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异时空之大中华 作者:大肥羊 | 书号:37257 时间:2017/8/1 字数:5847 |
上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努力 下一章 ( → ) | |
第三百二十八章最后的努力 袭预警系统的落后状态,也许是慕尼黑危机时期英国防务中最大的弱点。一般认为,这种考虑正是要避免在1938年9月就开始战争的主要理由。在危机之后立即进行的改组中,1938年11月1⽇的任命约翰?安德森爵士为民防大臣,因此就被看作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了。而且,鉴于他的行政管理才⼲素负盛名,这一任命也就被当作是吉祥的预兆了。安德森同时还负责国民志愿服务队的筹备工作,空袭预警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这一组织。一个月后,在1938年12月1⽇,他提出一个方案,特别规定了男女人力的志愿登记和一种手册来表明每个家庭成员如何才能最好地贡献他们的服务。当战争爆发时,国民服务的普遍登记是強制实行的,但在此以前,没有这样做。不久后(1938年12月21⽇),安德森宣布,为了使小房屋的居民免受炸弹的气浪和弹片以及断垣碎砖的伤害,府政将提供钢板制成的简易掩蔽物。这时,有很多人热烈要求府政提供深⼊地下的防空洞以容纳大量避难的人,并保护他们免受直接击中的大型炸弹的伤害。但是安德森宁愿继续采取“分散”的政策,只提供家庭中的部分掩蔽物。而不搞“集中的”大型共公防空洞——很显然,部分原因是修建深⼊地下的防空洞需要时间,而时间已经未不及了。 1939年3月24⽇公布的民防法案标志着民防准备工作有了一个显著的进展,它包含着一笔二千五百万英镑的经费开支。这一法案授权地方当局可以自由进⼊人私住所执行防空工作,并征用土地修建防空洞。它责成雇主必须为工人提供防护设施,并有关于公司新建筑物结构上的预警设施和防空掩蔽室的规定。它规定了伪装和灯火管制的事项,为疏散妇孺到全安地方做了安排,并从应付大规模的、频繁的空袭方面考虑,对空袭预警系统的各种问题一一作了处理。1938年,虽然疏散工作在原则上作了规划,但到危机降临时,还没有制订出具体的措施。第一个实际可行的疏散人口计划,仅适用于在校儿童,但是后来的几个计划內包括了学龄儿童的⺟亲、孕妇、老人和残废者。所有这几类人的疏散,完全是自愿的。 到1939年8月1⽇,安德森已可以报告说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所需要的二百万防空工作人员中,一百九十万男女人员己进行登记。虽然有些人是领取报酬的,但其中许多人是全天义务工作。订购了大约二百五十万个庭园钢板防空掩体,已经 ![]() 慕尼黑危机发生时,法国的民防工作甚至比英国的还要落后。不过,这两个家国在防空方法上采取的方针是不同的。首先,在提供防毒面具方面,1938年9月英国这样做是当时唯一的一项受人 ![]() ![]() 在1938年12月5⽇的一次常设国防委员会的会议上,委员们权衡了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的利弊得失。甘末林说,有八亿二千万法郞是专供消极防御之用的,而且大部分措施只是为了博取舆论的同情。于是达拉第接着说,防毒面具没有用处,英国制造了大量的防毒面具,只不过给人以得到了保护的幻觉而已。他认为,另一方面,对付炸爆力极強的炸弹的某些措施,倒是切实可行的。最后,决定把消极防御的预算削减五千万法郞。除此之外,这同法国人的 ![]() 法国在防空掩蔽所问题上的政策是,对一定比例的“重要”人士提供全面的保护,甚至保护其不受直接命中的轰炸的伤害;对另一部分“重要”居民提供局部的保护,如加固的地下室等;最后,把所有其余的居民从巴黎疏散出去。的确,府政要求所有那些战时工作上不需要的人都自愿疏散出去。为此,府政提供了专门的运输工具。 德国人似乎并未有过疏散柏林人口的计划——只有疏散边境地区和城市人口的计划。至于防空掩蔽场所,他们赞成在大型共公防空洞中提供最大空间、但只提供局部保护的原则。因为戈林曾保证过柏林决不会遭轰炸,再要他支持更加积极的措施是困难的。 慕尼黑危机期间,英国防空队部方面的不⾜几乎和它的空袭预警系统的缺陷一样严重。第二年虽在这一方面有所进展,但改进的计划订得雄心太大,使得人们对它产生过⾼的要求,最后在人员和物质方面的实际增长就很可能会令人失望。在慕尼黑危机前就已经宣布过,本土军的两个防空师将增加到五个,虽然大家也知道要立即实现这个决定,希望是很小的。然后在1939年3月霍尔-贝利沙宣布,⾼炮连的实力将增加一倍左右,五个防空师将扩充到七个,防空队部将具有一支充分成长的军队的地位。然而,尽管如此,已经建立的五个师还很不完备,还不能立即投⼊战斗。 至于⾼ ![]() ![]() 1939年2月,英国批准了一项规划,它是道丁空军上将1937年的“理想方案”的一个发展。它把英国的防务加強到有重型⾼炮一千二百六十四门,探照灯四千七百二十八座。但是据1939年3月1⽇的估计,将只有五百七十门重型⾼炮和一千九百五十座探照灯可供使用,换句话说就是,仍然只达到两年前理想方案规定的要求数量的一半。即使到了战争爆发时,情况也没有真正好转,因为英国把它的一部分最好的装备运往法国以保护英国远征军去了。丘吉尔,作为海军大臣,特别提到了保卫海军港口所急需的⾼ ![]() ![]() ![]() 象英国一样,法国的防空经费长期不⾜,因而物质设备缺乏。正象在英国…七英寸口径炮和后来的四点五英寸口径炮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一样,法国两种最好的⾼ ![]() ![]() ![]() ![]() 1939年8月21⽇晚上,英国府政和世界各国同时从柏林德国通讯社的宣布中获悉,签订一项德苏互不犯侵公约的谈判已经结束,里宾特洛甫将于23⽇飞往莫斯科在条约上签字。与此消息同时来自柏林和巴黎的报告说,大批德**队在柏林郊外集结,并于21⽇和22⽇向波兰边界方向——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移动。22⽇,伦敦立即召开了一次內阁会议。随后在当晚发表了一项公报,声称已作出三项重要决定:第一,內阁在注意到所报道的德苏互不犯侵公约之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这样一件事绝不会影响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它已经一再公开表明并决心要予以履行”其次,它决定在24⽇召开议会(议会这时正值夏季休会)。第三,它颁布了各种有关部分动员和国內防御的措施。然而,公报也着重指出,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府政相信在波德争执中并没有非使用武力不可的理由,也不是不可能用和平的办法来解决它的。 必须设法使欧洲中立家国的舆论消除疑虑。外 ![]() ![]() 英国重申要援助波兰,事实上得到了各自治领的一致表示赞成。澳大利亚总理保证他的家国将与英国府政一起“在它防止战争狂疯的崇⾼努力中”充分合作。新西兰的府政和反对 ![]() ![]() 英国的谈判人员仍然逗留在莫斯科,但英国不得不接受现实。这是“苏维埃府政方面的背信行为”俄国被认为“正在从欧洲撤退”——波兰报纸也是这样看法。(亨德森25⽇写信给哈利法克斯说“我真想知道,德国同斯大林做成的真正 ![]() ![]() ![]() ![]() 英国府政除了澄清其对波兰的立场外,还决定由首相给德国总理写一封人私信。写这样一封信的建议,最初是亨德森大约在六个星期之前向哈利法克斯提出的,8月18⽇,这位大使又重新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強调这应该是一封“秘密的和人私的信”由一名使者(他自己或别人)直接 ![]() ![]() 22⽇夜间9时,大使接到指示和信件原文,立即设法安排与希特勒会晤。但是这位总理是在贝希特斯加登。在这同一天,即22⽇,他已经同他的参谋长们举行了一次会议,向他们解释了他决定在8月底以前(在这次会议上暂定于26⽇)进攻波兰的政治上和战略上的理由。亨德森不能马上见到希特勒,就试图同魏茨泽克接触,但他正在坦贝尔霍夫机场为里宾特洛甫去莫斯科送行。亨德森就对海威尔(统帅部的负责外 ![]() ![]() 于是,大使由魏茨泽克和海威尔陪同飞往萨尔茨堡,再从那里乘汽车去贝希特斯加登。下午1时过后不久,他在那里拜会了希特勒。那两位员官也都在场。会见后,亨德森在给驻柏林的英国大馆使打去的一次电话中说,希特勒仍“抱着一种毫不妥协、完全不能令人満意的态度”随后,他在当天(回到柏林后)给哈利法克斯写的关于这次会见的报告中说,希特勒在谈到波兰人以及英国对他们的支持时,使用的语言是“耝暴而又夸张的”希特勒说,去年英国怂恿捷克人敌视德国,现在又煽动波兰人采取毫无道理的行动, ![]() 首相8月22⽇的信強调英国决心全力支持波兰,如果必要的话,将不惜为它而战。但还是強烈敦促德波两国直接谈判,谈判达成的任何解决办法应由中立家国予以保证。 英国8月22⽇的动员令(首相写道),德国总理无疑是已经听说过了。之所以必须下动员命令,是因为伦敦接到报告说德国正在调动军队,同时也是因为柏林某些方面人士在宣布德苏协定以后产生了一种印象,似乎无需再顾虑英国会站在波兰一边进行⼲涉了。“不可能犯比这更大的错误了。不管德苏协定可能证明是属于什么 ![]() 如果各方面都停止“报纸宣传战和一切煽动 ![]() |
上一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一章 ( → ) |
大肥羊的最新军事小说《异时空之大中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异时空之大中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