崇祯辛巳十四年四月某⽇,皇帝遣官赐祭故督师辅臣杨嗣昌而告以文曰: 呜呼!惟卿志切匡时,心存报国;⼊参密勿,出典甲兵。方期奏凯还朝,图麟铭鼎①。讵料谢世,赍志渊深。功未遂而劳可嘉,人云亡而瘁堪悯。爰颁谕祭,特沛彝章②。英魂有知,尚其-服! ①图麟铭鼎--意思是永记功勋。铭鼎是指上古时将功劳铭刻(铸)在鼎和其它铜器上。图麟是指像汉宣帝时将功臣像画在麒麟阁上。 ②特沛彝章--杨嗣昌督师无功,因而自尽,本来不当“谕祭”但这是特殊降恩(特沛),按照大臣死后的常规(彝章)理办。 崇祯放下祭文,満怀凄怆。想着家国艰难,几乎落泪。他走出文华殿,想步行去看田妃的病,却无意向奉先殿的方向走去。⾝边的一个太监问道: “皇爷,上午去了一次奉先殿,现在又去么?” 崇祯心中恍惚,知道自己走错了路,回⾝停步,想了一下,决定不去承乾宮,转向坤宁宮的方向走去。但到了 ![]() ![]() “当年杨嗣昌也主张对东虏暂时议抚,避免两头用兵,內外 ![]() 第二天早朝以后,傅宗龙进宮陛辞。崇须为着期望他能够“剿贼”成功,在平台召见,照例赐尚方剑一柄,说几句勉励的话。但是他很明⽩傅宗龙和杨文岳加在一起也比杨嗣昌的本领差得很远,这使他不能不心中感到空虚和绝望。召见的时间很短,他便回乾清宮了。 他坐在乾清宮东暖阁省阅文书,但心中十分烦 ![]() ![]() ![]() ![]() ![]() ![]() ![]() ![]() ![]() ![]() ![]() ![]() ![]() “杜勋等曾经奉皇爷出派监军,亲历戎行,也通晓练兵之事。这次遵旨重办內 ![]() ![]() 崇祯欣然微笑,说:“杜勋们蒙朕养育之恩,能够为朕认真办事就好。明⽇朕亲自去看看 ![]() 王德化心中暗惊,很担心如果皇上明⽇前去观 ![]() “杜勋们知道皇爷忧劳国事,⽇理万机,原不敢恳求皇爷亲临观 ![]() ![]() ![]() 崇祯说:“朕去煤山观 ![]() “虽说煤山离玄武门不远,在清噤之內,但圣驾前去观 ![]() ![]() ![]() ![]() ![]() ![]() 崇祯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心中称赞王德化不愧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办事小心周密。他没有再说二话,只是眼神中含着温和微笑,轻轻点头,又将下巴一摆,使王德化退出。 王德化退出乾清宮以后,来不及往值房中看一眼,赶快出玄武门,一面骑马回厚载门①內的司礼监衙门,一面派人进万岁山院中叫杜勋速去见他。 ①厚载门--皇城北门在明代称“北安门”清代改称“地安门”明、清两代都俗称厚载门。 不过一顿饭时候,一个三十多岁、⾼条⾝材、精神 ![]() ![]() “请快进去,宗主爷有话面谕。” ⾼条⾝材的太监感到气氛有点严重,赶快躬⾝⼊內,跪到地上叩头,说道: “门下杜勋向宗主爷叩头请安!” 王德化坐在有锦缎围幛的紫檀木八仙桌边,低着头欣赏一位进京述职的封疆大吏赠送他的北宋院画真迹的集锦册页,慢慢地抬起头,向杜勋的脸上冷淡地看一眼,低声说: “站起来吧。” 杜勋又叩了一次头,然后站起,垂手恭立,对王德化脸上的冷淡和严重神⾊感到可怕,但又摸不着头脑。 王德化重新向画上看一眼,合起装璜精美的册页,望着杜勋说:“我一手保你掌管內 ![]() 杜勋大惊,赶快重新跪下,叩头说:“回宗主爷,不是门下不认真做事,是因为人都是新挑选来的,马匹也未领到,教师人少, ![]() “闲话休说。我没有工夫同你算账。今⽇我倘若不替你在皇爷前遮掩,想法救你,哼,明⽇你在皇爷面前准会吃不消兜着走!你以为皇爷不会震怒?” 杜勋面如土⾊,叩头说:“门下永远感 ![]() ![]() “还不知道。可是他想明⽇上午驾临观德殿前观 ![]() ![]() 杜勋心中怦怦 ![]() ![]() “我已经替你支吾过去啦。可是,再过三天,圣驾必将亲临观 ![]() 杜勋放下心来,说道:“请宗主爷放心。三天以后皇上观 ![]() “别浪费工夫,快准备去吧。” 杜勋从怀中掏出一个红锦长盒,打开盖子,里边是一个半尺多长的翡翠如意,躬着⾝子,双手捧到王德化的面前,赔笑说:“这是门下从一个古玩商人手中买来的玩意儿,特意孝敬宗主爷,愿宗主爷事事如意。以后遇见名贵的字画、古玩、⽟器,再买几样孝敬。” 王德化随便看一眼,说:“你拿回去自己玩吧,我的公馆里已经不少了。” 杜勋嘻嘻笑着说:“宗主爷千万赏脸留下,不然就太亏门下的一番孝心了。” 王德化不再说话,重新打开桌上的册页。杜勋将翡翠如意小心地放到桌上,又跪下叩个头,然后退出。王德化没有马上继续看北宋名画,却将翡翠如意拿起来仔细观看,十分⾼兴。想到皇帝观 ![]() “再过三天,杜勋这小子大概会能使皇上満意的。” 三天过去了。在观 ![]() ![]() “杜勋如此尽忠做事,⽇后在缓急时必堪重用!” 辰时三刻,崇祯从乾清宮出发。特意乘马,佩剑,以示尚武之意。骑的是那匹⻩⾊御马吉良乘,以兆吉利。一群太监手执⻩伞和十几种仪仗走在前边,马的前后左右紧随着二十个年轻太监,戎装佩剑。依照灵台占卜“圣驾”出震方吉利,所以崇祯不能径直穿过御花园,出玄武门前去观 ![]() ![]() “年年舂光,我都没福享受!” 倘若只为登万岁山观赏风景,应该直往西走,进北上东门①,向北进万岁门②。今天是为观 ![]() ![]() ![]() ①北上东门--万岁山(清代改名景山)在明代围墙南面有房屋,道路傍着⽟河,很窄。出万岁门,南边有一门名北上门,为万岁山的前门,左边是北上东门,右边是北上西门。一九二七年以后,故宮博物院为便利 ![]() ![]() ②万岁门--又称“万岁山门”清代改称“景山门”现为景山公园正门。 “启奏皇爷,现在就观看 ![]() 崇祯轻轻点头,随即向万岁山的东北脚下望去,看见在广场上有五百步兵盔甲整齐,列队等候。杜勋跑到阵前,将小旗一挥,鼓声大作,同时步兵向皇帝远远地跪下,齐声山呼:“皇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突然的鼓声和山呼声使万岁山树林中的梅花鹿有的惊窜,有的侧首下望,而一群⽩鹤从树枝上款款起飞,从晴空落下嘹亮叫声,向琼华岛方向飞去。山呼之后,杜勋又挥动小旗,步兵在鼓声中向前,几次依照小旗指挥变化队形,虽不十分整齐,但也看得过去。一会儿,响了锣声,步兵退回原处,重新列队如前。杜勋又将小旗一挥,二十五名步兵从队中走出,到离皇帝三十步外停住,分成五排,每排五人, ![]() ![]() ![]() ![]() ![]() “启奏皇爷,奴婢奉旨掌管內 ![]() 崇祯说:“你只要为朕好生做事,朕⽇后定会重用。” “奴婢谢恩!”杜勋边说边赶快俯地叩头。 杜勋刚从地上起来,王德化躬⾝向崇祯轻声说:“皇爷,可以颁赏了。”崇祯点点头。王德化向⾝后的一个太监使个眼⾊,随即发出一声传呼: “奏乐!…颁赏!” 在乐声中,太监们代皇上颁发了三百两银子,二十匹绸缎,另外给杜勋赏赐了內臣三品冠服和⽟带,其余几个管內 ![]() ![]() 王德化向崇祯躬⾝问道:“皇爷,永寿殿①牡丹、芍药正开,恭请御驾赏玩。” ①永寿殿--在观德殿东南,相距很近。 崇祯看过 ![]() “上山去看看吧。” 一个御前太监回头向背后呼唤:“备辇伺候!” 崇祯上了步辇,由四个太监抬着,往西山脚下走。曹化淳因东厂有事,在崇祯上辇后对王德化说明,请德化替他奏明皇上,便走出山左里门,扳鞍上马。忽然杜勋追了出来,傍着马头,満脸赔笑,小声说: “东主爷要回厂去?幸亏东主爷从东厂借给我十来个会 ![]() ![]() 曹化淳笑着说:“你出自宗主王老爷门下,我同他是好兄弟,遇事互相关照,自然不会使你小子倒霉。这叫做瞒上不瞒下,瞒官不瞒私。使皇上圣心喜 ![]() ![]() ![]() “是,是。”杜勋躬⾝揷手齐额,送曹化淳策马而去。 万岁山在明代遍植松、柏,也有杂树,十分葱宠可爱。山下边周围栽了各种果树,所以又叫做百果园。崇祯坐在辇上,沿着新铺了薄薄⻩沙的土磴道,一路欣赏山景,直到中间的最⾼处下辇。当时山上还没有一个亭子①,中间最⾼处有石刻御座,两株松树在⾼处虬枝覆盖,避免太 ![]() ![]() ![]() ![]() ![]() ![]() ![]() 想看出来这一带的“王气”②是否仍旺。但是拿不准,只见重山叠嶂,自西向东,苍苍茫茫,宛如巨龙,依然如往年一样。他忽然想到这万岁山本是他每年重 ![]() ![]() ![]() ![]() ①亭子--明代煤山上没有亭子,有些书中所记错误。山上的五个亭子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大概为建五个亭子,增土筑成五个山峰。 ②王气--古代有一种望气的 ![]() ③堆绣山--即坤宁宮后御花园中的假山。 他无心继续在山顶盘桓,不乘辇,步行沿着山的东麓下山,随时北顾,见杜勋仍在用心指挥 ![]() ![]() ①槐树--相传崇祯吊死在这棵树的横枝上。“文化大⾰命”中,这棵槐树被红卫兵锯掉。 “辇来!”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