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九七五是林白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致一九七五 作者:林白 | 书号:39251 时间:2017/9/5 字数:4815 |
上一章 第七节 下一章 ( → ) | |
在我离开前的最后一天刘国标才赶回,他到县二招接我,开着一辆黑⾊的奥迪,新的,锃亮,很有些牛气。 刘国标开车七拐八拐,到了一条没有路灯的小路,看上去很偏。这是什么地方呢?车在上坡,路很小,没有任何标识。但我心里一动,脫口而出问:是不是旧县委会? 是的呢。这个旧县委会,是我童年时代最感辽阔的地方,它有半个南流镇那么大,里面有县幼儿园,有好几片很大的树林,树林深处有几棵特别耝特别⾼大的杨梅树,有无数幢小楼,⽩⾊的房子,像菇蘑一样,还有好些大楼,有大厅,县文艺队也曾在这里排练。姚红果姚红旗她们,曾经住在其中的一幢小楼里。还有⽩小玲,⾼二的时候转学到我们班的女生,她爸爸是县武装部部长,也住这里,我们去过她家,我在她⽗亲的书架上翻到一本《红楼梦人物论》,翻到其中的一篇,是《晴雯论》,心里震惊,大开眼界。 但这些,只是县委会带给我的过眼云烟的事物,偶尔想到,很快就会忘记。县委会,对我来说它不是县委会,无论它有多么辽阔,它始终就是一座幼儿园,以及树林深处那些⾼大的杨梅树。 一座幼儿园,红粉橘⻩的墙壁,秋千、滑梯、风琴声,疯跑、尖叫,它如同一座天堂,升起在县委会那片浓密的树林之上。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是吕觉悟、张冬妮、赵花菊,而我们的老师,林园长、郑老师、潘阿姨,她们就站在旁边,她们笑眯眯的,仿佛全世界都是藌糖。幼儿园就是藌糖做的,吕觉悟、张冬妮、赵花菊都是藌糖做的,一个一个的小人儿,多少年想起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吕觉悟剃着光头,张冬妮爱笑,我爱哭,赵花菊周末经常留校。风琴声响起,风琴说:请坐好,我们大声唱答:坐好了。这是崭新的事物, ![]() ![]() 那个潘阿姨呢?管我们澡洗的,大家光着⾝子站在屋子里,她一个个拖到她跟前,想起她我⾝上马上就感到滑溜溜的。她最漂亮,但最凶。庞婶婶是洗⾐服的,她胖胖的⾝影在晾⾐场一闪一闪, ![]() ![]() ![]() 我们排练的节目可真是别出心裁啊,吕觉悟扮演坦克兵,她的坦克是小圆桌子的桌面做成的,画上履带和轮子,炮筒也是硬纸板。张冬妮当炊事员,她把锅勺敲得叮当响。我和赵花菊都是侦察兵,我们假装摸黑上路,踮着脚,左手在空气中抹一把,右手也在空气中抹一把,从这头到那头,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动作。然后,正式的演出就开始了,我们涂上了红脸蛋,像一队苹果被带到了灯光球场,那里灯火明亮,有两排一百瓦的大灯泡,无比辉煌,半个南流镇都被照亮了呢!灯光之下,有我们的家长。 明亮的天堂就像烟花,顷刻间消散,一九六六年 ![]() ![]() ![]() 张冬妮消失得无影无踪,赵花菊升到小学,跟我们同一个班,但她只呆了两个月就转学走了,去的是一个叫做遵义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学会写信,赵花菊哭着对我们说,一定要写信啊!我们互相发誓,一定写信,保持联系,将来长大了,我们到遵义看她,她回南流镇看我们。一九八三年,我只⾝漫游大西南,火车路过遵义,广播刚一报出站名,赵花菊这个名字立即应声而起,她大概在遵义等了二十多年吧,她一定记得有一个李飘扬,一个吕觉悟,在七岁那年,三个人挥泪告别。但她在遵义的哪个角落呢?我必须超越自己的能力才能找到她。我必须,化⾝为一名女巫,行走在遵义城的上空,手持一枚有透视功能的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搜索,这时候,赵花菊就会被我找到。她跟我一样大,都二十四岁了,说不定还结了婚,有了一个小赵花菊。火车离开遵义,头也不回,我再也找不到她了,永远也找不到。 现在我再次想起她,我想起她以便让自己在幼儿园多停留一会儿。赵花菊是一个经常留校的人,几乎每个周末她都留校。我们在园里全托,整整一星期回不了家,我们盼呀盼,终于盼到了星期六,我们兵分几路,排着队,手拉手,由老师带着,走出县委会的大门,走过自来⽔厂,然后西门口、东门口、龙桥街,一个个送回家。也有的时候由家长来接,我们在教室里等着,听着故事,心不在焉。有老师在门口说,某某某小朋友,家长来接了。某某某便变成了弹簧,一弹就到了门口。在星期六,全园的孩子都成了小鸟,只有赵花菊,成为石头。 她是飞不走的,她说,我留校,我跟老师去看电影。这使我们特别羡慕她。她经常在周末跟⻩老师去看电影,⻩老师是外地人,周末也不回家,所以赵花菊由她负责。⻩老师牵着她的手,走过自来⽔厂和西门口,走到公园路的电影院,她就像赵花菊的家长。赵花菊的家长跟所有人不同,不是她爸爸妈妈,也不是外公外婆,而是她的姐姐,叫赵兰花,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她每周周末都会来看看赵花菊,给她捎点⾐服,或者吃的,有时也跟着⻩老师一块去看电影。但从来不接花菊回家。她难道没有家么?她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来看她呢?这些问题在周末会像燕子一样飞来飞去,但是没有人说出来,它们一闪而过,因为大家的爸爸妈妈已经来了。赵花菊,她生来就是留校的,生来就该周末不回家。我们这样认为。 那该有多难挨啊!有一些孩子,他们连一个星期都挨不了呢。星期一才来,星期二就想着逃跑,星期三就开始了行动。 孩子真是智勇双全,知道从大门是出不去的,从教室走到大门,要经过开阔的 ![]() ![]() ![]() ![]() ![]() ![]() ![]() 也有一个胆识过人的孩子,他的壮举令老师们赞叹不已,她们说,不得了,这孩子不得了,他都走到自来⽔厂了。天知道他是怎么通过县委会大门的,那门口门卫森严,至少有三个人,传达室里一个,传达室外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个,门口站岗的是解放军战士。他是怎么逃跑的?声东击西么?暗渡陈仓么?他居然知道战略战术么?或者是,仅仅侥幸。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门卫说不清楚孩子是怎样出去的,他自己,闭口不谈。 这个孩子就是李海军。 老师们私下里,纷纷表示佩服说,这个李海军,将来说不定能做成大事呢!到了课堂上,老师告诫我们,小朋友们不要想着逃跑,谁都逃不出去的,连李海军,到了自来⽔厂还被抓回来了呢。我和吕觉悟,我们都是好孩子,好孩子是喜 ![]() ![]() ![]() ![]() 我们一前一后,猫着 ![]() ![]() ![]() ![]() ![]() ![]() ![]() 看过了 ![]() 每次回南流我都要去看幼儿园,我要到那里去找到多年前的吕觉悟、张冬妮、赵花菊,还有林园长、郑老师、⻩老师。她们都不在园里了,但幼儿园就是她们。我要特意去看看 ![]() ![]() ![]() ![]() 一九###年,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八年,还有从前的一些年份。它一次旧一点点,但是很好,一幢房子都没有拆,一排新房子都没有盖,多少年来就是这样。树也没有砍,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它们长得很⾼了,枝繁叶茂,⾼⾼大大,树底下也没有铺上⽔泥,依然有蚂蚁窝。一九九八年,我在园子里的教师宿舍看到了郑老师,她来串门,她早就退休搬走了,她站在一家的门外说话。第一眼就认了出来,我们看着对方笑,她说:飘扬啊,你来了。她又说,都三十多年啦。三十多年过去,郑老师容颜不改,她老了些,但我感到她容颜未改,她像孩子那样笑,天真、纯洁、灿烂,这是真的,我并没有夸张。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奇异的地方,它留存着所有人的童年,从而抵挡了时间锋利的长矛。 郑老师从提包里拿出了她的影集让我看。她让我选,我选了一张她坐在葡萄架下的,三十多年前,另一个老师,⻩老师,曾经把她的半导体收音机放在这个葡萄架下面,让我们听央中 民人广播电台:答滴答,答滴答,答滴答滴答,小喇叭现在开始广播了。她时髦的半导体,时髦的裙子,在一九六六年不知去向。 |
上一章 致一九七五 下一章 ( → ) |
林白的最新综合其它《致一九七五》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致一九七五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致一九七五是林白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