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是林语堂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7 时间:2017/10/5 字数:4155 |
上一章 六、论花与花的布置 下一章 ( → ) | |
花的享受和花的布置似乎是和机缘有点关系的。花的享受和树的享受一样,第一步必须选择某些⾼贵的花,以它们的地位为标准,同时以某种花与某种情调和环境发生联系。第一是香味,由茉莉那种強烈而显著的香味到紫丁香那种温和的香味,最后到国中兰花那种洁净而微妙的香味。香味越微妙,越不易辨别出来是什么花,便越加⾼贵。此外又有⾊泽,外观,和昅引力的问题,这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象肥美的少女,有的象纤瘦的、有诗意的、恬静的贵妇。有的似乎是用它们的媚妩去引![]() ![]() 兰花、花菊、和莲花,与松竹一样,人们是因为它们有某些质素而选择它们的;它们在国中文学上是君子的象征,尤其是兰花,因为它有一种异样的美。在一切花类之中。梅花也许是国中诗人最爱好的;关于这种花,我在前面一节中已经谈过几句,据说梅花在众花中是占"第一"把 ![]() ![]() ![]() ![]() 兰花和牡丹不同,象征着隐逸的美,因为它常常生长于多荫的幽⾕。据说它有"孤芳自赏"的美德,不管人们看不看它,而且极不情愿被移植到城市里去。如果它被人们移植在城市里,它须顺自然的本 ![]() 种兰极难,其花又极纤弱易萎,人类公认它具有⾼贵的 ![]() ![]()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舂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谱者。余珍如拱璧。值余幕游于外,得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 ![]() ![]() ![]() 菊是诗人陶渊明所爱的花,正如梅是诗人林和靖所爱的花,莲是儒家学者周濂溪所爱的花一样。花菊开于深秋,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具有"冷香"和"冷 ![]() ![]() ![]() 莲花自成一类,据我看来,它是花中最美丽的花。因为,它的花与茎叶整个在⽔上漂着,夏季没有莲花可赏是不觉其乐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房子在池塘之畔,尽可以把莲花种在大缸里。然而,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却很难享受莲花蔓延半英里的美景,它们弥漫在空气中的香味,以及花上的⽩⾊与红⾊,和点缀着⽔珠的大绿叶互相辉映的妙趣(国美种的⽔莲和莲荷不同)。宋代学者周氏写了一篇小品文,说明他爱莲花的原因。他说莲花象君子,生于污浊的⽔中而保持着清⽩之⾝。他所说的话证明他是一个儒家的理论家。由实利主义的观点上看起来,莲花的各部分都有用处。莲藕可以制成一种冷饮,莲叶可以包裹⽔果或其他的食物去蒸,莲花的形状和香味可供玩赏,莲子被人们视为神仙的食品,或剥出生吃,或晒⼲拌糖而食。 海棠和苹果花相象,与其他的花同样地得到诗人的爱好,虽则杜甫不曾提起这种产于他的故乡四川的花。人们提出过各种的解释,其中最可相信的解释是:海棠是杜甫⺟亲的名字,他为避讳起见,故不提起。我觉得只有两种花的香味比兰花更好,这两种花就是木樨和⽔仙花。⽔仙花也是我的故乡漳州的特产,此种花头曾大量输⼊国美,有一时期竟达数十万元之巨,后来国美农业部噤止这种清香扑鼻的花⼊境,以免国美人受花中或有的微菌所侵染。⽩⽔仙花头跟仙女一样地纯洁,不是要种在泥土里,而是要种在玻璃盆或磁盆里,內放清⽔和小圆石,而且需要极细心的照顾的。说这种花里有微菌,可真有点想⼊非非。杜鹃花虽有含笑之美,却被视为悲哀的花,因为据说它是杜鹃泣⾎而化成的;杜鹃从前是一个男孩子,为了他的兄弟被后⺟ ![]() 花怎样揷在瓶里,也与花的选举和品第同样重要。这种艺术至少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时候。在十九世纪的初叶,《浮生六记》的作者曾经在"闲情记趣"一卷里描写揷花的艺术。他主张应该把花揷得好象一幅构意匀称的图画: 惟每年篱东菊绽,秋兴成癖,喜摘揷瓶,不爱盆玩。 非盆玩不⾜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其揷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叶取不 ![]() 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几之⾼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若中⾼两低,后⾼前低,成排对列,又犯俗所谓"锦灰堆"矣。 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若盆碗盘洗,用漂青,松香,榆⽪,面和油,先熬以稻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盘碗盆洗中。俟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揷于钉上,宜斜偏取势,不可居中,更宜枝疏叶清,不可拥挤;然后加⽔,用碗沙少许掩铜片,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若以木本花果揷瓶,剪裁之法(不能⾊⾊自觅,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瓶,或折或曲,揷⼊瓶口,方免背叶侧花 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揷瓶中,势必枝 ![]() ![]() |
上一章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下一章 ( → ) |
林语堂的最新综合其它《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是林语堂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