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异时空之大中华 作者:大肥羊 | 书号:37257 时间:2017/8/1 字数:5685 |
上一章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下一章 ( → ) | |
第三百五十九章 需要英联邦各国磋商的问题中,大多数都没有产生任何严重的意见冲突就得到了解决的,尽管有的问题后来证明确实是棘手的。1941年,在将来如何驻防托卜鲁克的问题上,曾发生过一次这样意见分歧。该年9月,澳大利亚府政急于想把那支曾在保卫这个要塞的战斗中起过极大作用的澳军调回本国,因为这支军队的健康情况这时正使国內的人相当担忧。奥金莱克和丘吉尔都反对这个建议,可是澳大利亚人仍然坚持要求,最后,这支军队还是调防回国。这是澳大利亚与英国之间在军事方面许多争执中的第一件事。 在这件事发生前几个月,澳大利亚府政曾经提过建议,认为英联邦各国进行磋商的方法应予改变,以便适应新的需要。澳大利亚府政建议,各自治领应当在伦敦常驻一个⾼级部长,这些部长将作为英联邦的战时內阁同联合王国战时內阁的大臣们取得协调。可是,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伦敦或其他英联邦家国首都的赞同。丘吉尔指出,英联邦各国的常驻部长并不能赋有随时作出决定的权力,因此这种做法毫无用处。所以,在整个战争时期內,主要是通过电报或者通过各自治领部长之间的相互访问来进行磋商。这个办法证明是有效的。英联邦家国的⾼级部长在战争期间每年访问伦敦,并在访问期间参加联合王国战时內阁的会议。1941年6月,英国府政也任命了一位常驻內阁大臣为负责中东事务的国务大臣,总部设在开罗。第一任是奥利弗?利特尔顿,他在战争初期曾当过贸易大臣。他以英国內阁阁员的⾝份而享有威望,他对1941年在中东发生的军事危机有过重大的影响。利特尔顿后来由一个澳大利亚人R?G?凯西接任,后者曾经是澳大利亚驻华盛顿第一任公使。1941年12月,又作了类似的任命,以达夫?库珀(后为诺里奇勋爵)为常驻远东国务大臣,他在那一年中曾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协调抵御⽇本的防务计划。 战争也使各自治领外 ![]() ![]() ![]() ![]() 1940年8月18⽇,麦肯齐?金在加拿大-国美边境附近的奥格登斯堡会晤罗斯福总统,两位领袖同意常设一个联合防务委员会,规划北美的防务。1941年初,加拿大和国美又采取进一步措施,使两国防务一体化。有关北美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航道和发电工程的规划,终于也达成了协议。1941年4月20⽇,麦肯齐?金和罗斯福发表了海德公园宣言,这个宣言使加拿大的美元问题大大缓和下来,也使加拿大和国美的生产努力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在加拿大新建了七个机飞场,把阿拉斯加与国美连接起来。 加拿大的地面队部仍然留在欧洲和港香待命作战,因此没有参加1941年的中东地面战争,不过加拿大的空军却在中东和欧洲积极作战,而它迅速扩充的海军则忙于护航工作。到1941年底,驻在联合王国的加拿大队部已经增加到一个満员的军、一个坦克旅和一个装甲师。它的海军力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它的空军也有了很大的扩展。 在印度,1941年也象以前的几个战争年头那样,是既有政治冲突而又作出了卓越的作战努力的一年,这种情况表明了自相矛盾。1941年4月,印度事务大臣L?S?艾默里经英国议会同意,把下述公告的有效期延长十二个月。该公告授权印度各省长省,在他们确信局势的发展已使代议制府政无法再存在下去时,即停止其工作。7月间,印度总督把他的行政委员会的委员名额扩大,作为一种起平衡作用的姿态,但是,这种措施并不⾜以使他同印方达成协议。1941年12月3⽇,当⽇本从东面威胁印度,印度的形势变得越加危急时,府政宣布,决定释放因从事不合作运动而服刑的全体犯人,不问这些人的罪名是正式的还是象征 ![]() ![]() ![]() ![]() ![]() ![]() 与此同时,缅甸也出现了強大的民族主义运动的明显迹象。整个1940年间,发生了许多民族主义 ![]() ![]() 但是,到年底时,缅甸的军事形势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政治形势的发展。1941年12月7⽇⽇本参战时,正是英联邦的资源已经到了极为紧张的时刻。在中东方面,由于11-12月间在西迪雷泽格周围的那场战役的结果,西部沙漠的战局暂时变得有利于英联邦,可是那里的形势仍然是不稳定的。英国人已在叙利亚集结了一切可以从西部沙漠调出的兵力来保卫其北翼,以防止德军突破⾼加索后再向他们进攻,这种 ![]() ![]() 战争头两年內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家国没有外援独自作战的那十二个月的特别严峻的考验,对英联邦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英国民人在德国狂轰猛炸之下坚持抗战而赢得的尊敬,以及各**队在中东场战和在遍及半个世界的海上与空中并肩作战的同志情谊,都是加強英联邦团结的有力因素。可是,这些事情也产生了一种反作用。各自治领的陆、海、空军人员把自己同联合王国的那些著名的陆、海、空军队部的士兵和指挥官相比之下,不但认为自己毫无逊⾊,而且由于萌发了对自己家国的信心,甚至往往认为自己比那些来自⺟国的同志和同事还要強一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许多自治领的队部中都有英国指挥官或参谋人员参加,而这一次则不然,自治领的队部不仅能够在没有英国人协助的情况下作战,而且有时还能够出派军官去指挥联合王国的军队。这种体会速加地增強了英联邦各国对自已家国的信心,使它们越发感到自己的家国已经发展成 ![]() ![]() 前面已经谈过,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和捷克第一共和国瓦解后,匈牙利对特兰西瓦尼亚的领土要求和保加利亚对多布罗加南部的领土要求比以前更有希望达到,因此两国也就更加咄咄 ![]() 当年,奥地利人曾认为有可能利用中欧和巴尔⼲半岛的民族主义混⽔摸鱼。现有的证据表明了,希特勒有过之无不及。例如,他在同其轴心国盟邦的所有谈判中,都強调了德国对巴尔⼲半岛的政策的宽宏大量。他还说,德国在东南欧除了谋求经济利益之外并无其他要求,以让意大利在政治方面可自由行动。在同苏联搞好关系时,他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于1939年8月2第三条说:“关于东南欧,苏联方面強调了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方面声明,它在这些地区的政治方面完全没有利害关系。”他一会儿宣扬极权主义,一会儿又把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区别开来,这种做法自相矛盾得令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人会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希特勒于1939年8月12⽇在伯希特斯加登曾 ![]() 特兰西瓦尼亚问题完全是另一回事。在1938年11月铁卫队领袖科德里亚努逝世之前,希特勒一直是同情罗马尼亚的。他认为,通过建立铁卫队,罗马尼亚人已比马扎尔人组织了一个更好的**运动,德意志少数民族在罗马尼亚受到的待遇比在匈牙利好,而罗马尼亚当局为讲德语的居民提供的条件,也比为讲马扎尔语的居民提供的条件有利。最后一点是希特勒不喜 ![]() 战争爆发以来,罗马尼亚在经济上的价值自然而然地上升了,但是在政治上,由于它在9月17⽇准许那些被打败的波兰导领人在它的国土上避难,因而它在希特勒眼中的价值下降了。由于同波兰有盟约关系,罗马尼亚这样做是它最起码的义务,但是这件事也促使它在外 ![]() ![]() ![]() ![]() 匈牙利人对泛德意志主义的野心是 ![]() ![]() 罗马尼亚的那些不幸的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德俄两国的修好有可能使波兰也使他们本国遭到瓜分的危险。罗马尼亚发觉自己面临双重危险:俄国正对它的东部和北部各省虎视耽耽,而德国则“不动声⾊地”垂涎着所有其余地方。一旦波兰被击溃后,罗马尼亚人就时刻准备着俄国向他们提出割让比萨拉比亚的要求。象罗马尼亚外相加芬库这样的人心里非常明⽩,比萨拉比亚问题就是争夺多瑙河河口的问题,它同海峡问题只有一步之差。在罗马尼亚这个多瑙河流⼊黑海的地方,再善于投机取巧也无法防止希特勒同斯大林发生冲突。 |
上一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一章 ( → ) |
大肥羊的最新军事小说《异时空之大中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异时空之大中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