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书记是郝树声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镇委书记 作者:郝树声 | 书号:39275 时间:2017/9/5 字数:7717 |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下一章 ( → ) | |
梦想发大财飞马来西亚 货到地头死困槟城孤岛 有了一个好的搭档,就是省力。自从中坤上任之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与前期相比,我觉得,没有镇长时,一肩挑费力气,但和刘舂亭搭档时,比一肩挑更费力气。 我与中坤有一点师生之谊——他是在我当过校长的那所⾼中毕业的,学的是文科,我则是一个物理教师。有了这一层渊源关系,他很尊重我,我也很喜 ![]() ![]() 同我一样,再不错的⼲部,也有⽑病。中坤就有两点不⾜,一个是过于细,讲话啰嗦,安排起工作来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以至于几个会议以后,有同志就编出一个歇后语来,讽刺他过于琐碎:“邓镇长讲话——整场。”整场是农村待客的一种席面,几乎把能够上来的美味佳肴全部上齐,一场下来,从中午能够吃到天黑。另一个是 ![]() 其实,这也算不得⽑病。班子的搭配,知识、气质、阅历互补才是好班子。我是个举重若轻型的,做事情大而化之,大笔写意;他是个举轻若重型的,事无巨细,细研细磨。所以,他的第一个⽑病就不算⽑病了,第二个⽑病批评他了几回,略有改进,成效不很明显。“江山易改,秉 ![]() 公元1998年的秋冬之 ![]() ![]() ![]() 一到灌河,大家都有点吃惊,兄弟乡镇的弟兄们还不至于流露在脸面上,县直职能部门却大呼小叫。县委徐泽厚记书站在山上,有力地挥动手臂,指着下边各村⽩茫茫的一片片香菇棚,对大家肯定地说:“我们喊了几年的东西,硬是在灌河实现了,你们到底服不服气?”十五名记书、乡镇长纷纷表示,服气服气。这时,倒给我搞了一个大红脸。 已经沉没了两三年的灌河镇,好像突然浮出了⽔面。食用菌产业耝具雏形的风一吹出去,电台、电视台、报社记者首先拥来。招待所里天天客人爆満,车辆爆満。盛放空酒瓶子的小屋每天都成批量地充实进新的成员,与电视上的影像、报纸上的文章成正比例地增长。 县委宣传部一帮子秀才,伙同省市 ![]() ![]() ![]() ![]() ![]() 看罢这篇文章,我很有点感慨,文章这玩意儿,实在不能当真,催人泪下的东西,未必都是事实。我甚至怀疑一些英模的事迹,搞不清楚哪些是确有其事,哪些是虚构的。办公室王主任说:“贺记书,这报纸我们应该多留一点,是我们镇发展史上的宝贵资料。”我说:“千万别留,上面说的尽是瞎话,让老百姓看看,不指着鼻子骂我们才怪哩。” 你不能不佩服舆论的力量。搞得我们最狼狈的就是每天的接待应酬。先是本县各兄弟乡镇一批一批来客,后是远近慕名而来的外地朋友一拨一拨地造访。对于来访的单位, ![]() 就这样,在没完没了的接待应酬过程中,虽然是按照不同层次用不同人员陪同讲解,但上边来人,还得我亲自讲述。我自己介绍的次数多了,早没有了祥林嫂的那份耐 ![]() 大约在10月底,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马来西亚的邀请函。上边写着,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的食用菌生产很有成效,人家邀请我们去马来西亚参观考察,具体联系人是鸭 ![]() ![]() 因为镇里经常是“罗锅 ![]() 想好以后,我先向县委徐泽厚记书请示,他表示同意。然后让甄诚友和那个鸭 ![]() ![]() 下边的工作分两块进行,一块是我们通过县安公局、市安公局以及到省安公厅理办出国的因私护照。这种因私护照一管五年,比其他公派或者旅游出国的护照有用得多。至于签证,则由周守信负责到广州的马来西亚领事馆理办。 另一块是收购优质香菇。为了收购这一千多千克香菇,可把甄诚友忙了个一佛出壳、二佛升天。通过周守信从马来西亚电传来的零售价格,我们测算,如果带去的这些香菇全部脫手以后,不仅可以包着路费,回到广州,还可以买一辆十来万元的小轿车开回来。 于是我俩抱着发一个小财的憧憬,美滋滋地筹办着一切应该准备的东西。我亲自拍了一些香菇生产的照片,又起草了一个广告,题目是“来自国中的山珍——香菇”写了一通简约的文字,把香菇夸成了鲜花、人参和⻩金,又请县第一⾼中的名牌英语教师翻译成英语文本。在商定译文中间,才知道那些⾼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都是一些笨家伙,那么多品种的食用菌,他们只用了一个词汇——“mushroom”表示,仔细想想,也许是够形象的“小伞”、“房屋”的意思。我当时心里凉了半截,由此看来,西洋人如此瞧不起食用菌类,肯定不会喜 ![]() ![]() ![]() 一直 ![]() 那个时候,还没有整治超载这一说,因此,我们乘坐的这台车內,人満为患,如同罐头瓶里的沙丁鱼,挤死挤活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是小车来小车去的,与共公 ![]() 一路上,我们走了一天两夜,在汗、庇、汽油的混合空气中,在又渴又饿,又颠又挤,坐卧不是的环境中生存,可把罪受大了。好在诚友给车主讲过我是一个员官,又有甄诚旗、诚星两个弟兄送我们,人多势众,车主很够客气,让我始终挤在车子的前边,多多少少有一点活动空间。看看有几个出去打工的年轻女孩子,也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鲜嫰 ![]() ![]() ![]() 到了广州,朋友们早已恭候。洗去浑⾝脏臭和疲劳,一边理办出国的手续,一边让朋友们饯行。“喝吧喝吧,记书远行,西出 ![]() 诚友这位老兄办事真的得力,他与周守信一道在几天內很快办齐了签证、机票、货运单。也许是周守信的号召力不大,也许当时人们对于出国还觉得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此行只组织了六个人,除周守信、甄诚友我们三个外,一个是鸭 ![]() ![]() ![]() ![]() 于是,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国中中原商贸文化考察团”这个临时的省级机构,我们自己申报,自己批准,没有上税,没有稽查。同时,我们在广州大街上随便做了精致的 ![]() 腊月十二下午,我们在广州⽩云机场准时起飞。在这里只给予了例行的全安检查。本该“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却不料一飞冲天,背道而驰,又向东飞行到厦门机场,落地后又走出机飞,在那里的登机大厅绕来绕去半个多小时,才正式理办了出国的有关手续,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然后飞了七八个钟头,机飞终于降落在马来西亚这个陌生国度的大地上。临近降落时,在天上往下看,地下一片灯火辉煌,一落在槟城机场,真的如同⽩昼。 出了机场,由周守信先生早已联系好的当地华人,组织了六台⾼级车辆 ![]() ![]() ![]() 许岳金、周参同二位先生送到住处之后,寒暄一番就告辞了,只有周丙南及其家人陪同我们。到街上一个华人餐馆用餐,吃的“ ![]() ![]() 我们下榻的“国宾馆”叫“岐山堂”也就是周氏祠堂。在国外,华人社区都按照姓氏建立一定的社会组织,然后集资建立祠堂,一个姓氏搞一个聚会地点,都可以在异国他乡同姓相昅、祭奠祖先。仅看到这一点,就已经充分体现了⾎浓于⽔,华中民族的确具有不可战胜的凝聚力。 这座祠堂,占地有三百多平方米,底下一层是一个大厅,我们住在二楼,二楼是一个中型厅,一面临街,其余三面分隔成一间间房子,原是人家族长们在节假⽇和开展重大活动时,分头议事的地方。平时没有用处,接待客人住宿,搞一点养活祠堂的收⼊,倒也不失为华人社团善于经营的精明之处。 作为“团长”我一个人住了一间,其余的人每两个人一间。这里离⾚道只有二百七十多公里了,一年到头,气温不低于30摄氏度,所以每个房间都装有“冷气”——就是我们叫做“空调”的家用电器,人家的空气温度只⾼不低,不需要调节冷暖,只要有冷气就行了,所以不存在“空调”这一说法。屋里没有电视机,我对周丙南十几岁的儿子周英豪及他们的佣人——一个黑漆漆的印度小伙子比划了半天,他们才弄明⽩,给我搬来了几本介绍周氏宗族情况的书籍以及马国的报纸杂志。我在奋兴得睡不着觉时,就啃这些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跑到马来西亚我才得知,原来姓周的祖先在陕西岐山,所以这座祠堂被命名为“岐山堂” 第二天一大早,看祠堂的老人送来了一份《槟州⽇报》,报纸上的第二版赫然登着我们的照片以及“国中中原商贸文化考察团”今⽇到达槟城的消息,扎扎实实地让我们几个人 ![]() 两餐下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们是什么“商贸文化考察团”?狗庇,无非就是些旅游观光客嘛,那些机场 ![]() 我和诚友老兄商量,这里的一切不必去考虑它,我们的目的是销售香菇。只要能够赚上一把,再苦再累也都值得。正所谓: 团长不要紧,出国才是真。 只为卖香菇,记书不算人。 人家安排的“商务文化考察”活动的地点,是在离这儿还有几站路一个叶姓的祠堂里,名称为“安南会馆”负责人叫叶宗盛。一切要靠钱开路,这个地方虽然要比“岐山堂”大得多,但租用的费用并不算贵。 我们的际国贸易经过一天的紧张筹备,第二天就开张营业了。这里确实具有很好的商业氛围和商业信用,没有什么国內常见的欺诈行为。人家真的希望我们这一行人能够钱赚,不虚此行。由于安排我们去的周丙南先生及其他友好人士,提前做了不少工作,前几天我们一伙人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粮食开发商老太太原来也带的是⽟器,她和那个卖⽟器的两个人摆开展品,实行強強联手,展销挂钩;书法家运指如飞,在带去的国中宣纸上,把来访人的名字以及大、小老婆的名字嵌在顺口溜里写上去,无非是一些祝福贺喜的淡话,润笔费让马来西亚同胞们随心布施,十个马币到一百马币不等,居然比我们还要吃香。这样看来,他们四个更加不算什么“商贸文化考察”至多是一些街头杂耍的艺人而已。 我和诚友卖香菇才是真有一些商贸的气息。两天里就卖出了一百多千克,而且价格也不错,一千克最⾼卖到一百一十五马币。一个马来西亚货币抵民人币的两元,而我们在家的收购价只是每千克在五十元左右民人币,可想而知,这一百多千克香菇,扣除“⾖腐盘成⾁价钱”的车马运输费用,仍是多么钱赚。我们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客人,有了与梦想相近的收⼊,心中莫名奋兴,吃饭休息放在了极其次要的地位,一心多捞他们几个马币才是目的,同时对在灌河培育出了这么一个支柱产业更加庆幸。 因为在这里安营扎寨,就有一些华侨前来探望我们,并请我们吃饭。我们赠送他们一两袋香菇作为礼品,他们就要买走几千克,作为对我们的回报,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也不敢因为人家请了吃饭就降低价格,反而使他们更加觉得这东西的珍贵。 到访的车马一天比一天地稀少,到了第四天头上,就基本没有人上门问津了,我和诚友急得嗓子冒火。我们请教叶宗盛先生,可否到外边摆摊,叶先生说,不行,这里是有法律规定的,你在这里只能是展品 ![]() 叶宗盛、周丙南和天天都要过来看望我们一下的许岳金、周参同等几位先生,着实替我们想了不少办法,他们又请来《槟州⽇报》的记者樊秋玲女士,采访拍照,为我们再次登报——这次费用当然由我们自理。炒作一番,果然又引起一点效应,几百公里外来了几个华侨,专程看我们。 在远路客人中,有一个是做丝绸生意的。我以为我们这丝绸之路的发源地竟然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接上了头,非常⾼兴,正想做一些人文方面的挖掘整理,谁知人家说,现在国中的丝绸没有做头,质次价⾼,他们主要是做印度的生意。一席话,在大热天用冷⽔浇灭了我的念头。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谊,请我们吃饭后,他们还以每千克一百二十马币的天价买走二十千克香菇,我们心里非常感 ![]() 余下来,就真正不行了。虽说是“紧张的庄稼,消停的买卖”可我们在那里“消停”不得,签证很快就要到期,这香菇如果卖不出去,只好倒在海里去了。我和诚友盘算,再不能零售了,赔钱也得抓紧把它们兑出去。 于是,我俩就开始跑大型商场,找到人家的销售部一打听,不行,我们不要说没有包装,连产品质量认证的资格都没有。看看人家柜台內,这种香菇,除了价格确实比我们的略⾼以外,没有什么两样,但人家的产地明确、商品属 ![]() “货到地头死”这句老话让我们得到了彻底的体验。我们两个再也不做什么发财梦了,再别说买什么小轿车,能够保着本钱就万幸了。 又有一句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们发愁得头发要⽩之时,忽然遇到了一个救星。 正是:国外绝非福地洞天,英雄也有穷途末路。 |
上一章 镇委书记 下一章 ( → ) |
郝树声的最新官场小说《镇委书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镇委书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镇委书记是郝树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