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是林语堂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林语堂散文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5 时间:2017/10/5 字数:4212 |
上一章 中国人的国民性 下一章 ( → ) | |
一 国中向来称为老大帝国。这老大二字有深意存焉,就是即老又大。老字易知,大字就费解而难明了。所谓老者第一义就是年老之老。今⽇小生学无不知国中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实在是我们可以自负的。无论这五千年中是怎样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确确被我们混过去了。一个家国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是值得敬仰的。家国和人一样,总是贪生想活,与其聪明而早死,不如糊涂而长寿。国中向来提倡敬老之道,老人有什么可敬呢?是敬他理生上一种成功,抵抗力之坚強;别人都死了,而他偏还活着。这百年中,他的同辈早已逝世,或死于⽔,或死于火,或死于病,或死于匪,灾旱寒暑攻其外,喜怒忧乐侵其中,而他能保⾝养生,终是胜利者。这是敬老之真义。敬老的真谛,不在他德⾼望重,福气大,子孙多,倘使你遇到道旁一个老丐,看见他寒穷,无子孙,德不⾼望不重,遂不敬他,这不能算为真正敬老的精神。所以敬老是敬他的寿考而已。对于一个家国也是这样。国中有五千年连绵的历史,这五千年中多少国度相继兴亡,而他仍存在;这五千年中,他经过多少的旱灾⽔患,外敌的侵凌,兵匪的躏蹂,还有更可怕的文明的病毒,假使在于神经较敏锐的异族,或者早已灭亡,而国中今⽇仍存在,这不能不使我们赞叹的。这种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时老字还有旁义。就是“老气横秋”“脸⽪老”之老。人越老,脸⽪总是越厚。国中这个家国,年龄总比人家大,脸⽪也比人家厚。年纪一大,也就倚老卖老,荣辱祸福都已置之度外,不甚为意。张山来说得好:“少年人须有老成人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人之襟怀;”就是少年识见不如老辈,而老辈襟怀不如少年。少年人志⾼气扬,鹏程万里,不如老马之伏枥就羁。所以孔子是非常反对老年人之状况的。一则曰“不知老之将至”再则曰“老而不死是为贼”三则曰“及其老也,戒之在得”戒之在得是骂老人之贪财,容易患了晚年失节之过。俗语说“鸨儿爱钞,姐儿爱俏”就是孔子的意思。姐儿是讲理想主义者,鸨儿是讲现实主义者。 大是伟大之义。国中人谁想国中真伟大啊!其实称人伟大,就是不懂之意。以前有人黑进去听教师讲道,人家问他意见如何,他说“伟大啊”人家问他怎样伟大,他说“一个字也听不懂”不懂时就伟大,而同时伟大就是不可懂。你看路上一个同胞,或是洗⾐匠,或是裁 ![]() 二 老实讲,国中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在理生上也有相当的腐化,文明生活总是不利于民族的。国中人经过五千年的叩头请揖让跪拜,五千年说“不错,不错,”所以下巴也缩小了,脸庞也圆滑了。一个民族五千年中专说“啊!是的,是的,不错,不错,”脸庞非圆起来不可。江南为文化之区,所以江南也多小⽩脸。最容易看出的是⽑发与⽪肤。国中女人比西洋妇人⽪肤嫰,⽑孔细,少腋臭,这是谁都承认的。 还有一层,国中民族所以生存到现在,也一半靠外族⾎脉的输⼊,不然今⽇恐尚不止此颓唐萎靡之势。今⽇看看北方人与南方人体格便知此中的分别。(南人不必⾼兴,北人不必着慌,因为所谓“纯粹种族”在人类学上承认“神话”今⽇国中就没人能指出谁是“纯粹国中人”)国中历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实不是因为王者,是因为新⾎之加⼊。世界没有家国经过五百年以上而不变 ![]() ![]() ![]() ![]() ![]() 三 但是虽有此南北之分,与外族对立而言,国中民族尚不失为有共同的特殊个 ![]() ![]() 我们姑先就这三个弱点:忍耐 ![]() ![]() ![]() 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但是过犹不及;在国中忍辱含垢,唾面自⼲已变成君子之德。这忍耐之德也就成为国民之专长。所以西人来华传教,别的犹可,若是⽩种人要教⻩种人忍耐和平无抵抗,这简直是太不自量而发热昏了。在国中,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強食,也几乎等于天理。贫民遭人欺负,也叫忍耐,四川民人预缴三十年课税,结果还是忍耐。因此忍耐乃成为东亚文明之特征。然而越“安排吃苦”越有苦可吃。若如国中百姓不肯这样地吃苦,也就没有这么许多苦吃。所以在国中贪官剥削小百姓,如大鱼吃小鱼,可以张开嘴等小鱼自己游进去,不但毫不费力,而且甚合天理。俄国有个寓言,说一⽇有小鱼反对大鱼的歼灭同类,就对大鱼反抗,说“你为什么吃我?”大鱼说:“那么,请你试试看。我让你吃,你吃得下去么?”这大鱼的观点就是国中人的哲学,叫做守己安分。小鱼退避大鱼谓之“守己”退避不及游⼊大鱼腹中谓之“安分”这也是吴稚晖先生所谓“相安为国”你忍我,我忍你,家国就太平无事了。 这种忍耐的态度,我想是由大家庭生活学来的。一人要忍耐,必先把脾气炼好,脾气好就忍耐下去。国中的大家庭生活,天赋给我们练习忍耐的机会,因为在大家庭中,子忍其⽗,弟忍其兄,妹忍其姊,侄忍叔,妇忍姑,妯娌忍其妯娌,自然成为五代同堂团圆局面。这种⽇常生活磨练影响之大,是不可忽略的。这并不是我造谣。以前张公艺九代同堂,唐⾼宗到他家问何诀。张公艺只请纸连写一百个“忍”字。这是张公艺的幽默,是对大家庭制度最深刻的批评。后人不察,反拿百忍当传家宝训。自然这也有道理。其原因是人口太多,聚在一起,若不相容,就无处翻⾝,在家在国,同一道理。能这样相忍为家者,自然也能相安为国。 在历史上,我们也可证明国中人明哲保⾝莫谈国事决非天 ![]() ![]() ![]() 所以要国中 民人变散慢为团结,化消极为积极,必先改此明哲保⾝的态度,而要改明哲保⾝的态度,非几句空言所能济事,必改造使人不得不明哲保⾝的社会环境,就是给国中 民人以公道法律的保障,使人人在法律范围之內,可以各开其口,各做其事,各展其才,各行其志。不但扫雪,并且管霜。换句话说,要国中人不象一盘散沙, ![]() |
上一章 林语堂散文 下一章 ( → ) |
林语堂的最新综合其它《林语堂散文》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林语堂散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林语堂散文是林语堂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