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是林语堂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风声鹤唳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41 时间:2017/10/5 字数:8649 |
上一章 第六章 下一章 ( → ) | |
说也奇怪,梅玲和博雅的朋友,在一个小小的机会当中牵连在一起。虽然老彭比较老些,但她对这位独居的好人没什么好害怕的,他简直就是文天祥所谓“正气”的化⾝。博雅也把老彭助人的义事告诉了梅玲,且以最挚诚的感情谈到他。老彭四十五岁,她二十五岁,⾜⾜可以做她的⽗亲了。他充満了慈爱、敬重和温暖的气息,也不知什么原因他总使梅玲觉得善良、⾼贵了些,在博雅面前,她反而觉得自己渺小、卑![]() 梅玲一直还不知道老彭是个禅宗佛教徒,后来才知道,也许他不算是个严格的佛门弟子,他又吃⾁又吃 ![]() 在不 ![]() 第二天早上老彭起得很早,昨晚他穿着鞋袜一起睡,天亮了就睡不着了。他发现女客还在卧室 ![]() ![]() ![]() ![]() 他一进房,听到梅玲房里有动静,就重重咳了几声。 “你已起来啦?”她说道。“什么时间了?” “九点左右了。”老彭道。 “那我得起来了。” “这儿还有热⽔。”老彭叫道“这里很冷。你要出来洗吗?” 梅玲把黑棉袍穿好出来。 “那边有热⽔,这边是暖炉,你睡得好吗?”老彭指着一边说。 “很好。你呢?” “我睡得很好,我已经起 ![]() 梅玲开始漱洗。 “今天好像有点不对。”老彭说。“哈德门街有不少⽇本军,一定有事要发生了。” 她梳好了头发,佣人也从外面进来,对老彭说:“外面有人找你。” “什么样的人?” “⾝穿一件蓝⾐的人,他说一定要和你说话。” 于是老彭出去,认出那个人是他在裘 ![]() ![]() ![]() ![]() “快点,时间不多了,街上兵很多。”那人说完就离开了,老彭心事重重地进屋去了。 “是不是博雅派来的?”梅玲问道,手上还拿着梳子。 “不是。”老彭回答。“你最好快点,我买了几 ![]() 梅玲坐下来吃,老彭在卧房收拾,打了一个蓝包袱,然后说:“有坏消息。这里危险,⽇本人来搜索游击队和他们的朋友了。他们随时会来,这边不能久留,我要出城去了,你马上回博雅家吧。” “我不能回去。” “那里比这儿全安。你不是要和他一起回南方去吗?” “是的,但他要四五天才去呀!我不能久在那儿,”梅玲说“⽇本人会再去的。” 老彭不了解。 “但是你留在那儿将近一个月了呀!” “现在不同了,你要上那儿去呢?” 老彭透过大眼镜望着她。“我要向南走。” “喔,彭大叔,让我和你一起走,我们在海上同他碰面。你是不是要去海上?” “我不肯定。”老彭打量着说。“崔姐小,这样又危险又辛苦。我的行程是先混出城,走陆路,一路上可没软 ![]() “我可以走。” “你不能等博雅为你准备妥当吗?你先住旅舍。” “不,他们会搜旅舍的。” 老彭不知为何梅玲怕回博雅家,其中一定有原因,他看出她忧心忡忡的脸⾊,意志也很坚定。如果带她走,就要把她送到海上才行,但是他又不是一个习惯为自己打算的人,为了好友博雅,他不能躲避这件事,几天以后,他才知道梅玲出奔的道理。 “你不去向博雅告别?” “不,不去。” “那我们捎个信给他。” “我太 ![]() “那我们派人去一趟,现在把⽪箱收好,别管那条毯子了,你⾝上有钱?” “我有五百元现金。” “够了,我们到路上再买需要品。” 几分钟处理完后,老彭给了佣人一百元,告诉他要走了,不知何时回来,如有人找主人,就说主人不在城里。然后又说:“把这条毯子送到亲王园,告诉姚先生我们先走了,到海上和他会面,不要说太多话,大家问起就说主人不在城里,好了,现在替我叫两辆⻩包车来吧。” 梅玲放心不下,对佣人再三 ![]() 两人走出屋子,梅玲带着小⽪箱,老彭拿着包袱。 “向北方走去。”老彭对着⻩包车夫说。为了躲避哨兵,他叫他们沿着南小街顺着巷子走,最后到了北城,又改道,向南穿过西城。天气十分好,所以很多人在顺沿门大道上聊天晒太 ![]() 北平的城门有內外两层,每一道门外都有半圆形的墙,古代的守兵可以此对抗略侵者。如果敌人通过第一道城门,就会深⼊五十尺深的夹袋中,抗战初期,就有很多⽇本兵在夹层中被困剿灭了。老彭走到一个卫兵前,对方拦住:“你要去哪里?” “我要赶路到城外的一个村庄。”“赶路”是游击队的秘密口令。 “你最好别去,”卫兵说“外门有三四个⽇本兵。傍晚你可以回来看看。” “晚上还要赶路吗?” “是的。” 老彭道谢后就回过⾝。车夫是一个仅十六岁的少年,正在等他,露出好奇的微笑。 “不能过去是不是?”他问道。 “我决定今天不过去了。”老彭说。“我忘了买些东西了。”他又对梅玲说。 一堆堆穷人坐在茶店门口谈天,有的互相追打找乐子。这是一群古怪、幽默的民人,随时观赏或是评论城外一些发生的事情。老彭看了看四周,知道周围都是朋友,大家都会知道这是游击队的通道。有两个一男一女的年轻人,样子很像生学,正由附近的茶店里注意着他们。 男生学走到了他的面前问他:“你是赶路呢?还是坐车到乡下?”他的头发又耝又浓,脸上显出饥饿的样子。 老彭凝视着他:“我是赶路。” 年轻人带着笑说:“刚才有些人转回去了,你们还是等今晚再走,如要急着走,离这半里的城墙上有个地方,你可墙翻过去,不过对姐小来说就困难了。” 老彭谢过他后,又回到⻩包车上了。 这里到处都是国中人聚集,一个⽇本兵都没有。这儿的小⻩包车夫和北平车夫一样,喜 ![]() “每天有更多人参加他们。”他说。“这儿一定有几千人在西山,你愿意去吗?”他问同行的老车夫说。 “我太老了,”梅玲的老车夫回答说“我过去曾参加义和团战争,但我现在已老了。” “有一天我会杀死几个⽇本兵来让我心中痛快一番,在乡村他们没法对我们怎样。” 他们现在进了一个商业街,虽然现在吃午餐仍早了点,老彭却在一个饭店门口停下,把⻩包车打发走了。他们进去租了间小房间。 “我们如何消磨这一天,也许可找一家小旅舍休息一些时间。⽩天⽇本兵不会搜查旅馆的,今晚咱们可以穿过城门,我们有口令。可是今晚无法到山上,得暂找一个村庄住下来,你还愿和我一起走吗?” “我必须出城,而且愈快愈好。” “这是一趟很苦的旅程。你必须买一些暖和的⾐服,再加一件简单的棉袍于丝袍內。” “博雅会担心我们。我们能否打个电话给他?” “不,最好不要,我可寄一封信给他,今晚等他收到时,我们也走了。” 他们吃完了一餐清淡的午餐,梅玲无法吃下,脖子上的腺体又隐隐作痛。吃完了饭两人出去买了几件远行的⾐服。老彭终于决定应该买两条毯子,梅玲还买了一件雨⾐,和一件厚⽑⾐,又听老彭的话,买了两双软底的国中鞋子。 他们在一家前门外的小客栈订了一个房间,老彭叫梅玲休息,因为他们无法在夜午之前找到觉睡的地方,他的态度显得很慈爱、亲切,和博雅一样关心她。 天气不冷,老彭命令仆人把炉子点上。梅玲躺在 ![]() ![]() “我要你好好休息。”说完把门关上,就走出去了。 等到他回来,梅玲刚从睡梦中醒来。他一进门,她就醒了。 “我替你又买了两样。” 老彭把包裹打开,梅玲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双羊⽑做的袜子,她发出了笑声。“这是你们男人的袜子,这叫我怎么能穿?” “这是保暖的。” “这又是什么?” 他拿着一双棉腿鞘,男女在冷时可穿在 ![]() “这是给你自己,还是给我呢?” “当然是你啊?我已经有了,有了这两样,你就不会再冷了。” “噢!彭大叔,你很会设想。穿上这些东西,我看起来一定像一个农妇了。” “你现在最好穿上。” 梅玲很想穿上,但她还躺在 ![]() ![]() ![]() ![]() ![]() “哇,很好也很暖和。” “女人为什么只穿袜丝,把小腿露在外面着凉呢?”老彭说。 “我现在必须写一张条子给博雅了”她说“我应该如何写才能使他安心呢?”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吧!我无法提供你意见。” 她在桌边坐了数分钟,写完字条: 博雅兄: 发生意外,我只有不告而别实在无可奈何,请别误会。旅程上需要爬山涉⽔,但是那些只会增加我到海上见你的信心。我在你家打扰了一个月,代我谢谢你罗娜舅妈等人,彭君是一个质朴的君子,把我当亲人对待。我想他是柳下惠。情长纸短。请保重⾝体,直到我们再见。 妹莲儿上 梅玲拿给老彭看。当他看她的文字比一般大生学写得还好,很惊讶的样子。体裁属文言文,和现在这条不一样。看到他被称为“彭君”又比喻为坐怀不 ![]() “我不值得你这样说。”老彭说。 “这是博雅对你的评价。”梅玲答说。 新买这些东西,他们需要一个篮子来放才行。等一切办好,他们就去吃晚饭了,再回到旅馆。老彭在七点左右到城门去观看一番,听说⽇本兵已经走了。 “我觉得很奇怪,下⾝从没被包得这么厚重。”她现在的丝袍上被罩了件灰⾊棉袍,看起来很像一个单纯的贫家女。 ⻩包车在泥沼的街道上发出吱嘎的响声。八点左右,他们到了城门边,內门的卫兵已撤走了,他们在黑夜中穿过一道六、七十尺的通道,走过被封的半圆形空间,他们看见五六个卫兵在外门值勤。 其中一个卫兵上来问话:“这么晚了你们去哪?” “我们要赶路到城外的乡下去。” 卫兵手执手电筒照照老彭,又照了照行李和梅玲。 “你们今天早上来过吗?” 老彭不知如何回答,又说:“你可搜查行李,我们是赶路。” 卫兵又照了一会儿他们的面孔,而后说:“你得等一分钟!”他走开了,⾜⾜过了五分钟才慢慢由內门出来,手上拿着一个柳条篮子,重重地放在踏脚板上。 “一些⽩米和蔬菜,是为你的朋友准备的,”这卫兵说“没关系了,前面没有军人。” 老彭谢过以后,⻩包车就通过城门。很快地他发现四周果然没有军人,他用手试摸着篮子里的东西,他碰到一些卷心菜叶。想抬起来,却发现篮子有七八十磅重。他劲使地抬到座位上,⻩包车斜向一边。他又将手指伸进篮內,摸到一包弹子。这篮子一定是游击队今早没有成功出城而留下来的,或是有人传话说他要来。 “篮子里是什么?”梅玲由另一辆车上问。 “⽩米。”老彭说“这卫兵认识我。”他不敢说,怕车夫听到。 道路又黑又不平坦,车杆上的灯影又映出车夫凌 ![]() ![]() ![]() “真好!”她感叹地说。 “什么真好?”老彭在她⾝后问。 “乡村、土地、山丘、星星,和晚上的新鲜空气…” “我还以为你不喜爱哩。”他只是说了一句。 “为什么?”梅玲有点伤心地说。 “你们这些住在都市的有钱贵妇。” “我不是贵妇。” “可是博雅告诉我你结婚了。” “我虽然结过婚,但我离开了他。” “你们离婚了?” “不,没有,他也没休掉我,我跑了…以后我再跟你说。” 梅玲还得转过头来说,说话很不方便。车夫都在注意听,老彭可以听见他们呼昅的声音。照顾梅玲的责任突然落在他⾝上,他觉得很困扰,但也只好担当了,他和梅玲渐渐 ![]() 他知道博雅为何 ![]() ![]() ![]() ![]() ![]() ![]() ![]() 他们静静地走了一会儿,然后听到前面有急促的的脚步和热闹的声音。老彭用手电筒照了照看了看究竟。一群士兵似乎向他们走来,然而灯光太暗,看不清楚。 脚步声更近了,他们是敌还是友呢?这里是⽇军的占领区呀。 “也许是我们的人要进城突击了。”梅玲说。 “让我们抱最好的希望、最坏的准备吧。”老彭说“别怕,轻松点。”但他也在担心车上的一篮炸药。 士兵现在已离他们十码之远了。有两个人掏出左轮 ![]() “我们是过路的人。”老彭答道。那人说的是国中话,他松了一口气。 出乎意料之外,他现在看到一个⾝穿黑袍,带着钢盔,眼睛和胡须一看便知是外国人的人。 老彭下了车说:“我们是国中人。” “你们去哪里?” “到山里去。” “口令。” “赶路。” 听到这话,士兵收回了左轮 ![]() “同志。”他们几乎大叫起来,他们有六个士兵,除了那个外国人,只有两人有武器,穿军服。 “这外国人是谁?”老彭说道。 “他是意大利神⽗,我们要送他回城。” 那位神⽗看起来很疲劳,他也会说中文,只有外国人拥有的重音。“我是国中人的朋友,我们都是好兄弟,我们也是上帝的子民。” 他的嘴很小,看起来很健谈。他提到“上帝的子民”又带着外国口音,士兵们都笑了,连车夫也一起大笑了,清脆的笑声在夜间的乡村里显得十分清楚。 “他不是坏人,我们捉到他是在一个庙里面,”首领说“他似乎受过不少教育。我们要和外国人 ![]() “离前面的村庄还有多远?” “只有一里。” 老彭把首领带到车边,叫他提起竹篮,那个人立刻明⽩。 “我们要到村长家过夜,”老彭说“我不能自己提去,你们回来时能否顺便带走?” “可以,我们也要停在那里。” 士兵继续向前面城区走去,他们穿过一个石头桥,进了村庄,四处都安静了。他们到了大土院,认出了门楣上的字,就开始敲。 一个老人来开门,他姓李,他是这村庄最年长的人,他正等着 ![]() ![]() 车子走了,老彭和梅玲被带进屋里。房里空空的。 “敌人把能带的都带走了,”老人解释说“不能拿的也被烧毁破坏了。”一盏油灯放在桌上,那张桌子好像是用残骸做的。房间一边是宽宽的土炕,冬天由外面燃烧,上面放着耝耝的旧褥和旧被子。 “你们今晚睡在这边,虽不舒适,但很暖和的。” 老人大概六十岁左右,黝黑的双手及面孔,下巴留着稀疏的胡子。他从大土罐里倒出茶来,拿给客人。 “他是你女儿?”老人问。 老彭说,她是他的侄女,然后问:“这里全安吗?” “喔,现在十分全安,⽇本兵已经向南方走了,在一个月前,他们曾经过这里,我们现在有人保护。这不仍是国中人的地方吗?我们的村民已经回来了,我还有两个儿子在山里。” 墙上挂着一管猎 ![]() 老人笑着说:“年轻时打过,不过九月七⽇我用那支 ![]() 时候不早了,他们打算休息。梅玲睡在大炕的一侧,老彭睡央中,老人睡另一侧。黑夜中两个男人谈得很投机。 梅玲躺着想一些事,和过去二十四小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她合⾐躺着,只脫下鞋子,她现在觉得很暖和,就在夜里起来把腿鞘和袜子都脫掉了。她在城外一个村子里,而博雅却在舒服的家中。很难想起博雅,因为四周太新奇了,她感觉好远好远。但是她知道离北平墙仅几里路的地方——气氛全不一样了。今晚在路上看到的一些事都具有振奋人心的感觉,车夫、军人、外国神⽗,以及黑夜中他们所发出的清脆笑声,都和城市里 ![]() 她蜷缩在⽑毯內,把臋部四周小心地盖好,免得碰到硬的土炕。老彭正问老人如何生活,老人回答说,这边的人都吃蔬菜过活,⾁类很贵,家禽、肥猪也被杀完了,要等到明年舂天才能再养小 ![]() 她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当士兵们从外头回来也回到院子来睡时,她睡得很 ![]() |
上一章 风声鹤唳 下一章 ( → ) |
林语堂的最新综合其它《风声鹤唳》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风声鹤唳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风声鹤唳是林语堂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