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是阿菩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边戎 作者:阿菩 | 书号:41798 时间:2017/10/3 字数:5094 |
上一章 第二七三章 胜负定前各为主 下一章 ( → ) | |
宗翰若是一开始就立心夺权称帝,那事情一定会做得绝密,但由于他其实对是否称帝一事还颇为犹豫,內心的理智也还顾虑着女真大局,所以才有和宗辅商量的举动,他其实还是蛮希望宗辅能够“放下成见”、“顾全大局”奉他为帝的,那样女真就能不经过內斗而统一起来,谁知道宗辅听到这个消息后,反应之![]() 其实宗辅的话若是由宗宪来说,宗翰或者还听得进去,但宗辅在这件事情上和他是最大的利益冲突者,反对的话以一种 ![]() 宗辅道:“怎么不是奷臣!当初契丹将灭之时,那耶律淳不也起过这等愚蠢念头么?” 耶律淳当时也是大辽的兵马大元帅,威望地位正和宗翰如今相近,宗辅这句话说得急了,不小心却让宗翰感觉他在影 ![]() 宗辅道:“便是立君,也当依嫡庶之制,我等以正道辅之,哪有自立的道理!” 宗翰道:“那你说却当立谁?” 宗辅道:“当初⽗皇与诸王公宿将有约,他那一辈手⾜相轮,到了我们这一辈,却需将帝位还给二房!” 宗翰闻言冷笑道:“你说什么不当自立,结果说到头却是要立你自己!” 宗辅闻言愕然,随即想起在二房一系若论长,宗⼲生死未卜,论嫡,宗峻早亡,论功,宗望亦已辞世,排来排去,二房正该轮到他宗辅! 两人说到这里,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宗翰本来还在理智与私 ![]() 不久东北方面不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折彦冲在打下⻩龙府后立刻向辽西走廊增兵,种去病南下的势头又盛,金军从辽西走廊增援的队部无法西进,取道大定府的银术可和种去病接锋后战况也不理想,而东北诸部则在这段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向折彦冲投诚。 宗翰、宗辅都有些慌了手脚,双方都不敢发作,只得暂时将帝位争夺之事撂下,但彼此却都已经种下心病,宗翰分别向银术可、完颜希尹和宗宪派遣密使,跟他们打了招呼,又召大同韩企先、河间⾼庆裔到燕京,让內外众臣诸将好生准备,以作呼应。而宗辅也派人告诉宗弼暂时不要回燕京,以防不测。 这时宗弼驻军于河北,控制着很大的一块地面,自真定以至汴梁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不过这片地面相对于李彦仙所占据的洛 ![]() 宗弼在收到宗辅的消息后大感困扰,心想如今女真一族內外 ![]() ![]() 宗辅给宗弼的书信中说宗翰已是利令智昏,劝他另思良谋,以备将来。宗弼召集诸将商议,诸将听了宗翰、宗辅的争执后都感到愤懑,痛骂宗翰不识大体。 宗弼道:“别骂了!现在骂他有什么用处?眼下我们还得跟他联手,否则如何抵得住折彦冲?倒是东北失陷后如何维持局面,诸位可有什么良策没有?” 诸将面面相觑,一时无语,忽然一个汉臣站出来道:“为今之计,只有联宋抗汉了!眼下汉军強盛,若我大金被灭,则宋人迟早齿寒!”却是宗弼军中的谋士蔡松年,他在金军经略河北一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当初宗弼能够在河北组织起一支五万人的汉儿军队重新攻占汴梁,切断新汉权政东西两大板块的联系,这个蔡松年实是功不可没。 宗弼这时听了却皱眉道:“联宋?我听说赵官家已经被汉部打怕了,恐怕他不敢出兵!再说,我们和他可有大仇!” 另一个谋士许霖道:“不需大宋出兵,只需他答应不与我们为难便可。自赵构下令将兵马南撤以后,如今河南地方,自洛 ![]() ![]() ![]() 宗弼道:“汴梁已甚是残破,还能作为粮仓么?” 又一个谋士曹望之站出来道:“汴梁本为上古肥沃之地,唯自赵氏定都以后,人口繁息,千里之地而聚千万人口,负荷过重,故而非但没有余粮,反而大耗四边粮草。如今河南千里,地方仍在,人口却十去其五六,若能善待其人,屯田励农,以养我大金精兵,何愁不能立国!” 宗弼想来想去,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里,也只有向南最易最可图谋,这时已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便派许霖出使大宋,派蔡松年、曹望之经营汴梁,又派使者前往太原,表示支持曹广弼自立为王。 宗弼出派的使者在曹广弼面前说得⾆绽莲花,曹广弼却只是一笑置之,回头召来虞琪等文臣武将,公开说知此事。 虞琪对这种事情极为反感,说道:“我等跟随曹帅来,为的是抗金兵、保华夏。这些年天佑华中,陕西、河东先后规复,如今听说大将军在东北大捷,若此讯真切,则正是我秦晋大军与东北大军夹击燕云之良机,一战若胜,胡种可灭!汉唐之盛或不远矣!天下生民所盼,万千士子所待,俱在于此。若是为一己私心,割裂山河,恐怕除了陷华夏于战国 ![]() 曹广弼微微一笑道:“这个自然!当⽇登州华夏扩大会议已有定论!虽然如今我们秦晋与东海分处西东,但我拥护新汉之心,从来不变!此番召诸位前来,便是为此。” 众臣诸将这才宽心,正议论该如何对待宗弼,忽传陕西转运使郭浩到了。陕西转运使一职非宋朝旧制,却是由于曹广弼、虞琪联名推荐,新汉权政中枢正式批复的官职,实权甚大,可以说是新汉权政对郭浩的重用了。 郭浩进来后,虞琪也将宗弼派遣使者所为之事以及曹广弼的态度告知,郭浩笑道:“金人此计只能去哄骗利 ![]() ![]() 他这一句话,明里是赞扬曹广弼,其实也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坚曹广弼之心,曹广弼如何听不出来,微微一笑,并不接口,心道:“我虽然早已立心恪守将道,未尝动心。但观虞琪、郭浩的态度,则人心如之思华夏一统,已成定局。” 郭浩又道:“郭浩此来,本是要与曹帅商量另外一件秦晋军资上大事,但我来太原之前曾到洛 ![]() 虞琪等听了都颇为吃惊,曹广弼道:“三弟之守塘沽、赵立王宣之守山东,已有磐石之固。如今东北之势又见急迫,莫非宗弼是见北边形势难为,竟要南下闯出一条生路来!” 郭浩道:“李大人所虑,正与曹帅相近。” 虞琪道:“如今我军在东但能守住济⽔、梁山泊、徐州一线,在西但能守住荥 ![]() ![]() ![]() 郭浩道:“若要调陕西精兵,或刘锜将军部,或种忠武部,或曲端将军部均可,只是…” 曹广弼问:“只是如何?” 郭浩道:“只是郭某另有一议。我闻此事之后,曾和李彦仙大人商议甚久,觉得与其倾西北之力以扼金人,不如顺而纵之,或更有利。” 虞琪等闻言无不惊奇道:“顺而纵之,这不是以数州之地资敌么!” 曹广弼却似乎看到其中的妙处,说道:“愿闻郭大人此议” 郭浩道:“谋国之道当观其先后因果!汝、颍、陈、蔡既颇空虚,为何先前金人先前不取?非其不 ![]() ![]() 曹广弼点了点头道:“不错。其实当初他所派遣的汉儿偏师能够一举占据汴梁,恐怕亦颇出他意料之外。” 郭浩道:“先前金军挟真定大胜之威尚不能南呑汝颍陈蔡,今⽇金人已成丧家之⽝,灭亡之势,指⽇可待,为何反而胆敢南下?虽然我们消息或不⾜,或不确,不知东北、燕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促使他南下,然而北方必然有变则可推知。如今塘沽尚在、齐鲁未失,宗弼要同时保有真定与陈蔡,南北距离太长,所以北方之变若是有利于宗弼,则他必背靠燕云,或先取塘沽,或先取齐鲁,行先难后易之事,将领地并成一个大块。但今⽇他却未这么做,则北方之变,恐怕与他大大不利,所以他才狗急跳墙,企图南下取易得之地以求生存。” 虞琪道:“多半是我军东北大捷的消息是真的,所以才 ![]() 郭浩道:“虞大人所言正是!燕、代乃古之胜国,物资既富,又有山川之险,虽狭促亦⾜以立国!金兵又多⾝经百战,兵強马壮,若是聚拢于燕云负隅顽抗,我军纵然数倍于他,急切间恐怕也难呑灭。兵家之势,利合不利分。今⽇宗弼既然有南下牧马之意,我等何不从而纵之。汝颍陈蔡之与燕云真定,横隔千里,使宗弼得志于河南,则与燕云成两头之重,金军东西路素来不合,两头均重,⽇久必分,其势既分,则我取之为易。此其一也。女真北国之族,陈蔡之地于他而言过于暖 ![]() ![]() ![]() 曹广弼沉昑道:“此略甚佳,只是河南一旦为其所据,恐怕我河东、陕西从此与新汉本部完全隔绝,⽇久恐生裂分之患!” 郭浩道:“不然。宗弼兵力一旦南移,河北必然有隙。我陕西兵马可由太行山悬壶倾泻而下,与三将军会师于河北!某料一年之內,必能成此大功,故不怕有久分之祸。而我军一旦会师成功,则金人断为两截,再难翻⾝矣!” 曹广弼盘算良久道:“此计可行。” 数⽇之后,雁门关又有密使来访。这时已是岁末,离耶律余睹上劝进表劝宗翰登基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耶律余睹对宗翰极为忌惮,所以之前不敢妄动,直到现在才派人来与曹广弼接头。 曹广弼得到雁门关的消息后,将前后的信息一加对比参照,便知郭浩所谋奇准。他虽然还不完全相信耶律余睹,但仍对使者许诺,愿为耶律余睹的行动提供最大的后援,又表示万一耶律余睹行动失败,太原这边也会为他敞开大门给与庇护。 在这段时间里折彦冲在东北的军势不断下庒,而宗弼的主力则逐渐南下,双方都进行得颇为顺利。南宋权政內部也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联汉攻金,一派主张存金防汉,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竟在吵吵闹闹中坐视宗弼尽呑襄邓以北之广大领土。 天下的形势,也不知道是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还是越来越简单。 |
上一章 边戎 下一章 ( → ) |
阿菩的最新架空小说《边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边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边戎是阿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