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是雁九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 书号:37622 时间:2017/8/3 字数:5196 |
上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背信 下一章 ( → ) | |
那老太太选了对上好的⾚金缧丝嵌宝镯子,拉过那旗装少女的手,直在她手腕上比划着,旁边的丫鬟婆子満脸堆笑,没口子的奉承着说好看,老太太也似颇为満意,只有那少女,一脸涩羞,得空便将手腕缩回袖子中,遮得严严实实。 听到有人进来,老太太随意的往门口瞧了下,只见进来的是对年轻人,其中妇少又是旗装打扮,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她这越看心中越疑惑,她也是大家出⾝,嫁⼊的又是世代簪樱的董鄂家族,没到江南前,也是京城出⼊宮廷的,极有眼力。她自然看出这妇少的穿着打扮都是不俗,⾝上的大红舂绸貂⽪斗篷不说,两把头上带着的双喜双如意点翠长簪更是宮里的样式。 江宁城里,除了官宦人家,穿旗装的女子本不多,其中稍微有些体面的人家,这老太太也都知道一些,却想不到谁家的小媳妇能够拾掇成这副贵气模样来。 这进来的正是曹与初瑜。察觉到有人看自己,初瑜抬头望去,见是一年迈的旗装贵妇,便微微颔致意。那老太太见她知礼,心里颇为受用,便也点点头,算是回礼。 掌柜得见这对儿小夫妇客人虽然面生,但都打扮不俗,气度不凡,招待得很是殷勤,一边介绍自己店的招牌,一边选了些上品的钗环珠串摆到初瑜面前,供她挑选。 听说这里此处这间“珍宝轩”就是⽩家的百年老号,曹心中一动,笑着说:“久闻大名,原来是你家!听说那名声远播的璧合楼杨家,与贵东家是亲戚?我瞧过他们家的物件,倒是不错的!” 听曹提到杨家,掌柜的脸上不由流露出几分得意来,陪笑道:“看来这位爷不是久居江宁的。那璧合楼正是我们姑 ![]() ![]() ![]() 曹才回江宁,还没来得及过问这些。眼下听了姓杨地中风,便想起郑家兄妹来,心中感慨万分,略带诧异地问道:“杨东家染恙?这个我倒没听说。这是多暂的事?” 那掌柜的想了想,回道:“早两月前了,约莫着是重 ![]() 曹心中算了算时间,那时离去年卖养殖珍珠的方子不过一年半,这珍珠还没种呢。不知道杨明昌中风又是什么缘故?他虽然不信什么天命,但是想到“天理循环。报应不慡”还是觉得大快人心。 初瑜虽然挑着饰,却也听见了曹对话,见他沉默了下来,便偏过头去瞧他。正瞧曹沉思的神情。初瑜还以为他是担心那位什么杨东家,便轻声问道:“额…爷。是故友吗?”她平⽇里习惯管曹叫“额驸”了。差点叫出口,说了一个字忽然察觉现在在外面。表露⾝份着实不妥当,便慌忙改了口。 听着初瑜软软呼呼地叫了声“爷”曹只觉得耳朵庠,笑着看了她两眼,方回道:“并不认识,只是与他的儿女认识罢了!”话说出口,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味儿,回头看看掌柜的,果然,对方正狐疑地看着他。 曹说地是郑家兄妹,但在这些人眼里,杨家却是只有一个女儿。曹话说完了,也反应过来了,再恍惚想起多年前在码头上拦住自己的那个小姑娘,虽然对她与她的⽗亲都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也知道这时礼法的森严,若是自己这话让这掌柜误会了,说不定会害了那个小姑娘。 虽然曹心里觉得失言,但面上仍是如常,嘴上却似无意地说道:“其实我这样说也不妥当!因为我前些年遇到那两个是对乞儿兄妹,是被杨家赶出大门地。虽然他们说自己的⺟亲是杨东家的结之 ![]() 初瑜听了,一时脑子转不过来。在她自幼的认知中,这个“嫡”字是极为贵重地。不管是皇室,还是各大王府,嫡后嫡妃的⾝份都⾼贵无比。尤其是这原配嫡 ![]() 然初瑜尚未开口,就听不远处那老太太正⾊道:“抛 ![]() 曹见那老太太満脸正气地教训自己,并没有着恼地,只是觉得诧异。因这老太太极有气派,虽然看上去也得七十多岁了,但是很有精神头,这几句话说起来也中气十⾜的模样。这使得他想起去世地祖⺟,心里有些感伤。 初瑜向来是打心底敬着曹地,眼下听到这老太太语气中带着指责,就有些不大乐意,微微皱眉,带了些不満语气道:“老人家这是为何?我家爷人品贵重,何故要诋毁他人?既然是他听说的,那自然就是听说了,至于那人是否抛 ![]() 曹见初瑜像个护犊子地小老虎,又是好笑、又是感动,轻轻地拉了拉她的手。虽然这老太太有些多事,但毕竟不是坏人,曹也不愿意让她难堪,笑着道:“这位老人家教训得是,是小子多话了,至于是不是却有其事…”说到这里,他指了指那掌柜的:“其实,倒可以询问下这位掌柜,因小子听说那位杨东家当初正是为了同⽩家结亲,方不认 ![]() 那掌柜的笑得有些尴尬,心下腹诽,怎么说着说着到了自己⾝上!他一边讪笑,一边想着找什么理由脫⾝,就听那老太太问道:“掌柜的。老⾝问你,这位小官人说得可是却有实情?” 这杨明昌迹之后抛 ![]() 那掌柜的想要头摇否认。又怕担上些⼲系;偏偏又是不好承认的,便⼲笑了两声道:“还请这位客人体谅小的,这东家地是非,实在不是小的能够说得的!” 那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自然也听得出真话假话来。曹一脸良善,就算自己失礼斥责后仍是态度可亲;而这掌柜的神情变幻、目光闪烁,带着几分心虚,这孰是孰非显而易见。 那老太太是大家出⾝,最讲究礼法尊卑的。又是 ![]() ![]() 她放下手中正选着的几样珠宝饰。对一旁站着的少女道:“祖⺟虽然想要给你添妆。但是这种人家的东西却不能要,等祖⺟给京城你地几个舅 ![]() ![]() ![]() 那少女见祖⺟当众说起这个,越不好意思,红着脸点着头应着,动静比蚊子大不到哪去。 那掌柜的听这老太太说得难听,还想要还嘴辩⽩两句,却被老太太一眼瞪过去,立时噤声。因看着老太太打扮不俗,非富既贵,必是自己惹不起的。他虽然有眼力见,不敢出头了,但大堂还有两个年轻莽撞的小厮,因见掌柜地受挫,皆心下不甘,便拦在门口。 曹在旁见了,心下着恼,因他上辈子是⽗⺟的老生子,这辈子又是在祖⺟⾝边长大地,所以对上了岁数的人格外恭敬,也见不得别人无礼。 未待曹近前,就听“啪”、“啪”两声,那两个小厮脸上都重重挨了一个耳光,却是那跟着老太太来的仆妇抢前一步出的手。只见她横眉竖目,厉声道:“在我家老太太面前,就算巡抚总兵也要肃手而立,哪里有你们撒野地地儿?!” 曹本是打算走过去解围,喝退那两个小厮的。刚走两步,听了这仆妇地话,立时止住了脚步,心下对这老太太地⾝份也猜到一 那老太太瞧也不瞧那俩捂着腮帮子哭丧脸的小幺儿,只是淡淡地对那仆妇道:“梅娘,何必同他们一般计较!” 那仆妇顿时没了方才⺟老虎地架势,很是温顺地回道:“老太太教训得是,梅娘晓得错了!” 老太太点点头,这才带着孙女,在仆妇丫鬟的簇拥下出了珍宝轩,乘着马车远去了。 江宁织造府,书房。 看着对面坐着的李煦,曹寅许久说不出话来。这不过方半年没见,李煦就像是老了十岁一般,原本微微福的⾝材也消瘦了下来,又生了不少⽩。这说起来,李煦比曹寅还年长三岁,如今也是五十六、七岁的老人。两人也算是总角之 ![]() ![]() 曹寅心中低叹一声,还是开口劝道:“虽然当初妹夫也不赞同这门亲事,但是既然已经下聘,又是众所周之的事,大哥家要是悔婚,却是有损名誉!” 李煦摇头摇,道:“东亭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去年确是我昏了头,明知噶礼是存心拉拢,仍是生了攀附的心思。琢磨着咱们这种人家,能够娶到董鄂家这种⾼门大户家的闺女做媳妇,也是体面。然这一年多的起起伏伏,我也算是明⽩了,这奴才到底是奴才,咱们虽然背负皇恩,却也不能够忘记了本分!若是二老真娶了噶礼的侄女,那万岁爷想起李家来,这不是添堵吗?” 曹寅听他说得凄凉,全然没有过去的意气风,眉目之间也尽是惶恐忐忑。因这些都是他曾经过的,所以格外体谅李煦的处境,忙宽慰道:“事已至此,大哥也不必太过忧心,万岁爷最是宽厚的,就算眼下有些恼。过些⽇子消消气就好了!既然留着你的织造,那个兼职也只是让孙家担了,并没有另外派人过来,可见还是倚重大哥的!” 李煦苦笑着,点点头:“如今,我是想明⽩了,过两年也送二老进京!李家本是卑微包⾐。能够有今⽇地位,一切都是主子恩典。往后是富贵荣华也好,还是耝茶淡饭也罢,都看上面的恩赐。不敢再生贪念!这噶礼昏了头了,除了不停地上折弹子劾张伯行之外,又上折弹子劾了按察使焦映汉。虽然焦映汉被⾰职提问,但想必这噶礼也要挪地方了!”说到这里,还是満心地不解:“我就奇怪。这噶礼怎地就与张伯行对上了?这张伯行是万岁爷亲自点拨出来的抚员,就算噶礼再弹劾诋毁。难道还能抹杀其历年地政绩不成?莫非,这就是贼喊捉贼!噶礼自己手上不⼲净,看着别人也当是贼了,却忘了自古以来都是琊不胜正的!” 曹寅听了愕然。去年李煦来江宁提到张伯行时,还是头摇道是“书生酸腐、不知变通”如今却是心悦诚服的模样。 曹寅虽然出仕几十年。但行事更像读书人,对于李煦提出退亲这等失信之举还是很难谅解。但是不得不承认。李煦的顾忌也是大有道理的。他想着有没有更好的法子解决问题,虽然对噶礼颇为憎恶,但是他并不赞同迁怒其家人的做法,一旦遭遇退婚,这董鄂姐小再嫁不嫁得出去都要两说,最少是不会有什么好人家上门求亲了。 李煦与曹寅自幼相 ![]() ![]() 曹寅听李煦这般夸奖自己的儿子,忙谦逊道:“哎,大哥,切莫捧煞他!若是儿真是有出息地,万岁爷也不能打他出京来!他到底年龄还小,妹夫一直忙着差事,老太太生前又向来是溺爱的,疏于教导,别说比不上大哥家的我那两个侄儿,就是孙家那边的孩子,也是个顶个有出息的!” 说话间,就有小厮来报,道是大爷与大 ![]() ![]() 因方才李煦到时,曹与初瑜不在府里,没有请安问礼,所以曹寅特地叫人 ![]() 曹与初瑜也听说舅⽗到来之事,彼此看看对方⾐裳,还算是大方整齐,不会怠慢贵客,便再偏厅等着⽗亲传唤。 等曹寅打人来请,曹与初瑜便到客厅,给舅舅李煦请安行礼。 不过一年多时间,曹行事看着越成 ![]() ![]() 原来,李煦到曹府,先过来给婶⺟⾼太君请安,说了因次子李鼎病重延缓婚期之事。其实,他在总督府那边说地是因儿子病重,怕耽搁董鄂姐小,因此退婚的。只是,想着老人家的想法都比较刻板,怕引起⾼太君的不満与唠叨,所以就换了说辞。 ⾼太君原本还想着要劝他与曹家好好相处,眼下听说侄孙子病了,也顾不上那么许多,已经叫人准备行李。唯一放心不下地,就是自落地那天就抱到她屋里来养的五儿。但五儿虽然没有生⺟,毕竟有⽗亲嫡⺟在,也没有抱去李家养地道理。 李家好像浪子回头了 |
上一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一章 ( → ) |
雁九的最新架空小说《重生于康熙末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重生于康熙末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重生于康熙末年是雁九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