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九七五是林白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致一九七五 作者:林白 | 书号:39251 时间:2017/9/5 字数:4174 |
上一章 第九节 下一章 ( → ) | |
我不记得自己是否亲眼看到长脚表演的魔术,在晒⾕场,汽灯的逆光中,长脚曾经拿着一只箩筐转圈吗?他从空箩筐里变出公![]() ![]() 这两幅标语我肯定是看到了,是在另一个节目里,红布的底,⻩颜⾊的字,是用宣传画颜料写上去的,红布有点旧,也有点脏。这两幅标语被人用手举着,绕场一周,它在空中缓缓飘动,离地三尺。这么说来,它肯定不是被长脚举着的,而且,举着的人也不可能站在地上,她必须站在⾼处。 翟青青,这个名字,这个人,随着一辆独轮杂技车的晃动,停留在我面前。那两幅标语,正是她在独轮车上举着的。她瘦削、苍⽩,神情严肃,她穿着一件红⾊的演出服,两 ![]() 我特别喜 ![]() ![]() 我太喜 ![]() 当然,是她家里的。不问也知道。一个杂技世家,跟杂技有关的一切她家都有。就如同她家有独轮车,有演火流星的碗盏,有走钢丝的钢丝,她家也有软底鞋。一九七四年她来到我们学校,在我的上一届。她并不引人注目,她穿着平淡,沉默、忧郁,眼睛从来不看人。她一个朋友都没有,她总是一个人走路,在勾肩搭背的女生中,她的⾝上有一种寂静空旷的气息。我们同在文艺队里,但我从没见她笑过。她不跟我们一起排练,她自己练,在家里,每次演出有她一个节目,揷在我们中间。 她的⾝体极其柔软,向后仰头弯 ![]() 没有人知道。 有一天,文艺队集中开会,我一走进礼堂就感到气氛异常。礼堂很大,文艺队开会排练只占其中的一小个角落,但这帮人大多有表现 ![]() 人比往常多,工宣队的几个导领都在,还有校团委记书,平时这些人也会来看排练,但只有在彩排的时候才会到齐。他们神情肃穆,好像已经进⼊临战状态。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发现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坐着一位中年女同志,她剪着短发,样子⼲练。我不认识她,但她从容地坐着,并不像是客人。 团委记书说开会了,他先给大家介绍新来的工宣队队长徐同志徐队长,就是这位女同志,以后文艺队就由徐同志直接导领。接着是徐同志讲话,她说她先来宣布一个组织上的决定,原工宣队队长刘某某同志犯了生活作风错误,经研究,撤销其驻校工宣队队长职务,留校劳动改造,以观后效。 一时更加安静,这安静像座山庒在头顶上,谁都说不出话来。 太突然了,工宣队刘队长,那是跟校⾰委会主任有着一样权力和威严的人,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跟校长并列执政,甚至更有权威。他背着手,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可不是个亲切的人。他极其严肃,时不时地到礼堂看我们排练,但他并不说什么。生活作风错误,令人震惊,我看不出,他不像。在我眼里,犯这种错误的人都是⾊ ![]() ![]() 像铁板一样严谨的人犯了生活错误,是真的吗?组织上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千真万确,刘队长没有到场,他已经到学校食堂劳动去了。在后来的⽇子里,我看见过他,他戴着旧草帽,骑着旧自行车,车后驮着一只大箩筐。他当了食堂的采购员,专门买米买菜。 另一个人是谁呢?那个受害者。 徐同志没有说,她申明的是这件事的错误程度,她说在这个生活作风的错误里,他们发生了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但经组织上证实,没有发生 ![]() ![]() ![]()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 ![]() ![]() ![]() 这个事件之后翟青青就不见了,文艺队演出的节目里,也就没有了杂技。翟青青去哪里了,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议论她,她本来就不是我们中间的,她不是南流镇人,她讲的一口⽩话既不是广东的,也不是N城的。从口音到肤⾊,到她的⾝怀绝技,她的软底鞋,都不能使我们有同类感。谁会对她有持久的趣兴呢? 很多年后,一九九八年,我回南流,路过N城,和旧⽇的朋友吃饭,一家文学刊物的编辑突然提起了这个名字,翟青青。你还记得翟青青吗?他问,她说是你的中学同学。翟青青,这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有人提起她,十分意外,朋友说翟青青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学写作。南流镇是一个离文学特别遥远的地方,很多年里买不到像样的文学刊物和书籍,我的所有同学,幼儿园、小学、初中、⾼中,没有人阅读文学书籍,更没有人写作。在整个南流镇,我没有听说有人写作并坚持二十年。 他说翟青青一直在写,有很长时间没有生活来源,但她一直在写。她曾上过北大作家班,只去了一个月。后来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寂静与芬芳》,他曾看到过稿子,小说不合常规,没有完整的结构和扎实的人物,但句式奇异,感情痛切,读过的人都会心有所动。小说没有能出版,无论书商还是出版社,都嫌无利可图。翟青青没有知名度,年纪也大了,她的小说可能没有机会出版了。他又说,现在她可能还在京北当北漂。 我会遇到翟青青么? G省的文学北漂,绝少有能熬过三年的。他们在京北的各文化单位打工,文学杂志、文化杂志、时尚杂志、房地产杂志,各类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各种写作班研究班,到处都有他们的⾝影。他们拿最低的工资,住地下室,吃方便面,夜晚写作到深夜。他们参加各种文学活动,也看画展,看地下电影和戏剧,出席颁奖仪式,聚会,故宮和长城,也都趁机去了。有人写出了作品,发表了,又写了作品,又发表了。他们一边写作一边寻找爱情,找到了,两人就住到郊区县的便宜房子里,就算留下来了。找不到的,热情就消退了,爱情也跟文学一样,令人难以捉摸。而文学又是多么无用的一件事,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带来荣耀,仍然要住地下室吃方便面。就这样,他们消耗了青舂期的热情,觉得自己老了,于是他们就回到了故乡。有的人,觉得当过了北漂,就算实现了梦想,总算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过了,没有像⽩痴一样,一辈子,都过着上班下班的单调生活。 北漂生涯是他们一生中的华彩,或者说,是一次大学,一个人生的台阶。他们回到N城,找到了工作,结了婚。面对新的朋友或工作对象,如果有人提起京北,他们就会漫不经心地说,我在京北呆过两三年呢,那地方风沙大,太⼲燥,经常流鼻⾎,很难适应。 翟青青会是这样的么?很难想象。此刻我仿佛看到她,在某一次活动,人不算多,但也不少,三五成群的,人和人扎着堆,但翟青青只有一个人,她脸⾊苍⽩,就像没有吃早饭。她的辫子早就不辫了,头发中分,在脑后扎成一把,她拎着一只牛⽪纸口袋,上面印着某某出版社字样,那是某一次新书发布会得到的。现在她拎着它,里面装着通讯录、笔记本、书、杂志,还有伞、太 ![]() ![]() ![]() ![]() 多半会是这样。她使我想起林多米,落落寡合,在人群之中也如同在人群之外。也很难想象她嫁人,我宁愿她不嫁,她不适合家庭。总有一小部分女人是不适合家庭的。这类女人无处可去,我们这块土地没有修道院,如有,也许翟青青会喜 ![]() 但她现在在哪里呢? 我希望有一天,有一本叫做《寂静与芬芳》的书,出现在书店里,署名翟青青。它不合常规,没有完整的结构和扎实的人物,但句式奇异,感情痛切,我读过之后将会流下眼泪。那个二十多年前的翟青青,在文学中潜伏了这么多年,她终于来到我的跟前,在纸上。 |
上一章 致一九七五 下一章 ( → ) |
林白的最新综合其它《致一九七五》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致一九七五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致一九七五是林白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