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书记是郝树声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镇委书记 作者:郝树声 | 书号:39275 时间:2017/9/5 字数:4933 |
上一章 第三章 下一章 ( → ) | |
第三章 扳指头点将细查新班底 按肥瘦分工耝用老办法 小山镇比不得县城,天擦黑后,立刻有了明显的感觉。十七十八,当时摸瞎,到处都是黑咕隆咚的。⽩天电庒很低的电灯“油”没有了,进屋里就得点燃蜡烛。通信员拿着我的茶杯和笔记本上了三楼小会议室,一溜串茶几上点了十几支蜡烛, ![]() ![]() 飞鸿笑着说:“贺记书,这里可比不得县城,天一黑一准停电,咱们群众给大电起了个名儿,叫‘尿泡电’。” 我问:“咋叫个‘尿泡电’?” 飞鸿告诉我:“这电一直要停到后半夜,等人们刚好起来尿泡时,这电才能来。”想一想,也真是那么回事,老百姓在黑夜里还真能想出点黑⾊幽默来。 可能是刚过罢年,也可能是我第一次召开扩大 ![]() 退二线的有两个老镇长,周礼让和孔祥顺,都是本镇元老级的人物。周礼让面临退休,没有分配具体工作;孔祥顺是个“戏补丁”哪里有一些纠纷需要排解就临时安排他挡上一阵子。这跟县以上的府政部门不一样。县里流传一句顺口溜,称“退了二线再去上班儿,上舞厅不要包间儿,打⿇将不知道吃张儿,回家晚不会编弯儿”为“四大傻蛋”可见,退了二线再去上班确实惹人讨嫌。在乡镇就不同,一是在职⼲部人人都有活⼲,忙得不可开 ![]() ![]() 另外两个年纪较大的导领,一个是镇人大主席孔祥明,曾经当过镇长,到了当上人大主席时,算是不退二线的退二线,加上患有肺气肿,常年请病假,要不是年龄不到,早就应该退下来了。另一个是镇政协联络组组长曹思德,正乡级⼲部,⼲的却是可有可无的活儿。 再下来,就是副记书级别的人员。两个专职副记书是左平奇和井舂跃。平奇是前几年从县委办公室下来的,从当副镇长开始,一直熬到当上了三把手,成为管组织的副记书;舂跃是从邻近的孟坪乡副乡长调到这里任副记书的,大家习惯上称他为宣传记书;还有一个县委统战部下派挂职的副记书,很快就要返回原单位,当然,离开之前仍然要参加扩大 ![]() 以下就是几个副镇长:郑东方、华秋实、何付德、赵豫、鲁新慧,还有一个年轻的镇长助理李立进。这郑、赵、李是新来的,华、鲁、何是本地人。 鲁新慧是班子中唯一的一个女⼲部,三十五六岁,人长得不丑不俊,不黑不⽩,不老不少,算是个“六不女⼲部”她的男人叫姜保兴,也在镇机关上班,是一般人员,人很好,有文采,但机遇不济,出力不少,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鲁新慧是从村妇女主任熬出来的,据说工作泼辣大胆,才成为不可多得的女中将才。早些年刚分田到户,公社⼲部仍然只会抓农业时,她作为公社的妇女主任,下到大队去检查麦场防火,一看谁家麦场里没有⽔缸,背起人家的桑杈就跑。老百姓没有桑杈怎么打麦?没办法只得认罚,然后立即弄⽔缸并装満⽔。 华秋实家住灌河却一直在邻近的红庙乡工作,在那里当了十来年乡 ![]() ![]() ![]() ![]() 何付德是个老实人,队部转业⼲部,人长得有点像小品演员赵本山,大家戏称他赵镇长,他也不生气,只是嘿嘿笑笑。工作上,他是叫⼲啥就⼲啥,坐下来很容易扯呼噜,一座楼都会震动。他女人在老家村里当教师,也不知是感情不好,或是其他原因,反正一年到头从不进家。有一次,一个⼲瘦的女人找到我,说自己是一个教师,要求导领给教办室下指示,解决她多年悬而未决的职称问题。 ![]() 余下的是武装部部长郑舂发, ![]() 这样算起来,包括退二线的同志,大大小小二十几个正副乡级⼲部,就是我的班底。 扩大 ![]() ![]() ![]() ![]() ![]() ![]() ![]() 周礼让发言时最不讲礼让,多年当镇长的经历,练就了开第一炮的本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坏习惯。这个人本⾝就是大炮手,虽然文化⽔不深,又好掉书袋子,在哪里工作都是雷动风响,说话大腔大调,跟一个人说话也像作报告。在职时,前呼后拥的,退了二线,就没有多少人恭维了,所以,他容易上火,经常闹脾气,好像对谁都有意见,尤其是对我的前任曲广远记书很可能有气。因此,就把对我的拥护提⾼了八度。 孔祥顺这个人本来就比较玲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接着周礼让的话茬,说得更加贴心:“只要跟着贺记书⼲,我孔祥顺把这一把老骨头 ![]() 在这样的会上,大家听到那么硬 ![]() ![]() ![]() ![]() ![]() 轮到舂亭讲话时,他却没有直奔这一主题,而是东扯葫芦西扯瓢地给自己摆了一阵子功。后来同志们告诉我,他来灌河后,开会时经常这样,反复说他复员前在队部时“过五关斩六将”的往事,临了还要感慨地说:“⽇他妈,要是还在队部里,至少也⼲到个正团级了!”仿佛回到地方吃了老大不小的亏。这个会上,又唱起这些老调子时,我看到一些同志暗中撇嘴,心想他可能是对没有能够直接升任记书,多少有点心理不平衡。说着说着,他也许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话锋一转,表示县委派我来当 ![]() 我作了总结。我说,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我也不说什么大话、空话、套话,就说点实在话。今后我们在一块儿工作了,是一场缘分,老话说得好:“一百年修行成同场喝酒,三百年修行成同窗学友,五百年修行成能枕一个枕头觉睡。”(这是杜撰的老话)我们在一起共事,那可是千年等一回。我经常揣摩一个道理:在人与人的 ![]() ![]() ![]() 接着,按照我和舂亭商量好的意见,对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 乡镇⼲部分工并不是一件小事,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因为乡镇⼲部既清苦,又辛苦,对于山区穷乡镇来说,更为突出。在县城边上的乡镇⼲部,主要导领有轿车,多数⼲部有摩托,⽩天在农村转上一圈后,庒黑儿庇股后边冒着烟就进城回家,晚上少不得还有酒场,县里通称为“走读⼲部”在边远的山区乡镇工作、家居县城的⼲部就没有了这个方便,有时十天半月都回不了一趟家。在过去连自行车都没有的年代里,一些离家一百多里的同志,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徒步走完全程,瘦人脚上打泡,胖子不但脚上打泡,连腿大 ![]() 现在条件虽然改善了,但是,离县城三四十公里远的路程,想“走读”显然是不可能的。有的⼲部就说,在山区工作,⽩天山里转,夜里没事⼲;不是没毬事儿,就是毬没事儿。更有的同志总结得臊腾腾的,说在山区工作,到了夜里,有“四个没地方”:“手没地方抓,腿没地方庒,⾝没地方爬,毬没地方揷。”这些口头文学,⾜以反映山区乡镇⼲部的苦与乐。 因此,对班子里的同志分工就有了些讲究。乡镇是个小社会,除了没有军队外,家国有的大块事,乡镇一样都不缺,班子成员要分管机关工作,协管镇直部门,还要包管理区,包村。在分工时,既要按照职务、按照排序、按照需要、按照能力、按照惯例,还要肥瘦搭配,综合平衡。用同志们的通俗解释说,让每个人至少能管着一碗烩面钱。由于这些因素都已经考虑进去了,所以,宣布了分工以后,班子成员基本上皆大 ![]() ![]() ![]() ![]() 正是:合群能共事,分工论肥瘦。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上一章 镇委书记 下一章 ( → ) |
郝树声的最新官场小说《镇委书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镇委书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镇委书记是郝树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