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死是西岭雪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黛玉之死 作者:西岭雪 | 书号:39219 时间:2017/9/5 字数:4080 |
上一章 序:一位新续《红楼梦》的文学奇人 下一章 ( → ) | |
邓遂夫 谁也没有料到,当历史进⼊公元两千年之后,会在国中的图书市场掀起一股规模空前而历久不衰的“红楼热”和“红学热”更不会料到“红楼续书热”亦随之升温。所有这些,都装点出当今国中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至今难以超越又分明残缺不全的经典名著,究竟能不能续,该不该续,又该如何去续,似乎从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老话题。在此,我只想更清晰地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首先我举双手赞成续写《红楼梦》,就像赞成续写其他一切文学经典一样;其次是我相信,真正有才华有勇气的作家,是完全可以把它续写成功的——虽然这成功不可能也不必以达到或超越曹雪芹的原著为标准;再有就是,我殷切地希望每一位尝试续写《红楼梦》的作者,都务必抛开⾼鹗所续后四十回,而应该以曹雪芹前半部原著和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所提供的后文线索为依据,直接从原著所保留下来的七十九回书稿之后开始续起;至于是不是非得按现今可考之原书总回数而续至百零八回或百十回结束,则大可不必拘泥,完全可以 ![]() 我这里所说的“叙事风格”当然不是指小说的语言文字风格,而是指叙事的结构方式及推进速度之类。若单就语言文字的基本风格而言,按常理,肯定应该力求贴近曹雪芹原著才行。不仅语言文字,即在人物的外貌举止和 ![]() ![]()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新鲜出炉的《红楼梦》续书,正好符合我心目中的上述标准。可以说,这是我迄今所见的古今《红楼梦》续书中写得最好的一部,它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续书的 ![]() 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之死序一位新续《红楼梦》的文学奇人为什么把第一部定名为《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之死》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自有其参照曹雪芹原稿之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意思在。只不过,我给自己的书斋取名“释梦斋”却不自今⽇始,而是好几年前就已经在附庸风雅地这样用了——近年读过我的两部脂评校本和拙著《草 ![]() 我本人因近年埋头校订《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三种),对于除《红楼梦》之外的其他创作与评论,往往有点孤陋寡闻。所以,当我最初听说有一位叫西岭雪的青年女作家也在续写《红楼梦》时,对她的名字还颇感陌生。直到在红友于鹏的引荐下认识了这位作者,亲自读到她写的《黛⽟之死》,才真正让我大吃了一惊——在当今的青年作家中,竟然有如此大手笔的一位奇才! 接下来再深⼊了解,我的这份惊讶更是不断升级:原来,这个西岭雪至今仍在主编着的两份畅销国全的杂志《爱人时尚》和《爱人增刊》(2007年末及2008年初已分别更名为《爱人品位》和《爱人》月末版),正是我过去常常阅读颇有好感的刊物。更有甚者,她在新千年以来的短短六七年间,先当公司老板,后做杂志主编,每一样都⼲得很出⾊,竟然还“业余”出版了三四十部较为畅销的长篇小说和散文集等作品。我的天!六七年,三四十部,这不仅对于我,恐怕对于绝大多数搞写作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天文数字。因而,当我在她的杂志社里目睹其⽇理万机的繁忙景象,再从她家的书橱里亲见其排列成行的数十部作品时,也就不能不发出惊叹:“这哪里是一个作家、编辑,简直就是一个文学奇人!” 说真的,我以前不是没有怀疑过:她西岭雪又没有三头六臂,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生产”出这么多的作品?——而且部部到位,发行业绩可观。该不会是出版社或书商借她的名气,暗中组织了专为她提供题材、素材和⽑坯的“写作班子”吧?然而,后来经过对西岭雪每⽇的生活工作流程作近距离观察,终于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别说以她目前的工作状态庒 ![]() 西岭雪所有这些作品的涉猎范围之广,以及从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字与学识功力之深厚,都令人叹为观止。仅以题材论,里面既有为当今少男少女所极力追捧的青舂爱情、神鬼玄幻一类作品,又有为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包括知识阶层人士所欣赏的反映现实人生及历史题材的作品,甚至还有诸如《西望张爱玲》这样的传记小说。我曾细细阅读她的一部历史小说《后宮》(今年的修订新版易名《大清后宮》),那诗一般优美动人的文笔,史诗般磅礴的气势与结构,以及里面大量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与场景,无不让我深深折服。 当然最让我吃惊的还是这部《黛⽟之死》。原以为,由写流行小说的年轻作者去续经典名著,不是“戏说”便可能是“现代腔”结果细看之下,一种如读《红楼梦》原著的 ![]() ![]() ![]() ![]() ![]() 更奇的是,这样一位在当今青年作家中极为罕见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并写得一手绝佳旧体诗词的超负荷写作⾼手,还并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迂夫子”她在生活中所给我的印象,反倒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时尚⽩领:穿名牌,开名车,品名酒,长发披肩,行动如风,办事效率惊人,生活品位⾼雅… 以上种种矛盾与反差纷呈、实真与神奇同在的特征,怎么可能集于一⾝,甚至集于一个小女子之⾝呢?这不能不让我深感困惑与 ![]() 最后,谈一点有关这部书的体例问题。 正如读者所见,如今这部续书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乃是一部典型的带评点的传统章回体小说。加之是续作《红楼梦》,故在体裁、內容等诸多特征上,都只能严格限制在《红楼梦》原著形态的框架之內。作者的小说正文,自然需要刻意摹仿曹雪芹原著的文风笔致;批者的评点,亦不能不适当效颦脂砚斋批语在形式上的半文夹⽩、繁简自如,以及在內容上的发隐抉微、诙谐率 ![]() 其次,既然要摹仿原著风格,甚至力求与原著 ![]() ![]() 还有一些与原书的文本校订有关的问题,需得略作说明。《红楼梦》的现存各脂本里,有不少“得”、“的”混用和“似的”、“是的”混用的情况,在校订出版原书时固然可以各自保留其原貌;但在这部续书中则一律按实际情况规范为“得”、“似的”不再与“的”、“是的”混用。另有一些涉及原书人名地名的版本差异,如“待书”、“拢翠庵”、“芦雪广(yǎn)”在过去的程⾼本和后来的许多现代校印本中,都径依某些脂评本不甚可靠或明显不通的异文而作“侍书”、“栊翠庵”、“芦雪庵”(或“芦雪亭”),本书均依照更能体现曹雪芹原著真貌的甲戌、庚辰本及其校订本文字而统一为前者。 2008年1月11⽇于京北 |
上一章 黛玉之死 下一章 ( → ) |
西岭雪的最新综合其它《黛玉之死》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黛玉之死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黛玉之死是西岭雪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