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是雁九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书号:37622  时间:2017/8/3  字数:4454 
上一章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藏金    下一章 ( → )
  次⽇,用了早饭,曹yóng就陪着李氏去了李宅。

  不是⾼氏早年置下的那个二进小院,而是李家在东直门的老宅。

  这里的宅子,早时在李家被抄家时曾官卖。曹yóng早打算暗中买下,没想到却是迟了一步,此处宅子与李家在京的其他几处产业,都被內务府几户人家折价过户。

  直到前年十月,李氏寿辰,宮里赐下西单牌楼附近的公主旧府前,內务府这几家先得到消息,想起李氏与李家的渊源,便将李家的老宅做了“寿礼”送来宅契。

  京城之內,不能说寸土寸金,可李家先辈早年官至巡抚,这宅子自然不算小。

  李氏不愿平⽩收外头厚礼,可这宅子对李家来说,意义又不同,终究还是收下。只是又拿出sī房银子,叫初瑜预备差不多的回礼。

  李家的老宅,则有李氏送给李家。

  因李煦罪臣之⾝,名下不宜有sī产,就将此处宅子直接落在李鼐名下。

  为了这个,王氏心里还憋了气,sī下同李煦念叨两遭。

  按照她的意思,李讲与李证既是李鼎的骨⾁,那正当承继二房香火,以免李鼎死后无人shì奉。

  如此一来,李家子孙就分作了两个房头。

  老宅既是祖产,即便外流,又让老姑送回来,也当算是公中产业,直接落到大房名下算怎么回事?

  李煦见她犯糊涂,也不劝她,只道:“我百年后,你想跟五郞、六郞出去过?”

  王氏听了,吓了一跳,道:“我是太爷之,有大老爷在,为何要跟孙子们过⽇子?”

  李煦道:“既没那个主意,就安生些吧,什么大房、二房的,以后给你养老送终的是老大…”

  王氏虽心里偏着李讲、李证,可她心里也明⽩,李家的支柱还是李鼐这一房…

  李煦昨天就得了消息,晓得李氏⺟子今⽇过来,便吩咐人将自己的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净。

  但是屋子里的气味,却不是打扫⼲净就能消除的。

  曹yóng跟在李氏⾝后过来时,就被这扑鼻而来的味道冲的够呛。

  就连李氏,都被这味道冲的一愣。

  这味道不是别的味道,正是“老人味”

  只是见李煦浑然不觉的模样,李氏也只能当不知道,问候了李煦,而后就在炕边前的椅子上坐了。

  李煦原不肯半躺着待客,早上曾吩咐人将自己抱到罗汉塌上。可是随后就开始咳,实在无法,只好又回到炕上仰卧才好些。

  现下见到+李氏,李煦半靠在扶枕上,脸上还是露出几分喜;待望到李氏⾝后的曹yóng时,他笑着点了点头,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刻意亲近,目光又转向李氏,有些言又止的模样。

  李氏见状,有些犹豫地看了曹yóng一眼。

  曹yóng挑了挑嘴角笑笑,对旁边的李鼐道:“有些⽇子没见大表哥,若是大表哥得闲,与小弟手谈一局如何?”

  李鼐忙道:“我正手庠,表弟别闲我是臭棋篓子就好。”

  曹yóng便对李煦告声罪,随着李鼐从屋子里退出来。

  待进了西厢书房,曹yóng方开口道:“瞧着舅舅倒是比正月间气⾊好了不少,想来痊愈在望。”

  李鼐却是摇‮头摇‬,黯然道:“不过是因天气转暖的缘故…可大夫代的清楚,老爷子肺脏不好,怕寒气…即便舂夏的轻些,秋冬怕是还要加重,到了那时,就要听天由命…”

  曹yóng听了,不由默默。

  其实,李煦年过古稀,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寿。

  曹yóng虽与之感情不深,可晓得他对自己⺟亲的意义,还是希望老爷子能多活两年…

  李煦房里,李煦看着李氏道:“王氏越发糊涂,想来昨⽇又唠叨你,都是没谱的话,我已经说了她,妹妹不用放在心上…”

  李氏听了,越发愧疚。

  李讲、李证兄弟,虚岁已经十六岁,在过几月生⽇过了,就算成丁。

  以曹家现下的能力,曹yóng真的有心照应,想要帮双生子安排个差事并不算太为难之事。

  可因曹yóng同李家疏离,鲜少主动管李家之事,李氏不愿为难儿子,就对此事避开不言。

  现在到了堂兄跟前,到底不能自欺欺人。

  不管她是不是李家女儿,受李家照拂十多年却是事实。

  眼前此人与故去的韩氏,名为兄嫂,可在⾼太君不理世事的情况下,实际上充当了养⽗⺟的角⾊。

  只因李煦是男子,专心外务,兄妹俩感情淡些,没有韩氏与李氏那样亲如⺟女。

  “官学的事,我确实尽不上力,可大哥您放心,只要我还在,总不会让侄孙们真的艰难。大哥您上了年岁,当好生享福,不可再为了儿孙事伤神伤⾝。”李氏満是关切道。

  李煦‮头摇‬道:“这些年,已经承妹妹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眼见着小的也将成丁,就让他们自己‮腾折‬好了。同前几年相比,如今的⽇子已经是好的太多…”说到这里,犹豫一下,道:“我将妹妹留下,是有几句话想要代给妹妹…”

  李氏听了,忙道:“大哥尽管吩咐,我虽不能保证什么,可定会尽力而为。”

  李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从枕头底下摸出个巴掌大的绸布包,郑重道:“本不当再劳烦妹妹,可到底不好再拖下去,只能厚着老脸请妹妹帮忙。”说话间,将绸布包送到李氏跟前。

  见李煦如此,李氏也添了郑重,接过绸布包,虽没什么分量,可依旧觉得手中沉甸甸的。

  李煦示意李氏打开,待看了里面的东西,李氏不由瞪大眼睛。

  竟然是一叠內务府‮行银‬的银票,⾜有十来张。

  最上面的一张就是⽩银一千两,再往后翻,竟没有比这张数额小的,最后一张是一万两。

  这一叠银票存⼊时间都不同,全部加起来,估计有三、四万两。

  “大哥,这是…”李氏见状,惊疑不定。

  李煦抚着胡子道:“是內务府‮行银‬开张后,叫人陆续存的,并没有用我的名字,外人并不知晓。”

  李氏看着这叠银票,多少能明⽩堂兄的想法。

  李家问罪的罪名是亏空甚巨,李家被抄没充公后,还剩下好大一个窟窿。这几万两银子进去,于事无补,隐匿下来,传承子孙,家族翻⾝也有希望。

  只是没想到,堂兄会将这笔银子托付给自己。

  李氏思量后,点了点头,道:“堂兄放心,我定会将这银子名正言顺地给孩子们…”

  没想到,李煦接着说道:“这些只是小头,大头并没有存⼊‮行银‬钱庄,而是蔵于通州坟茔地…老太爷墓碑下,有金五千两,是老太爷早年留下的;你嫂子墓碑下,有金五千两,是你嫂子⼊土那年我埋的。”

  李氏开始是诧异,听到最后却露出几分不赞同:“一万两金子,就是十万两银子…加上‮行银‬存的这些,大哥都够补⾜亏空…为何要吃那个苦头…”

  李煦冷笑道:“李家明面上的亏空虽是十多万,可即便将亏空填満,也会有其他罪名下来…不过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氏无语,露出几分为难:“大哥,若是三、四万从妹妹手里打个转,再给孩子们,还不算太费事…即便传到外头,也不过是被说两句向着娘家晚辈的话而已…可再加上那一万两金子,动静就大了…”

  人人都晓得李氏sī房丰厚“拿出”几万两给现下清贫的李家添置产业,勉強还说的过去。

  毕竟,李家对李氏有养育之恩。

  可“拿出”十几万两银子“贴补”李家,就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曹家在明面上的家财,也比十几万多不了多少。

  李煦摇‮头摇‬,道:“只银子劳烦妹妹过个手,金子我并不打算动…王氏不是老大生⺟,又有两个亲孙子,行事越发小气,偏生老大实诚,不爱计较…诺哥儿孝顺,可到底是庶子,等到诚儿回来,这个家终究还要给诚儿。等诚儿回来,妹妹将埋金地点悄悄转告他就行,就说我说的,二十年之內,不得动用那些金子…”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若是诚儿有个万一…等诺哥儿当家支撑门户,再告诉诺哥…”

  听李煦这话中之意,既防着王氏做耗,又不信长子有能力齐家。

  这并非不好,只是实在凉薄了些。

  李氏沉默了一会儿,道:“既是蔵金之事,大哥心中有安排;那这几万两银票,请大哥也定下个章程,妹妹定会照办就是…”

  李煦道:“一半银钱劳烦妹妹帮忙置下土地,寻个由子送过来,充作公产…另外一半,两千两给语哥儿,两千两给香⽟傍⾝…他们兄妹两个,到底是我的骨⾎,受家族拖累,早年也吃了不少苦头,我这做祖⽗的,总要尽尽心意…剩下的,暂时不必动,等我阖眼后,若是家中有不太平,哪个受了委屈,就请妹妹出面安抚些…王氏陪了我一辈子,诺儿又陪着我东北吃过苦。总不好让她们两个太难熬…”

  李氏道:“好,妹妹记下了,定依照大哥的安排行事…”

  李氏与曹yóng⺟子两个,是在李宅用过午饭后才回府。

  回府后,李氏直接将儿子叫进福源堂,随后将丫鬟们都打发出去,说了银票之事。

  蔵金之事,李氏则隐下未说,不是不相信儿子,而是不愿意儿子因此更鄙视李家。

  大清俸禄有定数,不说旁的,只说那一万两⻩金,李家先老太爷与李煦就有“贪墨”之嫌。

  曹yóng听了,总觉得有些不妥。

  即便没有署李家的名字,可內务府‮行银‬那笔钱确实是李家存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做的机密,谁晓得会不会有蛛丝马迹在外头。

  真要外人晓得,倒像是曹家为李家蔵匿家产,违法律法。

  不过,既是李氏已经收下这些银票,他也不愿再说什么,引得老太太心里不安生。

  他心里已经做好打算,过几⽇寻个由子,从⺟亲那里将李家的银票收过来。

  李家的这些银票不动,自己贴补出这三万多两银子,不为旁的,只为买⺟亲心安。

  他却是不知道,这些银票,重新显露人前后,只存了数个时辰。

  当天晚上,临‮觉睡‬前,李氏将丫鬟都打发,将这十数张银票一张一张的点燃,烧成灰烬…

  来参加起点年会中,第一晚与府天MM同居,聊得‮奋兴‬,通宵到天亮,‮奋兴‬了,没静下心来码字。第二天悲剧,没码完就睡着,后半章今天才码完…欠下两章就没更新,今天回‮京北‬,会尽快补上。

  大家也当看出来,重康人物开始谢幕。

  小九不想去掌握书中人物命运,尽量让他们有合理的未来。!。
上一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一章 ( → )
雁九的最新架空小说《重生于康熙末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重生于康熙末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重生于康熙末年是雁九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