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心武是刘心武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我是刘心武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8 时间:2017/9/26 字数:3468 |
上一章 我与古典文学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我不想正襟危坐地写一篇《我与国中古典文学》。我想坦⽩我在这个领域里的好恶,也许这可以帮助批评家和读者更理解我的创作。 我写过两篇评论文章。一篇是评论电影导演⻩建中的新片《良家妇女》,题目作《碧海青天夜夜心》,一篇是评论前辈冯亦代的形式主义集《龙套集》,题目作《池塘生舂草》。选用这样的诗句作文章题目,实在是因为我对这两部作品的感受,自然而然地与记忆中枢中的这两个诗句碰撞在了一起。 这就说明,古典诗歌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我曾经在一个笔记本上,译过数十首《国风》,那些被圣贤指认为有着微言大义的爱情诗,对我来说并不存在着少男少女热恋以外的情愫,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首,我便毫不犹豫地翻译为: 你为什么还不来? 我的心,我的心,? 我的心里只有你,? 只有你那着青⾐的⾝影,? 就算我不能去找你,? 可你为什么就不通个音信 那时候,我大概17岁。 《诗经》读过,《楚辞》啃过,乐府诗诵过,最后目光停留在唐诗和宋词上。早就听说领袖喜 ![]() ![]() ![]() ![]() 宋词在精神內涵上对我没有太多的启示,但经常诵读的效应,是使我对国中文字的节奏感和遣词布局的奥秘有所领悟。 “文⾰”中我手边只剩下三册印造得很耝糙的《韦苏州集》,我把它们庒在枕头底下,夜深人静,一灯如拳,我便偷偷地取出来,随便翻翻。于是那些表现空灵和静穆的诗句,在那样一种特定的形势下,竟仿佛一汪甘泉,深深地慰抚着我那颗被煎熬的心: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石。? ![]() 落叶満空山,何处寻行迹 现在时过境迁,再读这样的诗,感受又不一样了,但韦苏州却几乎成了我最 ![]() 据说一般人读国中古典长篇小说,总不免是先醉心于《⽔浒》,再热衷于《三国演义》,最后才是《红楼梦》。“少读《⽔浒》”尤其被认为是规律 ![]() ![]() ![]() ![]() ![]() ![]() ![]() ![]() 我的长篇小说《钟鼓楼》,采取一种很特别的攒花式的结构方式,小说里出现了几十个人物,却没有主要人物,这惹得一位外国汉学家问我:“你采取这种写法,是不是受到了《儒林外史》的影响”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儒林外史》写一组人物,丢弃一组人物,贯串到底的人物不多,而我的《钟鼓楼》,作为众多人物组成的群像是贯串始终的。我读《儒林外史》时大约才二十岁,我不喜 ![]() 国中古典文学这个范畴是极其宽泛的。诸子家百的著作,《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也都是这个范畴之內的东西,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哲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历史、地理著作,才跟文学明显地剥离呢我不知道。反正我读古书有时目的也不甚明确,比如读《洛 ![]() 也读过曲,读过传奇。不那么喜 ![]() ![]() 汗漫地扯了一通,总觉得挂一漏万。比如,《聊斋志异》所给予我的滋养,竟险些忘了提及。除了对蒲老先生关于女人小脚的一再赞赏不以为然而外,他的全部爱情故事,都给我一种超俗的美感,而且他把文言文写得那么明⽩晓畅,读起来简直不觉得是在读文言文,也真够令人惊异的。 近年来,深感处在一个信息大炸爆的时代之中,该昅收的信息实在太多了。因此,国中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古典文学作品读得都不多了,主要是读中、外当代的文学作品,但偶尔也还是免不了要从书架上菗出一本《李贺诗集》之类的书来,随便一翻,权作调剂: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为?。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很好嘛!说不尽其中的丰盈意味!这样看起来,前面所说到的对李贺的印象,也终究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没有⽔平的印象,看来许多过去读过的古典文学作品,都应在阅世渐多之后,一一重新体味,而许多以前未及读到的古典文学作品,实在应及时补课。只是人寿有限,时间无多,怎么办呢兹引陶渊明《杂诗》其一最后四句自勉: 盛年不重来,一⽇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上一章 我是刘心武 下一章 ( 没有了 ) |
刘心武的最新综合其它《我是刘心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我是刘心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我是刘心武是刘心武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