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是当年明月创作的经典言情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朝那些事儿1 作者:当年明月 | 书号:2953 时间:2016/10/9 字数:10916 |
上一章 第十一章 洪都的奇迹 下一章 ( → ) | |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陈友谅率领他的军队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征程。 也就是在此之前不久,一个人来到了洪都,他是受朱元璋委派来此地镇守的。 这个人叫朱文正。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侄子,由于洪都的位置很重要,不容有失,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把镇守洪都如此重要的工作 ![]() 他不过是个纨绔弟子。这是朱文正还未上任前人们对他的评价。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评价并没有错的。 这位朱文正同志一到洪都就留连于烟花之所,整⽇饮酒作乐,还谱了曲,让使女们⽇夜排演。而军事布防等重要工作则 ![]() ![]() 他的所作所为十分符合花花公子、败家子、浪 ![]() 每次看到朱文正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属下只能头摇叹气,这真是个大爷,什么也指望不上他了。洪都危矣… 陈友谅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正是洪都。 后人一直为陈友谅的这个决定不解,为什么不直接进攻应天呢,那样朱元璋将腹背受敌,不堪一击,陈友谅为什么现成的便宜不捡呢。 这似乎是个很难解释的问题,但我相信,在陈友谅那里,这个问题很好解释。 陈友谅的 ![]() 他是一个心黑手狠的人,一直都在背叛和欺骗中生活,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洪都的投敌对他而言应该并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但从心理学上来说,像他这样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人所背叛,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擅长的。 属于我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攻下洪都,就可以教训那些背叛我的人,让他们懂得,对我陈友谅要绝对的忠诚! 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是这类人的通病。 当然了,攻下洪都还有很多好处,此处可以作为进攻应天的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攻击不利,也可以控制下游,徐图再战。 纨绔弟子朱文正的各种轶事自然也传到了陈友谅的耳朵里。这对他而言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攻下洪都,易如反掌! 但他似乎少考虑了一点。 以朱元璋之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朱文正的言行,怎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 ![]() 就在陈友谅向洪都进军的当天,收到这一消息的朱文正收起了他那套饮酒取乐的行头,对陈友谅露出了狰狞面目。 【天下第五名将】 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以是否热衷于吃喝嫖赌作为标准来衡量人的好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朱文正同志就一定是个坏人了。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 朱文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在朱元璋手下,有着很多天才将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不逊⾊于历史上任何名将。在这众多的将星中,朱文正是耀眼的一颗。 按照军事天赋和功劳,朱文正大致可以排在将领中的第五位,这并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前面的四个人都是无法超越的。后面将讲述他们几位的故事。 与朱文正共同守卫洪都的还有一个人,邓愈,这也是个关键人物,如果要排名的话,他应该排在第六。因为他就是后来的开国六公爵之一。 朱文正在大敌当前之下,显示了自己的能力,洪都是一个坚固的城池,但有一个缺点——门太多,我统一了一下,共有抚州、宮步、土步、桥步、章江、新城、琉璃、澹台八个门,此外还有⽔道门。 多门是大城市繁华的象征,但当这座城市面对六十万大军的时候,这种繁华就变成了噩梦。由于人多,攻城的军队大可以同时攻打各门,防守方却会顾此失彼。 但朱文正确实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城里可用的兵用来防守实在是捉襟见肘,但他却能调配得井井有条。 他应该感到幸运,在城中驻守的都是⾝经百战的将领,他 ![]() 最重要的抚州门由邓愈防守; 赵德胜防守宮步、土步、桥步三门(这个比较累,任务最重); 薛显(猛人)守章江、新城两门; 牛海龙、赵国旺守琉璃、澹台两门。 朱文正可能是学会计出⾝的,他在安排好防守兵力后,居然还能剩下两千人(怎么挤出的),用来随时支援各门。 万事俱备,只等陈友谅了。 洪都之战将成为陈友谅的噩梦。 【最后的动员】 陈友谅率领大军向洪都前进,关于他军队的实际人数,历来有争论,我 ![]() 至元二十三年(1363)四月二十三⽇,陈友谅的大军到达了洪都。朱文正和他的将领们看到了最恐怖的景象,几十万人将城池围得⽔泻不同,江面上停満了大巨的战船,士兵的铠甲和兵器闪耀出的光芒比 ![]() 黑云庒城城 ![]() 朱文正在都督府召开了最后一次全体军事会议,他一反以往那玩世不恭的态度,庄严肃穆的站立着,这让以往背后议论他无武将之容的将领们非常吃惊,他那肃杀的表情和严厉的语气令人 ![]() “我知道你们不喜 ![]() ![]() 他看着眼前的这些将领们,突然心中涌起了一股大巨的悲凉感,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呢,还能看见他们吗,自己呢。 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温和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训话: “诸位珍重,望来⽇以富贵相见。” 将领们听到了这句话,都抬起头来,他们惊奇的发现,朱文正的眼中竟似含着泪⽔。 什么都不用说了,对于这些在刀口上度⽇的人来说,他们很明⽩目前的形势,他们不喜 ![]() ![]() ![]() 他们分别向自己驻守的城门走去,对于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来说,那里就是生命的终点。 所谓战友,就是同生共死的伙伴。 四月二十四⽇,陈友谅发动了进攻,洪都战役开始。 【意志的较量】 陈友谅的军队首先选择的进攻目标正是邓愈守护的抚州门,此门四面开阔,十分适合进攻,陈友谅决定,就从这里进城! 拂晓时分,汉军向抚州门进攻,战况十分 ![]()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汉军的尸体在抚州门前堆成了山,却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陈友谅这才感觉到,问题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严令士兵,如果不能拿下抚州门,军法从事! 二十七⽇,对抚州门最烈猛的进攻开始了。 陈友谅的士兵们在后退必斩的威 ![]() 【邓愈的杀手锏】 邓愈得知城墙被突破后,并未惊慌,他早有预料,准备了后着。 当陈友谅的士兵们越过城墙破口准备进⼊城中时,发现城里的士兵用一种奇怪的东西对准了他们。 ![]() ![]() ![]() ![]() ![]() ![]() 这种火 ![]() 这种随机应变的细节最能反应将领的⽔平。 果然,不久后,汉军重来,与邓愈军争夺木栏,守军用弓箭和火 ![]() 说实话,我现在还无法想象那是个什么景象,前面的士兵在拿刀拼杀,他们后边的人用⽔泥刀砌墙。 陈友谅也认识到抚州门的城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机会,他亲自督战,务求必克。 陈友谅和朱文正就在不远的地方对望,当他看到守军的勇猛,才感觉到自己可能错误的估计了朱文正的能力。 这场惨烈的战役,从早上打倒晚上,双方似乎都没有回去休息的愿望,为鼓舞士气,双方将领都亲自上阵,洪都总管李继先、跑来帮忙的牛海龙、赵国旺全部战死,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朱文正的施工队修好了城墙,汉军见攻城无望,终于退去。 此战是开战以来最为艰苦的一战,双方以命相博,最后的胜利属于朱文正,但他的损失也极为惨重,自己也负了伤。 回去一定要宰了那个承包抚州城墙工程的家伙,我相信这是朱文正最想做的事情。 此战的惨烈也让陈友谅心有余悸,在之后的几天內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是分兵占领了吉安,作为后盾。城內的士兵在经历了残酷的战斗考验后,逐渐成长和适应了战争,事实证明,陈友谅此时的松懈是一个大巨的失误,不久之后,他将面对更为顽強的防守。 在经历了一个星期的小辨模进攻后,陈友谅重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五月初七,陈友谅在实地勘查城防后,决定攻打新城门。 这不是一个好的抉择,因为守卫新城门的是薛显。 薛显此人,用今天的话说,应该算是个亡命之徒。一向以彪悍无理闻名,在洪都城內也是一霸,无人敢惹,陈友谅很快就会吃亏了。 五月初八,陈友谅命令大军攻击新城门,新一轮的攻击开始。 然而当陈友谅的士兵们穿着铠甲,拿着竹盾小心翼翼的向城门接近时,却意外的发现城上的箭石并不烈猛,不噤大喜,陈友谅随即决定,使用吕公车! 吕公车是一种巨型攻城车,但由于拆卸复杂,不易活动,所以在 ![]() 城內的薛显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刻。 此时,他打开了城门,汉军士兵们顿时 ![]() 出来的是薛显和他率领的骑兵。 正在准备攻城机器的士兵没有想到,城內的人如此大胆,居然还敢冲出来,大 ![]() 之后,汉军再也没敢烈猛进攻新城门。 真可谓我是流氓我怕谁啊。 从五月打到六月,陈友谅一直在望城兴叹,难道洪都是攻不下的? 他决定攻击⽔路。 六月十四⽇,他出奇不意的从洪都的⽔关进攻,然而等待他的是早已守候在那里的长矛队。汉军士兵刚接近⽔关,守军就用特制的长矛穿过铁栅攻击他们,刺死刺伤不计其数,汉军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长矛,才算暂时稳定住了局势,此时里面的守军的长矛刺击停顿了下来,汉军大喜,以为守军已经逃跑,谁知过了一会,里面又开始用长矛向外刺,汉军习以为常,仍旧用手去抓,谁知一抓便惨叫起来,细看才发现,守军将长矛和铁钩在火上烤红后,再用来刺击汉军。 原来刚才是去加热了。 陈友谅狼狈不堪,他用尽一切方法攻城,但洪都近在眼前,就是进不去。 无计可施之下,他又去攻击赵德胜守卫的土步门,此战倒不是没有收获,守城大将赵德胜被汉军的冷箭 ![]() 陈友谅陷⼊绝望。 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什么时候才能进去! 其实,城內的朱文正也有着同样的痛苦。 什么时候能出去啊! 围城,真正的围城。 【钢铁战士朱文正】 朱文正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睡好觉了,他在陈友谅大军到来前做好了部署,八个门来回转,督促将领做好准备工作,作战之时,他总是穿着盔甲觉睡,一有危险,他要立刻起⾝,带领自己手下那点少得可怜的兵力去增援,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 当导领真不容易啊。 但他确实坚持下来了,他用他顽強的意志抵抗了六十万大军的进攻,把他们阻拦在城下,完全无法动弹。 顽強的意志是可以战胜強大敌人,朱文正证明了这一点。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援兵还不到呢? 如此大的战役,朱元璋一定已经得到了消息,为何他还不增援朱文正? 这并不能怪朱元璋。 因为朱文正 ![]() 大凡这种敌众我寡的防御战,守将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主帅求援,写上诸如你再不来,大家就一起完蛋之类的话, ![]() ![]() 朱文正真是个奇人! 他似乎把陈友谅当成了到洪都露营的游客。 洪都战役打了一个多月,朱文正以⾖腐渣工程的城墙和有限的士兵与陈友谅的无敌舰队反复较量,靠着他的军事天才一直支撑了下来,他似乎认为自己还有力量去对抗陈友谅,更大的消耗对方的实力,为决战做好准备。 但他也小看了陈友谅,一个能够统管六十万大军的指挥者,怎么会被小小的洪都难住。 洪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六月,陈友谅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朱文正敏锐的军事嗅觉告诉了他自己,洪都的抵抗已经接近了极限。再也不能拖延了,他派了一个人去找朱元璋。 这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他的名字叫张子明。 张子明从洪都出发,去找朱元璋,为了险保起见,他⽩天不赶路,而是找地方觉睡,晚上趁人少才出发(有点类似倒时差)。这种没有效率的走路方法,使得他走了半个月才到应天找到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也是一头包,他派徐达去攻打庐州,所受到的待遇和陈友谅差不多,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朱元璋问张子明朱文正的情况,张子明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说朱文正撑不住了之类的话,而是说: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十分⾼兴,马上派人去庐州让徐达班师(早⼲什么去了),准备决战! 然后他告诉张子明:你先回去吧,我准备准备,不久就去洪都。 不久是多久呢? 朱元璋接着说: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就到了! 一个月?到时朱文正的骨头可能已经拿去敲鼓了! 【张子明的勇气】 话虽如此,张子明还是上路了,这次为了赶时间,他⽇夜兼程,谁知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陈友谅亲自接见了张子明。 张子明给陈友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呆子,站在那里,手都不知往哪里放。 这个人容易对付。 陈友谅开始给张子明做思想工作,从拉家常开始,到天下一统、民族大义等等等等,张子明只是不断的点头,到最后他也说烦了,表达了自己的实真想法: 和我合作, ![]()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內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 他这才明⽩,这个书生并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死。 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让他不安的是,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拥有最強力量的人就可以决定一切,不是吗? 当我弱小的时候,那些比我強大的人肆无忌惮的欺辱我,现在我拥有最強大的军队和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怕我,畏惧我,尊敬我! 那么为什么这个微不⾜道的读书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 【赌局的开始】 至元二十三年六月,在确定了与陈友谅决战的方针后,朱元璋从庐州调回了徐达的队部,并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锐力量,包括二十万士兵,和他手下的优秀将领徐达、常遇舂、冯胜、郭兴等人,连刘基这样的文人谋士也随军出征,与陈友谅一样,朱元璋这次也算是空国而来。 迟早有这一仗,躲也躲不过,那就打吧。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赌注是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 但这个赌局最昅引人的地方在于,赢的人将获得这片大地的统治权。这个奖励太让人动心了,没有人能够拒绝。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六⽇,朱元璋带着他的全部赌注从应天出发,去参加这场赌局。 朱元璋不会真的让朱文正守一个月,他的军队以急行军向洪都前进,不分昼夜,不停的走,向着他们的宿命中的场战前进。 朱元璋在行军的路上,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江上不时刮起阵风,却让人感觉相当温和舒慡。 朱元璋却没有欣赏景⾊的心情,他的旗舰正向洪都前进,当他回头时,看到的是他的众多战船,以及统帅战船的文臣武将,这是二十万的大军。朱元璋每当想到这里,心里就止不住的 ![]()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今天千军万马的统帅者,我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啊,那么多的艰难与困苦,悲凉与绝望,我都 ![]() 陈友谅是如此的強大,无敌的战船,勇猛的士兵,他一直都比我強,一直都是。 已经不是三年前了,已经没有伏击这样的便宜可捡了。这一次我要面对的是他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朱元璋的手不噤的颤抖起来,这种颤抖是畏惧,也是期望。 当面对強大的敌人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说。这个行为的错误之处在于,牛犊并非不怕虎,而是因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当朱元璋弱小时,他专注于扩大自己的地盘,占据滁州!占据和州!陈友谅、张士诚算是什么东西! 然而随着他自己的不断強大,他才意识到自己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是怎样的可怕与不可战胜。他终于开始畏惧。 越接近对方的⽔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強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朱元璋不断的追赶陈友谅,不断的了解陈友谅的可怕,也不断的增強着自己的实力,只为那最后的决战,战胜了他,天下再无可惧! 以颤抖之⾝追赶,以敬畏之心挑战。 陈友谅,我已经有了和你决战的本钱,你已经在洪都耗了两个月,士气和粮食还能剩下多少,我虽兵少,但绝不怕你! 只要打倒了陈友谅,我就是天下之主! 此时江上突然狂风大作,朱元璋的坐船摇晃起来,他也从沉思中猛然醒来,这里不是决战的场战,陈友谅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要战胜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 ![]() ![]() 胜利仍然遥不可及,还是考虑一下怎么作战吧。 陈友谅,我来了! 七月十六⽇,朱元璋大军到达湖口,为了达到与陈友谅决战的目的,他分兵两路,分别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同时还封锁了陈友谅唯一可以退却的武 ![]() 朱元璋经过反复考虑,正确的认识到,要彻底战胜陈友谅,唯一的方法是彻底摧毁它的⽔军,他决心与陈友谅在⽔上决出胜负。 七月十九⽇,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来援并且封锁自己退路的情况后,主动从洪都撤退,前往鄱 ![]() 他彻底腻烦了和这个人打 ![]() ![]() 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既然你要⽔战,那就来吧,就在⽔上决一雌雄! 七月二十⽇,朱元璋⽔军与陈友谅⽔军分别来到了鄱 ![]() 大战就在明⽇! 鄱 ![]() ![]() ![]() 毫无疑问,就地形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场战。 公元675年,不世出的天才王 ![]() ![]() 当王 ![]() ![]()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共长天一⾊。〗 现在,这个映照着无上光芒的地方,将成为一个更为光彩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将上演这场战争中最为精彩的一幕。 【决战前夜】 朱元璋的舰队停靠在南鄱 ![]() 明天就要决战了,这是朱元璋畏惧的,也是他所盼望的,输掉战争就将一无所有,赢得战争就获得一切。 朱元璋的思绪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他接到汤和来信的时候。 如果那时,我不选择投军,现在我的人生会是如何呢,也许在某一个地方平静的生活着,过完自己的一生。 事实证明,现在我走的这条路是最为艰难的,从郭子兴到韩林儿,从滁州到应天,这是怎样的一条路啊,在 ![]() 已经不能回头了,和尚不能做了,农民不能做了,甚至乞丐也不行,要么成为九五至尊,要么战败⾝死! 我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是我应得的!我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天! 一定要胜! 胜利必定属于我! 陈友谅,以 ![]() 对岸的陈友谅也在沉思,但他考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从自己参加起义开始,脑海中似乎就没有信义这两个字,为了走到现在的位置,我杀了很多人。 倪文俊赏识我,提拔了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杀了他。 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尊重,把我当兄弟看待,我杀了他。 徐寿辉把权力让给我,只想活下去,我杀了他。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吗,心黑手狠才能取得胜利,因为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 我相信我所做的没有错。 为了今天的权势和地位,我不稀罕什么名声,让那些道学先生骂好了,手中的权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再信任我,随时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拥有最強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 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一定不能输,如果我输了,一切就全完了! 我不想再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我要属于我的尊严! 朱元璋,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决定的不仅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命运,也决定着天下人的命运。 在这场决战中,没有正义与琊恶的区分,胜利的人拥有一切,失败的人失去一切。 这场决战没有规则,没有裁判,这些东西在胜负面前显得苍⽩无力。对决战双方而言,胜利就是阿弥陀佛,胜利就是原始天尊,胜利就是四书五经,胜利就是仁义道德! 决一死战吧! 成王! 败寇! |
上一章 明朝那些事儿1 下一章 ( → ) |
当年明月的最新言情小说《明朝那些事儿1》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明朝那些事儿1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明朝那些事儿1是当年明月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