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沧桑是郝树声创作的经典玄幻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 | 书号:39276 时间:2017/9/5 字数:2579 |
上一章 第29章 送信 下一章 ( → ) | |
第29节送信 上一节扯得太远了,还回到邮电所里去。邮递员小蔡的业务当然是每天在外边跑。只要没有刮风下雨,只要不是送一份加急电报,小蔡每一天轮流去一个公社。到了目的地,只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公社院,一个是中心小学。在公社院里留下文件和报纸,到学校里留下信件和报纸杂志。这样做,可以把给全公社群众的信件,由各大队在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捎回去,孩子们很乐意⼲这种邮递员延伸的业务,仿佛受到一种重托,心里充満了使命感。 小宝一生都会记得,在他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在甘肃省兰州市当兵的二舅给他的一封信,这可是生学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大事儿。一群孩子围着他,羡慕地看着幸福的小宝。他过于 ![]() ![]() 还有一次,丁老师让邮递员小蔡捎走了一个包裹,邮给家里。过了半个多月,他哥哥来到学校,当着老师和生学的面毫不留情地臭骂了他一顿,连饭也没有吃就走了。凡是了解这件事情原因的人,都觉得骂他活该。原来天气转暖以后,丁老师的棉 ![]() 寄包虽然贵, 良辰价更⾼。 造反和爱情, 一个不能抛。 写成以后,反复昑诵, ![]() 那时候,邮寄包裹要到县城里才能取到。他的家在我们马寨公社北边的一个公社,离我们马寨不过三十多里路。他哥哥接到了他们公社邮电所送达的汇单,⾼兴得很,以为兄弟寄回了贵重财物。让他嫂子备了⼲粮,兴冲冲地跑了几十里山路,又顺着公路跑了几十里。山里人进城是傻蛋儿,连东西南北都弄不清楚,他哥逢人便打听邮电局在哪里,终于找到了地方。那时候不兴⾝份证,取包裹要拿大队开具的证明。他哥不懂这一套,什么也没有带,发包裹的工作人员认死理儿,说什么也不让他取。他哥 ![]() 当然,到了我讲故事的年代,电话已经延伸到了我们马寨公社,上级的指示,乘载着每秒钟30万公里的电流速度,很快就能传了下来。同古代相比,元叔他们跑腿送信的工作,成了通信网络上的神经末梢。总体上看,信息传递使用的时间比古代节省了许多,基本上实现了朝发夕至。 送信这种活儿,一点也不费脑筋,只是费鞋。到了天气暖和以后,元叔心疼他妈,又舍不得穿凤姑偷偷地给他精心纳制的桐油油过的圆口鞋,脚上穿的是用河边上一种叫做雷草的茎叶儿编织的“草褂搭儿”学名“草鞋”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穿的那种鞋子。 元叔编这种草鞋很內行,下雨天气不上工的时候,他就会在屋里的地上,揳一木桩子,拴上一分四股的⿇绳,一端拴在 ![]() 大队的范围小,通知开会时,元叔只要一个早上,就可以把全大队跑上一遍儿。公社的范围大,方圆二十多里,还要沿山摸岭。通知开会时,大队的几个“四类分子”排的有班次,轮流到附近八个生产大队送信。要是一种用一个信封密封起来的信儿,一般不是通知开会,而是传达一种指示。导领把信封得严严实实的,強调送信人不得拆开看,说是为了保密。其实,这几个“四类分子”都是识字人,到了目的地,如果那里的⼲部不识字,还得拆开让他们念给⼲部们听。所以,最先了解上级指示精神的仍然是这几个“四类分子” 要是口信儿,那一定是通知各大队⼲部来公社开会。接到通知的各个大队的⼲部们,按照预定的时间,提前开路,赶到公社。开完会后,天⾊晚了,他们提着原来准备好的马灯,或者到马寨亲戚家找来一些沤⿇秆,点着⿇秆火照亮回家的道路。自从有了手电筒以后,这种情况才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部们用一条细布筒,把手电筒装进去,一头是死口,一头是束口,用绳子束着,挎在胳肢窝里,方便照路。 公社导领们经常要开会,送信这种活儿常年不断。“四类分子”们跟大队⼲部一样,与公社导领们比较 ![]() ![]() ![]() ![]() ![]() |
上一章 怪味沧桑 下一章 ( → ) |
郝树声的最新玄幻小说《怪味沧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怪味沧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怪味沧桑是郝树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