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是肖仁福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待遇 作者:肖仁福 | 书号:39402 时间:2017/9/6 字数:13178 |
上一章 第十二章 下一章 ( → ) | |
这年舂节,天气![]() 陈静如倒是乐得清闲,做完简单的家务,便出门去会她那些信佛的朋友,商量着元宵那天怎么往紫烟寺去烧香拜佛。儿子也没在家里,跟他的哥儿们 ![]() 其实一切都在冯国富预料之中的。想起过去,人家来就你,敲你的门,打你的电话,并不是你冯国富多么招人喜 ![]() 这个道理并不深奥,谁都容易理解。可容易理解的东西并不见得容易接受,冯国富多少有些不太自在。隐约中,旧时的热脸似在眼前浮现起来,一张张依然那么生动。只是这些热脸已有新的去处,再也不会出现在你家客厅里了。 冯国富当然还是有些定力的,稳稳坐在沙发上,目不斜视瞧着电视。只是什么也没瞧进去,屏幕里那些晃来晃去的影子,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确切意义。耳朵支楞着,却听不进电视里的声音,而是留意着门外的动静。偶尔有囊囊⾜声自楼下响上来,冯国富便下意识拿起遥控器,将电视声音调小,生怕有人敲门或按门铃,屋里听不见。其实电视声音已经很小,小到都快成了静音。不想那⾜音并没如冯国富所期待的那样,在门外停下来,而是依然一下一下敲击着楼道,响到楼上去了。 冯国富自嘲地笑笑,知道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楼上住着⽔电局的导领,脚步声是冲着人家去的。只得重新将电视音量调大,想专心看几分钟节目。很快又走了神,注意起客厅的电话机来。不知怎么搞的,电话机竟然这么沉得住气,像已睡过去的乖巧的小猫,一直不声不响地卧在屋角。冯国富真希望谁来个电话,打破一下屋里的沉寂。哪怕是个打错的电话也行,有电话总比没电话強。怪就怪在连儿子的电话也没有,不然也给他喊喊电话,松驰一下神经。这才想起儿子不在家里,就跟那些经常给他打电话的朋友在一起。 冯国富也考虑过主动给人家打打电话,可半天想不起该打给谁好。打给老同事吧,多年来自己一直是单位的导领,同事就是下属,过去都是下属给你打电话,今天倒过来打电话给他们,实在撂不下这个面子。打给朋友吧,一些所谓的朋友也是官场的同僚,你有权他有势的时候,可以互通有无,来往还算密切,如今你已失势,没有利用价值,人家早都忘了你的存在,还去打扰人家,岂不是自讨没趣?至于曾通过你到了⾼位显位的,过去找你是奔你手里那点权力而来,如今找你没用,更不会答理你了。 枯肠搜尽,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打打电话的人,冯国富⾝上凉了一大截。莫非这就是自己官场游走几十年的结局?自己现在还是政协副主席,就如旧时弃妇,⽟颜不及寒鸦⾊,无人理睬,过几年完全退下去,岂不惟有卧听南宮清漏长,要与世隔绝了? 一直到得初三这天,电话机才猛不丁响起来。冯国富一阵惊喜,心想总有人记起你来了。満怀感 ![]() 冯国富有些失望。小曹除夕夜就电话拜过年了,冯国富多么希望这个电话是另外什么人打来的。不过他还是暗暗感谢小曹,念着你这位老导领。 冯国富正想问小曹年过得怎样,小曹在那边说道:“老部长您去看过老记书没有?” 冯国富心里咯噔了一下。小曹口里的老记书就是杨家山。当年小曹从军分区复员时,因是杨家山安排他到组织部并推荐给冯国富开的车,他一直记着人家的大恩,杨家山离开市委去人大做了主任,人前人后仍呼他老记书,就像一直叫冯国富为冯部长一样。 冯国富意识到杨家山出了什么事,忙问道:“杨记书怎么了?”小曹带着哭腔道:“老记书住院了。”冯国富说:“几时住的院?”小曹说:“大年三十那天。那天晚上我给他家去过电话,没人接听。我还以为他回老家过年去了,直到今天才听说他进了医院,这就给你打了电话。”冯国富又问:“什么病?”小曹说:“好像是中风。” 中风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杨家山这种快奔六十的年龄。冯国富浩叹一声,说:“你在哪里?我俩去看看吧?”小曹说:“我已经到了车上,这就去接您。” 这天陈静如没出门,冯国富接电话时,她一直站在旁边,将电话內容听了个明⽩。冯国富放下电话,陈静如就跑进卧室,拿出他的外套,帮他穿好,相随下了楼。到坪里没站稳,红旗就赶了来。两人上车,小曹掉过车头,出得大门,往医院方向奔去。冯国富问小曹:“老杨危不危险?”小曹说:“听说还没脫离危险期。” 冯国富望着窗外 ![]() ![]() 小曹扶着方向盘,说:“关于老记书患中风的起因,说法还不少呢,市委和人大那边传得可神了。其中之一就是他的病是那次下县惹的。”冯国富说:“那次下县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怎么一无所知呢?”陈静如一旁揷话道:“你与世隔绝,天天两点一线,不是政协就是家里,怎么知道外面的事?” 小曹沉昑片刻,说起那次杨家山下县的传闻来。那次杨家山一行跑了好几个县,最后一站到了楚宁。楚宁是杨家山的老 ![]() ![]() ![]() 本来那段时间天气不太好,执法检查的全过程都没见过一丝 ![]() ![]() ![]() ![]() 楚河公园背倚楚山,前瞰县城,如带楚河绕过公园,逶迤东去。杨家山告诉袁秘书,楚宁旅游资源丰富,县城旁边有这么一个有山有⽔的公园,对发展当地旅游业有着举⾜轻重的作用。果然楚河公园建成开放后,再将县域內几个景区串在一起,远远近近的游客一下子被昅引了过来,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楚宁县的支柱产业。 杨家山此言不虚,袁秘书以前就陪朋友和上面的人来过楚宁,大家对这个公园,还有其他地方,诸如四季温泉、民族文化村和原始次森林风光群等景区,印象都非常好。袁秘书于是顺着导领的口气,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类的漂亮话歌颂杨家山。杨家山心里受用,兴致越发浓郁了,阔步登往公园⾼处的六角亭, ![]() 在六角亭上逗留了好一阵,两人开始下山。不过他们没走来时路,而是到了公园背面的楚河旁。因是冬末,楚河退了不少,却依然清丽明秀。⽔上船来排往,那是游人们在追波逐浪。⽔岸长堤蜿蜒,堤上遍栽的桃树虽然还没长出新叶,却有丽⽔拭目,清风盈袖,让人顿生如⼊仙境之感。 这么好的去处,自然谁都会受到感染,乐而忘忧了。何况这是杨家山始建的公园,他一路走来,不免兴致盎然,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岂料自下山后,他的脸⾊却突然 ![]() 两人在堤上默默无言走了一段,杨家山才慨叹一声,开言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袁秘书 ![]() 回楚南后,袁秘书才听人说起,楚河公园初建时,在杨家山的授意下,堤上栽的全是垂柳。垂柳见风而长,堤岸很快绿柳成荫,蔚为壮观。有好事之人就在背后议论,垂柳就是杨柳,据说是隋主炀帝赐的姓,杨家山就因自己姓杨,特意栽了姓杨的柳树,以彰显自己的政绩。这个说法传到市里,当时的市导领也曾问过杨家山,他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杨家山矢口否认,说自己有这么丰富的联想能力,早做诗人去了。可他愈是否认,人家愈这么认为,每次走进楚河公园,就会将堤岸茂盛的垂柳与杨家山联系起来。也因如此,杨家山做上市委副记书后,楚宁县里的导领便煞有介事地将这段堤柳辟作一处景点,取名为杨柳岸,看上去是借用柳永词意,实际上是冲着杨家山去的。 不想杨家山刚从市委副记书任上下去,过去对柳树赞不绝口的县委记书就授意将堤上柳树统统砍掉,全部栽上桃树。有人背后议论县委记书栽桃树的理由,说他的名字里有个涛字,平时同僚都叫他涛记书或涛哥,楚南口音里,涛跟桃音似,大家就断定他是以桃自喻。杨家山去人大后,没来过楚宁,不知这段变故,这次下来,特意来看自己当年栽下的垂柳,谁知眼前全是桃树,心下不快,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借了刘诗,明说桃已代柳,暗指楚南官场新宠替旧臣。究竟刘诗不能完全释去心头块垒,杨家山回市里后,郁郁寡 ![]() 杨家山主持建设楚河公园的旧事,冯国富非常清楚,那时他还是楚宁组织部长。楚河堤岸上的杨柳也确是在杨家山提议下栽种的,当年冯国富就曾随杨家山上堤,栽下过好几株垂柳。那么杨家山这么做,是否由于垂柳姓杨,冯国富觉得有些勉強,不怎么在意,也从没问过杨家山。至于人家伐柳栽桃,竟导致杨家山中风,冯国富认为更是牵強附会,不太可信。杨家山突然中风,原因肯定没这么简单。 说话间,来到一处街口,离杨家山所住医院已经不远。不想前面堵了一溜长长的车子,好像是出了车祸。进退两难之际,冯国富问小曹道:“杨记书中风的起因,你刚才只说了之一,还有之二呢?” 小曹说之二是市建设局屠局长被抓。原来市里几项建设工程承包黑幕穿帮,子套萝卜带出泥,将屠局长也牵了进去。本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经济败腐案,可有人觉得官场上没有纯粹的经济败腐案,抓屠局长,是因为他是杨家山的人,最后目的是要搞倒杨家山。据说上面早有这个意思,只是杨家山在市委副记书位置上呆着,不好下手,才先将他挪开,再拿屠局长开刀。姓屠的 ![]() 冯国富笑起来,说:“这个说法倒是有鼻子有眼的,像那么回事。”像那么回事,自然就不是那么回事。冯国富知道屠局长其实并非杨家山的人。杨家山管了那么多年⼲部,不好说知人善任,但什么人是什么货⾊,还基本看得准。屠局长原是建设局多年的副局长,人很聪明,自视又⾼。这种人权力有限,不会坏事,做没有实权的部门头儿或有实权的部门副职比较适合,因此有人多次提议他做建设局一把手,杨家山都捂住不提,说要提也不能在建设局提。屠局长心里恨死杨家山,却又不得不想方设法往杨家山⾝上靠,主动送上管辖范围的项目,让杨家山拿给自己的人去做。杨家山不愿跟他搅在一起,就是碰到有人拿着省里重要人物的条子,叫杨家山给建设局打招呼,实在没法推掉,也只找一把手。也是姓屠的手眼通天,后来竟走通市委记书和长市的门子,研究人事的常委会上,两位一把手一致提议姓屠的做建设局长,杨家山只得认同,怕自己一味反对,记书 长市还以为你跟现任建设局长做了好多见不得人的事。 不幸的是杨家山没看错人,屠局长果然出了事。有人将他与屠局长联系到一块,自然是不知实情,以为杨家山当时管 ![]() 冯国富正要问小曹,还有没有杨家山中风起因之三,前面的车阵开始 ![]() 不一会儿到达医院,三人下车,来到⾼⼲住院楼。杨家山住在二楼西头的单人病房,三人进门时,房里非常安静,病人一动不动躺在 ![]() ![]() ![]() ![]() ![]() ![]() 冯国富给病人掖掖被子,退下来问杨进仕,杨家山是怎么得的病。杨进仕呆望着冯国富,略带结巴地说了⽗亲得病的经过。 近段时间以来,杨家山情绪显得很暴躁,动不动就训人发脾气。却也没有别的异常,大年三十晚上还喝过半斤葡萄酒。不想放杯上厕所时,便缩在地板上爬不起来了。打电话找到人大办主任和司机,七手八脚送进医院,值班医生一查,说是中风。虽经抢救,勉強保住一条命,却一直处于半昏 ![]() 冯国富只得好言相慰,说了些如今医疗⽔平⾼,杨主任命又大,慢慢会恢复过来一类的宽心话。这才注意到,除了杨进仕那留学国美的姐姐杨琴没在场,也没见他老婆汪花菊。冯国富正要开口寻问,小曹在一旁扯他⾐角,冯国富意识到有些犯忌,也就缄嘴不语了。 说起杨琴,那女孩自小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小学到大学,学业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大学毕业又直接考取国美托福,现正在那边读博。这是杨家山夫妇心头的骄傲,别人一提及这个宝贝女儿,他们就一脸的幸福。只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姐姐那么优秀,弟弟却智商平平,还有轻度口吃,⾼中勉勉強強读完,大学凭文都是花钱换回来的。当然市委副记书的儿子,找个理想的工作绝对没问题,杨家山一个电话,工商局长就收下了杨进仕,让他做上堂堂家国⼲部。有这么好的单位,老子又是大权在握的市委副记书,找老婆应该不在话下。仗着条件优越,杨进仕的要求也就有些⾼,得聪明贤慧,还得漂亮好看。世上的女孩有聪明贤慧的,有漂亮好看的,既聪明贤慧又漂亮好看的也不乏其人。只是集聪明贤慧和漂亮好看于一⾝的女孩要求也不会低,他们満意杨进仕的家庭背景,却难得満意他平平的智商和口吃的⽑病。这样⾼不成低不就,几年下来,杨进仕一直成不了家。 杨家山急了,只好亲自出面,替儿子物⾊了一个女孩。那女孩是市委招待所里的漂亮服务员,名叫汪花菊。杨家山常在招待所开会就餐,经常见面,知道她不仅漂亮,而且活泼机灵,又来自偏远农村,不像城里女孩眼⾼。杨家山便以给她解决工作为 ![]() ![]() ![]() ![]() ![]() ![]() ![]() ![]() 又坐了一会儿,三人准备告辞。冯国富这才意识到出门时匆忙,没想起给病人带些什么。伸手去⾝上摸了摸,发现几个口袋都空空如也。原来自做上楚宁县委组织部长后,走到哪里都有人买单,家里的钱又都是夫人管夫人花,冯国富再没用钱的必要和机会,早已没了带钱在⾝的习惯。 好在陈静如是有备而来的,从包里拿出一叠百元大钞,往杨夫人手上塞去,说:“杨记书的病我们帮不上忙,只好表示点小心意。”杨夫人不肯接,只顾推让。冯国富就做出生气的样子,说:“我们两家这么多年的 ![]() 又安慰杨夫人几句,三人动⾝出门。杨夫人殷殷相送,陈静如转⾝说:“别送了,招呼杨记书要紧。”伸手拈去杨夫人落在肩头的⽩⾊长发。冯国富也说:“有什么困难打我机手,我负责出面。”杨夫人说:“暂时没什么要⿇烦冯部长的。人大还有市委那边都有导领来过,他们已给予了关照。”冯国富说:“这就好。还有过去那些时刻不离杨记书左右的老朋友老部下呢?也有来过的吗?”杨夫人声音又哽咽了,却掩饰道:“来过来过。” 冯国富知道这话问得多余。那些过去老 ![]() 冯国富似笑非笑道:“也不见得。得了杨记书这种病,别说市委副记书,就是省委副记书,除了单位和组织外,恐怕也难得有人再来理睬你。”小曹骂道:“真是人心不古啊。好些占据着市县重要部位的家伙,都是老记书一手提上去的,老记书在副记书的位置上,他们紧密团结在他周围,老记书去人大后,再难得见到那些人的影子,现在他又成了这个样子,他们自然更不肯露面了。不是这帮家伙忘恩负义,老记书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这样的人冯国富见得可不少,不说也罢,只说:“刚才你扯我⾐角⼲什么?”小曹说:“老记书就是那个汪花菊坏的事。”冯国富有些讶然,说:“她怎么坏的事?”小曹说:“汪花菊已跟杨进仕离了婚。” 冯国富夫妇吃惊不小,问小曹到底是怎么回事。小曹说:“汪花菊虽然出⾝农村,可她长得好,人又活泛,不是为了解决工作,她怎么看得上杨进仕?结婚后也就不怎么将丈夫放在眼里,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只是当时老记书还是市委主要导领,她还不敢怎么样,老记书去人大后,她就无所顾忌了,好上了别的男人,最后闹到法庭上,离婚了事。” 如今这种事情太多,大家都已见怪不怪,照理儿子离了婚,杨家山实在犯不着气得中风。冯国富说:“这个儿媳得来确实不易,这事摊到谁头上都来气。只是我跟杨记书共事多年,知道他是个有肚量的男子汉,儿子离婚还不至于把他击垮吧?” 小曹说:“你知道汪花菊好上的是谁吗?”冯国富问:“谁?” “ ![]() ![]() ![]() ![]() 这家伙出手这么恨,倒是冯国富怎么也没想到的。当年在队部当兵时,姓金的就是杨家山为团长的团部战士,转业回地方后,又在杨家山一手培植下,从普通养路工人转⼲调进机关,两年⼲部三年股长四年科长,最后做到市 ![]() 冯国富浩叹一声,一时无话。只恨杨家山自己失察,看走了眼,当⽩眼狼做知己,视无赖之徒为贤能,利用手中特权,将其一步步扶到 ![]() 本来就郁郁寡 ![]() 看看假期快尽, ![]() 不觉离开乡下已快四十年,蓦然回首,人生仿佛雪地里那深深浅浅的脚印,倏忽间已杳无痕迹。 忽又记起人唐的诗来:寂寞苍山远,天寒⽩屋贫,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这首明⽩如话的小诗,简直是支无声的小夜曲。山远屋贫,⽝吠人归,雪夜的⽩⾊是寂静的,浸人肌肤。这是冯国富最初读此诗时的感受,不知怎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诗里读到的不再只是苍凉和清寂,更多的是悄悄蕴含在这苍凉和清寂里的温馨。冯国富暗自嗟叹,是不是这样的温馨与我们相去甚远,才越发觉得它的难得,容易被打动?人也许就是这样,贫穷的岁月缺乏物质,却不缺乏温情;风光的⽇子看去热闹,却往往徒有热闹,寂寞难耐;而什么都有,包括财富和权力都可任意挥霍的时候,我们便常常那么无奈而又无助。 冯国富正这么胡思 ![]() 原来竟是李总。李总喝口陈静如递上的茶⽔,向冯国富解释说,他早就应该上门的,只因公司的事情,舂节都不得安宁,一直出差在外,昨晚才匆匆回到家里,今⽇便赶了过来。冯国富笑道:“这就是资本家的本质,为了追逐利润,什么都扔得下,连舂节这样的传统大节也可以抛 ![]() 跟冯国富打了大半年 ![]() ![]() 听李总如此说,冯国富才意识到办公司钱赚,也 ![]() ![]() ![]() 相比之下,像李总这种无 ![]() ![]() 随便聊了一阵,冯国富换了话题道:“现在是公历二月初,政协会议将于月底召开。又是换届会,你就是再忙,怕也得赴会才是。”李总点头道:“这是理所当然的。冯主席费了这么大劲,给我弄了个常委,我不赴会,怎么对得起您老人家的栽培呢?”冯国富说:“对不对得起我的栽培,一点也不重要。我的意思是,你不参加会议,怎么知道做委员的滋味?”李总笑道:“做委员的滋味一定非常美妙吧?” “当然美妙。”冯国富也笑道“比如刚才我们说的关于纳税人的话题,平时你就是举上个⾼音喇叭,对着府政部门喊上三天三晚,也不会有谁出来理睬你。可政协会上,你写成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再转 ![]() 说得一旁的陈静如都忍俊不噤了,说:“如此说,做上这个委员,还真可耍耍委员的威风。”冯国富正⾊道:“这怎么是耍威风呢?这是委员的职责嘛。”李总笑起来,说:“那到时我一定行使好委员的光荣职责。” 自医院回来后,冯国富的心头一直灰灰的,今天李总来访,说了这么多话,心情一下子好起来。李总走后,看了一会儿电视,冯国富想起已好几天没碰的佛经,随手拿过那册《四念处》,诵读起来。陈静如见了,说:“经不离香,替你燃盘香吧。”出到 ![]() 冯国富还没念上两页,又有人敲门。这回是周英杰。 一进门,周英杰就说:“冯主席家里真香啊。”冯国富放下《四念处》,说:“哟,好久没见周主任了,怎么又现⾝了?” 文史委向来清闲,周英杰跟银副部长粘上后,没几时呆在政协,冯国富尽管分管文史委工作,也难得跟他照一回面。冯国富倒不怎么介意,知道周英杰在忙自己的前程。其实这在政协已不是什么秘密,都清楚周英杰就要离开政协了。 不想今天周英杰竟突然出现在冯国富家的客厅里,倒是让人稀罕。原来周英杰是以拜年为名,特意来给冯国富报告他的最新动向的。他歙歙鼻翼,闻闻佛香,就佛论佛了几句,然后告诉冯国富说:“我就要到县里任职去了。” 冯国富并不意外,说:“应该祝贺呀!你这么年轻,老呆在政协,确实是种浪费,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好发挥你的能力,为 ![]() “我哪有这个能力扶持你?”冯国富笑笑,又问道:“到哪个县去?”周英杰说:“冯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冯国富知道那便是楚宁了,说:“那好呀。什么部门?”周英杰说:“还是冯主席战斗过的部门。” 冯国富的目光扫过周英杰満是谦卑的笑脸,明显感觉出那隐在谦卑后面的无法掩饰的得意。原来冯国富以为从政协出去的人,能到市直部门或县区府政做副职,已是非常了不起了,想不到周英杰却一步到位,做上楚宁县委组织部长。这样的位置可比市直部门或县区府政副职重要得多。而且跟冯国富当年做楚宁组织部长时略有不同,现在的县区组织部长似乎更有出息了,没出意外,⼲两三年绝对是 ![]() ![]() 正因县区组织部长位置如此特殊,近几年楚南才形成这样的惯例:除了两种人,一是市委主要导领秘书,二是组织部重要科室的科长主任,其他人谁都别想沾这些位置的边。冯国富早就听说过,楚宁县组织部长位置原来是安排给市委组织部徐科长的,周英杰能把他挤下去,的确非同凡响。怪不得那天徐科长要打电话给冯国富,说周英杰真有两手。当时冯国富还开玩笑说,谁都有两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不曾想周英杰的左手右手,比人家的左手右手要⾼明得多。 冯国富沉昑之际,周英杰又说道:“楚南是冯主席的老 ![]() ![]() ![]() ![]() ![]() 周英杰说这话时,显得格外真诚。冯国富却担当不起,说:“你没必要客气,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修为嘛。”周英杰倒也坦⽩,说:“我有什么修为?如果不是冯主席牵头将那次楹联征集活动搞起来,并亲自出面请动银副部长出任导领小组副组长,我也不可能结识银副部长,受到组织上的关注。我会永远记住您的大恩大德的。” 这话来得更重了。其实那次楹联征集活动冯国富也没出什么力气,主要是周英杰跟朱崖和李总三人,一个负责组织联络,一个具体 ![]() 这事还真有些意思。冯国富想起刚默诵过的《四念处》里的话,笑着摇了摇手,说:“不可说,不可说。” 周英杰却不知到底是什么不可说,只是笑笑,客气着告辞走了。 |
上一章 待遇 下一章 ( → ) |
肖仁福的最新综合其它《待遇》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待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待遇是肖仁福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