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是吴沃尧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恨海 作者:吴沃尧 | 书号:38604 时间:2017/8/16 字数:5016 |
上一章 第七回 巧应对安稳出危途 误因循夫妻遭毒手 下一章 ( → ) | |
却说伯和走近那小门,用手一推,是关着的。叩了两下,不见有人答应。走得乏了,便靠在那小门之上略歇。歇了良久,隐隐听得门內有人声,侧耳再听时,忽然那门开了,伯和一闪,跌了进去。里面四、五个人,都哗然大叫起来,口中只叫饶命。伯和一想,自己头上裹着红布,所以他们认做拳匪,连忙把红巾去了,向众人作揖道:“列位不必错疑,我是个逃难的。不信,你们且看,我手中并无兵器。我为的是跑乏了,在这里门外歇歇,不想惊动了众位。”那四、五个人互相错愕,內中一个便道:“既然来此,也是缘分。当此兵荒马![]() 但是一旦被拳匪跟寻着了,总是不免。不如等到晚上,我们出去,把那小巷子的两面,用砖瓦塞断了,岂不太平?”一个人道:“好便好,只是我们统共六个人,一晚上要塞两头的路,如何来得及?不如我们取些砖瓦之类,把这后门堵住了,便没有人来,不信,但看前门,不是靠些断砖零瓦堵住了么?” 伯和道:“出去堵了,又怎么进来呢?”那人道:“带了梯子出去,堵了之后,上梯子从墙上进来。”众人一齐称妙。是夜如法炮制,把小门堵住了。从此伯和便在这里避 ![]() ![]() 六个人昏昏沉沉的,过得⽇子也忘了,时常听得前门外面,有多人走路的声音,后门外面却是声息全无。 约莫过了有一个月光景。忽然一天,听得外面炮声震天,比从前响的格外厉害,隐约听得外面有许多哭喊的声音。自此次之后,便一连十多天不闻声息,不过偶然有一两响罢了。①伯和道:“一连好几天不闻声息,外面想已太平了,我们不如设法出去罢。”那五人齐声道:“若是太平了,我们东家岂有不来查看栈房的道理?一定还没有太平。”伯和道: “兵 ![]() ![]() ①此联军破天津城也。用暗写法,令读者自解。 伯和逾墙出了米栈,走出了小巷口,只见満目荒凉,房屋尽皆烧了,剩了一片瓦砾。路上还有许多死人,⾎⾁模糊,十分藉狼,暗想:我是在万死之中逃出一生来,这是那里说起的侥幸。正在低头觅路,忽听得背后一声叱喝,回头看时,只见一个洋兵,手执洋 ![]() ![]() ![]() ![]() ![]() ![]() ![]() ![]() 问了三四声,不见答应。伯和此时觉得痛极,也不管甚么,捱⾝进去,回⾝掩好了门,便在旁边一张椅子上坐定。坐了良久,不见一人。捱到后面窥探,只见后面一个院子,院子里面,三间平屋。厢房便是厨房,锅灶尘封,像许久没有动用的样子。仗着胆,走到平屋里一看,也不见一人,只有八个大⾐箱放在地下。回到铺面上一看,原来是一家药店,竟是空无一人的了。①于是先把门下了拴,在柜內搜寻,见了些 ![]() ![]() 把⾐箱提了提,却是很沉重的。旁边一张 ![]() ![]() ①直到此时,方知是药店,极写慌张情状也。 ②使棣华知之,不知如何心痛也。 过了五六天,总无人来,那伤口慢慢的好了。却是那可以代粮的药也要尽了,打算舍了此处,再奔他处。忽然一天,外面打门声甚急,心中暗想:不好了,这是主人来了,如何对付他呢?忽又听得门外说话的声音,不是国中人,心中益发害怕,不敢开门,只坐在里面平房里发怔。此时外面打门之声更急,再听时,竟不是叩门,是拿重东西撞门的声音,益觉慌做一团,不敢转动。忽听得“砰訇”一声,门已开了,闯进了一群人。定睛看时,五个是洋人,两个是华人。五个洋人都拿着洋 ![]() ![]() ![]() ![]() ![]() 通事道:“如此我们是同乡,不知你还会打乡谈不会?”伯和道:“如何不会?”便和他说了两句广东土话。通事大喜,又对洋人说了。那洋人便在⾐袋里取出洋纸、铅笔,画了许多洋字, ![]() 伯和不胜之喜,谢了又谢,送出大门—— ①亏他这等机变。 不一会,果然来了十多人,口称奉了洋大人之命,来代搬行李的。伯和便叫他们把八口⽪箱扛了,径扛到至河沿,叫了一只小船,运将下去。众人便要散去,①伯和叫住,开解了腿带,取了一片金叶,给作扛力钱。众人 ![]() ①洋大人之命,即连工钱也不索,可叹。 一路上有那洋兵巡哨小船,伯和都拿出照会给他看,他看过了便放行,果然沿途无阻。到得大沽,果然泊了几十号运粮船。伯和便上了一船,叫人把八口⽪箱搬运上来,拣了一席之地坐下,又取了一片金叶,谢了小船户。此时倚定船舱,回想自出京以来,以至今⽇,犹如做梦一般。同船之人,无非是流离失散的,也有失了子女的,也有失了⽗⺟兄弟的,如今聚在一起,真是“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一个个都是愁眉双锁,短叹长吁。伯和对此景象,也不免勾起心事来。念着⽗⺟兄弟,不知如何,棣华⺟女,不知流落何所。想到这里,也自凄然不乐。又默念到我凭空撒了一个大谎,被我谎了八口大⽪箱,正不知箱中是何贵重之物。倘都是金银宝贝,这一注财,也发得不小。想罢,又不觉暗暗快活起来。①在船上坐了十多天,和同船诸人大家诉说一切,倒也不甚寂寞。直等到人坐満了,方才起碇出口,向烟台驶去。船到烟台,伯和解下两片金叶,代了船价,叫了驳船,载了行李,起岸,⼊了客栈。推说 ![]() ![]() ①善读者不俟终篇,已知伯和之为人矣。 到了海上,便同住在洋泾浜大方栈里。安放行李已毕,便到丈人张鹤亭的洋货字号里去,谒见丈人。谁知问起来,张鹤亭因为纪念家眷在京,于五月初间,附了轮船,到天津,取道进京接家眷去了。伯和只得回栈去。从此便留在海上,与辛述坏一起住下,暂且不提。 且说陈戟临自从打发大儿子护送⽩氏⺟女出京去后,便把家眷搬到东华门外锡蜡胡同居住,以为此地 ![]() ①写仲蔼纯是孝子,盖天下无有多情而不孝者,亦无有孝而不多情者也。 到了十五那天,喧传董军⼊京。⽇本记书生杉山彬在永定门外被董军杀死,义和团与董军联合做一气,与洋人为难。 街上往来的,无非是义和团,东 ![]() ![]() ![]() ![]() ![]() ![]() 又过得几天,又喧传德国公使被义和团杀死。董军旦夕便攻馆使。仲蔼又劝⽗亲走避,戟临只是不允。又过了两天,京报上载了一道上谕,⾜有六百多字,无非是痛骂洋人,奖励义和团。戟临叹道:“照这上谕所说,欺凌我家国,犯侵我土地,洋人固然可恨,但何不商量一个对付之法,振刷起精神来,力图自強,自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同他计较。徒然召些 ![]() ![]() ![]() 是夜忽然听得远近一片喧嚷之声,火光冲天而起。仲蔼忍不住,便出外去打探,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 ![]() |
上一章 恨海 下一章 ( → ) |
吴沃尧的最新历史小说《恨海》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恨海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恨海是吴沃尧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