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异时空之大中华 作者:大肥羊 | 书号:37257 时间:2017/8/1 字数:5296 |
上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不争气的意大利 下一章 ( → ) | |
第三百二十章不争气的意大利 因此,1940年3月,法英司令部决定采用一个以“D计划”著称的计划,又叫迪勒河计划,就是,等到德国犯侵荷兰或比利时,或同时犯侵两国的中立时,英法就立即迅速进军,先到埃斯科河下游,再到它右岸的支流迪勒河。作为“D计划”的扩展,甘末林将军设想了一个“布雷达计划”以法国第七集团军继续 ![]() 德军在5月9-10⽇的夜午以后不久,对荷兰和比利时发动了闪电战。在黎明之前,伞兵和滑翔队部先后在荷兰降落,占领了所有重要的机场,以及累克河、伐耳河和马斯河(默兹河)上在战略上极为重要的桥梁。荷兰的空军象波兰的空军一样,在自己的机场上就被搞得失去了战斗力,整个指挥系统由于所有的司令部都受到密集的轰炸而瓦解。荷兰人试图勇敢地抵挡住这一个接连一个的打击,但是德国装甲队部在盖那佩与文洛之间渡过马斯河,迅速粉碎了全部抵抗,到5月14⽇,整个荷兰都遭到了躏蹂。据说仅在鹿特丹一处,在5月14⽇的一次野蛮空袭中,就有大约三万平民死亡,第二天荷兰军队就投降了。 对比利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战术。5月11⽇,德国滑翔队部以特殊大胆的行动,使得埃本?埃马尔要塞失去了战斗力,这个要塞在艾伯特运河与马斯河汇合处附近,是比利时防御工事的枢纽。同一天,德军成功地渡过了艾伯特运河,开过去一个装甲师,这个师打到汤格雷斯,迂回比利时的主要防线。比利时军队不得不退至迪勒河一线,英国第二军这时正守着这条战线上卢万至瓦弗的一段。在北方,法国第七集团军正从安特卫普朝北向荷兰进军,但因德军向南继续深⼊而受阻。在英国远征军的南面是第一集团军,由法国骑兵队部掩护,骑兵队部正受到默兹河东面的冯?克莱斯特強大的装甲队部的攻击。 5月13⽇和14⽇,发生了最大的灾难。克莱斯特的两个装甲军,在迫使法国骑兵队部在⾊当与那慕尔之间沿着整个默兹河战线后撤以后,以对桥梁密集俯冲轰炸为掩护,在⾊当南面渡过默兹河建立起桥头堡,完全冲垮了法国第九集团军。南方的装甲军(古德里安),由三个装甲师组成,继续向默兹河以西深⼊,冲进了法国境內。 5月16⽇,正在协调英、法、比军行动步骤的比约特将军,命令队部从迪勒河一线撤至埃斯科河一线,因为德军在深⼊那慕尔以南之后,正迂回迪勒河。这次调动到5月19⽇完成,没有受到敌军的严重⼲扰。 到5月17⽇,法国防线的缺口长度总共达到六十英里,德国装甲队部正在 ![]() ![]() 5月19⽇,保罗?雷诺(3月中旬起任总理)令七十三岁的魏刚将军接替了甘末林将军。然而这时法国的军队组织已经十分混 ![]() ![]() 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在摩托师的紧密支援下,5月23⽇已经到达英吉利海峡,切断了英国远征军以及与英军协同作战的法、比队部向南的 ![]() 为了防止这一合围造成的灾难,魏刚计划了一次反攻,由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一集团军在阿拉斯-杜埃防区向南突击,以配合松姆河以南的法英队部向北的进攻。这一计划的确是挽救局势的最后希望,但是,德军对在佛兰德被隔绝的盟军和对崩溃了的松姆河防线继续施加庒力,使这一计划无法实施。5月24⽇和25⽇,比利时军队在德军的一再攻击下继续后撤,终于在加来投降后二十四小时,于5月27-28⽇夜午投降。担任比军总司令的利奥波德国王,认为继续战斗已无希望,在27⽇早晨就已作出了这个决定,可是遗憾的是,未曾及时通知法英盟军,致使盟军左翼失去掩护。 到了这个时候,魏刚的联合反攻计划显然已经行不通了,5月26⽇,戈特勋爵和布兰查德将军决定撤退到沿海的利斯河这道反坦克的屏障后面。英国皇家海军开始进行准备,从英吉利海峡沿岸撤退所有能从包围圈中营救出来的盟军。比利时军队投降后,在东北翼留下一个宽广的缺口,迫使盟军进一步缩小防卫圈。 多亏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竭尽全力,从5月29⽇到6月4⽇,有三十三万八千多名盟军从敦刻尔克的海滩上撤退到英国,——所有的港口设施早就失去了效用。德国统帅部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情况。仅以炮击和空袭加強其攻势。 盟军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除了愚蠢的战略思想——而且这种思想事先没有和各有关方面取得一致——这种不利因素之外,可能要归咎于装甲队部和反坦克武器力量的薄弱。即使在甘末林决定向比利时、荷兰进军之前,也没有⾜够的总后备军力集中在盟军战线上明显的薄弱环节——马其诺防线西北英、法两军接合点的后方。尽管大量德国装甲队部集中在阿登防区的对面已有六个月之久,但是法国总参谋部却坚持己见,认为这不过是虚张声势,还认为默兹河流域丛林茂密而且陡峭的地形,抵挡得住装甲队部的进攻。可是,德国装甲队部在困难的处境下能够灵活应付,以及他们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冷酷无情手段,堪称典范。 当时,在松姆河的南面,法军拼命想堵住德军⼊侵的浪嘲,然而徒劳无益。魏刚将军给他的队部发出一连串的命令, ![]() ![]() 6月10⽇法国府政从巴黎撤到图尔,6月14⽇又撤退到波尔多。魏刚将军设想出最后一个战略计划,就是以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据守卢瓦尔河,形成主要防线,而命令被切断联系的第十集团军和支援的英国队部向西撤至布列塔尼半岛——所谓“布列塔尼阵地”然而,这个计划显然是行不通的。 德军于6月14⽇兵不⾎刃开进巴黎;马其诺防线已经被迂回过去,而且部分已被突破;第六集团军在特鲁瓦和桑之间突破法国第六集团军的阵线,第二天渡过卢瓦尔河上游。17⽇,迪戎市陷落。 法军在德军的无情庒力之下继续向南和向西撤退,6月16⽇,雷诺辞职,由贝当元帅接替。第二天,留在法国的英军从瑟堡和圣纳泽尔撤退。 6月10⽇,意大利对法国宣战,这个打击更加瓦解了法国的士气。6月22⽇,法国代表在贡比涅刚近的勒通德斯和希特勒签订停战条约。与此同时,意大利军队已进兵攻打法国的阿尔卑斯山边境。法**队坚守阵地,打退了每一次进攻,重创意军,但是这时的战局已毫无希望,6月24⽇,法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条约。德法停战条约于6月25⽇生效,贝当元帅把他的府政迁至维希。 拿破仑的理论是使大队部由于灵活机动而成倍增加其威力,而希特勒的装甲队部和俯冲轰炸机则赋予这个理论以二十世纪的內容。他巧妙地发挥这一思想,在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內粉碎了法国在军事方面唯我独尊的神话,同时暴露了轻信马其诺防线是大错而特错。 法国的陷落,给希特勒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最好地消灭英帝国的战斗力。为了腾出手来与俄国进行不可避免的较量,这是必不可少的序曲。 7月16⽇,他发布了⼊侵英国的代号叫做“海狮行动”的军事指令。作为预备的步骤,发动了一次空中攻势,目的在摧毁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指挥部。 希特勒和戈林完全可以对这次战斗的结果怀有信心。在第一个星期,德国空军当局集中的作战机飞,计有一千三百六十一架轰炸机,一千三百零八架战斗机,而英国皇家空军能够与之对抗的至多不过四百七十一架轰炸机和七百十四架战斗机。同时,英国的防空力量虽然正在进行大巨的、不断加強的努力,但还是不充分的。在德国空军能够袭击到的范围內,有大量易受空袭的地点,这就必须大大分散可用的资源,而当伦敦开始变成主要目标时,只配备了九十二门炮防守这座城市。 德国的空中攻势从8月8⽇开始,并继续加強,直到10月5⽇,这时德国空军显然已无法庒倒英国皇家空军,而把⼊侵英国的计划放弃了。空袭的目标对准护航船队、海港、机飞场和兵工厂,特别是伦敦的各个码头。在后阶段和在11月间,德国的空袭多半限于在夜间轰炸主要的工业中心,如伦敦、南安普敦、普利茅斯、利物浦、伯明翰、考文垂和布里斯托尔。 英国多亏有效的雷达系统和优良的战斗机与飞行员,使德国人不能达到决定 ![]() 德国空军既然未能攻破英国的空中防线,就放弃了“海狮行动”这个计划是要用十三个师的兵力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海特与沃信之间登陆⼊侵英国。到9月中旬,要进行这样规模的两栖作战,季节已经太迟,10月12⽇,这个计划终于取消了。 这样,英国就获得了 ![]() 第七章第一次和第二次利比亚战役1940年6月至1941年4月 墨索里尼在1940年6月10⽇参战时,认识到德国在西线准会得到决定 ![]() 必须记住,埃及王国在大战期间自始至终是中立国,虽然这对盟国有某些好处,不过对于在中东作战的英军的 ![]() 韦维尔在兵力上虽处于劣势,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在西部沙漠采取积极防御。这一防务以设在默萨马特鲁港的铁路终点站的一个掘壕据守的营地为基地,默萨马特鲁港位于地中海沿岸,在亚历山大港以西二百英里。从这个营地出发,韦维尔的快速机动队部越过意属利比亚边境,进行了多次大胆而成功的袭击。从苏丹越过阿比西尼亚边境,也采取了同样的主动出击的战术。 到7月中半,格拉齐亚尼元帅(巴尔波死后接任驻利比亚的司令官)已调动了两个师以上的兵力到毗连埃及的边境。两个月以后,強大的意大利军队侵⼊埃及,沿着海岸进到边境以內纵深达五十英里的西迪巴拉尼,掘了一连串的壕沟扎下营地。英国的轻装队部退回到默萨马特鲁港。 在苏丹-阿比西尼亚边境上,从7月到11月在卡萨拉和加拉巴特两地进行了多次相当 ![]() 在这期间,英国本土和各自治领的增援队部开始到达埃及,格拉齐亚尼的按兵不动,鼓起了韦维尔的勇气,使他在10月份计划了在大战中最大胆而成功的战役之一。 12月9⽇黎明,奥康纳中将指挥的包括一个英国装甲师和一个印度步兵师的西部沙漠军,经过七十英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向敌军 ![]() |
上一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一章 ( → ) |
大肥羊的最新军事小说《异时空之大中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异时空之大中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