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美女是苏童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纸上的美女 作者:苏童 | 书号:39266 时间:2017/9/5 字数:2133 |
上一章 美声唱法、信天游和镣铐 下一章 ( → ) | |
如果想让一个人的声音无限地⾼亢、明亮、优美,靠一个原始的未经雕琢的嗓子,或者给一个八岁的男孩去势,不让他发育,不让他的嗓音变质,几个世纪前的意大利⼊就是这样做的,他们追求艺术的至真至美一向有一种狂疯的劲头,于是人类音乐殿堂中唱涛班男童和弦利內利各占一侧,我们听到了所谓的天颇在一个成年人⾝上得以延续的奇迹。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法利內利的电影,其中令人最难忘怀的是法利內利的哥哥亲手阉割了弟弟,从此跟着弟弟混吃混玩,飞⻩腾达,而法利內利则一如既往地爱着他哥哥。除却剧情,让我疑惑的是伴随全剧的法利內利的歌声,那似乎不可能是他的原声,那么是谁在为他配唱呢,配唱人的声音应该不逊于真正的法利內利,但我几乎可以断定那是个女 ![]() 想想这真是 ![]() ![]() ![]() 可人类艺术就是经历了这些误解、曲折走到了今天,并且在误解与曲折中创造了艺术的辉煌,就像法利內利,就像巴罗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和哥特式建筑,如今的人们崇尚自然反对雕琢,但是面对弦利內利面对科隆大教堂时他们被震惊了,他们不得不承认有的艺术与自然唱了反调,却仍然伟大,崇尚自然这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艺术理念竟然变成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调门。一些热衷于总结艺术规律的⼊在这种时候就遇到了难题。 被现代文明喂养的人们致力于发展人类艺术遗产,但同时孜孜不倦地矫正和清除了艺术中违反人 ![]()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有一部分艺术也被我们永远钉进了棺材之中,就像意大利人再也不能在集市上听到法利內利的歌声,就像沉稳实⼲的德国人无论如何努力,再也不能复制新的科隆大教堂。这是崇尚自然的现代人自己作出的选择,或许谁也设想到,追求艺术的真谤有时恰好是在毁灭艺术,人们并不自知,只是在偶尔的回首之时,看见自己的⾝后隆起了一座座艺术之坟。 前不久在杂志上读到一个作家谈及文学和舞蹈的文字,大意是反对在创作中戴镣铐跳舞,认为现代舞健康舒展而芭蕾病态等等。这不是个谬论,因为在某种创作境界的阐述上它完全正确,但是我意识到在涉及文学艺术的本质时它的指向有点似是而非。不知怎么就想到了信天游,想到陕西的一个民间歌唱家在唱信天游的时候,有专家在一边旁听,结果宣布他的声音之⾼度超过了帕瓦罗帝的⾼音。不必将西洋歌剧和信天游作出井⽔不犯河⽔的鉴别,信天游的歌声通常被认为是未经雕琢的自然的民间艺术,但是当我们同时或者分别静听信天游的⾼音和帕瓦罗帝的⾼音时,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两种⾼音同样是纯技巧的、不自然的声音,判断前者的⾼音浑然天成与赞美后者自然舒展一样都显得口是心非,更加今人惊讶的是这个令人担忧的⾼音上,信天游歌手的拼命一搏加深了信天游天生的悲抢,而帕瓦罗帝明显的美声技巧使歌剧华美的气氛也到达了⾼嘲。 有一种事实人们不容易看清,艺术产生的过程天生不是一个追求自然的过程,因此艺术中的镣拷其实是艺术的一部分,就像美声唱这的发声方弦,它对 ![]() ![]() 信天游的本义不在此,人们知道的信天游是陕北的牧羊人赶着羊群在荒山野岭中向女 ![]() ![]() ![]() ![]() 人们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原汁原味是艺术的镣铐,但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必不可少的恰好就是这付镣铐。我们让人类的思想自由⾼飞,却不能想当然地为艺术打开这付镣拷,艺术的镣拷其实是用自⾝的精华锤炼的,因此它不是什么刑具。我们应该看到自由可与镣铐同在,艺术的神妙就在于它戴着镣铐可以尽情地飞翔。 |
上一章 纸上的美女 下一章 ( → ) |
苏童的最新综合其它《纸上的美女》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纸上的美女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纸上的美女是苏童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