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门是张君刚创作的经典都市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生命门 作者:张君刚 | 书号:38305 时间:2017/8/13 字数:3035 |
上一章 第235章世外桃源仙境洞天(3) 下一章 ( → ) | |
我的一生充満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开始摘柿子了。首先摘的是一棵大树,树⾝一个半大人才能合围住,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覆盖的面积很大。这样大的柿树在我们这儿比比皆是,还有更大的。要摘完这样一棵树,要是两人摘,就是旷世⾼手,也不知道要摘到猴年马月。因此,两个人一齐上树,来个大会战。摘柿子开始了,每摘一个柿子,挠钩杆得拧断一个小树枝,发出“咯叭”的响声。几个人同时摘柿子,并且手都 ![]() “喂,这枝上还有柿吗?”下面的人就详细看看,看不到了就冲树上喊:“没有了。”如果有,就说:“XX地方还有一个呢。”拿杆的便顺着下面的指点,透过密密层层的枝叶,找到柿子把它摘掉。每次换枝的时候,拿杆的就冲着下面喊: “换枝了,看到挠钩杆头了吗?”下面说看到了,才开始拧,以免摔坏柿子。有时,柿子从上往下落的时候会撞到层层的树枝,改变落点,因此,接柿子的时候必须机智点,动作⿇利点,否则,不但接不住,而且还会挨砸,这是常见的事情。尤其是今天的大会战,拿杆的人多,柿子満天飞,不时的听到下面:“哎呦”被砸的叫声。也有捂着头子到处跑,躲闪柿子的情景,势姿可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就这样摘了一个早晨才摘完。往树下一看,厚厚的一层,火红一片。就是用现在的拖拉机装,也得装两车。一棵树就摘这么多,那満山遍野又能摘多少呢? 人们住在山里,道路崎岖,虽然修了很多小路,但主要运输靠肩挑,极少一部分可用牛车拉。人们就是这样一棵一棵地摘,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去。把有⽑病的柿子挑出来,再动员全庄老少把好柿子运到山下收购站。 东穆柯寨和西穆柯寨只有一山之隔,一个称岭东,一个称岭西。他们要把柿子运到山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翻山越岭。用肩膀一担一担的挑到收购站。虽然很累很苦,肩膀被庒肿了,脚底磨出了泡,但人们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那是村里一笔不小的收⼊啊!每斤柿子卖八分。那时,一个大人⼲一天活记一个工,每个工分红才一角钱,而这一斤柿子就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一天活挣的钱。所以大人小孩挑的都很卖力,但同时又快乐着。他们就是这样完成收购任务的。 有一次,张寅和郭怀义的儿子郭兰平随大人们去收购站 ![]() ![]() ![]() ![]() 看柿子的是个老头,头顶是布疙瘩的地主黑⾊圆帽,⾝穿黑⾊耝布上⾐,一排布疙瘩纽扣,一脸黑⿇子,鹰鼻鹞眼,目露凶光,甚是可怕。而郭兰平没眼⾊,又天不怕地不怕,到处 ![]() ![]() 完成收购任务后,剩下的柿子队里就按人平均分给各家。每家都能分到小山似的一堆柿子。 软的很的,连手都不能摸的,扔进⽔桶里喂猪。也很软,但能噤得起轻拿轻放,这部分柿子大人们便把它们切成柿块。(就是一个柿子,从中间横着切一刀,竖着切一刀,切成四块,并且块块相连,是一个整体。)再稍微硬一些的,能装筐和篓的,大人们便按传统的装法装好,做到既紧凑,又不能扎坏柿子。然后到县城或者省城去卖。又大又好的大红袍柿子,大人们就把它们分批装进大瓦罐里,柿子中间放着几个大雪花梨,然后把口盖好,三天后柿子就软了,这样的柿子味道更好,被称为梨烘柿子,深受当时人们的 ![]() ![]() 卖软柿儿看起来简单,但真要卖起来是不容易的。有一次,我郭怀义没在家,有一百多斤软柿必须尽快卖出去,否则,就不能挨了。当时只有郭兰英和弟弟在家,郭兰英找到张寅,请他帮忙一起去卖柿子。张寅是书呆子,对做买卖不感趣兴,也做不了买卖。但是也没法推辞,没办法,也只好硬着头⽪去卖了。他俩把软柿装好,拉着车,步行二十里,到山下兵营门口去卖。刚到哪儿,有个人过来问: “多少钱一斤?” “两角五分。”张寅说。那人称了二斤。紧接着过来六七个人要买,把他们的车围了,张寅和郭兰英手忙脚 ![]() 这时,在旁边看的一个中年人很同情他们,就称了五斤坏柿子,并且按好柿子付的钱,他们至今还记得他。剩下的柿子谁愿意吃就吃,谁愿意拿就拿,他们全送人了。这些柿子要是让会做买卖的去卖,至少卖三十元,而他们来回四十里,一百多斤柿子,仅卖了五元钱。 后来,张寅故地重游,可惜,再也看不见当年的景象了。因为改⾰开放后,柿树挂果逐年减少,并且柿子也不如过去光洁鲜 ![]()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脫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235、 |
上一章 生命门 下一章 ( → ) |
张君刚的最新都市小说《生命门》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生命门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生命门是张君刚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