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异时空之大中华 作者:大肥羊 | 书号:37257 时间:2017/8/1 字数:5169 |
上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苏芬之战 下一章 ( → ) | |
第三百一十章苏芬之战 在苏芬战争初期,赫尔辛基就已经通过瑞典和国美试图与莫斯科恢复接触,可是徒劳无益。事实上,对芬兰来说,它绝不是要在战胜和战败之间作出选择。芬兰能够指望的最好结果,乃是进行一场能够顶住敌人的战斗,直到莫斯科由于外来的庒力而自愿降低要求。芬兰的政策方针之一,就是对苏联府政施加这种庒力;另一个方针是设法与莫斯科直接谈判。 1月间,芬兰人再度试探与莫斯科媾和的可能,这次是通过柏林进行的,但毫无结果。一面又在斯德哥尔摩通过官方和非官方的渠道同时进行试探。1月29⽇,苏联府政通过斯德哥尔摩转告对方,它在原则上并不排除与“赖提-坦內尔府政”达成一项协议。它预先通知芬兰府政,它迫切要求得到的东西,范围更为广泛了,问赫尔辛基打算作何让步。这样,恢复谈判的第一个障碍——“库西宁府政”的存在——被排除了。 芬兰人在2月2⽇的答复中建议“原来在莫斯科谈判得出的结果”应作为重新谈判的。另外,为了満⾜列宁格勒全安的需要,他们愿意在 ![]() 此后大约有两个星期,在外 ![]() 第二阶段开始了。苏联府政把它的条件通知斯德哥尔摩和伦敦,这些条件中包括租借汉科,割让卡累利阿的更多土地,包括维普里、索尔塔瓦拉、凯基萨尔米等城市。这些要求对芬兰府政来说是太苛刻了。可是时间紧迫,苏军在苏马取得胜利后,已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直指维普里。盟国的计划虽然大体上已经清楚,但是远征军的确切规模,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到达芬兰的⽇期,还不可知。第一支分遣队在3月底以前几乎毫无指望能到达。要求瑞典、挪威允许军队过境问题也仍然没有解决。不仅如此,瑞典府政甚至十分明⽩地表示,芬兰不能指望瑞典同意盟**队过境,或者指望瑞典对这场冲突进行武装⼲涉。瑞典府政认为,进行⼲涉不仅会导致瑞典与苏联开战,而且——瑞典首相汉逊強调,他已受到柏林的警告——还将使它卷进大国之间的战争。另一方面,如果盟**队企图強行过境(汉逊有一次对坦內尔说),瑞典将站在苏联一边与芬兰作战。尽管苏联提出的条件难以接受,但汉逊仍敦促芬兰府政与莫斯科媾和,同时表示,在这件事之后,芬兰可望得到瑞典的经济援助。 芬兰武装队部总司令曼纳海姆元帅的意见也是如此。2月28⽇,他在总司令部对总理和府政的其他四位成员陈述了自己的主张,必须立刻,即在军队被击溃以前,就缔结和约。如果军队一垮,就将失去与俄国人讨论媾和条件的任何机会。他自称说服了部长们,但是他必须首先说服他自己手下的将领们,因为他们中间除了一人以外,直到那时还都认为必须继续战斗。 据曼纳海姆元帅说,芬兰府政在2月29⽇作出了进行谈判的决定,但是这一决定并未立即付诸实行。芬兰进一步征求伦敦和巴黎的意见,主要希望它们作出有利的答复,可使苏联的要求变得温和些。第一支五万人的分遣队是否能在3月份登陆,一百架轰炸机是否能立即运出。达拉第未和伦敦磋商就都答应了;而英国似乎只同意马上提供五十架轰炸机。进一步的有关远征军的消息不断传到赫尔辛基,这些消息是相当矛盾的,直到3月7⽇,队部的组成方式以及到达芬兰的⽇期才有了确切的消息:第一支分遣队——一个英法混合师——可望在第二支分遣队——三个英国师——一旦有把握可通过铁路运输,立即就可赶到。巴黎和伦敦方面都催促芬兰府政正式提出求援的呼吁,并坚持必须立即提出。但军队过境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的端倪。 与此同时,通过斯德哥尔摩与莫斯科进行的间接接触仍在继续。芬兰人这时不仅愿意割让芬兰湾东面的岛屿,而且也愿意割让汉科以及卡累利阿地峡上红军已经到达的地带。然而,他们希望保住维普里和包括索尔塔瓦拉在內的拉多加湖西北的地区。芬兰为争取德国对此支持而作了最后的尝试,但是也失败了。3月4⽇,希特勒对正在访问他的斯文?海定说“唯一的出路,不是寻找第三方面调停,而是芬兰与俄国之间直接解决。”第二天,3月5⽇,芬兰人获悉,苏联府政一心想要芬兰割让维普里和索尔塔瓦拉,而且坚持必须接受其要求,和谈必须立即在莫斯科开始。此时,维普里的失陷已迫在眉睫,芬兰最⾼统帅部正在把最后的一点后备军十四个营的兵力投⼊战斗。在这种情况下,府政在3月6⽇决定出派全权使节赴莫斯科,然而同时,又请求西方家国再放宽八天期限,好让芬兰正式要求它们援助。 西方盟国规定3月12⽇为芬兰发出求援呼吁的最后期限。3月11⽇,芬兰在紧急关头再向斯德哥尔摩询问,是否可让远征军过境,但再次遭到对方断然拒绝。而且,3月9⽇曼纳海姆已明确地劝告府政求和,因为卡累利阿地峡的形势已无法防守,而外国的援军至少也得几周才能到达,何况也无济于事。 苏联府政机敏地拒绝了芬兰的停战建议。芬兰总理赖提遵照苏联府政的要求,当战斗还在继续的时候就率领代表团飞往敌方的首都去谈判和平了,这在现代史上也许还是第一次。单单这种局面就使真正的谈判很难进行。大概是芬兰不想介⼊大国战争的愿望,使得苏联乐意与之媾和。可是,一旦芬兰的全权代表到了莫斯科,公开出派一支盟**队(曾先后遭到瑞典和德国的反对)的前景已不能阻止苏联导领人把他们认为确保家国 全安所需要的那些条件強加给芬兰人。因为在此期间,芬兰正面临被击溃、被毁灭的威胁,而莫斯科则恰当地估量了这一形势。这样,由于芬兰的两种政策路线 ![]() ~~~~~~~~~~~~~~~~~~~~ 就在3月12⽇这同一天,张伯伦的內阁决定重新实行派一支远征军在纳尔维克、特隆赫姆、卑尔 ![]() 莫斯科谈判进行了五天。谈判进行的真相是保密的。在会谈过程中,苏方的条件甚至比原来更苛刻了。因为除了芬兰湾的防备和列宁格勒的全安以外,这时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要保障它西部唯一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及其通往列宁格勒铁路线的全安,作为新的目标。 ![]() ![]() ![]() ![]() 濒临芬兰湾的芬兰海岸上的汉科角和周围海域以及海域內的岛屿租给苏联府政,租期三十年,每年租费为八百万芬兰马克“以供建立能保卫芬兰湾⼊口免遭⼊侵的海军基地。” 最后,条约规定,双方应恢复经济关系,并商订一项新的商务协定。 和约没有条款说要索取战争赔款或強行规定苏军占领芬兰领土。红军将撤离佩特萨莫地区及其蕴蔵丰富的镍矿区。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有英国的利益——蒙德镍公司的开采权。另一方面,芬兰工业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木材、造纸和纸浆工业,都分布在卡累利阿地峡。因此,割让的地方估计相当于芬兰百分之十至十四的最好的土地和经济资源。此外,塞马运河在维普里的进出口这时也落⼊了苏联手中,因而,俄国人就控制了芬兰东部的全部⽔道和湖泊网。居住在割让地区的大约有五十万人,约占芬兰人口的百分之十,据说在和约缔结后就迁出了。 条约并未给予苏联权力来对芬兰內部事务施加任何影响,或⼲预芬兰的防务或武装力量。苏联府政在这方面的克制,推测起来大概由于苏联怕被卷⼊已与英法处于对抗地位的欧战。 推测莫斯科和约能否使苏芬关系有一个持久的基础,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克里姆林宮原来对芬兰的要求,就是打算加強苏联在欧洲主要冲突中的战略地位,条约的签订使它在芬兰湾以及波罗的海中心占有支配的地位。在陆地上,这项条约也为苏联西北部各口岸的防务提供了便利。 所以,从军事观点来看,苏联表示満意是有道理的。但在政治上,随着欧战的演变,莫斯科不知芬兰将起何种作用的疑虑并未消除。固然,德国严格信守与克里姆林宮协议的条件,把苏芬冲突看作只是苏联自己的事情。固然,西方企图⼲预这场冲突的计划已经落空,挪威和瑞典的中立暂时也制止了欧战向北蔓延。但是有迹象表明,斯堪的纳维亚依然处于盟国战略范围以內,从而也就是处于德国要对之采取反措施的范围以內。这符合苏联导领人的 ![]() ![]() 在芬兰,刚刚经受了这场严峻的考验,战败的悲痛,对苏联未来意图的重重疑虑, ![]() ![]() ![]() 因此,芬兰人虽然忙于重建家园和安置卡累利阿难民,仍然毫不迟延地开始重建国防。重整地方权政;从国外购买装备;修建了新的兵营、道路和运输线路。沿海地区,在瑞典人的指导和财政援助下,修建了新的防御工事。芬兰民族的意志没有破灭,一旦需要,芬兰人随时准备再拿起武器,为祖国的立独而战。 1940年3月14⽇,挪威议会深孚众望的议长查尔斯?汉布罗在议会中评论这个和约的条款时说,芬兰新的东部边界只能看作是临时的边界,必须重行调整。莫洛托夫坚决认为,汉布罗的讲话,还有“瑞典活动家”的某些声明,以及“芬兰国內也在大事渲染的东部边界问题”都表明了拟议中的芬兰与挪威和瑞典结盟的实真目的是要对苏联进行报复。芬兰人举出的种种理由是说明:芬兰的意图是尊重其义务;这个同盟将纯粹是防御 ![]() |
上一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一章 ( → ) |
大肥羊的最新军事小说《异时空之大中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异时空之大中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异时空之大中华是大肥羊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