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传是徐述夔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快士传 作者:徐述夔 | 书号:38603 时间:2017/8/16 字数:7266 |
上一章 第十卷 公子感恩代请命 府卒遇侠托求仙 下一章 ( → ) | |
诗曰 施仁还受仁人报,好义能令义士怜。 何必贵官真旧友,非关道木降灵仙。 话说董闻见虞二府敦僚友之谊,在丁推官面上奠赙加厚,心甚敬之,即具名帖,到他衙中拜见,代丁公子致感谢之意。虞二府道:“先生加礼于同年。小弟念同寅之情,何忍坐视?况丁寅翁为尽瘁公事而死,今⽇小弟略展薄意,亦是为公,不是为私。”董闻道:“上台建议开河,其事非丁公祖不能为之始,非老公祖不能为之终。譬如周之治洛,周公为祖,君陈佐之,不可无毕公以成之。”虞二府笑道:“过蒙先生⾼奖。其实丁寅翁所治河工,已居十之七八,小弟不过补其一二耳。”董闻道:“今⽇老公祖恤死存孤,使丁公祖的贤郞目下不至穷饿,丁公祖的灵柩,将来得归故乡。功德无涯,人人称颂,比开河功德,更加一倍矣。”虞二府听了这一席话,十分欣喜。自此又复送钱、送米到丁公子衙中,供他朝夕之费。公子愈加感 ![]() ![]() ![]() ![]() 有德未逢施德报,感恩无计救恩人。 丁公子过了一⽇,择定吉期,要扶柩回乡。将起⾝之前,先叩谢了地方各官,并合郡士绅。及往公馆谢别虞二府,奈公馆门奉宪封闭,不放闲人进去,只得在门外拜了四拜。到起柩之⽇,舟泊河下,士民都来哭送,郑州与仪封县人来送者甚多。百姓们也有持钱米相赠的。其本城缙绅,都到舟次投了一帖,各自回去。唯有董闻依依不忍别,还在舟次盘桓。只见大力庵和尚沙有恒,来到舟中灵柩前叩头,说道:“贫僧向蒙丁老爷审豁盗情,洪恩难报。今聊具忏金二两,少申孝敬。”丁公子见是出家人的东西,不肯收受。董闻道:“他感恩而来,物虽微,也是一点诚心,不必却他。”丁公子只得受了。将 ![]() ![]() 微独良朋敦气谊,青楼被德亦心铭。 开笼放出雪⾐去,应诵慈悲般若经。 丁公子谢别了众人,方与董闻哭拜相别。临别,又叮嘱道:“老年伯天⾼地厚之恩,不肖未知何⽇得报。至若虞二府之⾼义,众薄俗所罕有。今当有事之际,苟有可以援手处,唯老年伯留意,即如不肖更拜大惠矣。”嘱罢,开船起行,出了境外。行不上一二十里,忽见前面一只大官船撑将来。船上掌号吹打,仪卫甚盛。看他舱门口告条上所书官衔,乃钦差翰林院庄。那庄翰林,就是庄文靖。因赍诏往南京封袭爵魏国公徐绳祖,故路经于此。原来徐老国公年⾼有病,上疏告老,乞命世子徐绳祖袭爵。朝廷准其奏,遣官赍诏去封他。庄文靖讨了这个差,乘便南游,所以前⽇寄于董闻的书中,说道将奉旨南来。当下丁公子打听得船中的宮人是庄文靖,因想道:“他是我⽗亲的老师。前⽇董年伯曾对我说他有书致抚按,荐我⽗亲今⽇过着,合往拜谢,并以讣信报闻。”且还有事要求他,便具个门下不肖眷脫生学的名刺,等他泊定了船,即往船上投刺请谒。船上仆人们见是个少年,又⾝穿孝服,不肯与他通报。正在那里做难,恰好庄文靖走出船舱口来。丁公子望见,即打一躬道:“庄太老师,不肖晚生学候见。”文靖答礼道:“⾜下是谁?”仆人们方才把名帖呈上。文靖看了道:“⾜下为何有此重服?”丁公子一头挥泪,俱言⽗亲没于任所,今扶柩回乡之事,文靖跌⾜惊悼。丁公子又谢道:“前蒙太老师致书董年伯,转达抚、按,鼎荐先君,不想先君已遭变故,有虚盛意。”文靖嗟叹道:“不佞在京师,闻尊翁居官清慎,与董声孟甚相爱,因作书荐之于抚、按。又恐尊翁狷介避嫌,故但托董声盂转达当道,倒不曾有专札致尊翁。今⽇到此经过,正 ![]() ![]() ![]() 异矣儿孤,咄哉年少。非⾼其义,正重其孝。不忘亲者,不忘亲之所不忌; ![]() ![]() ![]() 庄文靖受了丁公子之托,即⽇开船。至开封府城外,早有董闻同着计⾼、金畹二人前来拜候。文靖 ![]() 三人别去,文靖即打轿往拜抚院。适值抚院公出,不在衙门,不曾接见,文靖随往拜按院。坐谈之次,按院说起前⽇承台札下须,奈贵门生丁司李已物故,未及用情。文靖便谢了他捐资助丧的美意,因说:“虞同知恤死存孤,笃于僚谊。他既能加礼于死友,必不忍上欺其生君。解银失误,必果被盗,断非侵没,还求抚公宽政,只勒令赔补,不要坏他功名,乃为恩威并用。此意即烦鼎言先为小弟转达抚公,明⽇见抚公时,再当面恳。”按院领命。次⽇,抚、院二公一齐都到船来答拜。文靖又把前言面致抚院,那知抚院已先听过按院转述之言,今又见文靖谆谆面语,按院又从旁接谈,抚院那得不从?遂満口应承,领教而别。文靖别过抚、按,即差人邀董闻到来,对他说知。董闻大喜。文靖道:“我即得请于抚公,不负丁公子之托矣。王命在⾝,不能久留,即当奉别。”董闻要屈他到家饮宴,文靖辞谢。及送与些礼物,也不肯受。董闻亦不敢相強,只将些贺礼并贺咨一通,附致徐世子,贺他袭爵之喜。文靖收讫,自开船往南京一路去了,不在话下。 且说抚院听了庄文靖的分上,回到衙门,即行下宪牌,放出虞二府。着令仍管厅务,但勒限三个月之內赔补所失之银,准免参处。虞二府拜谢了宪台,仍旧坐衙理事。却探知宪台宽恩,多亏庄翰林援救之力,因想道:“我与庄公并无 ![]() ![]() ![]() 范冠蝉有-,蚕绩有。 推官有吊各,学士为之丧。 且说丁公子开船望北进发,将及半途,忽夜一,睡在舱中,只听得喊声骤起,船外火把 ![]() 看官,你道这強人是谁?原来不是别人,却就是常奇。一向常奇与寇尚义在山东落草,专一打劫贪官污吏的银子,并起解的官钱粮。舂间虞二府失去的官银,正是他们所劫。后来闻得虞二府是个好官,却为失银被噤,常奇与寇尚义商议道:“我们做好汉的,不可连累好官受罪。须把这项银子还了他,才见我们的义气。”商议已定,只是不好自己把去还他。因打听得他与丁推官⽗子 ![]() 莫道绿林中,无有英雄客。彭越曾为江中盗,世勋曾为无赖贼。李北海曾有七言之赠,张齐贤曾邀一醉之德。试看今⽇还金人,赛过⽔游梁山泊。 当下丁公子不喜得常奇助丧之费,却喜官银有了下落,可以保全虞二府功名。至次⽇,即修密书一封,专差的当家人,星夜到开封府,面向虞二府投递。虞二府那时虽然脫了拘噤,仍旧坐堂理事,却还是带罪供职。若过限期,没银赔补,抚台定要题参。正在忧思,忽然接得丁公子密书,不觉喜从天降,笑逐颜开。只是一件,那银子虽有了下落,却是丁公子替強人通信,这话怎好对上官说得?若不明言其故,竟自冒冒失失的去取出,又像自己隐匿在那边的了。左思又想,无计可施。因邀请董闻到私衙,把这话密密告知,与他告知商议。董闻沉昑了半晌,忽然笑将起来,道:“有计在此了。”虞二府道:“有何妙计?”董闻附耳低言道:“目今抚台敬信一个姓洪的法官,即⽇要请他设醮。老公祖这件事,只在这洪法官⾝上,那银子便好出头了。”虞二府道:“如何用着这个人?”董闻又向虞二府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虞二府拍掌笑道:“此计大妙!竟依计而行便了。”正是: ⻩冠权借为引子,⽩镪方才好出头。 看官听说,那洪法官不是别人,就是前⽇在郑州求雨的洪觉先生。本是没甚道术的,当时为求雨不来,被郑州好事的编成《十一⼲》的笑话笑他,道是: “⽇里是照亮⼲。夜里是不落台⼲。挨过几⽇没雨,是挨推⼲。恶求一番越不雨,是罚強⼲。念咒念得口⼲。画符画得笔⼲。噴法⽔噴得碗底积焦⼲。踏罡步踏得鞋底铁屑⼲。手中铁剑,只好切菜⼲。⾝上法⾐,只好揩鼻涕⼲。这样法官求雨,送他一个斗大的杨梅⼲。” 郑州人虽是这般笑他,这里抚台却不晓得。因太夫人有病,请他到衙內祈祷。抚公问道:“几时才得病愈?”洪觉生随口胡答道:“过七⽇便没事了。”却也是他造化,准到第八⽇,太夫人果然康健起来。抚公以此敬信他。又要教他于本城道院中起建醺坛,保佑年⾕丰登,民人安乐。董闻乘此机会,授计于虞二府,教如此如此。虞二府便密唤洪觉生先来分付了言语,许他二十两银子谢仪。洪觉先欣然领命而去。到得起建醮坛之时,抚公亲来拈香。虞二府便也往坛中,当着抚公面前,要求洪觉生请仙降乩,指示所失官银踪迹,以便追捕。洪觉先初时假意推托不肯。虞二府恳请再三,方才应允,就于坛前书符念咒,作起法来,唤一个小道童与自已一同扶乩。案上铺放⻩沙,焚香点烛。少顷,见乩儿渐渐转动,磨了半晌,忽然写出一行字来道:“吾乃葛仙翁也。”虞二府假意向前问道:“果然是葛仙翁么?若果是仙翁,我有一事 ![]() “子 ![]() 可笑龙池心不诚,若还疑我我当去。” 虞二府看了,慌忙下拜道:“龙池不知仙翁下降,适间言语唐突,伏乞宽恕。今有恳请,只因舂间解送官银一万余两,中途被盗劫去,望仙翁明示银子下落,与盗贼踪迹,以便追缉。”祝告罢,只见乩儿上又写出四句道: “怪尔后恭前倨,尔可暂时回避。 可请抚公问吾,吾当明告其事。” 抚公那时亲在坛前看见,安得不信?便令虞二府退过一边,自己向前整⾐作礼,默祷了几句。只见乩儿又写道: “机事秘密,不可怈漏。 若要我言,须屏左右。” 抚公看了,即唤跟随人役,都远避开去,只有抚公一人立在案前。那乩儿才明明写出几句道: “离此府城东,二十里之外。 一座石桥傍,两株柳树盖。 松其下探之,原银宛然在。” 抚公看罢,又低头祝告道:“此银向被何人盗去?今又是谁埋蔵在此?伏乞仙翁一一明示。”祝毕,只见乩儿又写道: “若问蔵银之人,其人乃是大盗。 目下不可明言,以后自然知道。” 抚公再要问时,只见乩儿连书:“吾去也”三字,便不动了。吾公分付洪 ![]() 本出绿林之手,巧借⻩冠之口。 朝中正说三杨,野外忽逢二柳。 并非洪法官道术能灵,却是董博士妙计罕有。不用虞公向上台禀知,反使上台向虞公私授。前番求雨不雨的伎俩,人尽笑之;今⽇说银有银的神通,人能知否?当下虞二府掘得原银,十分 ![]() ![]() 仙翁有语语非轻,问者佯疑疑亦精。 羡杀巧人传妙策,作成道士享虚名。 虞二府即将原银 ![]() ![]() 为善从来吉,便宜自取之。漫夸豪客能轻利,漫夸公子能传递,漫夸博士能施计,招致还亏一已。恤死存孤,食报固其宜矣。 不说虞二府保全了功名。且说董闻在家候缺,过了两年。此时正值南京国子监博士员缺,朝廷命下,将董闻除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报喜人报到了,董闻心中 ![]() |
上一章 快士传 下一章 ( → ) |
徐述夔的最新历史小说《快士传》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快士传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快士传是徐述夔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