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是林语堂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林语堂自传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4 时间:2017/10/5 字数:3118 |
上一章 九、我的书架 下一章 ( → ) | |
①原题为《我的书室》,有删节。 且说M姚英写了一篇说她处理书室中书籍的方法的美妙的文章,那方法,同我的竟那么的巧合,要是我在这以前曾发表过只字关于我处理的方法,或以前曾同她见过面的话,我真要说她偷窃了我的文思。因此我在她这篇文章后面写了一篇很长的编者按语——我是希望编者们能在人家的文章后面写点长的按语。——说明她的理论与我的完全不谋而合。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只是一种共同的理论而已,这大致如下: (转译她的文章) 当然,共公图书馆或学校图书馆择用一种编目的方法,把书籍按照规定一一标签分类,当是很好的,不论是依照杜威分类法或王云五分类法。但这办法对于一个穷书生是办不到的,他没有一部全套的图书馆版本来陈列起来,他往往在海上或南京住着一幢幢的弄堂房子。这种弄堂房子通常有一间会客室,二间客堂,二间卧室,二间浴室,如果他(或她)可以有一间书房,那已算是幸运的了。此外,他(或她)所收蔵的有限的书籍通常都是按着个 ![]() ![]() 别人我不知道,但这是我的方法(我⾼兴这种从第三人称转到第一人称的说法,因为英文也不经心地忘掉了对于"我"及"我的"第二个词的 ![]() ![]() ![]() 的地方可放置。 这种方式的逻辑结果,当然是到处都是书籍杂志了。 ![]() 这种方法有三个优点可以介绍。第一、有一种多样错综的美。因为这样一来书本都杂放在一起了,⽪面精装本、纸面本、中文的、英文的、大而厚的巨册、轻巧的⽑边书,有的有中世纪英雄的图案,有的有裸体的摩登女郞,全混合在一个智识的大拼盘中,包括了整个人类史的一个缩影。第二、有一种丰盛与多样的趣味。我让一本哲学书放在一部自然科学论文旁边,让一本幽默的小册子同一本意义堂皇的提倡道德的书籍并肩齐立。它们只是组成了一个杂⾊队伍,好像各自存着相反的意见,而在我的想象中作着一场荒唐无稽的争论而叫我开开心而已。第三、这种方法有一种十分便利的好处,因为如果一个人把他的全部书籍都放置在书房里,那么他在客厅里便分明无书可看了。用了这一种方法,我即使在厕所也可以增进智识了。 我要声明的,便是那是我个人的方法,我并不是要求别人的赞成或请他们照我这样做。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当我的客人们看见了我的生活方式时,往往头摇叹息。因为我没有去问过他们,所以我也不知道那是不以为然的叹息呢,还是赞成的叹息…但我也不管。 上面的文章可以说是现在国中的小品文的一个好例子。这有国中古文的飘逸,又有现代文的亲切随便。下面便是我的编者按语的大要。我说: 我收到这篇来稿时,那题目便昅引了我的注意,好像有人偷去了我的一件钜宝,当我读下去的时候,我大为惊诧地发现,我所喜 ![]() 所以看来即使收蔵书籍也低落到一种俗态中去了。明××写过一篇读古玩的文章,说起收蔵古玩的俗派,现在姚女士以这一点意思便进而说到蔵书,我心下不噤怦然以喜。仿佛只有你觉得的意思,在世界上总有一个别人会与你同感的。王云五的分类法用在共公图书馆中是很好的,可是这种方法对于一个穷书生的书房又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必须要有一种不同的原则,这已有《浮生六记》的作者指了出来,那便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这位作者的话,是说一个贫儒的家屋与庭园布置的,但这个原则在书籍的处置上也很适用。这个原则用的得当,你可以把一个穷书生的书房变为一处真真未经探索过的陆大。我的理论是: 书绝不应加以分类。把它们加以分类是一种科学,但不把它们分类则是一种艺术。你的一座五尺的书架本⾝就应该是一所小小的天地,把一本书集倚在一本科学刊物上,把一本探侦小说放在体育(Guyau)的书一起,便有这一种效果发生了。这样一布置,那五尺的书架便成为一座"丰富的"书架,可供你去玩味了。反之,如果书架上放了一部司马迁的《史记》,那么当你不想要看《史记》的时候,这书架对你便毫无意义了,这成了一座空无所有的书架,只是一副枯骨了。大家都知道女人的美是在于她们的神秘与乖巧,而像巴黎及维也纳等古城市之引人⼊胜,也因为在你住了十年之后,你还不能确知一条曲巷会发现什么。在书室,那情形也是如此。书室中也应当有一种神秘与乖巧,这种神秘乖巧,由于你决不能猜到几个月或几年前在那特殊的书架上有些什么。 所有的书都应有其个 ![]() ![]() |
上一章 林语堂自传 下一章 ( → ) |
林语堂的最新综合其它《林语堂自传》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林语堂自传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林语堂自传是林语堂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