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书记是郝树声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镇委书记 作者:郝树声 | 书号:39275 时间:2017/9/5 字数:3907 |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下一章 ( → ) | |
省市县跑腿上下都打点 库坝河加固內外全受益 早在发洪⽔的阶段,⽔利站站长叶广胜曾经多次把关于孤石滩⽔库除险加固工程1997年就要开工的信息提供给了我。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对于灌河镇来说,是一次加快发展的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我来说,也是在我这一任上老天赐给的关系全局工作的重大机遇。一上来,就成了我在灌河必须完成的重点作业。 这个孤石滩⽔库,是一座省级重点保护的中型二类⽔库,总蓄⽔量大约有六千万立方米。它的大坝处在锡都市锡都县的王村乡境內,效益区域全在锡都市管辖的范围之內。它的上游却全部在灌河境內,灌河与王村两个乡镇,分属于两个地级市,可这一座⽔库,只联着两个乡镇。对于灌河人来说,没有用处。沿河道几个行政村,处在淹没区,除了牺牲自⾝的利益外,捞不到一点好处。 由于这座⽔库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突击建造的,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坝体损伤严重,是一座险库。多年以来,为了防止它突然崩塌,一直没有敢蓄⽔。这座⽔库的管理局是一个正科级单位,养了二十几个人,整天就是吃闲饭。 改⾰开放以后,⽔库的整修工作摆上了议事⽇程,省市的⽔利专家不断到⽔库测量、设计,除险加固以后,肯定要加大蓄⽔量,这就直接牵涉到灌河民人的利益。省⽔利厅通过范城县⽔利局,一条线贯彻到灌河镇⽔利站,和镇 ![]() 我通过叶广胜站长了解到,历任导领上报的有三种项目。 一是移民项目。现在四千多名库区群众吃的是“消落地”种的粮食,他们等于几十年前就免除了“皇粮国税”孤石滩⽔库除险加固以后,周边的农民只能变成渔民,不愿变的,没有地种了,必须安排迁移出去。 二是河堤加固项目。在⽔库淹没区外,灌河、漂麦河、青山河三条主要河流,都是山⽔犟河,为了保证⽔库的⽔质,山要靠绿化治理,防止⽔土流失;河要靠加固河堤的办法,用石料砌成防浪墙。 三是 ![]() 灌河镇历任记书,一上任,没有人不关注这一事件,翻腾过来,翻腾过去,年年都要上报这些项目,但省里一直没有定下来具体的开工⽇期。主工程不动,我们这里的辅助工程也就休提。报上去的项目,一直不知道哪些得以审批,哪些不被批准,到底能够拨给多少款项,我的前任们,都为其在自己的任上成为未竟的事业或多或少感到有些遗憾。 放着即将到嘴边的肥⾁不啃,那肯定是傻瓜。我与班子的同志们经常商议,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搞到手里。办法就是一个字:“跑!”大家认为,这事情如果不跑,给的会少,只有靠跑,效果才好!思想开放了的同志们都开明地说:“贺记书,只要是为了这件事情,你只管跑,该花就花,该送就送,工作我们担起来,有你的那些关系,大家相信你一定能够跑成功!” 大家说的关系,是指我有两个老同学,一个在孤石滩⽔库管理局当常务副局长,他能够给我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另一个在省⽔利厅当副厅长,他能够给我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尽管有如此好的基础条件,跑项目仍然是一种非常辛苦的事情,官场中流传有“三子”之说,即跑着找人像“兔子”背着礼品上楼送人像“驴子”站在掌握生杀大权的人面前汇报像“孙子” 于是,只要有空儿,我就带上⽔利站站长叶广胜跑。叶广胜作为我的基本副官,其余则 ![]()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我带了招待所所长郑留喜去省会跑这个项目。我们走到古县城里才吃早饭,他见有一种烙馍卷菜我特别喜 ![]() 跑的过程,也是了解这个家国投资的工程项目的来龙去脉的过程。其间,听到了不少轶闻趣事儿。 原来,早在解放初期,灌河、孤石滩和王村是一条灌河两岸的三个集镇,各自相距有六七公里,在当时的行政区划上,同属于鄂北县管。三个集镇的民风有所不同,人们说:“孤石滩人有钱好置地,王村人有钱好生气,灌河人有钱好唱戏。”这说明虽然一方⽔土养一方人,但同样的⽔同样的土养出的人,脾气禀 ![]() 孤石滩街的地势比灌河低得多,像处在盆地的中间,集镇的两边比较开阔,几十平方公里的⻩土沙壤地绵延分布在远近四五公里的南北两道山梁下。在灌河镇境內上游的灌河、漂麦河、青山河这三条河⽔集中到灌河后,向下游奔去,经过的头一个乡镇就是孤石滩,河⽔穿街而过,给这个集镇带来的是方便和富裕。灌河流淌到下游两三公里处正好从两个山包间流出去,绕过王村街向下游奔去,所以,站在山上一看,这孤石滩街周围就如同一个聚宝盆地。老百姓自古以农业为主,对土地的依赖心特别重,富人就从依赖变成贪婪,有了钱,就拼命地买地。这就是“孤石滩人有钱好置地”的原因。 灌河街的人经商的比较多,又有外地客商注⼊资本,人们来钱比较容易,浮财就会产生浮华,由于经常要祭拜财神、关圣帝君,唱戏是免不了的,好唱戏好看戏的习惯就由此形成了。 至于王村街的人,说他们有钱,值得推敲,这个街周围尽是岗坡薄地,年年收成很差,富人屈指可数,哪有什么多余的钱?“贫 ![]() ![]() 在山区,你只要留心,能够听到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孤石滩街的地名来历,就是街的东头有一块大巨的孤石,这块大巨的孤石,直至孤石滩⽔库除险加固以后,⽔位一下子从一百七十五米上升到一百九十五米,也没有能够把它淹没。 传说中的孤石,还有神秘的来历,说是一条黑龙就住在灌河上游的石龙沟一带,山神的女儿金花姑娘在灌河边上洗⾐时,这条黑龙来戏调她,把头伸在一个深⽔处,当金花姑娘弯下 ![]() ![]() 在这里修一座⽔库,是非常科学的,投资少,效益⾼。若是到了现在,这里一定要修成一座漂亮的大型⽔库,但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达到这一点。我站在山上,俯瞰这座⽔库时,每一次都赞叹它选址恰当,就是可叹它上马太早。 叶广胜告诉我:“贺记书,这个⽔库还是当年孤石滩附近出的一个省级员官决策的。你看北边山上的地势多好,光绪年间,有一个从浙江来的看地先生,说这里是一个了不起的 ![]() ![]() 我问广胜:“哪四个条件?” 广胜说:“不容易,不容易,说是‘兔子打锣鱼打鼓,人顶铁帽子,驴骑人’。” 我说:“这些条件有没有凑齐的可能?” 广胜说:“老辈儿人分析,说要凑这一天,必须是正在唱戏,惊了兔子,一头撞在锣上,也就是兔子打锣了;还必须正好有叼着鱼的鸟在天上飞过,一受惊,嘴里的鱼掉下来,落在鼓上;人顶铁帽子好办,天上正好落一阵雨,一个人从街上买了一口锅回来,当做雨伞就得了;至于驴骑人也不是很难,只要有一头⺟驴产驴娃儿,眼看要下雨,管驴的把驴娃背上往家里赶就行了。可这四条凑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个大导领,也许有这个心理,建这一个⽔库,一方面为民人造福,另一方面,可能想在⽔库落成搞庆典时,碰碰运气。没有人传说凑⾜了这四种现象。” 我说:“广胜呀,管毬凑齐凑不齐条件、成不成气候,咱们要凑⾜自己的条件,争取通过孤石滩⽔库除险加固工程把灌河的事情办好!” 正是:机遇不等人,逝去不好找。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上一章 镇委书记 下一章 ( → ) |
郝树声的最新官场小说《镇委书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镇委书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镇委书记是郝树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