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沧桑是郝树声创作的经典玄幻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 | 书号:39276 时间:2017/9/5 字数:3233 |
上一章 第56章 生意 下一章 ( → ) | |
第56节生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 ![]() ![]() ![]() ![]() 另外村里还发生了最大的变化,那就是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摘掉了“地富反坏右”这些政治帽子以后,原来处在这类阶层的人们,仿佛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元叔从来没有戴过帽子,但戴在他⺟亲头上的帽子,实际上是他戴着的。⺟亲活着的时候,他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个“地主羔子”他⺟亲去世了,他仍然脫不了地主出⾝的⾝份。因为不再划分阶级成分后,虽然统称“村民”了,但“⾝份”与“成分”是两码事儿,不是立刻就能变更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元叔的聪明、勤劳和与世无争,本⾝就体现了一种⾼贵的人格。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里,寨子里大多数人不仅没有歧视他,倒很尊重他,同情他。到了80年代以后,随着他家的小⽇子越过越好,又乐于助人,大家更加⾼看他了。渐渐地,自卑的元叔成了寨子里一些群众的主心骨,许多人对种什么庄稼,做什么生意,都要找到元叔“论证”一下,做起来才感到踏实。就连谁家两口子生气了,也请元叔去劝导,元叔说出去的道理,人们信服。一来二去,元叔成了寨子里举⾜轻重的人物。 人们最佩服的,自然是元叔⾼超的医术。尤其是那次看好了刘继宗的怪病,在寨子里越传越琊乎,差不多成神医了。刘臭蛋说,元叔看病很有洋味道,诊断病情很准,是因为他在理论上有一套。打那以后,寨子里常见的疑难杂症,那几个略懂“岐⻩”的⾚脚医生,常常在束手无策的时候,让位于元叔处理。老话说“同行是冤家”他们开始是排挤元叔的,认为他不过是个自己摸索出来的医生,没有老师传授,缺乏理论功底儿,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随着元叔在群众中的声望越来越⾼,他们不得不默认了元叔的客观存在,默认了元叔作为医生的价值。自己实在看不了的疾病,他们自觉地与病人家属商量:“不行,你们去请孙丙元来看看?”元叔到场与他们共同会诊,总是谦虚地请他们讲自己的看法,把他们说对的地方予以充分肯定,然后再作出处理。这几个医生受到抬举,没有不赞成元叔的。 到了后来,一般地说,只要谁家的大人小孩生了病,总是直奔元叔这里,请他去看。元叔 ![]() 大家都劝元叔自己开一个小药铺,⼲脆坐堂行医,元叔当然不敢冒这种风险。在他与孙二孬合伙开⾖腐坊两年以后,有了点积蓄,他就把主房前边的院墙拆了,盖了三间房子,一间当做过道,另外两间办起了一个小杂货铺。开始时,元叔对进哪些货,虽然动了不少脑筋,并不全都适销对路,一年下来,利润差不多都变成了积庒商品。 元叔琢磨出一套办法,就是在乡亲们来买东西时,若是没有的商品,他就赶紧记下来,及时补充货源。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调查方法,非常直接,立竿见影。比如啤酒这种饮料,那玩意儿像马尿一样,喝下去,苦苦的有一种怪味,远不如烧酒喝着痛快淋漓。谁也没有料到这种小孩们称作“尿酒”的东西,后来竟然会兴盛起来。元叔的小杂货铺,当然没有进过这种货。年轻人赶时髦,追着元叔要买啤酒喝,元叔就进了几件,一试销路很好,洋口味占领土嘴巴,几乎没有过渡过程。到了麦季,家家户户都要在元叔这里买走几捆啤酒,到麦地里⼲活时当茶喝,当“ ![]() ![]() 元叔从来不计较蝇头小利,在他站柜台时,给来买东西的人,⾜顶实数,几乎没有差价。四川女人才认为这样下去实在“要不得”一般不让他在前边做买卖,自己和两个女儿当营业员。开始,她算账不很在行,小女儿总是能把价钱一口说出来,她才开始跟着元叔学习打算盘,耝通了算账记账的方法,没有多久就能独当一面了。 寨子里许多人在元叔的小杂货铺开业的时候,曾经嘲笑过他,说“山里人,有出息,穷死也不做生意”很瞧不起元叔率先起步的举动。几个在外当工人的人回来说,县里导领们搞起了“星期⽇经济”到了星期天,县委、县府政大院里的导领和一般⼲部都上街摆摊做生意,才让人感到眼热起来。那些临街的住户,有心做买卖,却没有这种胆量,羞羞答答的。他们没有仿效元叔做买卖,却首先仿效了元叔重新改造住房的办法,把院墙和大门统统拆掉,盖起了这种一间过道两间门面的房子。这种改造果然有用,不二年的光景,寨子里的各种生意兴旺起来,有的办起了电焊修理铺,有的办起了蒸馍组,有的办起了打面房。 杜思宝的叔叔杜凤梧,办起了一个木工房,主要产品仍然是做棺材。他的后院比较宽大,买了一台山东潍坊产的木工刨 ![]() ![]() ![]() ⾼恩典没有资金,做不了大买卖,他的房子又不临街,从內蒙古回来以后, ![]() 大家越来越往钱眼里钻。过去,人们相互之间帮忙,是不计较报酬的,只要有劣质烟卷菗,有⽩面馒头吃,招待一下就行了。现在,慢慢没有了帮忙的说法,凡是能够央到的帮忙人,首先商定给多少报酬。只有在哪一家死了人这一点上,才真心实意地去帮忙,不再计较那么多,还保存着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意。老学究孙乃社家里翻修房子,儿子说,大工每天给人家十块钱,小工每天给人家五块钱,叫孙乃社感到既心疼,又惋惜,文绉绉地说:“世风⽇下,人心不古啊!” |
上一章 怪味沧桑 下一章 ( → ) |
郝树声的最新玄幻小说《怪味沧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怪味沧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怪味沧桑是郝树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