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浮云是高阳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玉垒浮云 作者:高阳 | 书号:39794 时间:2017/9/8 字数:11738 |
上一章 第七章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六月四⽇清晨五时二十三分,专车通过南満路吊桥,车头刚过,张作霖专用的那节车厢⼊桥上时,轰然一声,吊桥桥板,被炸塌落,庒碎了三辆车厢的车顶。吴俊升当场⾝首异处,张作霖受重伤,刘哲、莫德惠及⽇本顾问嵯峨也受轻伤;常荫槐无事,因为他在皇姑屯之前一站就下车了。 皇姑屯离沈 ![]() ![]() 为什么张作霖临死以前的遗嘱,只有“千万别让小六子知道”这一句话?有人认为仅仅这一句话,张作霖在国史上便已不朽。因为他怕张学良骤闻凶信,急切⽗仇,下令对⽇本军队发动攻击,那就恰好给予⽇本少壮军人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果然如此,则不但蒋介石在济南惨案中,忍痛忍辱以负重,务求打倒北洋军阀,接收京北 府政的统一大业,势必功亏一篑;而且东三省亦马上就会变⾊。可以说,张作霖至死都是将家国的利益,置于个人的生死恩仇之上的。 因此,当张作霖在这天上午十点钟咽气以后,奉天长省提出秘不发丧的主张,五夫人不仅同意而且极力支持,所以对外发表的消息,除了说吴俊升当场被炸死之外,对张作霖只说他受伤,正在治疗之中。 当时⽇本在奉天的军政两方面的首脑,无不急于想知道张作霖的生死。沈 ![]() 这一套秦始皇、明成祖暴崩在外,秘不发丧的办法,居然瞒过了⽇本人,两天以后土肥原对⽇本新闻记者发表了一篇“活见鬼”的谈话,说他这天下午四时半,亲自看到张作霖,伤势已有起⾊。 这天——张作霖去世的六月四⽇, ![]() 第二天上午,他在南中海召集军事会议,会前杨宇霆向他说:“奉天只怕出事了。” “什么事?” “只怕老帅遇险。” 张学良不相信,若有这样的大事,何以京北丝毫不知?因而问说:“你这消息是哪里来的?” “法国公馆使有这么一个消息。”杨宇霆随即又说:“我也不大相信。” 连传达消息的人,自己都不相信,那还谈什么?但午饭以后,正在继续开会时,里间张学良的专线电话响了:是五夫人从沈 ![]() 一听电话,张学良神⾊大变,眼圈发红;放下电话,沉思了好一会,擦擦眼睛,出室回到会议桌上,向在座的将领宣告:老帅遇险,炸断一臂, ![]() 这时的张学良,面临着很棘手的三个问题:第一是,⽇本既然炸死了张作霖,当然也放不过张学良,生命遭受威胁;第二是张作霖的“老弟兄”愿一致支持张学良继承⽗业,但东北权政如何得以顺利转移,获得⽇本的承认,大觉踌躇;第三是直鲁联军一直希望就食关外,但东三省可说没有一个人 ![]() ![]() 经过极缜密的筹划,张学良在六月十六⽇,化装成为车头上加煤的工人,搭乘撤兵的列车抵达沈 ![]() 満面煤黑,一⾝垢腻的张学良,背着一个褡裢袋,从铁路员工的出口,踏出车站。一个人走到小西门,他的卫队亦陆续到达,这是预先约好的会合地点,那里停着一辆小汽车,张学良上车发动引擎,载着他的卫队回到“帅府” 这时的张作霖的遗体,自然是早就⼊殓了,但张学良还得忍着眼泪,不能凭棺一恸。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召集⾼级将领的会议,由张作相领头发言,一致表示拥护,或者说是支持,接下来讨论发丧的步骤。 第一步是以张作霖的名义,写一张手谕,因伤不能视事,一切职务 ![]() 第二步是调兵遣将,加以警戒。因为有确实报情,河本大作在六月三⽇,曾集合了一批⽇本军,在“南満附属地”待机而动;由于跟关东军参谋长齐藤恒未曾联络,为齐藤所解散。河本复又不断要求⽇本领事馆准其出兵维持南満附属地以外的秩序,未获要领;接着⽇本浪人在⽇侨住宅及商业区,一连四次自掷炸弹,希望制造事端,引起混 ![]() ![]() 第三天,也就是六月十九,方使发布张作霖伤重不治的消息,布设灵堂,正式发丧。张学良同时宣布就任奉天督办一,停止军事行动。吴俊升的黑龙江督办的遗职,则由万福麟接替。 其时,京北已由阎锡山的队部接收,阎锡山在保定就任京津卫戍总司令,表示权负责治安,政治听央中 理办。六月十五⽇国民府政发表“对外宣言”统一告成,对外关系另辟新元纪,十六⽇发表“对內宣言”揭示“厉行法治,澄清吏治,肃清盗匪,莹免苛税,裁减兵额”五大要政。 但看来国全统一,其实还有缺陷,阎锡山派奉系将领于珍、邢士廉到沈 ![]() 东北危机甚多,眼前所需应付的,就是履行⽇本包办铁路的问题;张学良已下定决心,不理会这件事。 “什么包办铁路?我不知道。” “是令尊代表国中,跟敝国签订的条约。”林久治郞问道:“阁下怎么说不知道?” “喔,条约!”张学良答说:“所有重要文件都在先⽗遇险的那一刻,炸毁了。” 林久治郞没有想到,张学良有这样一个借口;当时气急败坏地说:“这整个 ![]() “喔,”张学良淡淡地答说:“他现在深州,跟⽩崇禧一起料理撤军的事,等他回来再说吧!” 一句话将林久治郞挡了回去。直到两个星期以后,方又见面——那天是张学良受东三省省议会联合会,一致推举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新职就任之⽇,林久治郞特地前来道贺。 “我们已看到了贵总司令南北息争言和的通电。不知道你跟南京府政有联络没有?” “尚无联络。” “听说阎锡山派了代表来,劝阁下接受南京府政的职位,是吗?” “什么职位?”张学良又说:“你弄错了!于珍、邢士廉是回来归队。” “南京府政具有共产主义⾊彩,地位亦尚未稳定,东北并没有与之联系的必要。而且,”林久治郞意味深长地说:“阁下亦宜在培养基础上下点工夫。” 国民 ![]() ![]() 蒋介石及一班国民 ![]() ![]() ![]() ![]() ![]() 倒是最后一句话,张学良颇有警惕,而且觉得林久治郞是善意的忠告。在內部,东北上下一致,全体拥护;但在外面,亦就是⽇本方面,军阀、府政甚至张家的顾问,对于谁应继承张作霖,有不同的意见,松井七夫看中杨宇霆;齐腾恒看中张作相;河本大作看中张景惠。主张维持张学良的,只有一个奉天特务机关长秦真次,不过⽇本府政大致的看法,眼前一动不如一静;张学良的地位,眼前还不致受到威胁,长此以往,就很难说了。 由于有这样的警觉,张学良深感如何在外 ![]() 痛定思痛,张学良很想找出⽗难的真相。家人及亲信僚属,私下谈论,都怀疑杨宇霆、常荫槐及町野武马等少数人,事先已有所闻。町野武马事先曾有建议,专车最好在⽩昼行驶,而且自愿同行,但到了天津就下车了;与张作霖同岁的町野武马,虽有军籍,但跟⽇本陆军的关系不深,自从三任共九年任期満后,改充张作霖的人私顾问,每年从五夫人手中领取 ![]() 最可疑的是常荫槐,偏偏会在皇姑屯前面一站下车;可能连出事的地点,都已前知,但没有证据,无奈其何。 但真相终于渐渐揭露了。原来当六月四⽇出事以后,有个浴室老板,偶尔去看热闹;发现其中两具尸体,就是前一天深夜,由刘戴明带来的三个客人中的两个。像这种⾝分的人,常是⽇本宪兵的“线民”他们向沈 ![]() 不久,东京的铁道大臣小川平吉,接到他的一个朋友工藤三郞的申诉,评他的亲戚安达隆盛,受河本大作之托,找到刘戴明为他“办事”言明酬金两万⽇元,但只付了一千元的定金以外,事后对余款概不认帐,使得他很难对刘戴明 ![]() 小川便将这话转告了田中首相;未几元老西园寺公爵也知道了这件事,便将田中义一找了去说,倘或刘戴明为张学良所捕,供出实情,丑事暴露,与⽇本的颜面有关。好在南満路的经费很宽裕,赶紧给了人家吧! 刘戴明终于收到了应得的⾎腥钱,而且在⽇本人的指使下,逃到大连去开“燕子窠”其后不知所终;想来亦是被⽇本宪兵杀之灭口了。 由于林久治郞想阻止张学良在东北易帜, ![]() ![]() ![]() ![]() “我是国中人,”张学良答复他说:“自然要以国中人的立场,作为看问题的出发点。我愿意跟国民府政妥协,无非是为了国中统一,实行分治合作的政治理想而已。⽇本的劝告,我愿意考虑,不过我可以奉告特使先生,这个问题的最后解决,以东三省民意为依归。”他停了一下又说:“就际国关系而言,想来⽇本是文明家国,不至于冒⼲涉他国內政的大不韪。再者,⽇本为什么屡次以強硬态度来威胁我,我实在不明⽩。” “⽇本对这方面,已有决心;即使冒⼲涉內政之嫌,亦在所不惜。”林权助催促着说:“希望贵总司令从速下定决心。” “不行!”张学良毫不屈服“我的决心,以东三省民意为定;我决不会违反东三省的民意;也决不能不讲是非。” 此时陪同林权助来的一名⽇本少将,揷嘴说道:“现在不是谈是非的时候。田中首相的决心,就是是非的标准。贵总司令如果不能依从田中首相的决心,东三省将有重大事故发生。” 这是相当明显的威胁,如果态度过于強硬“济南惨案”将复见于沈 ![]() ![]() 但是,张学良要易帜的决心,反因林权助此行而更炽烈,因为挂了青天⽩⽇満地红的国旗,则外 ![]() ![]() 原来国民府政內部,出现了宁汉裂分以来的第二次危机——蒋介石在北伐胜利后,立即进行裁兵,这是非常正确的政策,因为非如此不能节省天文数字的军饷支出,移作建设之用。但第二、三、四集团军,都认为这是“撤藩”目的在削落他们的势力;其中第四集团军的态度,更为 ![]() ![]() 直鲁联军的问题,已经解决,照道理来说,一切皆应归于正常,而滦河方面的情况,非常不正常。第一是滦河以东的昌黎、卢龙、迁安、抚宁、临榆等五县,原是河北省管辖的五县,杨宇霆所指挥的奉军,盘踞不去。第二是北平——北洋府政垮台后,国民府政明令恢复明初燕王时代的名称北平;所以京奉路,亦改称为平奉路,被截成两段,每周对开两次,至滦州互换车头。过了深州的平奉路,由常荫槐控制。第三,杨宇霆、常荫槐扣留了平绥、平汉、津浦各路局运送奉军的车⽪五千四百个;车头亦有数百个,央中曾两次派 ![]() ![]() 为此,张学良挨了不少骂,但杨宇霆跋扈嚣张,张学良无奈其何,据 ![]() 但如归顺了央中,首先对杨宇霆的野心,就是个有力的约束;因为这一来,他的野心如见诸行动,便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 ![]() 经由信使往还,央中对张学良的要求,几乎完全接受,将热河亦划归东北,并先易帜;同时任命张学良为国民府政委员。至于东北的 ![]() 延缓三月的期限已届,时机亦已成 ![]() 其时杨宇霆早已回到沈 ![]() 杨亨霆的气焰更甚于以前;以前有“老帅”在,多少还有“一人之下”的模样,如今完全是“万人之上”了。张学良在他心目中,只是个刘阿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刘先主临终以前,特召诸葛亮 ![]() 因为如此,他对张学良渺视到了毫无顾忌的程度,称呼上加上个东北人所说的“小字眼”司令长官变成“司令长官儿”民国十八年一月七⽇,也就是 ![]() 这便使得张学良越起戒心。在此以前,张学良已看出杨宇霆包蔵祸心,患在不远,一次是他劝杨宇霆应该效力央中,疏远⽇本,杨宇霆答说:“你走你的央中路线,我走我的⽇本路线,两宝总有一宝押中,有什么不好?” 张学良便问:“如果是你的这一宝押中了呢?” 杨宇霆瞠目不知所对。 张学良有个洋顾 ![]() ![]() 张学良大为诧异,于是端纳出示由平奉路局公款付给捷克军火商的单据,才知道是常荫槐假借他的名义所订购的,于是找了杨宇霆来问。 “不错。”杨宇霆坦然承认“这是给黑龙江山林警备队用的。” “我怎么不知道?” “小事嘛!” 张学良略想一想又问:“咱们的兵工厂,不是也能造步 ![]() “没有人家的好。” 杨宇霆脫口而答,完全没有想到对方的感想——好家伙!你不但要发展自己的武力,而且装备还要胜过我。 “听说叶开鑫、叶琪来了。”张学良又问:“他们来⼲什么?” “叶开鑫代表唐生智;叶琪代表⽩崇禧。”杨宇霆洋洋得意地说:“专诚来给我们老爷子拜寿。” “住在哪儿?” “住我家。” “我跟他们多少也算认识,怎么不来看我?” “嘿!”杨宇霆大声答说:“人家也要看得见你才行啊!你⽩天黑夜颠倒着过,人家要来看你,你没有起来;等你有精神能见客了,人家可是要睡了。” 张学良默然,杨宇霆却还有话说;告诉张学良町野武马又从东京来了。张学良很轻视此人,因为他只是个黑龙会的外围分子,与⽇本府政跟军部的关系不深,没有什么用处而好说大话;在张作霖被刺以后,张学良送了他十万大洋,将他辞退了。 他这次从东京来的目的,张学良可以预想得到,是为了五路事件。果然,町野武马直言相告,希望张学良履行张作霖跟⽇本所签的“五路协定” “先⽗那时是代表国中 府政签的协定,现在原件已经毁在皇姑屯;东北是地方权政,不管外 ![]() ![]() ![]() 话风中点⽔泼不进去,町野武马默无一言地退出以后,立刻去找杨宇霆。到了半夜里,杨宇霆来了,脸⾊颇为严重。 “这件事,搪塞不下去了。原先没有挂青天⽩⽇旗,人家还有个指望,我也比较好敷衍,如今一挂了旗,人家非算帐不可。” “算什么帐?”张学良冷笑“他跟我算帐,我还跟他讨那笔⾎债呢!” “话不是这么说,倒底是怎么出的事,也还不知道,而且也还没有证据。” “五路协定,不也是没有证据吗?” “不过,老帅确是许了他的。”杨宇霆紧接着说:“町野武马来找我,脾气是发极了,他说,他也不是非 ![]() ![]() ![]() “你不是跟老爷子唱双簧唱惯了的吗?仍旧想法子敷衍一下好了。” “不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第一,那时候没有挂旗;第二,老帅总是満口答应,指定要我跟⽇本人接头,我才好想法子;如今打你这儿先就一口回绝了,咱们的双簧唱不起来。” “那,”张学良感到事态严重了。“你说怎么办?” “我当然不能跟他发表什么联合声明,由他一个人去发表好了。” “发表了,咱们怎么办?” “不理他。” “那不等于默认了吗?” 杨宇霆不作声。显然的,杨宇霆已经跟町野武马商量好,用公布內幕的办法来要挟他“地价一千万,收过五百万”之说,他不知道有这回事没有?但只要一公布,大家都会说:“怪不得!张作霖没有拿⽇本人的钱,为什么要签那个协定?”这一下,老⽗的一世英名,付之流⽔;而且也替国民府政外 ![]() 这样焦虑苦思到天快亮时,痛头发作,找了住在帅府的马医师来,注 ![]() 于是找了他的內卫人员来——张学良的卫队是一个骑兵连;特为选出一排人,昼夜轮班,随侍在旁,宛如帝皇的“宿卫”称为“內卫人员”;卫队长名谭海,奉召前来,张学良问道:“还有谁在?” “⾼纪毅、范凤台。” “你把他们也找来。” 等三人到齐,张学良说道:“杨邻葛跟町野武马,打算公布当年老爷子跟他们谈判五路的经过,你们说这件事该怎么办?” “他怎么能这么办?”谭海愤愤地说:“老帅在的时候,待他那么好,他居然敢毁老帅的名誉,太不应该了。” “应该不应该是一回事,⽇本人要公布,又是一回事。咱们得想个法子拦住他不发表。” 沉默了好一会,⾼纪毅用低沉的声音说:“只有⼲掉。” 郭松龄的部下,大都认为郭松龄被捕后“就地正法”是出于杨宇霆的主意,早 ![]() “司令长官叫我给督办打电话,晚上来打牌。” “还有谁?” “没有外人,长官踉太太,还要请常长省。” “常长省在我这儿。”杨宇霆停了下来,大概是跟常荫槐研究,张学良可能要跟他们谈新五路的问题,好一会才在电话中说:“一会儿我们俩一起去。” 到了七点钟,一辆踏脚板上站了四名卫士的大轿车,开到帅府;卫士被留在外面,杨宇霆与常荫槐进了仪门,那座半洋式的大楼,楼上是张学良夫妇所住,楼下是一间大客厅与两间起居室,东面一间,陈列着一具老虎的标本,大家都称之为“者虎厅”;西面一间是张学良的“签押房” 将客人引人“老虎厅”后,方始通知张学良下楼会面;起先是寒暄,随后声音便低了,厅外的內卫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好久,只见张学良推门出来,大声喊道:“杀个湾台西瓜来吃!” 一语甫毕,不知道从哪里闪出来四个人:谭海、⾼纪毅、范凤台,还有一个叫刘多荣,手里都拿着 ![]() ![]() ![]() “把朱处长、刘处长请来。” 张学良的幕僚,有武有文;武将闭祸,照例文官收场;这朱、刘二人,一个是军法处长朱光沐,一个是秘书处长刘鹤龄,奉召到达帅府途中,已经知道了这回事,彼此已经 ![]() “他们犯了军法,审明 ![]() “我想,还要打个电报给何云竹,说明一切,让蒋介石有个了解。” 何云竹便是何成溶,湖北随县人,早年在武昌经心书院读书,光绪末年弃文就武,出⾝⽇本士官;他先是⻩兴的主要助手,以后追随中山先生,亦深获蒋介石的信任。他在国民 ![]() 商量停当,由朱光沐、刘鹤龄分别动笔,通电中宣布杨、常罪状,先是总括一笔:“溯自民国十三年后,屡次战祸,均由彼二人怂恿播弄而成。”下面提到东北与国民府政“信使往来,南北协洽”只有他们俩“返回观望, ![]() 阻挠的具体证据是:滦东五县,不肯 ![]() ![]() ![]() ![]() 既然如此,何以不早作处置,而有此突发的制裁行为?这一点当然要解释,是由于“近更暗结 ![]() ![]() ![]() 通电列名的人,也就是召集会议、审判杨、常的人,除张学良以外,有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已改名为辽宁的奉天省府政主席翟文选;热河省府政主席汤⽟麟,海军司令沈鸿烈,以及东北元老张景惠、刘尚清、刘哲、莫德惠等人。 判决书的主要內容,与通电大致相同;但增加了一段张学良在通电中不便说的话:“又接报告,该被告人等,又与共产 ![]() ![]() 其时已到破晓时分,张学良叫人打电话给杨宇霆的两名亲信,粮袜厂厂长葆康及被服厂厂长潘廷贵,即刻到“帅府”来议事。此两人都还在被窝中,为家人醒唤后,大惑不解,不知为什么挑在这个时刻会议?及至赶到“帅府”才知道杨、常被杀,顿时面无人⾊,⾝子抖个不住。 “不与你们相⼲!”张学良安慰他们说:“他们两个人该死,别人没有错。我找你们来,第一,要你们俩给他们办后事;第二,你们告诉这两家人,我决不会跟他们家属为难。” 上午九点钟,住在大和旅馆的孙传芳,接到张学良亲自打来的电话,说有要事面谈,已经派汽车来接了,请他务必命驾, 到得“帅府”门前,他就感到气氛有异,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但都是脸⾊ ![]() “孙联帅到!”副官在另一间屋子的门口报告。 “请进来!”是张学良的声音。 孙传芳一听,随即起⾝⼊內,见面吓一跳:张学良的神气,非常难看;上⾝着睡⾐,下⾝着马衤夸,正伸左臂,让医官替他注 ![]() “我放了大炮!” “汉卿!”孙传芳讶然相问:“我不懂你的话。” “我,”张学良的神情越显 ![]() ![]() 孙传芳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地看着张学良,心里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我自信没有办错。如果办错了,我向东三省⽗老请罪。” 说到这里,郑谦进来了,张学良便从桌上拿起通电及判决书的稿子, ![]() “这么办,”张作相面无表情地说:“未免过甚!” “我如果办得不对,我给⽗老请罪!”张学良握拳连连击桌“我自信没有办错,绝没有办错。” “事已至此,”孙传芳用和事佬的口气说:“先不必研究办得错不错,得要商量善后的办法。” “等大家来了,一起商量。” 所谓“大家”便是东北的领袖人物,应张学良之约,陆续到了。由郑谦宣读了通电的稿子,也就等于提出了善后的办法;由大家承认,杨、常是经过他们讯问以后“俯首服罪”因而一致决定“即时宣布罪状,按法执行。” |
上一章 玉垒浮云 下一章 ( 没有了 ) |
高阳的最新历史小说《玉垒浮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玉垒浮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玉垒浮云是高阳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