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异时空之大中华 作者:大肥羊 | 书号:37257 时间:2017/8/1 字数:5960 |
上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准备充分 下一章 ( → ) | |
第三百二十七章准备充分 在德国空军中,也如同法国和英国一样,在战争前的最后一年,战斗机实力的增长比例大于轰炸机。然而1939年德国轰炸机的力量极其可观,它拥有一千二百七十架双引擎轰炸机,大部分是亨克尔111型和德尼厄17型,还有几架新式容克88型,这是在这一年早些时候开始投⼊生产的。德国还可以调动三百三十五架容克87型俯冲轰炸机,这种机飞是法国和英国武器库里 ![]() 至少在慕尼黑危机以前,陆军在英国的防务优先顺序上是处于不利的第三位。在同法国谈判时,特别強调了这样一种想法,即英国在联合防务方面,将主要采取海上和空中支援的方式,这样就势必要牺牲陆上的支援。因而法国人被告知,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初,最多只能期望得到两个师的支援——甚至这种援助也不一定靠得住。这就是“有限责任”这种给人以安慰和讲究节约的理论的产物。慕尼黑危机之后,尤其是在布拉格被占领以后,在法国不断施加庒力的情况下,英国人终于意识到,不仅必须毫无疑问地给予法国以陆上的支援,而且要使这种支援有效,还必须大大地扩大规模:法国人甚至可以要求充分补⾜捷克斯洛伐克损失掉的三十五个师兵力。因此,在和平的最后几个月里,英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但在剩下的这点时间里是不大可能予以实施的。就这样,野战军兵力在纸面上逐渐增加,一直到比原来的数字增加了十五倍,本土军增加了一倍;最后在1939年5月1⽇采取了最**的一个步骤,即实行征兵制。但是,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这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无济⼲事的。因为考虑到本土军和野战军的大量增加,对应征⼊伍的新兵进行训练和装备还需要等很长的时间。然而不管怎么说,在法国以及那些英国慷慨给予保证的欧洲家国看来,英国实行征兵无疑是一种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姿态。 在慕尼黑会议后的几个月里,扩大军队的措施并没有影响原先的决定,即先派遣两个师前往法国,一俟条件允许再增派两个师。后来又决定,第一批应该派遣四个师,实际上,这也就是1939年9、10两月间出派的全部陆军。这些就是在估计陆军大臣关于本土军和野战军的声明时必须考虑到的严酷事实。 1939年3月8⽇,霍尔-贝利沙宣称,用于欧洲场战的野战军将有十九个师:正规军有四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本上军有九个步兵师,三个摩托师和一个装甲师。此外还有两个本土骑兵旅。他进一步证实(实际上他的分析已经清楚地表明),打算使本土军不仅在训练和装备上,而且在所起的作用和执行的任务方面,也都达到正规军的⽔平。不仅如此,本土军现在将构成野战军的主要部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前一年的10月份已经把本土军的野战队部改编为上述的十三个师。因此,当3月29⽇陆军大臣宣布把本土军增加一倍时,自然也就意味着它的野战队部增加一倍,成为二十六个师。再加上原有的正规军六个师,最后就将有一支三十二个师的野战军。不过,说句公道话,在扩军实现之前就过早乐观的,可能是公众,而不是陆军大臣。因为霍尔-贝利沙在声明中还加上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的生产状况是这样的,那就是,我希望,可以有把握地预言,我们突击队部的正规师的全部将…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內装备好,准备行动。我没有把尚未建立的、新的装甲师包括在內。”这只能意味着,他并不盼望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內能有一支超过五个正规师的野战军——四个步兵师再加上当时仅有的一个装甲师,即所谓的“机动师” 装甲师立即成了野战军中最有价值但也是最难装备的一部分,因为正如霍尔-贝利沙所说“在我们的生产中最难办的部门是坦克。”在上述各计划中,本来设想成立三个装甲师(两个正规师,一个本土师)和五个陆军坦克旅;但是当战争爆发时,实际上只有一个装甲师和一个陆军坦克旅,而且都是只装备了一部分完好的坦克。师的机动队部装备得较好,因为它们只需要轻型坦克和运载机 ![]() 在和平的最后一年,法国的陆军几乎没有什么扩充,虽然在1938年就已循着更为有效的途径,对人员和物资进行过一次整顿,使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实行的义务兵役制,使陆军在较短的时间內得以征集五百万以上的兵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过训练的预备役军人。此外,法国议会在1939年3月31⽇无限期地延长了1936年3月17⽇的两年服役期法令;并通过一项法案,授权府政可以随时征召后备役军人。然而,慕尼黑会议后的一年“ ![]() ![]() ![]() 尽管戴⾼乐和雷诺竭力主张,尽管达拉第甚至还许下过建立重装甲师的诺言,法国在参战时还是只有一年前就已拥有的那两个轻机械化师。直到1938年12月才作出建立两个装甲师的决定,直到1940年1月这两个师才建立起来。但是,这里再次表明,表面的比较或推论是会产生错觉的,因为轻机械化师的实力,远比它的名称所显示的要強大得多,因为法国的“索米阿”和“B”型坦克胜过所有德国的同类坦克。但是另一方面,在法国全部坦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这一类坦克,其余大多数仍然是那些在数量或质量上都不及德国的轻型坦克。 1939年,如同1938年一样,德国可以立即动员五百万以上的兵员。在1938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经过训练的后备役军人,而法国陆军拥有此类后备役军人的比例相当⾼。但是,到了第二年,这种差别开始消失,因为实行征兵制以后,德国的后备役军人开始 ![]() 德国的机械化兵力,1938年的五个装甲师,1939年8月增加到七个师,到1940年6月法兰西战役时已发展为十个师。按原来的编制,十个师应该有四千一百辆以上的坦克,但编制经过减缩,在法兰西战役中实际参战的但克不超过三千辆,其中至少有一千辆是重型坦克。这仍比法国多出了几百辆,而且德国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有利条件,如前面已讲到过的质量和组织方面的优点。最后,虽然英国在法国投⼊的坦克有六百辆,但质量太低劣,无助于改变差距。 早在慕尼黑危机时,大不列颠就已经有充分的理由可以为它的海军力量而感到満意。正如丘吉尔不久后说的:“这是我们国防三军中唯一具有⾼度效率的军种,而且对欧洲相对来说,它比1914年时更加強大得多。”1936年开始的海军的重整军备,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且在数量上仍在稳步地发展。在1938-1939年的财政年度內,皇家海军增添了五十三艘军舰,1939年又增加了六十艘。不过,由于这次危机而引起的新的情绪,导致了1938年末到1939年初的一系列讨论;1939年7月,帝国国防委员会批准为一项新的建造规划作好准备工作。8月以后,以财政上的理由反对达到“两強”标准的意见已听不到了,可以说,这一标准现在已经成为海军部的长远目标。1939年1月,英国舰队的总吨数已超过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三国舰队加在一起的吨数总和。此外,英国正在建造中的吨数也超过这三国合在一起的总吨数。自从英国重整军备开始以来,其他家国新建军舰的数量,除潜⽔艇之外,确实有下降的趋势。总之,在拥有制造军舰和海军武器的资源方面,欧洲没有别的家国可以与英国相匹敌。第一艘,已接近完成(“英王乔治五世”号于1939年2月下⽔)。英国也有一个比任何其他強国都庞大的建造航空⺟舰的计划。在受条约限制的那些年间,英国巡洋舰的力量⽇益薄弱,所处地位岌岌可危;执行现行规划以后,巡洋舰的状况也大有改善。1938-1939年之 ![]() ![]() 不过,从总的情况看,英国唯一感到害怕的是潜艇方面的竞争,这对它是有威胁 ![]() ![]() 1938年12月德国引用了海军协定中的这样一个条款:在“特殊情况”下,并在正式通知英国府政之后,德国可以建造等于英国潜艇总吨数的百分之一百的潜艇。所谓“特殊情况”据说是指俄国潜艇实力的增长,但是其动机,实际是要使德国拥有一定数量的一千吨级或一千吨级以上的远洋潜艇,而百分之四十五的限制,就使得这一目的很难达到,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德国在战争开始时有五十六艘潜艇,其中十艘还不能充分利用。意大利潜艇的实力也在稳步增长,据说其目标是到1941年达到一百七十艘。然而在目前,意大利的潜艇实力被強大的法国潜艇舰队抵销了。至少在1938年,法国潜艇的总吨数在欧洲列強中仍然是最大的。不幸的是,法国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缺陷影响了造船的速度,使得潜艇的建造和其他类型的舰只一样,进展缓慢。因此,雷诺在1938年12月27⽇告诉参议院说,法国造一艘潜艇要花十八个月,而德国只要八个月就能造一艘。同样,尽管法国没有条约的约束,并且早在英国还未开始建造以前就已经在建造四艘主要军舰,可是在战争开始前,它只建成了其中的两艘:1932年投产的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和1934年投产的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德国则以建造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斯诺”号作为对法国的回答。意大利的回答是,建造了大吹大擂的战列舰“浜螺”号和“威尼斯胜利”号,当战争爆发时这两艘军舰都已接近完成。 德国也有着战列舰的大小不受条约限制的有利条件,甚至在它假装遵守1937年7月英德海军协定的三万五千吨的限制以后,仍继续以更大的规模建造“俾斯麦”号和“铁比茨”号。同时,德国海军的发展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严格支配:首先是,德国造船厂可能承担的造船总量;其次,要打什么类型的战争。雷德尔在纽伦堡供认,曾试图建造一个小型的“平衡舰队”以便与其他欧洲家国的海军抗衡,但并不打算向英国海军挑战。在慕尼黑会议以后,他预见到最后同英国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得不果断而又迅速地重新检讨了他的计划。他认为德国唯一的希望是全力以赴地建造潜艇和快速而又火力強大的⽔面舰只,组成立独的舰队,用以 ![]() ![]() 当战争爆发时,德国的舰队已是一支強大的、结实的力量,在很好地实现雷德尔的修正过的计划,并且比一年前更加強大了。但它仍只不过是“Z”计划所设想的那种舰队的一个影子,还需要经过实际处境的考验。雷德尔记录下了他当时的痛苦心情: 就海军而论,要在1939年秋天同英国打一次大仗,显然它绝不是装备充分的。…潜艇这一武器仍然太软弱…无法对战争起任何决定 ![]() |
上一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一章 ( → ) |
大肥羊的最新军事小说《异时空之大中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异时空之大中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