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3691 |
上一章 第四十七章 下一章 ( → ) |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午宴以后,李自成将李岩、牛金星、宋献策和尚神仙请到看云草堂谈话。话题很自然地谈到上午来的三个洛 ![]() ![]() ![]() “我到了洛 ![]() ![]() ![]() ![]() 李岩说:“穷百姓既然如此谈论,且有人编为歌谣,可见闯王仁义之声已经深人里巷。我们何不将老百姓的话多编成几个歌谣,令人到处传唱?” 牛金星点头说:“对,对。林泉此意甚佳。赶快多编几首民谣,以便传唱开去。大军未到,歌谣先到,舆论已成,岂不妙哉!” 李自成也十分⾼兴,说:“林泉在杞县就做过劝赈歌,传诵远近。如今请你费心,编几首歌谣如何?” 献策说:“林泉当然是义不容辞。” 李岩心情振奋,巴不得李自成在河南站稳脚步,为夺取江山打定 ![]() 自成说:“这是个好办法,好主意。” 尚炯因为事忙,告辞走了。李自成上午因听李岩谈论均田的事,很为重视,又就这个题目谈了一阵。后来听说⾼夫人同红娘子都到寨外去看男女亲兵练武,他便对李岩说: “外边太 ![]() 大家随着李闯王走出老营,登上北寨墙,缓步朝西,一边谈话,一边欣赏风景。李自成为谈话方便起见,只叫两名亲兵跟在后边,以备有事情随时呼唤传令,其余的全都不带。 一上寨墙,李岩的眼前就展开了一派非常雄伟的冬⽇景⾊。这里,万山重叠,熊耳山雄峙西北;伏牛山脉的千山万岭,绵亘西南。半月前豫西曾下过一场小雪,如今几乎从西北到西南的⾼峰都依然戴着⽩帽。李岩转⾝回顾,李自成向他指点着中岳嵩山,那太室主峰在苍茫的浮云中隐隐约约,全是灰青⾊,只有在它西边的群山被明媚的斜 ![]() ![]() ![]() ![]() 他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西寨墙上。这里的地势最⾼,可以看到四面许许多多小山和丘陵拱围着老营大寨,而李岩今早从东方来的那条山路也婉蜒地呈现眼前。大寨周围,凡是地势略较平坦的地方都辟为校场,正在练兵。李岩向宋献策问: “今⽇大年三十, ![]() 献策回答说:“闯王估计到攻破洛 ![]() ![]() 李岩⾼兴地说:“真的么?这倒要见识见识!” 大家因为李岩想看老营的女兵练武,都不再多谈话,加快脚步向南寨走去。其实,闯王自己除希望看看红娘子的武艺之外,也很想看看那些姑娘们武艺有没有进步,因为平时他的事情太忙,难得有工夫看姑娘们 ![]() “可惜红娘子今⽇才到,一路辛苦,不能够请她也练一手让咱们大家看看!” 牛金星用手一指,说:“你瞧,那不是红娘子同夫人站在一起么?” 大家往西南角的寨墙下边一望,果然是红娘子同⾼夫人站在一起看女兵练武。闯王笑着说: “果然是的!” 这个不大的练武场,是从小山包上平整的一块土地。⾼夫人的十几个女兵和二十个男亲兵每天早晨天⾊一明就来到这里练功。下午从申时以后到⻩昏为止,也要来练。除非刮大风、下雪,或者⾼夫人有事带他们离开老营大寨,从未停练。如果⾼夫人离开大寨只带一部分男女亲兵,那余下的一部分仍得来练。因病或紧急事情不能来校场,必须请假。⾼夫人之所以对他们这样严格,一方面固然是希望他们每人都练出真正本领,缓急时能够顶用,另一方面也是想叫全老营和随着老营的全体标营将士明⽩,即令是她⾝边的姑娘们也同样苦苦 ![]() 这时⾼夫人的男女亲兵分成两处练功。李自成不愿惊动姑娘们,同李岩等站在寨上,停止谈话,含笑下望。下边的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自己练或观看同伴们练,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闯王等来到近处。 姑娘们有的练习 ![]() ![]() ![]() ![]() ![]() “你们真是傻丫头!面前现站着名师不求,偏求教她们这些半瓶子醋!” 这句话提醒了三个姑娘。她们立即转向红娘子拜了拜,齐声说:“请大姐教教我们!” 场上众人,谁不想看一看红娘子的武艺?纷纷地从旁怂恿。红娘子只是不肯,说她对弓箭原没有深功夫,不敢献丑。⾼夫人素闻她弓马娴 ![]() ![]() “在这里的都是咱们自家人,你何必那样谦虚?快点吧,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大世面,别再推辞!” 红娘子不得已,脫掉今⽇为拜谒⾼夫人而换上的大红宮缎貉绒出风斗篷,露出来半旧茄花紫绣花滚边丝绵紧⾝袄,束着一 ![]() ![]() “我今天可是要在鲁班门前弄斧头了。说实在的,我自幼为着卖艺糊口,跟师傅练习弹弓的时候较多,对于 ![]() ![]() ![]() 她脚步沉着地走到 ![]() ①---音ba,在弓的中间部分,即 ![]() “你莫急着 ![]() ![]() ![]() 红娘子笑着说:“夫人,妹妹们在老营中不知听过多少名师讲过 ![]() ⾼夫人说:“一个师傅一个传授。你的师傅传授你的 ![]() ![]() ![]() ![]() ![]() ![]() “好吧,我照着夫人的吩咐办。反正今天夫人是存心要试考我了!” 大家听了这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红娘子对学习 ![]() “刚才我看见一位妹妹的箭 ![]() ![]() 一个姑娘问:“大姐,不看着弓我自己不知道拉得満不満,可是打仗时候,又看敌人又看弓,岂不误事?” “在打仗时候,你的眼睛只看敌人,看活靶子,全心贯注在活靶子上,千万不要看弓。刚才我看见一个妹妹在 ![]() 一个姑娘问:“大姐,我刚才拉満了弓,还是有两支箭离靶子几步远就落了地,是不是弓太软了?或者是我站的离靶子远了一点儿?” 红娘子摇头摇说:“都不是。我看⽑病是你的弓没有拿平,箭头偏低,所以 ![]() ![]() ![]() ![]() ![]() ![]() ![]() ![]() ![]() ![]() 一个姑娘问:“大姐,两军阵前,敌人杀来,相距不到几十步,甚至只有十步八步,生命 ![]() 红娘子笑道:“这时虽然是极险极迫,心中也必须存着‘从容’二字。这就是动中有静, ![]() ![]() ![]() ![]() ![]() ![]() ![]() ![]() ![]() 一个姑娘笑着点头说:“大姐,我就担心,一旦打仗,敌人太近,一箭不中,他就扑到俺的⾝边。要是把剑法练好,俺就不怕啦。” “对,对。剑法、刀法是防⾝护体的 ![]() “大姐,在 ![]() “倘若敌人是骑在马上,人和马都是活靶子。要是你害怕 ![]() ![]() ![]() ![]() ![]() ![]() ![]() ![]() ![]() ![]() ![]() ![]() ![]() ![]() ⾼夫人向学 ![]() ![]() 红娘子退到离靶子百步开外,试将弓弦一拉,回头来笑着摇头摇。一个微黑的、満脸稚气的、名叫慧剑的姑娘明⽩她嫌弓软,赶快从臂上取下自己的硬弓,递了过去,换回来那张软弓 ![]() ![]() ![]() “我在箭法上功夫不深,今天侥幸都中靶心,好歹算缴卷啦。” 那些练剑的姑娘们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向她环拜,要求她传授剑术。在小校场三面围观的将士们陆续多起来,他们已经看过了她的箭法,还想看看她的剑术,不少人帮腔请求。红娘子明⽩她今天是在闯王老营,非同别处可比,自家到底阅历有限,实在不敢过分露能,万一惹人见笑,倒是不好,尤其是她已经望见闯王在寨上观看,所以她尽力推辞,并且说: “好妹妹们,你们千万莫再叫我献丑啦。我原是跑马卖解和踩绳子的,在武艺上没有多少硬功夫。等来⽇闲了,大家想叫我再献一次丑,我就在绳子上给大家玩几样薄技看看。今⽇请大家包涵,我实在不敢从命。” ⾼夫人明知红娘子一味推辞是出于谦逊,但也不愿勉強她。她心疼她多天来鞍马劳顿,很少有⾜够睡眠,就向大家替红娘子解围说: “你们不要再勉強她了。你们这些丫头,想向大姐领教剑术还不容易?从今后,咱们的老营就是她的家,叫你们领教的时候多着哩,何在乎这一时?谁家来个亲戚客人,有不让客人休息的道理?偏你们这群姑娘们学艺心切,卿哩喳啦地围着客人闹,不让你们邢大姐休息一天!快别 ![]() ⾼夫人的这几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登时替红娘子解了围。 闯王在寨上原也想欣赏红娘子的剑术,如今见⾼夫人替红娘子解了围,同牛金星等互相 ![]() “走,咱们到东南角寨上瞧瞧。” 虽然李岩心中明⽩,在东南二三里远的地方有骑兵正在 ![]() ![]() 在灿烂的夕 ![]() ![]() ![]() ![]() ![]() ![]() ![]() 看到这里,李岩正不知如何赞叹,忽然宋献策向他笑着问:“你在开封演武厅前边看过官军 ![]() “那倒不用比了。我刚才一面看一面想起来崇祯九年舂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给事中①常自裕的一封奏疏。那时我住在开封,是从一位世 ![]() ①兵科给事中--给事中是一种言官,掌侍从现谏,稽察六部百官缺失,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金星点头说:“我后来在京北也见到过这份邸抄。” 闯王问:“那上说的什么事?” 李岩说:“那份邸抄上有常自裕的一封奏疏,在当时十分引人重视,所以我如今还能够记得其中的一段话。他在疏中说:‘流贼数十股,最強者无过闯王①。所部多番汉降丁,将卒奋命,其锐不可当也;皆明盔坚甲,铁骑利刃,其锋不可当也;行兵有部伍,纪律肃然不 ![]() ①闯王--指前闯王⾼ ![]() 金星接着说:“是,是,我记得常自裕弹劾洪承畴畏闯王如虎,总在避战,所谓斩获,不过是闯部之零骑小股。这封奏疏很有名,曾经传诵一时。” 献策说:“这封奏疏我从前还抄了一份,放在开封行筐,不曾带来。” 李岩说:“当时许多人对常自裕的话半信半疑,即岩亦不敢全信,想着常自裕大概不脫言官习气,难免故意夸大其词。今⽇来到闯王军中,亲眼一看,方知所传不虚。”他向宋献策笑着说:“你我从前在开封都看过官军 ![]() ①武乡试--武举试考。武进士试考称为“武会试” 献策说:“岂止武乡试?武会试何尝不是儿戏!崇祯七年武会试,马箭一场,竟然武举人不会骑马,使人牵着马缰奔跑,还有人离靶子只有一尺多远,拿着箭向靶上一揷,也算 ![]() 大家哈哈地大笑起来。李岩说:“所以明朝的有名武将,没听说有一个是武状元出⾝的。像刚才所见的骑兵 ![]() 献策说:“兄今⽇所见者尚系小的 ![]() ![]() ![]() ![]() 自成说:“以前⾼闯王很注重练兵,常于打仗行军之暇抓紧 ![]() ![]() ![]() ![]() ![]() ![]() ![]() 李岩说:“方才全体骑兵闻鼓则进,闻锣则止,一部分弟兄下马爬城,他们的马匹立即有另外骑兵照管。如此整齐严密,虽极迅猛 ![]() ![]() 自成笑了起来,说:“如今咱们这些骑兵、步兵,实在都谈不上训练有素,十分之九都是我到河南后收的新兵。原来的老兵所剩无几。帅标营和中军营分的老兵比较多一点,一千人中也不过几十个人,都提成大小头目。如今在咱们的精兵中,实际上⾝经百战的弟兄很少。所好的,河南百姓,受苦极深,甘心来投,都不怕死,只要稍加训练,就会成为纪律严整的能战之师。” 金星说:“朱明朝廷及其地方官府视百姓如仇敌,如俎上⾁,正如古人所说的‘为丛驱雀,为渊驱鱼’。百姓来投闯王,如众⽔之归海。故百姓一到闯王旗下,稍加训练,即成精兵。” 闯王说:“像刚才 ![]() 由于骑兵的演习停止,于是李岩忽然注意到正南方三里以外,隔着一座小山头和茂密松林,也传过来一阵阵喊杀声。他感到有点奇怪,问道: “这山那边怎么都是孩子的声音?” 闯王回答说:“孩儿兵驻扎在小山南边,此刻尚未收 ![]() 李岩问:“孩儿兵?” “他们的旗上绣的是童子军,不过大家都叫他们孩儿兵,叫惯了。我这次来河南之前,只剩下几十个孩子,近来人丁兴旺,差不多上千了。他们都是穷家小户的孩子,有些给地主放牛放羊,有些是儿孤,有些是小叫化子,有些躺在路边快饿死了,被将士们收容来,还有些是本军将士的弟子。” 李岩称赞说:“闯王如此培养弟子兵,可真是千古创举!” 闯王说:“起初原没有想到搞什么新名堂,只是想把一些可怜的孩子收容一起,特别是有些阵亡将士的弟子,收容起来,编成一队,随军转移,免得他们冻死、饿死,或是被官军乡兵杀死。后来收容的多了,才想到建立一营童子军。几年来他们也打了不少仗,危急时也真得了济。你已经认识了双喜、张鼐,他们原来也都是孩儿兵。现在孩儿兵的总头目是小罗虎,还不到十七岁,不但武艺上过得去,还能够指挥千把孩子,井井有条。我像他那样年纪,只会同村中的孩子们打架玩儿,什么也不懂。”他笑了笑,深有感情地说:“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争里,会把普普通通的放牛娃儿、小叫化子,磨炼成有智有勇、能征善战的将军。” 这时李岩又看见一处山坳里露出来许多草棚和军帐的顶子,并且传过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宋献策看见他正在向那边了望,对他说: “那边很长一条山沟,背风向 ![]() 闯王接着说:“在商洛山中时候,原有铁匠营、弓箭营,人数都少,十分简单。如今统称匠作营,把原来的营改称为坊。匠作营设有正副管事头领,归老营总管指挥。因目前新兵⽇增,刀、剑十分缺乏,所以今天铁匠坊的弟兄全不休息。”稍停一下,他望着大家说:“目前确实是诸事草创,有许多紧迫的大事都没有想到。据你们三位看,在大的事情上,什么是当务之急?” 经闯王一问,大家有片时沉默。李岩和宋献策都很尊重牛金星,不约而同地请金星“先抒宏论”金星也确实有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在心中盘算了几天,现在已经有了向闯王提出来的好机会。而且像这样重大问题,他认为最好是由他首先提出才好。于是他向闯王说: “寨上非细谈之地,请回到老营坐下谈话如何?” “好,好。走吧,我们回老营谈去。” 于是闯王带着他们就从东南角下了寨墙,缓步往老营走去。 这时,寨中处处大门上都已经贴好了红纸舂联,也有的遵照古风,挂着桃符①。在这战 ![]() ![]() ![]() ①桃符--见本书第一卷第611页注释 李自成带着李岩和牛、宋二人穿过二门,向西转人一个小小的偏院,来到三间小而精致的书房中。院里有堆垒简单的假山一座,腊梅二株。因为这里特别清静,李自成经常同牛、宋二人来这里商谈军国大事。有时他自己一个人来这里坐坐,想些问题,读点书,练习写字。今⽇这书房的门框上也贴出红纸舂联。李岩一看是宋献策的手笔,心中明⽩:在牛、宋二人眼中已经将李闯王比做唐太宗那样的开国皇帝。这副对联用的是杜诗两句: 风尘三尺剑 社稷一戎⾐ 因为这是闯王每⽇常来的地方,所以烧有木炭火盆,温暖如舂。大家坐下以后,闯王态度谦逊地望着牛金星说: “启东有什么见教?” 金星说:“承蒙闯王垂询,不敢不敬陈管见,以备斟酌。闯王起义至今,十有二载。自进人河南以来,义旗所指,百姓望风响应,归顺如流。目前已经破了宜 ![]() ![]() 闯王思索片刻,笑一笑说:“我是个草莽之人,无德无能。幸赖各位和众将士之力,诸事还算顺利。目前还没有站稳脚步,建立名号太早,倒是赶快多做几桩更重要的事情才是。” 金星说:“不然。眼下固然要赶快做几桩事情出来,但定名号实不容缓。自古以来,凡举大事,没有不早定名号,以正视听,号召远近。陈涉揭竿起义,就定国号为张楚,自称为王。项梁、项羽叔侄起义,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名叫心的,奉之为主,称为义帝,以便号召天下,这也是定名号。义帝死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刘邦称为汉王,都是正式名号。当时天下诸侯,不归于楚,则归于汉。王莽篡汉,倒行逆施,民不聊生。新市、平林①一带豪杰首先发难,共推刘玄为帝,恢复大汉国号,年号更始,取废除新莽苛政,‘与民更始’之意。这也是起义后就赶快建立名号。元末天下大 ![]() ![]() ①新市、平林--新市在令湖京北山县东北。公元17年,新市农民起义,推王匡、王凤为首,屯兵绿林山中。平林在今湖北应山县西南。公元22年,平林人陈牧、廖湛车群众起义,响应⾚眉军。 ②正朔--正月朔⽇,即正月初一。上古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定岁首,也就是确定新的正朔,凡拥护这一皇权的诸侯王,都得以他的正朔为准,这叫做“奉正朔”从汉武帝以后,岁首不再改变,但每年颁发一年历书的大权,仍在皇帝手中。 ③奉天承运--奉天的意思是说做皇帝是“受命于天”承运的意思是说继承或承受了新兴的气运。“奉天承运”四字代表古代皇权天授思想。 自成虽然很重视牛金星这个建议,但是他知道将士们习惯于他的闯王称号,老百姓也都耳 ![]() ![]() “你们二位的⾼见如何?” 宋献策在事前听金星谈过这个建议,所以赶快附和金星,说了几句建立名号为当务之急的话。李岩因不知牛金星的真意思是指的什么名号,也不知目前这闯王称号为什么已不适宜,所以不便多言,只是敷衍地说了几句。闯王笑着说: “林泉,你初来军中,大概还不晓得这闯王称号的来源吧?” 李岩欠⾝说:“尚不清楚。” 自成接着说:“从天启七年起,陕西、山西两省各处纷纷起义。众多头目为避免自家的实真姓名外露,连累亲戚、族人,就替自己起个译名,成了一股风气,至今还多是如此。像八大王、左金王、铲平王、扫地王、混世王、争世王等等,都是诨号,不是真正称号。大小起义的股头有几百,几乎一百个中有九十几个人都是用的浑号。至如今不要说外人弄不清有些起义头目的实真姓名,连我们⾝在其中的人,有很多也不清楚。如今起义的人,都用诨号代替了真名,这也是几百年来老百姓造反的⾎泪经验啊!”宋献策点头说:“是的,一次老百姓造反不成,不知有多少无辜平民受株连,惨遭杀戮,幸而不杀的也要充军远方或将 ![]() 牛金星说:“岂但株连九族,连一村一乡的百姓也连累遭殃。” 闯王接着说:“秦、晋两省老百姓起来造反的时候,离徐鸿儒的起事只有五年。大家听说徐鸿儒起事不成,官军杀戮很惨,把死尸堆成人山,所以都不敢使用实真姓名,叫官府没办法株连杀人。” 宋献策和李岩同时点头说:“啊!原来如此!” 闯王又接着说:“那时候,人们被 ![]() ![]() ![]() ![]() ![]() 金星说:“现下缓议不妨。等攻下洛 ![]() 他们又继续闲谈一阵。李岩正想趁机将他心中的重要建议说出,恰好一个亲兵进来禀报说晚饭已经摆在花厅里,总哨刘爷等都在那里等候。大家赶快停止谈话,往看云草堂去了。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姚雪垠的最新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李自成是姚雪垠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