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树街故事是苏童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香椿树街故事 作者:苏童 | 书号:39270 时间:2017/9/5 字数:9759 |
上一章 人民的鱼 下一章 ( → ) | |
舂节临近,鱼的末⽇也来临了。我们街上的傻子光舂热爱垂钓,有一天他从铁路那边的鱼塘回来,棉![]() ![]() ![]() ![]() 没有人在意傻子光舂的话,大家已经在街上看见了鱼,已经有好多鱼告别了河流和池塘,来到了我们香椿树街。让智力正常的人们感到纳闷或者不公的是鱼的去向,⼲部居林生的家似乎变成了一口鱼塘,那么多的鱼都游到他家里去了。 善妒的邻居们倚门传播着这件事情,他们指着几只在街上疾奔的猫说,看见了没有,居林生家快成鱼塘了,街上的猫都在往他家跑呢。 鱼和送鱼的人在香椿树街127号门口来来往往。多少鱼呀,有的鱼很威风,是从红旗牌小轿车上下来的,有的鱼坐着面包车、卡车、拖拉机来,也有的鱼被人随便挂在自行车车把上,很委屈地晃 ![]() ![]() ![]() ![]() ![]() 一到过年,居家宾客盈门,我们也就有机会看见我们街上最大的⼲部居林生了。尤其是傍晚时分,居林生夫 ![]() ![]() ![]() ![]() ![]() 好东西多了也棘手,那么多鱼把柳月芳忙坏了。她是个街道办事处的妇女⼲部,与人打 ![]() ![]() 柳月芳只好一个人对付那么多鱼。柳月芳脾气虽好,也不是圣人,⼲着⼲着就发牢 ![]() 外面时兴送鱼,我有什么办法?居林生说,我总不能告诉别人,家里鱼太多,缺只鸭子,不让人家笑话? 鸭子也不好,宰起来⿇烦,柳月芳说,有人送礼送得聪明,不送别的,送金华火腿,送⼲货。 居林生听得不受用,在里面讥讽 ![]() 柳月芳叹着气说,怎么就时兴送鱼的呢?鱼当然是好的,市场上买条大青鱼起码四五十块,可也不能一窝蜂都送鱼呀,送一条鱼,不如直接送五十块钱实惠呢。 居林生听得火了,冲出来对 ![]() 看丈夫一脸怒气的,柳月芳知道自己牢 ![]() 即使是能⼲的柳月芳,忙过了头也会发昏,她出去倒掉了一大盆鱼內脏,突然想起来家里腌鱼的缸不够用,就跑到隔壁张慧琴家去借缸,说是要腌雪里蕻。张慧琴撇着嘴说,什么雪里蕻,你们家的鱼腥了一条街了,没看见街上的猫都往你家门口跑?柳月芳有点尴尬,但还是死撑着说,就送来那么几条鱼,哪能腥一条街呢,我们家老居最反感别人给他送年货了,他也不爱吃鱼。不骗你,是腌菜用的。柳月芳忙昏了头,借回了缸,却把装鱼內脏的盆扔在门口,后来隔壁的张慧琴就来敲门了。 张慧琴拿着那只盆站在门口,侧着⾝子看天井里的那排鱼,那排鱼挂在一条绳子上,整整齐齐的,像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自缢殉命的队伍,张慧琴捂嘴笑起来说,腌这么多雪里蕻呀?吃一年也吃不光。 人家亲眼看见了鱼,柳月芳也就不瞒她了,说,不瞒你,这都是內部价买的鱼,便宜,不买可惜。 张慧琴也不点破,仍然站在那里笑,指着一只腌鱼缸说,你怎么把鱼头扔了呢,鱼头可以一起腌的。柳月芳说,我一个人对付这么多鱼,哪里忙得过来?说着突然想起来张慧琴做事手脚是最⿇利的,⼲脆请张慧琴帮她的忙,在开口之前柳月芳就想好了,要送张慧琴一条三斤重的鲤鱼。 张慧琴这人大家知道的,没什么优点,就是热心肠,天生喜 ![]() 这么大一条鱼,够一大家子吃两天。张慧琴摩抚着一条大青鱼隆起的鱼脊,她说,你好福气呀。 什么好福气?柳月芳明⽩她的意思,偏要装傻。 你好福气呀。张慧琴叹了口气,说的还是那句话。 柳月芳在昏暗的灯光下偷偷地瞟了她一眼,看见的与其说是一张充満妒意的脸,不如说是女邻居哀伤自怜的表情。柳月芳没说什么,站起来从煤堆后面拖出一个⿇袋,拎出了那条鲤鱼往张慧琴脚下一扔,说,别跟我客气,这条鱼你带回去,红烧,给孩子们吃。 张慧琴没有推辞,但也没有接受,只是扫了一眼那条鱼,说,你不要跟我客气的。 烧鲤鱼一定要多放⻩酒,鲤鱼虽然土腥味重了点,鱼⾁还是很嫰的。柳月芳说,我们这里人不大吃鲤鱼,到了北方,北方人还就爱吃鲤鱼呢。 再怎么腥也比不上冰冻⻩鱼腥。张慧琴说,不瞒你说,我们家老孙和孩子都是属猫的,穷命偏偏长个富贵胃,不吃蔬菜,吃鱼,只要是腥的,什么鱼都吃。我们家老孙爱吃鱼眼睛,老三更绝,爱吃鱼泡泡。 鱼价钱贵,你要是再去照顾他们的胃口,当这个家就更不容易了。 可不是嘛。不瞒你说,我买过猫鱼给他们解馋的,张慧琴说,没办法,也是让他们 ![]() 这倒是的,不值钱的东西也能做出好味道的菜来。柳月芳表示同意,不过她对吃猫鱼心里多少有点障碍,就没接女邻居的话茬,看看几天来积存的鱼处理得也差不多了,房间里居林生已经关了电视,还夸张地打了个哈欠,大概是提醒 ![]() 怎么不吃?张慧琴说,鱼⾝上的东西,除了苦胆,都能吃,不瞒你说,我最爱吃鱼头了。 就这样,柳月芳把一堆鱼头也给了张慧琴。隔天柳月芳走过张慧琴家厨房的窗口,闻到一股扑鼻的鲜香,她隔着窗子随口问了一声,你做什么菜做得这么香?张慧琴在里面说,你给我的鱼头呀,进来尝一尝?柳月芳说,我不吃鱼头的。话一出口柳月芳便觉得自己有点缺心眼,何必把这事告诉人家呢,她听见张慧琴在里面哦了一声,恍然大悟的声音,柳月芳后悔自己嘴快,把好好的一份人情弄薄了。 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柳月芳和张慧琴的邻里之情。没有鱼,两个女人的关系也是和睦的,但有了鱼之后,她们的关系几乎可以说是亲如姐妹了。 她们互相赠送自己的拿手好菜。柳月芳善于做腌鱼,这大家也能想见,每年收那么多鱼,一时吃不了,腌起来,这么吃那么吃, ![]() 那时大家还不说发掘人才这种时髦话,柳月芳尽管自己也很能⼲,但她是真心赞赏女邻居的厨艺,加之居林生在外面结 ![]() 就像餐馆里的厨师一样,等到宴席散了,便轮到两个女人吃工作餐了。工作餐以残羹剩饭为主,柳月芳总过意不去,她建议张慧琴带这个回去。不要,带那个回去,人家也不要,张慧琴说,我把那个大鱼头端回家就行了。 柳月芳知道张慧琴爱吃鱼头,这不奇怪,还有爱吃蚕蛹爱吃 ![]() ![]() ![]() 据柳月芳后来告诉邻居,那几年她送给张慧琴的鱼头可以装一卡车了,邻居们清楚她说得有点夸张,但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大家都记得鱼的风光岁月也是居林生的风光岁月,而居林生风光,张慧琴作为居家最亲密的邻居跟着沾光,沾的主要是食物的光,除了舂节时候的鱼头,平时张慧琴的炒青菜碗里会盖着两三个 ![]() ![]() 很可惜,张慧琴与柳月芳两家以鱼为媒的友情后来趋于冷淡了,两家的主妇仍然来来往往,但没有了鱼的穿针引线,这友情好像一件贴⾝的旧⾐服,不知道哪里有点松,随时会绽线,谁也不敢穿。如果我们有心以此为例来考查邻里关系在新形势新时代的嬗变,时尚恐怕是个罪魁祸首。对的,首先要归咎于时尚的变迁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不知从哪年开始,人们送礼不送鱼了,除了甲鱼偶尔可见,过年时候人们送来送去的东西开始与世界接轨,以西洋参、⻳鳖丸、螺旋藻、脑⽩金一类的营养保健品为主,辅之以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的山珍海味——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鱼呢,好像被人遗忘在池塘里了。这是鱼的幸运,但却是张慧琴的不幸——此话是背着张慧琴说的,当她面说非挨她骂,不吃饭会饿死,不吃鱼头死不了的。谁都知道张慧琴家的儿女都长大了,挣钱了,有个儿子做个体户,发了财,买多少鱼都买得起。我没有看轻张慧琴的意思,只是要说清楚这其中的变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另外一个原因与居林生仕途意失有直接关系。我们香椿树街的人一直以来都对居林生的官运抱有一种盲目的信心,后来却听说他爬不上去了,不仅爬不上去,还因为年龄偏大、没有学历、缺乏政治理论修养和专业导领才能等诸多因素,掉下来了。至于那个谣言,说居林生下台是因为喜 ![]() ![]() 好像又换了个人间。居林生一家意失了,张慧琴家的⽇子却开始红火起来。回顾张慧琴后来的幸福生活的源头,大家一致认为是靠了她的大儿子东风。靠的是东风的什么呢,说起来不那么顺嘴。不是东风有多孝顺,不是东风学历⾼,也不是东风天生有一颗商人的精明脑袋,是东风有一年捅了人,差点闹出人命,上了“山”去劳改,后来从“山”上下来,没有工作,就⼲了个体户,结果偏偏靠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个体户发了家!东风和几个朋友合伙从海上走私香烟,虽然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背后是巨额的利润,东风每次从海上回来,人晒得像一 ![]() ![]() ![]() 张慧琴的儿子东风后来就开了那个餐馆,也就是现在我们街上大名鼎鼎的东风鱼头馆。用餐饮业的行话来说,东风的餐馆是特⾊餐饮,家常风格,主打产品是鱼头。我因为有一点美术功底,被东风拉去为餐馆画了几个鱼头,写了一些美术字,现在大家在鱼头馆看见的玻璃橱窗上的大鱼头,还有菜单第一页上的四行大字,都是我的作品。 ⽩汤鱼头 红烧鱼头 酸辣鱼头 五味鱼头 至于东风鱼头馆的厨师是谁,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已经猜到了,厨师就是东风他妈张慧琴。 我一直对我们香椿树街的落后风貌直言不讳,这个现代化进程异常缓慢的街区,至今有人在偷家国的电,有人在⽔表上做了手脚,一滴一滴地偷家国的⽔——恕我不在这里点他们的名了。令人费解的是大家捂自己的钱包捂这么紧,却都愿意去捧东风鱼头馆的场,这几年来,鱼头馆做的居然是⾼难度的街坊生意!冷静地探讨一下,此事也许不那么奇怪,是个健康的人都会嘴馋,更何况张慧琴每天在灶上炖那个⽩汤鱼头,炖得奇香扑鼻的,大家住在附近,天天从那儿经过,总不能掩着鼻子吧——说句题外话,这对餐饮业的从业人员或许会有所启发,好广告不用花什么钱,不用到电视上去做,不用到报纸上做,就在空气里做,大家听到的是更加具体更加可信的广告词:挡不住的 ![]() ![]() 大家都挡不住来自东风鱼头馆的 ![]() 张慧琴是被冤枉的,其实只有柳月芳知道,张慧琴是多么诚心地邀请他们一家去东风鱼头馆做客,当然说好是一切免费。张慧琴一直在劝说柳月芳去她的鱼头馆,她说,我知道你们不吃鱼头,我做别的给你们吃不行吗?柳月芳还是固执地微笑着,她这人有特点,微笑代表了否定,说,你不用客气的,你们做生意,又不是开慈善会,怎么能⽩吃?张慧琴说,别人不能⽩吃,你们一家人来是可以⽩吃的,我以前吃过你们家多少东西,不也是⽩吃的嘛。柳月芳还是摆手,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不一样,不一样了。这句话让张慧琴听出了一点别的味道,她也是聪明人,能够体谅对方的心境,柳月芳这几年不如意,就像 ![]() ![]() ![]() 也是张慧琴的一片诚意打动了柳月芳,有一天柳月芳终于带着居林生和儿子居強,还有居強的女朋友去了东风鱼头馆。张慧琴把他们一家请进了刚刚装修好的包厢。一桌子冷菜就可以看出张慧琴对这次宴请的重视程度,不光是丰盛,是张慧琴的有心让柳月芳一下领了情。柳月芳一进去就瞥见了糯米糖藕,那是她最爱吃的,⽩切猪肝,那是居林生爱吃的,甚至儿子爱吃凉拌⾖腐,张慧琴也记得。柳月芳知道女邻居是用一颗真心在还过去的情,人就有点走神,想起过去的那许许多多的鱼,许许多多的鱼头,不由得百感 ![]() 正如张慧琴事先许诺的那样,他们的桌上没有鱼头。他们本来是不会吃鱼头的,可是当张慧琴亲手端上一锅老鸭汤时,居強的女朋友小声地向居強嘀咕,怎么是鸭汤,我以为是鱼头汤呢,这家馆子不是鱼头最有名吗? 大家都听见了那姑娘的疑惑。这疑惑后面显示了她对鱼头的向往,听得出来的。张慧琴抿着嘴笑,还偷偷地看了柳月芳一眼。柳月芳不知是恼还是窘,躲着张慧琴的目光,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最后就看着沙锅里的老鸭——老鸭的鸭头也让细心的主人拿掉了。对面的居強此时有点尴尬,他用手盖着嘴向女朋友解释着什么,柳月芳猜得出来,一定是说,我们一家人不吃鱼头的。那姑娘却有个 ![]() ![]() 张慧琴就是这时候咯咯地笑起来,或许是感谢一对青年维护了鱼头的荣誉,她用疼爱的目光看着柳月芳的儿子和未来的儿媳妇,什么陪你吃陪他吃的,这叛徒当得好!她用手指戳着居強的脑袋说,鱼头最好吃,吃过了你就知道了吧?你不光要陪女朋友吃,还应该陪你⽗⺟吃! 宴席的格调突然急转直下,鱼头变成了某种态度的象征,涉及对姑娘的关爱,对张慧琴的尊重,也隐隐涉及当事者对变⾰的态度。张慧琴把握了时机,眼睛发亮,盯着柳月芳说,怎么样,看清形势了吧?这鱼头不吃不行,我今天非破你这个戒不可。 柳月芳更窘了,她一定是意识到自己的决定不仅关系到鱼头,责任重大,便有点像踢⽪球似的,把⽪球踢到居林生那里去了,她对张慧琴说,我吃东西哪有这么挑剔?问老居吃不吃,鱼头,他吃不吃?张慧琴知道这是柳月芳让步了,当然乘胜追击,她说,老居呀,你疼不疼儿子,疼不疼儿媳妇,就看你的表现啦!居林生当时正在剔牙,年龄不饶人,他现在吃一点东西就得剔剔牙,听到要他表态,下意识地扔掉了牙签,人也坐端正了,居林生毕竟是居林生,能够认清形势,也善于表态,他的表态豁达而仁慈。这又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他说,上鱼头就上鱼头吧,谁爱吃谁吃,什么事都应该百花齐放家百争鸣嘛,鱼头又不是其他什么头,本来就可以吃的。 后来就给居林生一家上了鱼头。上鱼头不吃也不算张慧琴的什么胜利,让张慧琴感到骄傲的是居林生柳月芳最后终于没能抵挡住红烧鱼头的香味,吃了红烧鱼头,再给他们上一盆鱼头⽩汤,夫妇俩也没推辞!张慧琴后来绘声绘⾊地向别人描述那场特别的晚宴,她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着了魔似的,就是要让他们吃我的鱼头,看他们一家吃了鱼头,我就心安了。当然张慧琴这么多年来始终没学会谦虚,她借居林生一家之口赞美自己制作鱼头的厨艺,听听她怎么学人家说话的—— 居林生是这么说的,鱼头,味道很不错嘛。 柳月芳是这么说的,好吃的,没想到鱼头这么好吃。 居強的女朋友是那么说的,明天要减肥了,这鱼头汤,不要太好吃哦! 居強近来 ![]() 年年有鱼 年年有余 有鱼的世界多么美丽 有鱼的世界多么富裕 平心而论,居強那首诗是有感而发,连张慧琴都听出了诗句中 ![]() |
上一章 香椿树街故事 下一章 ( → ) |
苏童的最新综合其它《香椿树街故事》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香椿树街故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香椿树街故事是苏童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