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盛宴是林语堂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生的盛宴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39 时间:2017/10/5 字数:2161 |
上一章 第四章 发现自己:庄子 下一章 ( → ) | |
在现代生活中,哲学家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崇,同时也最不受人注意的家伙,如果这么一个家伙真的存在着的话。“哲学家”已经仅仅变成一个社![]() ![]() 哲学始终含着一种如梦初醒的意味。哲学家观察人生,象艺术家观察风景一样——是隔着一层薄纱或一层烟雾的。生硬的现实的琐事已经软化了一些,使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意义。至少国中艺术家或哲学家是这样想的。所以,哲学家是和那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完全相反;彻底现实主义者为俗务所 ![]() ![]() 我打算在这一章中介绍国中哲学对于生活的一些观念。这些哲学家的意见越是参差,便也越是一致——他们都认为人类必须有智慧和勇气,才能够过着幸福的生活。孟子那种比较积极的观念和老子那种比较圆滑的和平观念,调和起来而成为中庸的哲学,这种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国中人的宗教。动和静的冲突结果产生了一种妥洽的见解,对于一个很不完美的地上天堂感到満⾜。这种观念造成了一个智慧而愉快的人生哲学,终于在陶渊明——据我看来,他是国中最伟大的诗人与最谐和的 ![]() 一切国中的哲学家在不知不觉中认为唯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怎样享受人生?谁最会享受人生?我们不追求十全十美的理想,我们不寻找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不要求知道那些不得而知的东西;我们只认识不完美的,会死的人类的本 ![]() 我们是谁呢?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是无法答复的。可是我们都承认在我们⽇常活动中那么忙碌的自我,并不完全是真正的自我。我们相信我们在生活的追求中已经失掉了一些东西。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在一片田野里跑来跑去在寻找东西时,智者可以弄出一个难题给一切旁观者去解答:那个人失掉了什么东西呢?有的猜一只表;有的猜一支钻石 ![]()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 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 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啐之。 庄周反⼊,三月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 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观于浊⽔而 ![]() 庄子是老子的得意门生,正如孟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样,两人的生存年月和他们的老师隔离差不多一百年。庄子和孟子同时,老子大约和孔子同时。可是孟子和庄子一样认为我们已经失掉了一些东西,哲学家的任务是去发现并取回已经失掉了的东西——据孟子的见解,这里所失掉的便是“⾚子之心”这位哲学家说:“大人者,不失其⾚子之心者也。”孟子认为文明的人为的生活,对于人类天生的⾚子之心的影响,有如山上的树木被斧斤伐去一样: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 ![]() 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以存;夜气不⾜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
上一章 人生的盛宴 下一章 ( → ) |
林语堂的最新综合其它《人生的盛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人生的盛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人生的盛宴是林语堂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