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 书号:39906 时间:2017/9/8 字数:1541 |
上一章 艾 下一章 ( → ) | |
艾释名:冰台、医草、⻩草艾蒿。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艾叶三程式,加⽔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用艾叶一团,如 ![]()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 ![]() 4、中风口噤。用 ![]() 5、咽喉肿痛。用嫰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 ![]() ![]()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満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舡烂(病人齿失⾊,⾆变⽩,喜睡如痴,或下痢。舡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庠出⻩⽔。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用⽩ ![]() 11、⽩痢。用陈艾四两、⼲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各三两,芍药四两,放⼊⽔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每服一升。⽇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 ![]() ![]() 16、妇女崩中,⾎出不止。用 ![]() ![]() 17、产后下⾎。用⼲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忽然吐⾎。用 ![]() ![]() 19、盗汗不止。用 ![]() 20、⽔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內烟煤,以温⽔调匀洗眼,⽔中加一点⻩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使痣烂脫。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大口瓶內,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 ![]() 25、虫蛇咬伤。用艾灸几次,有效。 26、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又用口呵昅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
上一章 本草纲目 下一章 ( → ) |
李时珍的最新历史小说《本草纲目》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本草纲目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