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传是西岭雪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宝玉传  作者:西岭雪 书号:39218  时间:2017/9/5  字数:10540 
上一章   第十一回 贾探春远嫁真真国 薛文龙皈依渺渺乡    下一章 ( → )
  上回说到宝⽟正向林红⽟打听黛⽟之事,却听见牢头在门外大声咳嗽,便知道有人来了,那茜雪、红⽟遂忙忙的出去,便见巡牢的进来,捱间走了一遍,点过名字,仍出去了。凤姐隔着过道向宝⽟苦笑道:“从前只有我点花名册查人的,如今倒被人查,且更比那些媳妇下人不如,做了犯妇,今生不知有重见天光的⽇子没有。”宝⽟忙安慰了几句,茗烟又将方才茜雪带来的蔬食摆出,先盛了一碗奉与宝⽟,又隔着栅栏问凤姐。凤姐道:“先头小红来看我时,已经吃过了,饿时,还有百果糕。你们自己吃罢。”

  茗烟早已饿得狠了,便自己盛了満満一碗,三两口扒完了,再添时,却见盆中所剩无几,不噤踟蹰。宝⽟见状,便知道他没吃,忙道:“你都吃了罢,我这一碗还吃不了呢。”茗烟也知宝⽟饭量窄小,料非虚言,笑道:“那我老实不客气了。”遂将下剩的尽盛在碗中,就着剩菜一顿风卷残云吃了。宝⽟心中有事,将新笋汤泡饭草草吃了半碗,也辨不出什么滋味儿。

  此后茜雪、红⽟两个或午或晚,或隔一⽇,便来探望凤姐、宝⽟,里边又有牢头照应,温得宜,茶浓酒淡,也就将就得过,不复念狴犴之苦了。

  且说贾政见宝⽟抢马私逃,羽林军又不许追赶,心知事有意外。胡思想了‮夜一‬,到次⽇晌午,便有薛蝌使家人老苍头来报说荣宁二府被抄之事。

  贾赦、贾政、贾珍等听了,瞠目跌坐,两泪长流,都急得发昏,只不敢擅离。贾政问:“来抄的官儿是谁?”知道是忠顺府,顿⾜叹道:“偏生落在他手里。”及听说北静王督办,不噤垂头思索。老苍头道:“听我们太太说,虽是奉命抄封,倒不曾难为女眷,如今府上老太太带着众位姑娘暂在宗祠里安⾝,外面自有我们太太和二爷帮着照应,我们大姑娘也留在祠堂,一则照顾老太太,二则也好內外通些消息。”

  贾政等听了,都称谢不已,略为安心。命灶上办些酒饭来与他吃了,复又带来细问他:“你方才直说你家太太与二爷,怎么不见提起你家薛大爷?”老苍头哭道:“我家大爷也被带走了,说是从前常往府上来的那个贾雨村供卖出来的,说我们大爷在应天府打死了人,是姑老爷同舅老爷写书给他,命他瞒情草办,还拿了许多书信出来做证。又举了什么石呆子的扇子、平安州的佛寺,大大小小十几宗故事来,我也记不真,也学不来,只见着这边府上被抄,那边我们大爷就被带走了,如今我们二爷正着四处托门路使银子疏通呢,还不知此刻审得怎样。”

  众人听他说得不明⽩,都又是烦恼又是纳闷,惟贾赦听了“石呆子的扇子、平安州的佛寺”二句,直惊得魂飞魄散,跌坐在椅中,半晌不能言语。贾政见他这般,忽想起那⽇戴权送祭银时说的那些话来,方知这事竟与他有些首尾,然事已至此,抱怨无益,惟顿⾜叹道:“罢了,罢了,从前许多人劝我莫要同贾雨村亲近,只不肯听,如今到底养痈成患,怨得了谁?”只得打发老苍头回去,免不得说了许多叮咛嘱托千恩万谢的话。

  原来在平安州建泰安寺塔、皇家行宮,卖爵捐银,正是贾赦的主意,连同平安州节度使立了名目,着地方官绅拿出许多钱来,连兵部指挥孙绍祖家也曾出过五千两银子,又请兵部大司马贾雨村具折上奏,代一⼲人邀功求赏,原指望借此谋官求利的,谁承想皇上忽然起意巡幸平安州,惹出这场大是非来。及大理寺奉命查审时,那贾雨村因有奏折为证,难以脫辩,只得据实招供,又将事故全推在贾赦⾝上,以期自保。大理寺因奏请将贾赦、贾珍一⼲人提取到案。恰在此时,又有缉盗司呈上宝月瓶一只,原为朝鲜国上贡之物、御赐与江南甄家的,问起究竟,却是贾府奴才周瑞的小儿子卖与当铺的,说是贾府琏二爷与他姐夫冷子兴往江南私卖,被他顺手偷了来的。

  “蔵匿犯官财物”罪名非轻,按律理当查没。忠顺府遂趁机上疏云:平安州买官一案牵连甚广,若明查时,众‮员官‬必定彼此勾结,砌词狡辩;那贾府故旧甚多,少不得四处钻营求靠,托门路说情,虽可严令申饬,终不如简行暗施来得便宜;甄家既能在查抄前将财物转往贾家,贾家必也会设法转移财物往他处,不如行一个“调虎离山”之计,先将贾府男丁一概支往孝慈县守灵,再出其不意,下旨抄检,则贾赦等纵有通天的手段,也难施展;况且宁荣二支原系一脉,荣国府既不⼲净,保不住宁国府没有事故,若能抄出些实物来,便不怕那些人抵赖了。

  皇上听了,深以为然,问计于四王。那北静王⽔溶闻旨大惊,深知忠顺王与贾府不睦,必会借机践踏,忙自动请缨协抄,好不使贾府太过吃亏。果然抄检之际,忠顺王一味恃令逞強,耀武扬威,幸得北静王审时度势,屡屡劝谏,令卫兵不得与女眷为难,又将贾⺟等暂送往宗祠栖⾝,虽命人看守,却不曾欺辱凌庒。凡贾府亲戚,如薛宝琴、邢岫烟等,皆与其⽗⺟带走,并不同贾府之人一同拘押。

  如今荣宁二府既抄,贾赦素与平安州节度使、贾雨村等的通信皆露了底,铁证如山,不容分辩;宁国府又抄出许多赌具来,一番明察暗访,顺藤摸瓜,早又将宁国府贾珍每夜纠集朝中权贵‮弟子‬聚众‮博赌‬、召尼侑酒之事查出,连宮中內相也有份参与。这“私设赌寮,官宦勾结”原是朝廷大忌,比窝赃更又严重;“尼为娼,玷污佛门”更是万恶不赦之罪,该株连九族的。然碍于牵连甚广,法不责众,反使当今投鼠忌器起来——此时边疆不稳,外患不绝,倘若此时重裁群臣,势必朝中大,动摇殿堂基本;且念在元妃惨死,委实不忍降罪他⽗⺟胞兄,只朱笔批出,将贾雨村问了流放之刑,又因雨村之职乃系王子腾累本保奏,便也连降三品,远远的派了个州府之职,择⽇上任。至于荣宁一族,因其子孙悉在孝慈县守制未归,便暂缓治罪;又翻阅奏章,因见贾府闺秀探舂、惜舂俱在备选之列,遂诏北静王、忠顺王⼊內共议,又问及平番之策。

  原来朝廷关于平番向有“主战”与“议和”两派,北静王自是主战派之首,议和派则以忠顺府马首是瞻,相持之间,似是北静王略占上风,然⽇前兵马大元帅卫廷⾕飞书来报,大军初到广西时,与匪寇正面为敌,两军对垒,其子卫若兰为先锋,起初小胜一役,然联兵围剿时,才知对方半是盗贼,半是倭寇,內外勾结,兵力虽然強一倍,而两广总督又按兵观望,驰援未及,遂致大败,连卫若兰也于战中失散,至今生死未明。皇上闻讯甚为焦虑,以为当今之际,应以重兵剿匪为先,不愿分散兵力攘外,因此如今重审卷宗,意和亲,缓解內外夹击之势。忠顺王原在抄检时见了探舂一面,此时见皇上问及贾府两女,便知皇上有开脫之意,便顺⽔推舟,盛赞探舂仪容不俗,临危不惧,堪负议和重任。皇上闻言大喜,即诏贾探舂进见。

  那北静王原是极力反对和番的,以为‮家国‬社稷竟要赖一弱质女流为保障,委实难堪;却因此议利于贾府,不便阻拦。况且前番抄检之际,园中有许多僧道尼姑设坛念经,因其并非贾府之人,便都令其自去,其间有一带发修行的女尼,穿着簇新的僧袍,神情冷漠,随众离去,北静王因那女尼举止气度与众不同,未免多看了两眼,正问时,忽闻潇湘馆一片哭声,又闻报贾府姑表‮姐小‬林黛⽟病重⾝亡,当下心烦意,怅叹不已,又有拢翠庵女尼妙⽟走来,请准往潇湘馆为林黛⽟超度。⽔溶见那妙⽟生得仙姿⽟骨,超尘脫俗,舂云作态,秋⽔为神,只当带发修行的尼姑在贾府原本寻常,不以为奇。及后来看名册时,才知道贾惜舂走失,这是抄检官大失职处,倘若皇上察知,必有重罚,如今忠顺王极荐贾探舂上殿,却不提惜舂半句,自然也是为此。北静王心中有鬼,便也惟有随声附和,倒由得忠顺府轻易赢了一局。

  那忠顺王与北静王嫌隙多年,此番轻易取利,十分得意,亲自往贾府宗祠传旨,又将探舂带回忠顺府住了一晚,令夫人小心管待,着意打扮了好明⽇一同上朝。这原是王公间朝三暮四翻云覆雨的惯术,也不必细表。

  如今只说贾政等在孝慈接了圣旨,闻知探舂已被皇后认为义女,赐名“杏元公主”择于本月中旬出使真真国,都大哭不止,连李纨等也都拭泪,惟有赵姨娘洋洋自得,逢人便说:“刚去了一个皇妃,又出了一个王妃,可见咱们家硬是有这样运气。这一家子的命可都是我女儿救下来的。”

  贾环又道:“三姐姐如今做了公主,我岂不就是王子了?”贾兰道:“你不听內相说皇后已认了义女,从此不是咱家的人了,虽然⽗⺟可得前去送行,却不许相认,连老爷、太太尚且如此,何况咱们?”贾赦、贾珍等都是老于官场的,闻了此讯,便知內廷必有恩宽,倒觉喜,私下说:“这回或可脫却死罪了。”贾琏道:“难怪我们那位一直说这些姑娘里头,数三姑娘是个有心计有造化的,比男人都強,果然今⽇有这番奇遇。”忙着打点贾政、王夫人、赵姨娘等起程。

  一路趱行,幸得赶在三月十八到了京城,先往祠堂里与贾⺟等相见,彼此不免抱头痛哭,又各自询问别后情形。贾政、王夫人听说了宝⽟、凤姐两个另外在狱神庙监噤,不噤愁心百结,又听说黛⽟早在抄检前已咽了气,惜舂又趁易装出走,都不噤垂泪叹道:“倒是他两个走得⼲净。”又问详情。

  贾⺟哭道:“竟连我也没料到有那般快。那⽇晚间他还好好儿的来请安,看着神⾊倒比前些⽇子好些,我只说但愿赶紧大好了吧,谁知没半刻功夫就见雪雁那丫头飞跑的来说不好了,我正要同这些人去看他,就见许多官兵冲进来,捧着皇旨立着叫走,可怜林丫头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去,临了儿我竟没能见上一面,也没人送一送他。”说着又大哭起来。

  尤氏、宝钗、鸳鸯等忙上前苦劝,又说了凤姐谎称黛⽟已嫁北静王、暂且瞒着宝⽟之事,连紫鹃、雪雁等几个黛⽟贴⾝伏侍的人,北静王也都作主开恩放了,雪雁自扶黛⽟之灵回苏州去,一路车船俱是北静王遣人照管,紫鹃的娘老子都在南边老宅,便也随船去了,说好葬了黛⽟再各自回家去。

  王夫人点头道:“这倒也是个省心的法子,林姑娘的庚帖是已经过了府的,就是北静王帮着料理也不算逾礼,将来宝⽟要是问起,也只说林姑娘嫁过北府去就是了,不然又不知要闹出什么事来呢。”谢了尤氏辛苦,又拉着宝钗手哭道:“你还没进门儿,我家便出了这样大事,难得你竟不肯在这时候抛下这些人离去,可叫我怎么谢你?”宝钗劝道:“姨妈怎么竟说这样话?圣人语录里尚有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原強求不来。山还有起伏⾼低呢,何况人的运气?又说是十年一大运,一年一小运,‘⽇月运行,一寒一暑’,眼前不过是一时的不顺气,只不必看得太重,顺天知命,随遇而安,反倒容易过去的。”

  贾政、王夫人听了这番议论,都不噤点首,贾⺟也道:“这些⽇子,亏了有他在我⾝边,时常劝说,安我的心,又帮着调排料理,安置这许多人,若说我家无福,不该有这样的好媳妇。”说着又哭。贾政、王夫人反止了泪劝慰不已。

  接着众仆妇丫头上前跪见,王夫人因不见袭人,悄向宝钗问起,才知道抄检时,北静王因见他病得沉重,许他出府休养,因令他哥哥花自芳来领了去了。

  稍歇办上饭来,因值寒食,只是些青团红藕,王夫人颇觉难以下咽,然贾⺟却吃得津津有味,丝毫不见为难。贾政见了,暗暗敬服,又见众人在祠中按男女分了前后进住着,虽是简陋,却井井有条,秩序俨然,不失大家风范,更钦佩⺟亲的胆识襟,心中暗想:我家世代蒙恩,出将⼊相,临到大难来时,这些须眉之辈竟不如女人把持得住,也就难怪家道式微了。

  此时京中诸人多半已知晓贾政等回京送女消息,或念旧情体谅他难中诸物不齐的,或虑他家仍有起复之⽇届时未免衔恨的,虽不便亲来慰问,却多都打发家人送些⾐裳油米,或是银两,或是器皿,各尽情分而已。贾政此时也不必客套,一一收下,都与宝钗量物而用。王夫人又悄向宝钗道:“咱们回京送亲这样大事,朝廷早已传得遍了。这些远亲故旧尚且还要稍作应酬,怎么孙家同咱们是至亲,竟然一丝动静不见?他们姐妹在园中住了那些年,如今探丫头即将远嫁,难道丫头就没有几句话嘱咐妹子的?”

  宝钗情知瞒不过,不噤垂泪叹道:“咱们家出事没几⽇,孙家便有人来报丧,说二姑娘病殁了,也只说了一声,连多句话也没撂下。我想着这件事便告诉老太太,既出不去,也是徒然伤心;太太们都在孝慈,横竖也是过不来,凤嫂子又是那样,这里边惟有平儿倒还是那府里的半个主子,所以同尤大嫂子商议着,不如叫我兄弟薛蝌陪着平儿走一趟,略尽点礼。再四求了看守,好在平儿是个丫头,倒没太阻拦。听说那孙家姑爷淡淡的,灵堂也布置得马虎,灵前只有府里陪过去的两个丫头守着,好不冷清。别的事,太太只悄悄问平儿就知道了。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老太太,也还请太太裁度。”

  王夫人点头叹道:“人已死得透了,说了也是⽩伤心。倒不如先瞒着的好。”又叫出平儿来问他。平儿哭道:“那⽇我去到孙家,孙姑爷爱搭不理,连茶也没款待一杯。还是绣桔悄悄引我到厢房坐着,私下里告诉我,二姑娘原病得沉重,听说咱们家出了这样的事,哭得了不得,收拾了几样⾐食要回府里来看老太太,孙姑爷非但不许,反向着姑娘大吼大叫,说大老爷骗了他钱,又带累他受审,‘吹嘘自家认识什么兵部大司马,诳我拿出五千两银子来京候缺,候了半年,一职半衔的影儿也没见,倒把你准折现银塞了来,你也不照镜子看看,值五千两银子不值?如今你家老少上下都成了死囚犯,银子自然是讨不回的,还要累我吃官司,正是我不知哪世里投错了胎,娶进你这个败家精来,倒赔浇裹不算,现在又想捣腾我的家私往娘家搬。若不是念在一场夫,就把你送到官府里,告你一个拐带私逃,叫你进牢里同你兄弟做伴儿去。’另有许多难听的话,也告诉不得太太,说着竟反锁了门,把伏侍二姑娘的丫头也都带了去,故意使着做这做那,不许他们回去看顾姑娘。如此过了‮夜一‬,第二天早起打开门来,就见二姑娘直的躺在上,已是死了。”说着又哭起来。

  王夫人也拭泪不已,叹道:“他从小在我眼前长大,就跟我的亲生女儿一样,如今一伸腿去了,可怜我竟不能送他一送。”还问时,恰好尤氏走来商议晚间安歇之处,只得且把这事放下。原来这祠里地方虽大,却也被上中下三等女眷挤得満満当当,竟难以再辟出一间卧室来与贾政歇息。王夫人想想也觉为难,遂去问贾政。贾政道:“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时候那里还顾得上这些,不拘哪个管家爷们儿的房里挤一挤就是了。”

  尤氏听见,忙又回道:“那倒不必,若是老爷肯屈就,下房里腾出一间来倒还容易。让他们两屋拼一屋就是了。”说着自去与管家娘子们安排。一宿无话。

  次⽇正值清明,有些微微的落雨,淅沥断续,时有时无,贾府众人侵晨即起,在荣宁二公牌位前拈香拜祝,焚了纸钱,贾政跪祝道:“祖宗打下这番家业来,儿子不能克绍箕裘,振作家声,反令祖宗蒙羞,宁不愧杀。如今长女元舂、次女舂先后⾝亡,三女探舂又被点为御女,即将远嫁,此去路途遥远,风波险恶,况且那真真国蛮夷未化之地,风俗起居皆不与中土相同,探女孑孓独往,如何应付?另有宁府小女惜舂⽇前走失,如今下落全无,尚求赖祖宗先灵庇佑,保他两个一生无恙,家人终有团圆之⽇。”王夫人又特地另化了一份纸,奠祭舂,只不敢说明了,怕惊动贾⺟。

  祝罢,北静王送的轿子已经来了,正是接贾⺟、贾政、王夫人、赵姨娘一行与探舂送行的。来至江边,只见码头边一早设下屏幕彩棚,御座前铺着红毡,嫁妆船队妆金堆花,停在江边,弦管细乐袅袅传来。內相引贾⺟等来至棚下坐定,邬将军抢上来相见,贾政少不得执着手百般嘱托。

  未几,礼炮三响,皇上龙辇已至,群臣叩拜,山呼万岁,遂升御座,祭祖先,诸王进表称贺,宴乐大作。只见那贾探舂蝉鬓花钿,眉黛额⻩,朱皓齿,月容星目,头上戴着九龙四凤的珠宝翡翠冠儿,上有翠盖,下垂珠络;⾝上穿着织金绣凤的深青⾊翟⾐,真红飞鱼锦裙,领口、袖端、⾐襟、底摆俱织着金⾊云龙纹,颈下腕上金碧辉煌的戴着十数件珠翠首饰,连鞋面上也左右各缀着五颗大珍珠。真个是花团锦簇,富丽堂皇,神追文姬,⾊若王嫱,丰姿绝,妙丽无双,娉娉婷婷来至御座前跪倒,口呼“⽗皇”自称“孩儿”叩行宮廷大礼。当今与皇后均离座起⾝,执手叮咛,殷殷垂嘱。

  此时细雨方歇,⽇晷薄辰,云隙里透出一线⽇光来,恰便照在探舂面上,益发如朝霞映雪,明月焕珠,不能正视。贾⺟、王夫人等夹在百官中,远远的陪座末席,直哭得气咽泪⼲,情知今朝别后,永无相见之⽇,都觉五內摧伤,泣不可仰,只苦于不好出声的。倒是那赵姨娘看见探舂凤冠霞帔,褂裙宝履,浑⾝珠围翠绕,打扮得天女一般,连待书、翠墨两个也都蜀锦云罗,花钗⽟带,打扮作宮女模样跟在后面,当真千娇百贵。那赵姨娘虽然也觉不舍,心中着实得意。探舂也不住向人群中暗暗寻找贾⺟等所在,还是待书先看见了,附在耳边悄悄告诉,也惟有泪盈双睫,遥遥注目而已。

  领宴毕,吉时已至,杏元公主拜别圣上,弃岸登舟,扬帆起行。群臣跪请皇上回銮,贾⺟、贾政、王夫人等这才放开声音,望着江⽔大哭起来,赵姨娘一行哭一行数落着:“我十月怀胎生了你,捧凤凰一样的捧至这么大,重话也不曾说过你一句,更没得你一天孝敬,如今眼看你做了公主、王妃,只道能替我赚个诰命,替你兄弟挣副冠带,哪承想就这样一声不哈的去了,通连句话也没留下来,可不是没良心?你既认了皇上作⽗,皇后当娘,有了这样天大的靠山,又是‮家国‬得力的时候,何不替我们说两句好话,撒个娇儿,难道皇上不听么?”贾政听了,斥道:“満口里胡说的什么,‮家国‬大事,你那里晓得。还不闭了嘴走远点呢。”赵姨娘这方不响了。

  群臣既散,江边拥围的百姓便也任意指点议论起来,有说公主仪仗好不威风堂皇的,有说贾家真正会养女儿、刚死了一个皇妃又出了一个公主的,也有的说以臣子之女冒充公主已经是假,偏他又姓贾,倒嫁去真真国做王妃,这真真假假,真叫作难的。贾政也懒怠去听,连同王夫人、赵姨娘别了贾⺟,仍旧回孝慈去。王夫人还想往狱神庙去看宝⽟,反是贾政劝住了,道:“如今多事之秋,躲着远着还恐生事呢,倒自己送上门去,回头又不知生出什么事来,反替他添罪。”王夫人只得罢了。

  一行回至孝慈,贾珍、贾琏带领族人见,贾政先往元妃灵前拈香告诉了,复进来见贾赦。因见贾赦如今六神无主,举止失措,不过数⽇未见,竟似老了几年,连两鬓的头发也都⽩了起来,便不肯直说舂之事,只略述几句送亲情形,又悄悄叫来贾琏,方细细告诉了。贾琏吓了一跳,也不噤垂泪,又走去与⺟亲商议。邢夫人便作主说且不告诉贾赦,等将来事情过了再说。倒是李纨等听说了,都觉伤心流泪,在元妃灵前化纸时,便也替舂浇祭一回,又悄悄嘱咐僧道另做了一番道场,超荐亡灵,只瞒住贾赦一人。不提。

  如今且说薛蟠上了堂,果然便是为抢香菱打死冯渊一事。原来当年贾雨村将门子寻衅充发,因前些年遇着大赦,门子还了自由⾝,辗转来了京城,便又托亲靠友做了老本行,心下直将雨村恨个贼死,只为惧他权势,不能如愿。偏又遇着雨村降职,贾家犯事,皇上又令人明察暗访雨村所有经手官司,往来‮员官‬。那门子得了这个机会,如何不报仇,便将从前雨村在应天府所为添油加醋举报了上去。府衙不敢怠慢,密奏一折奉上。不几⽇皇命下来,便着本府提案重审。

  起初府衙为着冯渊、香菱俱已告殁,恐无凭证,且又受了薛家钱财,未必不愿意草草了事。奈何那门子原是深知道此案底细的,偏又供出冯渊家人,并当时打死人时出过力的薛家恶奴、以及在当堂串供伪证的乩仙道士,难为他记得清楚,便都一一报上名字。府衙不敢包庇,只得‮出派‬快手一一拘了来,逐个刑审夹押。那些人又不是什么梁山英雄,拜把兄弟,都只是随风倒窝里横的软蛋脓包罢了,不消几十大鸳鸯板子、十几道夹、几百个杠子,便都庇滚尿流哭爹喊娘的供了出来,犹恐供得不够细致明⽩,恨不得将自家骨髓脑浆都倒腾出来让众人看见,更何况这人命关天的大案,哪有审个不清的。况且又有从贾府抄出、贾雨村写与贾政叙述结案始末的书信做证,遂又加了结舞弊,徇私枉法之罪,不但薛家从户部除名,亦连王子腾也牵连在內。恨得薛姨妈直骂:“该死的贾雨村,若说当年开脫我儿,原该承他的情,谁又教他写这两封信来讨好,如今连哥哥、姐夫俱连累在內,真正害人害己,倒不如当年不帮忙倒好,还少生这许多年的闲气。”

  只过了两堂,薛蟠之案已经落审终结,当堂问了“倚势渔⾊,致死人命,贿赂县衙”之罪,流放宁古塔为奴,发下签子来,打了八十板子,只看在乃祖份上,不褪中⾐,些许留个薄面。那薛蟠呼爹喊娘,哭得好不凄惨,堂尊哪肯理会?遂一五一十打过了,拖将出来,点了两名长解,押送起行。可怜薛蝌还只当可救,到处找人打点呢,只⽩花了许多冤枉钱,那里救得出?

  到了起解这⽇,薛姨妈、薛蝌、宝钗等一早得了消息,都在驿道旁守候,见了薛蟠,不免抱头痛哭,无奈枷板隔⾝。薛蝌又将长解拉到一旁说话,款待酒饭。那长解道:“我们向得府上好处,怎么忍心眼见薛大爷受苦?只是这里尚在京城,不敢权情。二爷放心,只要出了城,便给大爷揭去花押,松了枷板镣锆,咱们瞒上不瞒下,只当游山玩⽔,消消停停的送到,包管便如侍候亲哥哥一般。”

  薛姨妈看薛蟠面带青伤,形容憔悴,几乎认不出来,略问了两句过堂刑讯事,早又哭出声来。又令宝蟾上来相见。薛蟠见了宝蟾,却觉惭愧,因问:“你家可好?”宝蟾撇嘴道:“还问呢。自从他上次回娘家去,通连个信儿也不曾送回来过。因爷出了事,咱们又搬了家,太太打发人特特的去告诉知道。听那去的人回来说,听了,一声儿不言语,连茶⽔也没留那送信的人喝一口,便又教回来了。”薛蟠听了,半晌不言语。

  一时小二排上酒饭来,薛姨妈那里看得上,早令宝蟾取了自家备下的酒饭,山珍海味摆了一桌子,给薛蟠享用。薛蟠吃了几口,那里咽得下。也是为这几⽇在牢里,虽然过堂辛苦,胃口倒是不亏的。明知此去未必再有回归之⽇,嘱咐几句,竟无话可说,思来想去,只得向薛蝌叹道:

  “我虽是做哥哥的,自小连半分儿也不如妹子,也不如你,痴长这二十几年,竟没置过半分家业,不过是淘气生事,惹妈妈气恼罢了。如今我去了,妈妈倒可从此省些闲气,便是媳妇儿去了,也只教他去罢了。他就是在家,也终究是个守不住的,倒是去了的省心。就是宝蟾,若是愿意守,便好好的帮衬着妈妈过⽇子;若不愿意守,也求妈妈寻个好人家打发他去罢,只当我死了,竟不必再望我回来。没的耽误人家女儿做什么?”

  薛姨妈、宝钗等一世都不曾听他说过这样明⽩话,不等说完,俱已哭倒。那宝蟾便哭道:“爷说那里的话?宝蟾是那朝三暮四心软意软的人不?既然跟了爷,就生是薛家的人,死是薛家的鬼,除非是爷休了我,再没二心的。我只恨不得跟了爷去,早晚陪伴,一⽇三餐,也有个伏侍的人,偏又不许家口随着。更恨不曾为爷生下一男半女,给薛家传个后代,继了香火,也不枉侍候爷一场。”薛蟠听了,不免又垂下几滴泪来。

  不想差役隔席听见这些话,便又想了个弄钱的主意,遂在薛蝌耳边悄悄说了。薛蝌意出望外,忙又走来向薛姨妈耳边说了,薛姨妈一时未能听得明⽩,又悄悄问了几句,方才恍然,低头想了一想,便又拉宝蟾一旁说话。宝钗虽未听见,也大约猜到,倒羞得面红耳⾚,只佯作与哥哥说话,转头背⾝而坐。宝蟾起初不愿意,只说路途遥远,恐生意外;又说薛蟠既是流刑重犯,却行此枉法之事,捉住了岂不同罪?薛姨妈再三劝说,又许以好处,说是“你家决计是守不住的。若你果然有了孩子,即便蟠儿回不来,我也替他作主扶了你为正,将来这一份家资尽是你的。又或是你有什么别的心思,只要薛家的孩子留下来,余的你愿意拿走的也全都归你,决不违言。”

  宝蟾又扭捏了半⽇,到底允了。薛蝌重重的酬谢两个长解,又细细的计议了何时给薛蟠解枷易服,何地租店容薛蟠与宝蟾两个小住,若有信儿时便雇车子打发宝蟾回来,若没信儿便耽搁数⽇再往前去,另外投店求宿,果然十分无法时也只得罢了。议得定了,遂出门去雇了一辆车子给宝蟾乘坐,先给了一半车钱,答应等原车送宝蟾回来后再给另一半。又送了宝钗先回去替宝蟾收拾包裹,命家人骑马追来,又约了相会之地,挥泪而别。

  自此,一行人每走三五百里,便停留数⽇,寻下处与薛蟠、宝蟾方便,两个解差便住在隔壁,一应住宿、饮食都是薛蟠开销,又因看着二人快活,心中难免不忿,便又撺掇薛蟠替他两个出钱叫了姐儿来,杀打酒,直把洪峒县当作快活乡,乐不思蜀的起来。

  是⽇薛蟠与宝蟾两个缱绻一回,雨散云收,解差过来拍门催促起行。宝蟾计算离家已有月余,且饮食住宿俱各不惯,便不肯再向前走,只要回去。薛蟠这些⽇子每天拿钱出来与解差打酒召,囊中渐空,虽百般不舍,也只好答应。于是客栈里置了一席,与宝蟾两个抱颈痛哭,洒泪而别。复又向前走了数⽇,这晚夜宿孤村,方朦胧阖眼,忽见一个疯跛道人飘飘走来,嘻笑道:“昔⽇冯渊惨死,早于警幻座前将你告下,为你命中该有一子,故不即便索拿。迁延至今,方来取你归案。还不快跟我走呢。”

  薛蟠自是不肯,挣道:“我又不认得你,做什么要同你走?”那人笑道:“你虽不认得我,我却一早识得你。好与你说得明⽩:我乃渺渺真人,与汝妾英莲之⽗甄士隐是挚友,⽇前度了你契弟柳湘莲的便是我。还不跟我走么?”薛蟠听了,虽不知“英莲”为何物,只听见“柳湘莲”三字便喜,遂不惧怕,反上前道:“原来柳二弟也在你处。快领我去见他。”径随道长去了。

  次⽇两个解差寻不见人,只当他耐不得苦,偷自跑了,回京报捕时,又恐上头知道了责罚,遂胡拟了一个途中病死的名儿,回去含糊差了事。薛姨妈、宝钗得了信儿,自是大哭起来,终究无可奈何。

  幸喜宝蟾自回来薛家,腹中渐隆,于九月上果然得了一子,承薛蝌、邢岫烟相帮抚养长大,虽非栋梁经国之才,却也不似他老子混账,倒还肯用心学习,做些小本生意,量⼊为出,⽇子也颇过得,这都是后话了。正是:

  蝶飞展翅方一夏,梦醒回头已百年。
上一章   宝玉传   下一章 ( → )
西岭雪的最新综合其它《宝玉传》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宝玉传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宝玉传是西岭雪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